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重点(7)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宏观
经济
复习
习题
经济学
真题
宏观经济
第版
经济学
名校 名校
模型
笔记
凯恩斯主义
内容摘要
21.1复习笔记
2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 映人们的生活质量。⑤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 量。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前面的储蓄-投 资恒等式是两回事。
目录分析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专业课知识重点(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课件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1.自由资源和经济资源(名词解释※05年)资源按其是否可以自由取得,分为自由资源和经济资源。
自由资源是指可以无代价取得的资源,如空气。
经济资源是指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
自由资源和经济资源并不是固定划分的,有一些资源曾经是自由资源,但随着时间和地点的转移,会变为经济资源,如水。
2.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就要以少生产若干单位的另一种产品为代价。
这种放弃若干单位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代价,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放弃的可选择的最好的用途,不是实际的支出)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数量的各种组合。
(内外部点意义、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3、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事实,规范经济分析包括价值判断。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弹性1、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嗜好、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等。
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至于消费者嗜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
2、供给量是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
与商品的价格成正比。
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是:商品的价格、技术的变化、生产这种商品的投入品的价格及相关产品的价格等。
(供给量及供给的变动同上)3、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05年简答)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总结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总结西方经济学(大纲)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备考提示信息:重点就是认知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表明市场价格如何在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构成,认知弹性概念。
难点就是认知影响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介绍移动后的结果。
一、名词解释1、市场需求: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将的价格下愿而且能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根据这一定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d必须具有意愿和出售能力两个特征。
2、供给:一个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根据这一定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s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
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
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
应当特别注意的就是,市场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于通常商品即为正常商品;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商品,则不适用于,消费者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就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
市场需求规律就是在假设其他因素维持维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
4、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相应增加;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供给量就减少。
也就是说,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包括教材、笔记和题库,是一份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料,为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教材部分囊括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笔记部分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梳理,题库为学生提供了检测学习效果的工具。
下面将对这套资料进行介绍和评价。
首先,教材是学习经济学的基础,高鸿业教授的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重要方面。
教材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介绍了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弹性、成本与利润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图表进行了生动阐释。
同时,教材还对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体来说,教材内容系统全面,适合初学者学习。
其次,笔记部分是对教材内容的详细解读和梳理,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的学习资源。
笔记部分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强调,并提供了补充说明和案例分析。
笔记的编排紧凑有序,逻辑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同时,笔记中还包括了一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学生完成习题和考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三,题库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工具。
高鸿业教授的题库包含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习题解析,涵盖了教材和笔记中的重点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习题解析详尽,给出了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笔记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梳理,题库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和解析。
这套资料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深入学习经济学的进阶学者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4)12.1复习笔记 (4)12.2课后习题详解 (9)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9)13.1复习笔记 (19)13.2课后习题详解 (24)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9)第1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35)14.1复习笔记 (35)14.2课后习题详解 (42)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56)15.1复习笔记 (56)15.2课后习题详解 (65)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0)第16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78)16.1复习笔记 (78)16.2课后习题详解 (85)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1)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103)17.1复习笔记 (103)17.2课后习题详解 (110)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7)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27)18.1复习笔记 (127)18.2课后习题详解 (133)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7)第19章经济增长 (144)19.1复习笔记 (144)19.2课后习题详解 (150)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6)第20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67)20.1复习笔记 (167)20.2课后习题详解 (172)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87)21.1复习笔记 (187)21.2课后习题详解 (191)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0)第22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207)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引论1.1 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经济学1.经济学的定义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稀缺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2)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
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确定哪一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3)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因为资源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因此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分配产品。
(4)何时生产?何时生产是指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必须做好动态规划,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这四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解决这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高鸿业编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引论❖什么事西方经济学:1。
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
2。
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
3。
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求的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用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人类经济体制大体上经历了四种类型:1.自给自足经济,即每个家庭或者村落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效率十分低下.2.计划经济,即生产资料由政府代表的国家所有,政府用行政计划来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
3。
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市场价格机制决定。
4.混合经济,经济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经济体制。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由于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是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的,故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价值理论。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的互相关系,这些变量中的关键变量是国民收入,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资产阶级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这四个阶段。
❖西方经济学三次修改和补充:第一次修改和补充涉及垄断问题.第二次修改和补充出现于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次修改和补充于1939年希克斯出版《价值与资本》提出了序数效用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精要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精要笔记第一章:导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人类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在各种约束下做出最优选择,并探索社会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生产和消费目标。
1.2基本经济问题每个社会都面临着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社会必须决定生产哪些商品和服务。
∙如何生产?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最佳方法是什么?∙为谁生产?谁将消费这些商品和服务?如何分配这些资源?1.3经济学的分支∙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家庭、企业的决策过程。
它关注市场中的价格形成、消费者选择、生产者行为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国际贸易等。
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整体经济失衡问题。
1.4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假设、模型和数据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
典型的研究方法包括:图示法、模型构建、经济计量分析等。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2.1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幸福感。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选择能最大化其效用的商品组合。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随着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递减。
例如,当你渴了喝水时,第一瓶水带来的效用最大,而第二瓶水的效用会较小,第三瓶水甚至可能为负。
2.2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目标是通过其收入购买一系列商品,使其总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点是指在给定收入和价格的条件下,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使得每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2.3需求法则需求法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关系: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
图形上呈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2.4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若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称为富有弹性的需求;反之,若需求量几乎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称为缺乏弹性的需求。
∙需求弹性公式: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考研: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重点(7)
最近有好多小伙伴纠结于高鸿业的书怎么看,中公考研小编深知考研学生的纠结,于是乎专门给大家整理了“分章节划考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重点”,没看懂书的你们快来学习一下吧~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难度很大)
★五星级考点:
①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短期右下方,长期垂直。
)
②各学派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形状的观点(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③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
④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一个硬币两个反面)。
其他考点:
①失业理论相关概念:自然失业率、摩擦性事业、结构性事业、周期性事业。
②通货膨胀的原因(三个原因,重点是货币因素解释)
③通货膨胀的成本(预期的和非预期的)
④菲利普斯曲线的计算。
⑤滞胀的解释。
滞胀出现时,菲利普斯曲线开始向右上方倾斜,通胀和失业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2016研究生]
错误。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滞胀:高通货膨胀预期导致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
分章节划考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重点(4)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考论述题)
中国目前的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用IS-LM和AS-AS分析。
★五星级考点:
①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②挤出效应(概念、计算、简答)
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④财政思想比较(平衡预算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其他考点:
①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
②自动稳定器
③货币创造乘数以及货币政策工具
拓展考点:
①传统政策债务观点和李嘉图等价;
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原因、影响、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