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15)(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2015)(答案)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一门研究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2、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3、毒性(toxicity):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敏感部位后,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4、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
5、靶生物和靶器官: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生物称为靶生物;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6、毒性作用(toxic action):学毒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靶组织或靶器官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动物机体不良或有害生物学效应,又称毒作用或毒效应。
7、一般毒性: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经过一定接触时间,按照一定的接触方式均可能产生的某些毒性作用。
又称基础毒性作用。
8、特殊毒性:指接触化学物后引起的不同于一般毒性作用规律的或出现特殊病理改变的毒性作用。
9、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10、毒力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和比较标准。
11、药效:也称防治效果,指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
12、药效期:农药使用后,对防治对象所维持的有效期间,亦即滞留于施药场所的药物能保持有效防治害物的持续时间,称为药效期。
13、安全间隔期:在作物生长期间,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到农作物可以安全收获之间的相隔日期。
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答案.doc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 toxicology):一门研究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2、毒物( toxicant):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3、毒性 (toxicity):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敏感部位后,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4、选择毒性 (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
5、靶生物和靶器官: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生物称为靶生物;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6、毒性作用 (toxic action):学毒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靶组织或靶器官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动物机体不良或有害生物学效应,又称毒作用或毒效应。
7、一般毒性: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经过一定接触时间,按照一定的接触方式均可能产生的某些毒性作用。
又称基础毒性作用。
8、特殊毒性:指接触化学物后引起的不同于一般毒性作用规律的或出现特殊病理改变的毒性作用。
9、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10、毒力(toxicity)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和比较标准。
11、药效( effectiveness of pesticides):也称防治效果,指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如田间自然环境、害物的生物学特性、农药剂型特点、施药技术和方法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02
以选择性指数表示药效
01
以杂草干重或鲜重的变化表示药效
3.除草剂的药效表达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药剂本身对药效的影响 药剂的有效成分: 药剂剂型: 药剂使用浓度 防治对象对药效的影响 生物学特性 种群特性 个体生理状况
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而影响药效。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药剂的理化性状,进而影响药效。 温度 湿度 雨水 风 土壤 作物长势
05
农药具有导致供试动物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特性,
06
称为急性毒性。
07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农药产品毒性分级标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毒性分级
级别符号
经口半数致死量(mg/kg)
经皮半数致死量(mg/kg)
吸入半数致死浓度(mg/m3)
I a级
剧毒
≤5
≤20
≤20
I b级
高毒
>5~50
按作用机制(机理)进行分类 根据农药导致有害生物死亡的生理生化原因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利用具有相同或相似化学结构及功能基团的化合 物,其生物活性相似的原理进行分类。
综合分类法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ï
ï
ï
ï
ï
ï
ï
î
ï
ï
ï
ï
ï
ï
ï
ï
í
ì
î
í
ì
î
í
ì
î
í
ì
î
í
ì
î
í
ì
植物生长抑制剂类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2015)(答案)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一门研究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2、毒物(toxicant):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3、毒性(toxicity):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敏感部位后,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4、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
5、靶生物和靶器官: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生物称为靶生物;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6、毒性作用(toxic action):学毒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靶组织或靶器官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动物机体不良或有害生物学效应,又称毒作用或毒效应。
7、一般毒性: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经过一定接触时间,按照一定的接触方式均可能产生的某些毒性作用。
又称基础毒性作用。
8、特殊毒性:指接触化学物后引起的不同于一般毒性作用规律的或出现特殊病理改变的毒性作用。
9、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10、毒力(toxicity)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和比较标准。
11、药效(effectiveness of pesticides):也称防治效果,指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如田间自然环境、害物的生物学特性、农药剂型特点、施药技术和方法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
