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2022年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即将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阴性者于 1--___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即将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应急组成员】组长:科室主任---成员:科室护士长---值班医生及当班护士【应急预案】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即将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___个月、 ___个月、 __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程序】即将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___个月、 ___个月、 __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程序: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上报院感办(进行登记、上报、追访)(1)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应在___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作对照,或者按___月、___个月、__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或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___个月后、丙肝___周后复查。
(2)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即将报院感科、护理部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在___小时内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上报院感科处理,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即将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上报院感科→ 抽血化验检查→必要时用药→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锐器伤应急处理

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 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 的情况。
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发生锐器伤 伤口紧急处理
报告部门负责人 针刺伤员工抽血并化验
报告医务科
医务科紧急评估其程度
锐器无污染乙肝、丙肝、 HIV病毒 抽血,密切观察随访
锐器伤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
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 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 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 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优先等级原则
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 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 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 后预防措施。
评估与预防
4、患者抗-HCV(+):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 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 相应抗病毒治疗。
5、患者抗-HI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 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暴露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IV。
2、职业危害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 所的危害,同时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各类口罩、 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冲眼装置、淋浴 系统等,开展免费疫苗接种。
3、提供有效、便捷的洗手设施、快速手消毒剂,确保 在每次操作及脱去手套或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后能立即 进行手卫生,在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后, 能立即用清洁剂和流动水清洗手和其他部位的皮肤或 粘膜。
医务人员锐器伤应急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
持续监测与随访安排
对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监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迹象 。
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安排专人负责随访工作,确保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ART 05
心理干预与康复支持
心理疏导策略部署
01
02
03
个体心理疏导
针对受伤医务人员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 疏导方案,帮助其缓解焦 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建立锐器伤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汇总 和分析事件信息,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关注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 。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推广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疫苗接种,提高医务人员免疫力。 针对高风险科室和人员,制定专门的疫苗接种计划。
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接种意愿。
抗生素使用指南解读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 株产生。
根据伤口情况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和剂量,避免
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度。
PART 02
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01
在发生锐器伤后,医务人员应立 即停止当前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
02
及时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医院 感染管理部门报告,说明伤害发 生的情况和经过。
评估伤情与初步处理
评估伤口的大小、深度、出血情 况以及是否有可能感染等。
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初步处理,如 用流动水冲洗、挤压伤口周围使 部分血液排出、用碘伏或酒精等
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hbv、hcv、hiv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按照下列步骤立即进行处理:(一)立即由心端向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二)立即用清洗。
(三)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反复冲洗粘膜。
(四)用或者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二、发生锐器伤后,上报,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三、当暴露源为(、)或者hiv时,参考下列建议进行访视:(一)hb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alt、乙肝两对半。
(二)hc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cv抗体,hcv阳性者需检测hcv-rna证实。
(三)hi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iv抗体,如hiv、hcv混合暴露者,延长访视至暴露后12个月。
四、以上暴露也可根据感染科专家建议,制定个体访视计划与暴露后免疫防护方案。
心导管室消毒隔离技术知识考核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hbv、hcv、hiv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按照下列步骤立即进行处理:(一)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二)立即用肥皂水与流淌水清洗。
(三)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四)用0.5%碘伏或者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二、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三、当暴露源为hbv、hcv或者hiv时,参考下列建议进行访视:(一)hb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alt、乙肝两对半。
(二)hc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cv抗体,hcv阳性者需检测hcv-rna证实。
(三)hi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iv抗体,如hiv、hcv混合暴露者,延长访视至暴露后12个月。
锐器处理的防护措施

