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完整)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目标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将依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展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

教材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作文训练、名著导读等多个板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文学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文言文学习:继续深入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2.现代文阅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现代文,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写作训练: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名著导读: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了解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

确保每个板块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同时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1.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反馈: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六、实践活动与拓展1.组织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提高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2.开展写作比赛:通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举办文学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文学讲座,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6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3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学生、家长三年来的希望可以说在这一年里能直接决定是否能成功实现,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九年级教师对工作十分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现针对九年级特点制定本学期计划。

一、总体目标1、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语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中考的胜利而夯实基础。

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这样才能适应九年级的中考。

2、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训练并提高阅读能力。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加强书写练习,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

4、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备战中考,力争尖子生分数人数的突破。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语文知识,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册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或文体展开,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训练、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

教材选文经典,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成语、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

(2)能够准确理解并分析现代文和古诗文的内容、结构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各类作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模拟、主题探究、跨学科融合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诗歌鉴赏周次:第1-2周内容:选取教材中的几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包括意象分析、情感把握、语言品味等。

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一)周次:第3-4周内容:学习本单元中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掌握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写作特点;布置阅读笔记或读后感作业。

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一)周次:第5-9周(含半期复习)内容:学习本单元中的古诗文作品,包括古诗词和文言文。

注重诗词的诵读、理解和鉴赏;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文意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优秀9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优秀9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优秀9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新课解读】一、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1)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及重音。

(2)学生自由诵读,并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的意思。

明确: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精神吧。

二、精读诗歌——深入探究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明确: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谈谈你对各句诗的理解。

明确:首联直抒胸臆。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年”,其间苦楚可以想见。

“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

“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颈联承颔联而来。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4.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自然之音教学内容:研究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进度安排:1周第二单元:砥砺思想教学内容: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

进度安排:2周第三单元:游目骋怀教学内容: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进度安排:1周第四单元:青春年少教学内容: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进度安排:2周第五单元:理想信念教学内容: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进度安排:2周第六单元:人物百态教学内容: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进度安排:2周总进度安排:10周教学方法及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巧。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体验法:通过诗歌朗读和小说情节梳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意境。

4.实践法:通过写作训练和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5.多媒体教学:通过电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方法及标准1.考试成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学生的语文研究水平和掌握程度。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效果。

3.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4.阅读量和写作量:通过阅读量和写作量的统计,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语文素养。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使其具有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5.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差异化教学。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1.课文阅读:通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写作训练:通过各种写作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语法知识: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

4.文化常识:通过相关文化常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关怀。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计划第一课时:《陆游诗选》阅读与赏析1.通过导入先秦时期文化,了解陆游的诗歌创作背景。

2.导读《陆游诗选》中的若干篇目,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3.分组讨论和小结,展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倪钧原陶渊明诗选》阅读与赏析1.导读《倪钧原陶渊明诗选》中的若干篇目,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和分析陶渊明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3.小组合作,进行诗歌创作练习,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三课时:《文心雕龙》选读与理解1.了解《文心雕龙》的撰写背景和作者的学术成就。

2.选读《文心雕龙》中的若干篇目,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3.小组讨论和分享,展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1.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使九年级学生全面掌握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
- 课文阅读与分析
- 古文赏析
- 作文写作
- 语法和修辞手法
3.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
- 剖析课文: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导读古文: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 写作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语法与修辞讲解:通过讲解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安排
本教学计划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
- 第一周:课文阅读与分析
- 第二周:古文赏析
- 第三周:作文写作
- 第四周:语法和修辞手法讲解
5.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形式包括平时表现评价、考试评价等。

6. 其他事项
- 请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进行研究,如遇实际情况变化,将及时通知学生。

- 学生须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和书面作业,并及时向教师反馈研究情况和问题。

-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辅导,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九年级
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语言与交流
1. 课程纲要:了解语言与社会交往的关系,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和交流策略。

2. 教学进度:
2.1 第一课:交际中的语言表达
2.2 第二课:信息的选择和整理
2.3 第三课:交际中的礼仪
2.4 第四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
2.5 总结与复习
第二单元:记叙文的魅力
1. 课程纲要: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学习写好记叙文的基本技巧。

2. 教学进度:
2.1 第一课:记叙文的特点
2.2 第二课:情节的组织与辩证法
2.3 第三课:活动与心理的描写
2.4 第四课:语言与叙述的艺术
2.5 总结与复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第一单元:交际运用
1. 了解语言与社会交往的关系
2. 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和交流策略
第二单元:记叙文的魅力
1. 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学习写好记叙文的基本技巧
第三单元:议论文的语言和技巧
1. 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
2. 掌握写好议论文的基本技巧
第四单元:文学名篇与作家文化
1. 学习欣赏文学名篇
2. 了解作家的文化背景
第五单元:诗歌散文的韵味
1. 理解诗歌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习欣赏和写好诗歌散文
第六单元:修辞与表达
1. 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 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
以上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以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的简要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

对于九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部编版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自然之音、二砥砺思想、三游目骋怀、四青春年少、五理想信念、六人物百态,第一单元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二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第四单元是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第五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第六单元是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加强了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

口语交际安排了一个单元,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二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单元。

活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九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学习朗读方法,尤其是诗歌的朗读,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了解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学习缩写和改写,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体会其情感。

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养成边读书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九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