12、药效期:农药使用后,对防治对象所维持的有效期间,亦即滞留于施药场所的药物能保持有效防治害物的持续时间,称为药效期。
植物保护农药学概论

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
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 等等。药害有时还会表现 为使产品有不良气味,品质 降低。
• 2009年天门市玉米大面积药害:甲磺隆除
草剂中毒;
• 2009年潜江市2000余亩直播水稻药害:
2,4-D异辛酯中毒;
• 2009年荆州市大面积旱改水田水稻药害:
原因待查;
• 2008年荆门市漳河试验站柑橘药害:初步
2、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
3、环境条件
4、植物药害的症状
A、急性药害
B、慢性药害
二、农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1、农药的性质
• 各种农药的化学组成不同,对植物的安全程 度有时差别很大。一般来说无机药剂较容易 产生药害,有机合成药剂比无机药剂要安全 得多。
• 加工制剂或原药中杂质有时是产生药害的主 要原因,制剂质量不良或喷布不均也可能造 成植物局部药害。
2、杀菌剂: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
3、除草剂:株防效、鲜重防效。
1、杀虫剂
其基本根据是自然死亡率与被处理而产生的死亡率是完全独立的。 在死亡率5~20%范围适用,低于5%时可不校正。
虫口减退率公式——
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 触杀剂:药剂通过体壁及气门进入害虫、害螨体内,使 之中毒死 亡的药剂称触杀剂。
• 胃毒剂:药剂通过害虫取食而进入消化系统,使之中毒 死亡。
• 内吸剂:药剂被植物的茎、叶、根或种子吸收而进入植 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扩散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 使取食植物的害虫(螨)中毒死亡的药剂称内吸剂。
• 熏蒸剂:药剂能够在常温下气化为有毒气体,通过呼吸 系统进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称熏蒸剂。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

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二问答题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
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农药2、毒力与药效3、持效期与残效期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5、LD50与LC506、ED50与EC507、农药毒性与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二、填空题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
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7.使用阿博特公式(校正死亡率)的前提条件是和。
8.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9.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10.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1.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2.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3.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4.农药的选择性一般包括和。
15.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A mg/LB mg/kgC mg/个D ml/个E μg/g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AB)中,A表示()A标准药剂的用量 B供测药剂的用量 C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A LD50 B LC50C EC50D ED504. LD50值是()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四、问答题1.简述农药的特点。
植保学习资料

二 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类 1.保护剂 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等. 2.治疗剂: 如多茵灵,托布津等. 3.铲除剂:
三 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类 1,内吸性杀菌剂: 2,非内吸性杀菌剂: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 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第三节 除草剂
按化学结构系统分类: 一 按化学结构系统分类: 1,无机除草剂,如硫酸,硫酸铜等. 2,矿物油类除草剂,如杀草油,101除草 剂等. 3,有机合成除草剂,种类多,生产量大, 应用广泛.
二 稀释方法 1 直接溶解 对于乳油及可溶性粉剂等可 直接溶解. 2 二次稀释法 对于如可湿性粉剂,悬浮 剂及含量较高的要采用此法.先取少量水, 在较小的容器里面把药剂溶解,制成浓度较 高的母液,然后在喷药器械里面加上水,把 母液加入搅拌后喷雾.
三 使用方法
1 2 3 4 5 6 7 8 喷雾 喷粉法 撒施法及泼浇法 土壤施药法 拌种法 种,苗浸渍法 毒饵法 熏蒸法
二 氨基甲酸酯 1 杀冲范围不如有机磷杀虫剂那样广,一般不能 用于防治螨类和介壳虫类,但能防除对有机磷 产生抗性的害虫 2 分子结构于毒性有很大关系 3 有些可于有机磷类混用 4 大部分比有机磷毒性低,对鱼类比较安全,但 对蜜蜂毒性大 5 主要品种 异丙威(叶蝉散),仲丁威,灭多 威(万灵),克百威(呋喃丹)
二 按用途分 1 杀虫剂 2 杀螨剂 3 杀菌剂 4 杀线虫剂 5 除草剂 6 杀鼠剂 7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 按作用方式分类 1 杀虫剂 ① 胃毒剂 ② 触杀剂 ③ 熏蒸剂 ④ 内吸剂 ⑤ 拒食剂 ⑥ 驱避剂 ⑦ 引诱剂
2 杀菌剂
① 保护性杀菌剂 ② 治疗性杀菌剂 ③ 铲除性杀菌剂
3.
除草剂 ① . 触杀性和内吸输导性 ②. 选择性和灭生性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全集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化学保护学: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化学保护或化学防治:应用农药防治农林作物及其产品的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方法。
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一样,都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措施。
化学防治的优点:高效(用量低,每亩有效成分用量可低于1克);防效高(杀虫剂一般高于90%,杀菌剂高于70%);速效(杀虫剂药后几小时即可见效);使用方便、适应性广;节省劳动力(特别是除草剂);经济效益高(投入产出比1:5 ~10)。
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Borlang说:“我们优先要考虑的是吃饱并保持健康,为此必须有农药,没有农药,全世界一半人口将挨饿”。
化学农药引起的问题:农药是人类有意识地投放到环境中的一类有毒物质。
因此,必须对其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高度重视。
1962年,美国海洋科学家卡尔逊(R.Carson)在她的著作“Silent Spring” (寂静的春天)中首次报道了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寂静的春天》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环境保护的开端。
由于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被列为“改变美国的书”之一。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戈尔-美国副总统)。
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主要是关注农药对人类和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及农药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
