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自救装置标准
压风自救、水袋、喷雾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使用管理规定为加强井下压风自救装臵、隔爆设施及防尘喷雾的管理,完善井下通防安全设施,规范通防安全设施安装及使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相关标准、文件的规定,结合煤矿实际,特制定本安装标准及使用管理规定,请相关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压风自救装臵的安装及管理井下压风自救装臵,由通防科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压风自救装臵安装标准1、在采面回、运顺距工作面 25~40m 处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为20 个呼吸袋,由采煤工区自己安装;采煤工区保证压风自救装臵在距工作面25~40m 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避难硐室内安装的压风自救装臵,不少于8个;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
3、在采面两顺槽施工钻孔需安装压风自救的,由瓦斯防治工区向通防科汇报,由瓦斯防治工区进行安装,每组压风自救装臵5 个,并由瓦斯防治工区打钻人员随着钻机一并移动,必须保证压风自救装臵安装位臵距打钻地点的距离不得超过20m 并能正常使用。
钻孔施工完毕后及时回收。
4、采面需放炮的,在操纵放炮地点及站岗警戒地点安装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5 个。
5、在采面进回风巷内绞车处、固定排水点、运输摘挂钩点等有人固定工作的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5个。
6、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臵由采煤工区进行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并随着采面的回采及时向外挪移,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后及时回收。
发现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二)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装臵安装标准1、在每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40m 范围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并不得少于10 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臵,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臵距迎头在25m—4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每个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输转载点等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各安装一组5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
M-T 390-1995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MT 9 一 1 9 3 0 9 5
矿井压风 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压风自 救装置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压风管道供风的压风自 救装置( 以下简称装置) .
2 引用标准
62 包装 .
621 每套装置用塑料袋包装. ..
622 装置与其他附件应分别装入包装箱. .. 623 包装箱应满足下列要求: .. a 有防止箱内产品碰撞的衬垫物, . b 坚固, 牢靠. 624 每套装置应有下列文件, .. 并封存在塑料袋中.
a 产品合格证; . b 使用说明书; .
�
压迫感
44 供气压力和排气量测定 . 441 调整试验系统开关, -. 观察供气压力. 442 凋整装置的阀杆位置, .. 使供气压力分别为 030507 a测量排气量. . . . , , , MP 45 噪声测定 . 当试验系统供气压力为.7 a 在装置的减压部件轴线的水平面内, 1 . 时, MP 距其 m远的 3 个方位 和减压部件上方 1 m远处, G 59 按 B 8的规定测量噪声. 8
10 10 mn范围内. 0 5L i /
31 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 d ( ) .1 5 A , B
4 试验方法
4 1 一般规定 . 411 试验用压力表, .. 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不低于 250 . 0; 声级计为 I 仪表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检验 型. 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12 试验时, .. 气源压力不小于.7 M a稳定, 5 , P 可调.
63 贮存 .
c 装 . 箱单.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 通风良好的仓库内.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与维护技术要求内容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与维护技术要求压风自救装置: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及国家关于对煤矿“六大系统”中压风、供水施救系统的相关要求或标准,对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规定如下:一、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围:1、煤巷掘进面距工作面25~40m设置一组,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数多2台,然后每隔50m设置一组每组4~8台;岩巷掘进面距工作面100~130m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设置一组,每组4~8台。
2、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在距采面安全出口以外25~40m 围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应满足每班施工人员使用个数加2个);进风巷皮带机头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向里每隔200m 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回风巷无极绳绞车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向里每隔20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3、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各机电设备附近、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
二、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标准:1、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主管路不小于Φ150mm,采区分管路不小于Φ100mm,采掘进工作面不小于Φ50mm。
2、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按规定执行,最大间隔不超过200米3、压风自救装置与三通之间用1~5m的高压管连接,采用快速接头,高压管及压风管路要吊挂平直,不得有缠绕盘旋情况出现。
4、压风自救装置的横供风支管应距底板1.2m。
5、压风自救装置应吊挂在巷道帮上,煤巷与半煤岩巷用卡子固定,岩巷在巷道边上用螺纹钢固定压风自救装置,螺纹钢的外露长度为0.2m。
6、每组压风自救装置的横(竖)短支管连接处用生料带连接,不得用其他物品代替,不能有漏风现象。
7、压风自救装置的手柄方向与巷道方向平行,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8、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m以上。
某某公司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

某某公司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
1、掘进:
距采掘工作面25m-40m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在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各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回风巷有人作业地点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如盲回距离超过100米,建议在盲回中部安装一处)2、回采:
在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以里,每间隔50米安装一组三通及阀门;进风顺槽以里,每间隔100米安装一组三通及阀门。
在回风顺槽距离回采工作面35米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第二处距离第一处200米,回风顺槽有人固定作业地点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防突风门外安装一处;在进风顺槽距离回采工作面35米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第二处距离第一处200米,进风顺槽口50米处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
3、安装要求:
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5米,自救袋的安装高度按自救袋的袋底距底板0.5米,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压风自救袋阀门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压风自救袋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
必须保证压风管路系统供风可靠、有效,压风系统不得随意停风。
每处安装地点的压风自救装置组数、个数根据当班出勤人数确定,每组压风装置不少于8个压风呼吸嘴,压风呼吸嘴间距不大于
0.8米,所安装的压风自救袋个数不少于当班最多出勤人数的1.5倍,压缩供气量每人不少于0.3m3/min。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使用管理规定为加强井下压风自救装臵、隔爆设施及防尘喷雾的管理,完善井下通防安全设施,规范通防安全设施安装及使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相关标准、文件的规定,结合煤矿实际,特制定本安装标准及使用管理规定,请相关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压风自救装臵的安装及管理井下压风自救装臵,由通防科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压风自救装臵安装标准1、在采面回、运顺距工作面 25~40m 处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为20 个呼吸袋,由采煤工区自己安装;采煤工区保证压风自救装臵在距工作面25~40m 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避难硐室内安装的压风自救装臵,不少于8个;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
3、在采面两顺槽施工钻孔需安装压风自救的,由瓦斯防治工区向通防科汇报,由瓦斯防治工区进行安装,每组压风自救装臵5 个,并由瓦斯防治工区打钻人员随着钻机一并移动,必须保证压风自救装臵安装位臵距打钻地点的距离不得超过20m 并能正常使用。
钻孔施工完毕后及时回收。
4、采面需放炮的,在操纵放炮地点及站岗警戒地点安装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5 个。
5、在采面进回风巷内绞车处、固定排水点、运输摘挂钩点等有人固定工作的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5个。
6、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臵由采煤工区进行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并随着采面的回采及时向外挪移,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后及时回收。
发现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二)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装臵安装标准1、在每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40m 范围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并不得少于10 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臵,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臵距迎头在25m —4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每个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输转载点等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各安装一组5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
压风供水自救装置 标准