锐器处理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产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预案]1.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纵时应特殊留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掉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利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刻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番笕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须要时进行伤口包扎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讨和随访.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须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比较.同时打针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须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比较,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服用相干药物,并陈述院内沾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等.[程序]立刻挤出伤口血液→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讨→打针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通知院内沾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一、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利器有针头.安瓶.刀片.缝合针等,最为罕有的为针头刺伤.起首是预防: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2.制止手持锐器随便走动;3.制止将应用后的一次性针头从新套上针头帽:假如必须套回必定要单手操纵;4.制止用手直接接触应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5.制止将针等锐器顺手传递;6.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纵中,要包管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7.丢弃的毁伤性废料无论是否应用均按毁伤性废料处理.然后是处理1.陈述控感办,填写刺伤事宜登记表,记载刺伤进程.利器名称.型号.可能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等内容,进行沾染评估,采纳阻断沾染的措施;2.刺伤变乱产生后立刻进行紧迫处理:捏住毁伤处近心端,防止微生物进入血轮回,在流淌水下冲洗.消毒.包扎;3.锐器伤和血液污染后局部处理措施:用番笕液和流淌水干净污染的皮肤,用心理盐水冲洗粘膜;4.若有伤口,应该在伤口旁由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毁伤处的血液,再用番笕液和流淌水冲洗:制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该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漏的粘膜,应该重复用心理盐水冲洗干净.。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越来越多的职业安全问题,其中,锐器伤和针刺伤是最为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职业伤害。
这两种伤害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导致病原体的传播,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因此,加强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是保障医患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1.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规范操作流程: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锐器伤的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完善设备设施: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垫等,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防护措施。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锐器伤危害的认识,促进医患双方的防护意识。
2. 处理措施(1)立即处理:一旦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
(2)报告和跟踪:医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受伤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伤情跟踪和上报。
(3)预防性用药:根据受伤情况和病原体类型,医务人员可能需要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4)心理干预:医务人员在遭受锐器伤后,可能会出现心理创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
二、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1.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与锐器伤的预防措施相同,加强职业培训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
(2)规范操作流程: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针刺伤的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提高设备质量:医疗机构应采购质量合格、安全性能好的针具,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医患双方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2. 处理措施(1)立即处理:针刺伤发生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
(2)报告和跟踪:医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受伤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伤情跟踪和上报。
针刺伤处理预案

针刺伤处理预案
标题:针刺伤处理预案
引言概述:针刺伤是医护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正确处理针刺伤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保护个人健康。
本文将介绍针刺伤处理的预案,帮助大家正确处理针刺伤,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处理针刺伤前的准备工作
1.1 立即停止工作并找到安全区域
1.2 洗净受伤部位
1.3 寻找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处理
二、处理针刺伤时的注意事项
2.1 不用嘴巴吸血
2.2 不用手指挤压伤口
2.3 不用用酒精、碘酒等药物处理伤口
三、处理针刺伤后的急救措施
3.1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3.2 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3.3 尽快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四、处理针刺伤后的随访和观察
4.1 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发炎等症状
4.2 注意伤口是否有分泌物渗出
4.3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五、预防针刺伤的措施
5.1 使用安全针头和器械
5.2 注意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5.3 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
结论:正确处理针刺伤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针刺伤处理预案,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健康工作。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二篇)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预案概述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遭受锐器刺伤,这种情况属于突发事件,需要采取快速、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以保障伤者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制定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预案旨在规定医务人员在遭受锐器刺伤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程序,确保医务人员及时得到救治,减少后续风险。
二、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程序1. 现场处理当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将伤口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继续接触可能带有病原体的物质。
2. 自我保护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自我保护,戴上一次性手套,避免二次污染。
3. 报告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的主管或值班护士报告发生锐器刺伤的情况。
4. 伤口处理使用温和的流动水清洗伤口,或使用盐水进行冲洗,避免使用消毒水、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用洁净的纱布加压止血,并尽快前往急救室进行评估和处理。
5. 诊断评估在急诊科接受诊断评估,包括伤口情况、刺伤物是否带有病原体、患者个人病史等。
6. 预防病毒感染如果刺伤物可能携带病毒,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应立即接种相应的预防疫苗。
7. 医学观察伤者应在医院进行医学观察,及时监测伤者的健康状况和感染指标。
8. 心理干预对于受伤医务人员,应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减轻其对事件的恐惧和压力。
9. 后续跟踪医院应建立相应的后续跟踪机制,对受伤医务人员进行定期随访,确保伤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恢复。
三、预防锐器刺伤的措施1. 加强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锐器刺伤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刺伤危害及防护的认识。
2. 使用安全器械医院应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锐器刀片和器械,减少锐器刺伤的风险。
3. 强化安全意识医务人员应始终保持安全意识,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刺伤风险。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刺伤风险的操作时,应穿戴好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5. 锐器管理医院应建立锐器管理制度,做到统一采购、标识、储存、清洁、消毒和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
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局部的血液。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
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视伤者的情况采取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
或乙肝疫苗。
5、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议
暴露4周-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抗病毒药,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
抗体,然后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周-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献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