1996年,美国科学家Colbor在“Our Stolen Future”(痛失未来)一书中,将农药归为“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对人体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的物质。
环境激素的危害与其他化学毒物不同,痕量的环境激素就可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这就是环境激素为什么更可怕的原因所在。
1、“3R”问题:1)有害生物的抗药性(resista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二)农药毒力的表达 使一定比例的供试生物产生某种特定反
应所用的药“量” ED50(有效中量) EC50(有效中浓度) LD50(致死中量) LC50(致死中浓度)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四) 按作用机制(机理)进行分类 根据农药导致有害生物死亡的生理生化原因分类。
(五) 按化学结构分类 利用具有相同或相似化学结构及功能基团的化合
物,其生物活性相似的原理进行分类。 (六)综合分类法
杀虫剂
无机杀虫剂 有机杀虫剂:进一步按化学结构分类
杀螨剂:按化学结构分
供试总虫(螨)数
处 理 区 虫 口 减 退 率 -照对区 虫 口 减 退 率
校正死亡率(%)=
100
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2)以作物产量的变化表达药效
增
产
率
(
%
)
=处
理
区产量-对照 处理区产量
区
产量
1
0
0
(3)以作物受害率的变化表达药效
(二)农药药效的表达 1. 杀虫剂(杀螨剂)的防效 (1)以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表示药效
防效(%)=1
-
T T
a b
•
C C
b
a
1
0
0
%
式中: Ta - - - 处理区药后存活个体数
Tb - - - 处理区药前存活个体数
Ca - - - 对照区药后存活个体数
Cb - - - 对照区药前存活个体数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三、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一)药剂本身对药效的影响 1. 药剂的有效成分: 2. 药剂剂型: 3. 药剂使用浓度 (二)防治对象对药效的影响 1. 生物学特性 2. 种群特性 3. 个体生理状况
(三)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而影 响药效。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药剂的理化性状,进而 影响药效。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 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 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 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 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 剂。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二、农药的分类 (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微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井冈霉素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毒力:药剂对供试生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药效:药剂与其它综合因素对供试生物作用的结果。
综合因素包括剂型、寄主植物、有害生物的生育 期、使用方法、田间环境因素等。
毒力=药剂 药效=药剂+综合因素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一、农药毒力的测定及表达 (一)农药毒力的测定
防
效
(%
)
=对
照
区
草
量(
鲜重或 对照区
干重 ) - 处 理 区 草 量 草 量 ( 鲜 重 或 干重 )
(
鲜重
或
干
重
) 1 0
0
(2)以选择性指数表示药效
选
择
性
指
数
=杂 草 生 长 抑 制 ( 或 死 亡) 作 物 生 长 抑 制 ( 或 死 亡)
9 1
00 % % 的 的 剂 剂 量 量 1
0
0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枯心(白穗)数
枯 心 ( 白 穗 ) 率 ( %=)
100
调查总株(穗)数
对 照 区 枯 心 ( 白 穗 )-率处 理 区 枯 心 ( 白 穗率)
防效(%)=
100
对照区枯心(白穗)率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2. 杀菌剂的药效表达 (1)以发病率的变化表示药效
发
病
率
(
%
)
=发 病 苗 ( 株 、 叶 、 秆 )数 调 查 总 苗 ( 株 、 叶 、 秆) 数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二、农药药效的测定及表达 (一)农药药效的测定
测定用某种药剂的某种剂量处理田间供试生物后, 供试生物的数量变化动态。
农药药效测定的基本条件: 1. 试验材料及土壤肥力基本一致 2. 田间病虫草害发生严重 3. 正常的田间管理制度和合适的气候条件 4. 正确的试验设计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遗传控制昆虫(不育昆虫的释放)
遗传工程农药 遗传工程微生物
遗传工程天敌
直接利用:除虫菊素、印楝素、苦皮藤
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
作为合成-模板:合成化学农药
昆虫信息素:性外激素、聚集激素等 昆虫内源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 昆虫忌避剂(避蚊胺、避蚊醇) 节肢动物毒素(沙蚕毒素)
杀菌剂
无机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
有机杀菌剂:进一步按化学结构分类
内吸性杀菌剂:进一步按化学结构分类
农药
杀线虫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除草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杀鼠剂
急性杀鼠剂 慢性杀鼠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促进剂类
植物生长抑制剂类
生物农药
狭义生物农药: 以活体生物为农药有效成分所开发的农药。
1. 无机农药 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农药。 2. 有机农药 主要由碳氢元素构成的一类农药 。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二)按用途分类 1. 杀虫剂 2. 杀菌剂 3. 除草剂 4. 杀螨剂 5. 杀线虫剂 6. 杀鼠剂 7. 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杀虫剂 1. 触杀剂;2. 胃毒剂;3. 熏蒸剂;4. 内吸剂; 5. 拒食剂;6. 驱避剂;7. 引诱剂 杀菌剂 1.保护性剂;2.治疗剂:3.铲除性杀菌剂: 除草剂 1. 是否具有输导性: (1) 输导型除草剂;(2)触杀型除草剂: 2. 是否具有选择性: (1) 选择性除草剂;(2)灭生性两大类:
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 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活性的次生
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广义生物农药:
以活体生物,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 农用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开发的农药。
生物/ 生物源农药
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生物农药
天敌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生物
1
0
0
(2)以病情指数的变化表示药效
病
情
指
数
(
%
)
=Σ ( 病 级 叶 数 该 病 级 值 检 查 总 叶 数最 高 级 值
) 1 0
0
防
效
(
%
)
=对
照
区
病 情 指 数 - 处 理区 病 对照区病情指数
情
指
数
1
0
0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3. 除草剂的药效表达 (1)以杂草干重或鲜重的变化表示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