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各种会议知识点
考研政治重要会议口诀汇总

考研政治重要会议口诀汇总《考研政治重要会议口诀汇总》口诀一:一大建党始开端,犹如星星之火燃。
二大明确革命纲,反帝反封道路宽。
三大国共要合作,齐心把那军阀磕。
四大提出领导权,工农联盟力量添。
五大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露苗头。
这几个会议很重要,就像阶梯步步高,一步一步走向好,考研政治要记牢。
口诀二:八七会议枪杆起,武装反抗第一记。
土地革命旗帜举,就像农民有底气。
遵义会议转折点,挽救红军和党险。
长征路上放光芒,像那灯塔引方向。
瓦窑堡会来抗日,统一战线开始织。
洛川会议定方针,全面抗战鼓人心。
这些会议顺序清,就像故事一段段,记得清楚分数赚。
口诀三:六届六中毛泽东,领导地位得确定。
就像星星正了位,在那天空放光辉。
中共七大在延安,毛泽东思想立旗杆。
全党思想得统一,胜利曙光在眼前。
七届二中西柏坡,工作重心要挪窝。
由村转向那城市,好似搬家找新址。
这些会议意义大,就像宝藏地下挖,好好记住别忘啦。
口诀四:一届政协新政协,共同纲领来领导。
就像规矩先定好,国家建设有轨道。
开国大典新中国,历史翻开新画册。
一届人大制度建,社会主义路开建。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不能乱。
像盖房子有计划,稳步向前不会差。
会议连着国家事,牢记心中别忽视。
口诀五:八大路线很正确,主要矛盾分析得。
经济建设要为主,就像火车上正路。
可惜后来被打乱,左倾错误来添乱。
庐山会议本纠左,结果方向走向右。
七千人大会来纠错,自我批评要深刻。
这些会议有波折,就像小船遇风波,记住教训不犯错。
口诀六:十一届三中全会妙,改革开放把门敲。
就像春天把门开,新的气象走进来。
工作重心大转移,经济建设是第一。
家庭联产承包好,农民种地热情高。
南方谈话春风吹,市场经济方向对。
这些会议影响深,就像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发展顺。
口诀七:十二大上特色提,就像找到新东西。
中国道路自己走,方向明确有劲头。
十三大讲初级段,基本路线不能换。
一个中心两个点,就像三足来立鼎。
十四大市场立,经济发展有活力。
像那江水奔大海,活力满满向前迈。
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在考研政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会议,由于会议在大纲解析中的内容分布比较离散,记忆比较困难。
为此,笔者特意将大纲解析中的会议内容进行了整合,方便大家记忆(下面的内容全部摘自《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2016》)一、“几届几中”会议:1.六届二中全会: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有红军。
(206页)2.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77页)3.七届二中全会:①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225页)②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225页)③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25页)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25页)⑤提出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28页)4.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28页)5.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40页)6.八届十一中全会:再发动“文化大革命”。
(241页)(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7.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47页)②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47页)8.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247页)9.十一届六中全会:①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83页)②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112页)③首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政治会议知识点总结

政治会议知识点总结一、会议的定义和分类1. 会议的定义会议是指为集体讨论、决定和解决问题而召开的集会活动。
在政治领域,会议是政府、党派、团体或其他政治组织为了讨论政策和决策而召开的集会。
2. 会议的分类根据召开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会议可以分为政府会议、党派会议、团体会议、国际会议等多种类型。
另外,还可以根据规模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大型会议、小型会议、闭门会议、公开会议等。
二、会议的组织和程序1. 会议的组织(1)召集人:是会议召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议程。
(2)主持人:是会议的主持者,负责会议的组织和主持。
(3)记录员: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和决定结果。
(4)出席者:是会议的参与者,根据职责和身份参加会议。
2. 会议的程序(1)开会: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通报会议议程。
(2)报告:有关主题的负责人进行报告,向出席者介绍问题、分析情况和提出建议。
(3)讨论:出席者围绕议题进行讨论,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并进行辩论和交流。
(4)决定:通过表决或共识形成决定,确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解决方案。
(5)闭幕: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总结讨论结果,并宣布下次会议时间和地点。
三、会议的议程和材料1. 会议的议程会议议程是会议召集人根据会议目的和内容制定的会议计划。
议程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题、讨论内容和决策事项等。
2. 会议的材料会议材料是为了帮助出席者了解会议议题和问题而准备的资料。
包括报告材料、统计数据、调研报告、决策文件等。
出席者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提前了解会议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四、会议的决策和执行1. 会议的决策会议决策是指在会议上根据讨论成果和意见形成的决定结果。
决策方式主要有表决和共识两种。
决策结果需要在会议记录中进行详细记录,并由主持人宣布。
2. 会议的执行决策结果需要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决策内容和时限进行落实和执行。
主持人和召集人需要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确保决策顺利实施。
五、会议的规范和礼仪1. 会议的规范会议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规定。
考研政治-各重要会议-巧记