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供水是人类生存与救援的基本需求之一。
为了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中提供可靠的水源,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研究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的制定,以及这些标准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一、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基本原理压风系统: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采用压风系统,通过手动或电动泵将外部大气中的空气压缩,并推送水源进入供水管道。
自救设计:装置设计为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工具,用户可以在缺乏外部供水的情况下通过这一系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二、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的制定流量与压力标准:制定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流量和压力标准,确保其在不同紧急情况下能够满足基本的供水需求。
耐用性标准:制定耐用性标准,确保装置在长时间存放后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其可靠性。
材料与安全标准:制定材料与安全标准,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卫生标准,且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
人机工程学标准:考虑到用户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制定人机工程学标准,确保装置易于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灾害现场供水: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可以在自然灾害现场迅速投入使用,为灾区居民提供急需的饮用水源,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紧急情况。
野外生存:在野外活动或紧急求生情况下,装置可以为人们提供紧急的饮水来源,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临时医疗站点:在紧急医疗救援中,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可以用于为医疗站点提供临时的饮用水源,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标准的意义与发展趋势提高装置的国际通用性:制定国际通用的标准,促进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高救援行动的协同性。
结合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更新,结合新技术,提高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性能和便利性。
推动产业发展:制定标准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环境适应性: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需要克服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挑战。
煤矿压风自救与供水施救要求

压风自救与供水施救规定要求一、压风自救系统1、安装地点掘进工作面的安装:距采掘工作面25m-40m、在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各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XX巷有人作业地点设一处压风自救装置,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20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2、安装要求:安装地点应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无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为距底板0.5m。
压风管路应敷设至掘进顺槽。
必须保证压风管路系统供风可靠、有效,压风系统不得随意停风。
每处安装地点的压风自救装置组数、个数根据当班出勤人数确定,每组压风自救应当可供5-8人正常使用,压缩供气量每人不少于0.1m3/min。
压风自救系统的配置与安设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用风对环境的要求:(一)供气装置的要求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应满足剧烈运动后和紧张状态下正常人吸气60-80L/min的标准。
(二)管路固定的要求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隔3m吊挂固定一次,岩巷用金属托管配合卡子,煤巷用钢丝绳吊挂,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扳手要同一方向并且平行于巷道。
(三)汽水分离器安装要求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防水器。
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然系统连接处时,要加装开关,后边紧接着安装汽水分离器。
(四)连接方式要求系统最好采用同时与进风巷、XX巷压风管路连接的连环方式。
(五)阀门的安装要求不得存在缺少阀门、阀门损坏或不起作用、无减压阀的现象,也不得存在出气量大小不一的现象。
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
(六)管路材料的要求压风干管选用无缝钢管,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二破坏。
(七)安装地点的要求安装地点应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无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为距底板0.5m。
压风管路应敷设至回采工作面的材料巷和运输巷、掘进顺槽,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以及XX 巷道有人作业处、紧急避险硐室、采区带式输送机和采区轨道巷最高点等地点。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与维护技术要求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与维护技术要求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与维护技术要求压风自救装置: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及国家关于对煤矿“六大系统”中压风、供水施救系统的相关要求或标准,对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规定如下:一、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范围:1、煤巷掘进面距工作面25~40m设置一组,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数多2台,然后每隔50m设置一组每组4~8台;岩巷掘进面距工作面100~130m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设置一组,每组4~8台。
2、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在距采面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应满足每班施工人员使用个数加2个);进风巷皮带机头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向里每隔20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回风巷无极绳绞车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向里每隔20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3、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各机电设备附近、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
二、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标准:1、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主管路不小于Φ150mm,采区分管路不小于Φ100mm,采掘进工作面不小于Φ50mm。
2、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按规定执行,最大间隔不超过200米3、压风自救装置与三通之间用1~5m的高压管连接,采用快速接头,高压管及压风管路要吊挂平直,不得有缠绕盘旋情况出现。
4、压风自救装置的横供风支管应距底板1.2m。
5、压风自救装置应吊挂在巷道帮上,煤巷与半煤岩巷用卡子固定,岩巷在巷道边上用螺纹钢固定压风自救装置,螺纹钢的外露长度为0.2m。
6、每组压风自救装置的横(竖)短支管连接处用生料带连接,不得用其他物品代替,不能有漏风现象。
7、压风自救装置的手柄方向与巷道方向平行,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风自救装置设在压缩空气管路上,为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缩空气。
压风自救装置设置在距离采掘工作面25-40m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叫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道有人作业处。
每个压风自救装置一般可供5-8人使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少于0.3m3/min。
压风自救装置设置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距底板1.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
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