重要会议▶党的创建时期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会议是指为了讨论、研究、决策某些重要问题而召开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考研政治中,我们需要关注各种重大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讨论,因为这些会议的结果和决策往往对我们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会议进行总结,以供参考,涉及内容包括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以及近年来的国内外重大会议。
一、中共党史中的重要会议:1. 中共一大: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举行,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大会。
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纪要》(即《上海会议决议》),选举出党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并选出中央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等。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共成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机构。
2. 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讨论了党的政治路线,形成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论述。
会议选举出了中央领导机构,并明确党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次会议决定在经济改革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的开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会议:1.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聚焦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决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提出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例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归纳

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归纳※⾮常重要、常考的会议我做了简化:中共⼀⼤:成⽴中国共产党;⼯⼈运动中共⼆⼤:最⾼纲领和最低纲领;群众路线中共三⼤:国共合作和共产党⼈以个⼈⾝份加⼊国民党的议案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七会议:确⽴了⼟地⾰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针、“枪杆⼦⾥出政权”遵义会议: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挽救了..挽救了..⽣死攸关的转折点)⽡窑堡会议:抗⽇民族统⼀战线、批判左倾关门主义洛川会议;全⾯抗战路线;敌后抗⽇根据地(抗战中的领导权问题)六届六中全会:⽑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共七⼤:《论联合政府》;确⽴⽑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七届⼆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新政协:《共同纲领》中共⼋⼤:正确分析了主要⽭盾;“即反保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中共⼋⼤⼆次会议:“⿎⾜⼲劲,⼒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字⽅针⼗⼀届三中全会:经济重⼼转移;改⾰开放⼗⼆⼤:中国特⾊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法制建设⼗三⼤:初级阶段理论;⼀个中⼼两个基本点;三步⾛⼗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邓⼩平理论写进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全⾯推向21世纪⼗六⼤: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全⾯建设⼩康社会⼗七⼤:全⾯阐释科学发展观;概括中特理论体系※以下是全⾯的版本:时期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中共⼀⼤1921.7.23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1. 确⽴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 确⽴党的纲领:以⽆产阶级⾰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产阶级专政从⽽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3. 实际⼯作计划:集中精⼒组织⼯⼈4. 选举中央局:陈独秀(书记)、张国焘、李达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是⼀个开天辟地的⼤事变Ps :会后开始发展⼯⼈运动和农民运动238国民⼤⾰命时期中共⼆⼤1922年7⽉ 1.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明确敌⼈: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2.制定反帝反封的⾰命纲领:最⾼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c.统⼀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提出采取群众路线的⽅法,到群众中去4.提出:联合⼀切⾰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p240)1.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命性质,明确了中国⾰命必须分为民主⾰命和社会主义⾰命两步⾛;2.在中国第⼀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命纲领,为中国⾰命指明了⽅向,预⽰着中国⾰命的新⾼潮必将来临。
考研政治常考24个会议内容及意义

2020考研政治常考24个会议内容及意义1、一大时间:1921年7月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建党,二大立纲)贡献:(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高纲领。
(4)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
2019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内容及意义之二大2、二大时间:1922年7月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高纲领。
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时间:1923年6月成就:(1)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2019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内容及意义之四大4、四大时间:1925年1月成就: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5、七大时间:1945年4月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八大时间:1956年9月内容:(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我国各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7、十二大时间:1982年9月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政治考研会议知识点总结

政治考研会议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 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政治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2.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政治决策等,是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也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内容之一。
3. 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政治权力理论、政治制度理论、政治参与理论、政治决策理论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本质和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描述和解释,强调对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
定量研究则是政治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强调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量化研究。
2.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强调对实证事实的证明和验证。
理论研究则是政治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对政治理论和学说进行研究和分析,强调对理论观点的深化和拓展。
3. 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政治历史事件和政治历史变迁进行研究和分析,强调对历史轨迹的理解和把握。
比较研究则是政治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比较研究,强调对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和解释。
三、政治学的基本分支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基本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政治决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政治制度是政治学的基本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结构、运行和变革。
3. 比较政治比较政治是政治学的基本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政治学的基本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政治互动和国际政治格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工作。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等项决议案。
决议案总结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
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它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在农民、军事等问题上的错误,强调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古田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八七会议】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
【遵义会议】
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古田会议】
总结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瓦窑堡会议】
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提出抗日游击战争在战略上的重大作用。
确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
央临时政治局。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
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工作。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等项决议案。
决议案总结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
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它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