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宗教地理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人文地理学》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拉枯族祭太阳
三、宗教分类与民族宗教
1、分类
(1)按照起源与演化阶段 原始宗教、古代宗教、 历史宗教和近现代宗教;
(2)按照流传范围 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 教;
(3)崇拜神灵的数量和变化 一神教、二神教和多 神教。
2、三大民族宗教
(1)犹太教 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信奉《圣经》
分布:希腊、塞浦路斯、俄罗斯、东欧(保加 利亚、罗马尼亚、原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等。)
新教
▪ 从天主教分裂出来的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
宗的总称。起源于马丁·路德(1483-1546)的宗
教改革。
▪ 新教否认罗马教皇的地位,认为信徒与上帝之间 无需神父中介,不承认“特许状”和“赎罪符”, 反对“圣餐变体论”,不崇拜圣母玛丽亚、反对生 物迷信,赎罪取决于信仰,主张用本国语言读圣 经,不主张苦修,神职人员可以结婚,适应各国 行政、宗教独立的潮流。
(3)罗马帝国之后基督教的分裂
教义
原罪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都吃了禁果, 犯了原罪,人一生下来就得续罪,通过信仰 求得上迪恩典而解脱。 天堂地狱说:耶稣训导:1上帝是天父,人们 是兄弟;2金科玉律:欲施诸己者,必施诸 人;3宽恕并爱自己的仇敌;4以善报恶;5 力戒虚伪;6反对把仪式作为宗教要素;7、 世界末日即将来临,8复活与建立天国。世 界末日圣子将再次降临人世,对世人进行审 判赏罚,人之肉身在世界末日复活与灵结合, 接受审判,善者享永福,恶人受永苦。
▪ 教会代表基督,沟通神人,有赦罪权。 分布: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兰、
美国、拉丁美洲。中国有爱国天主教会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认正统,使
用与天主教不同历法,主教以下神职人员可以结 婚。崇拜圣母玛丽娅,注重人的善行,不十分强 调赎罪,东罗马帝国国教,16世纪俄罗斯脱离君 士坦丁堡,自称第五牧首区,定为俄罗斯国教, 18世纪后东欧国家也相继独立。。

宗教地理及宗教景观

宗教地理及宗教景观
教圣地与地理景观
第4节 宗教景观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 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这 些景观与宗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具特色、 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主要的宗教景观有基督教堂、伊 斯兰清真寺、佛教寺庙等。
内容摘要
宗教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 上许多国家不但信奉宗教,而且创造了灿烂的宗 教文化。宗教不仅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建 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各类宗教建筑、 宗教仪规、宗教节日、宗教禁忌、宗教习俗等。 这些伴随宗教信仰而出现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 人类文化的内涵,许多甚至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探讨宗教景观区域性发展特点以及宗教体系的空 间变化过程既是宗教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 本章需要阐述的重点。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宗教: 1 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 征的宗 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 的某些部落中。 2 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 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 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 群中这样的现象。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世界宗教分布
世界主要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欧洲和美洲、亚洲北部、南非、 大洋洲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中东、北非以及西南亚、东南亚
佛教
东南亚和东亚地区
第3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二、宗教与文化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四、宗教圣地与地理景观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 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是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 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 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最新]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最新]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内容提要:宗教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但信奉宗教,而且创造了灿烂的宗教文化。

宗教不仅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各类宗教建筑、宗教仪规、宗教节日、宗教禁忌、宗教习俗等。

这些伴随宗教信仰而出现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许多甚至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探讨宗教景观区域性发展特点以及宗教体系的空间变化过程既是宗教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需要阐述的重点。

第 1 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宗教是神秘的,人们对于宗教的认识也是各种各样的,詹·乔·弗雷泽认为宗教是人们向一种高于人的权利的妥协;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力量的信仰;布雷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迈克塔格特宣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面对各种有关宗教的认识,恩格斯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由宗教创造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这些艺术营造的神圣又加深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

巍峨的石雕神像,以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显示着神的威严;壁画上优美的飞天,轻盈、飘逸,又现出神界的悠然;基督教圣歌将人们引向圣洁的天堂,佛教音乐的声声钟鼓引导人们完成对佛祖的顶礼膜拜。

宗教不仅建构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又通过哲学、文学将宗教思想融汇到人们的意识中,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文就是将佛理融入文学创作的代表,其中著名诗篇《终南别业》中云:“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植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入诗中的意境,与清秀灵异的山水融合在一起,神韵超然,又平淡自然。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理学?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2.地理学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研究。

3.地理学的性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元论的科学观,是综合的两类科学、相结合的独立科学系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4.地理学传统的科学体系:传统地理学是单一层次的,或者说平面的。

一般的说,仅从学科研究的性质特征分为系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数理地理学三大类。

局限于理论层次。

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形成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6.人文地理学科特性:社会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7.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①人地关系的传统②区域研究的传统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①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a.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b.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c.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②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③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9.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属于人文地理问题?判断原则:一横加一纵,“一横”指人文事物的空间分布。

“一纵”指人文事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同层次的文化要素之间的纵向关系。

凡是不涉及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的问题,均不是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①人文事物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可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细节课本P24)②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又可分为:a.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2.基督教Christianity
⑶发展分化 基督教在初创时受到统治当局的迫害,后来才逐渐 被认可,并很快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4世纪末,罗 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宗教也发生了分化, 形成了罗马和拜占庭两个宗教中心。1054年东西两 教会正式分裂,东部自称“正教”,西部自称“公 教”。16世纪西部教会又发生分裂,形成了脱离罗 马教廷的一些派别,被统称为“新教”。因此,目 前所谓基督教就包括3大组成:公教Catholicism,即 天主教;正教Orthodoxy,即东正教;新教 Protestantism,即“耶稣教”。 由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人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殖民统 治,基督教也被迅速传播扩散到世界各地,成为当 今影响范围最大的世界宗教。
3.民族与宗教
民族与宗教的关系特别复杂,当宗教 成为维系民族感情的主要纽带时,宗教的 影响就达到了极至,如犹太教与犹太人的 关系。而现代社会,人群的阶层分化明显, 人际关系既复杂又简单直接,情感与理性 可以达到较好平衡,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也 就表现为趋向疏离。
三、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 的产物,其作用是将宗教功能日常化、世 俗化。不同宗教的组织状态差异非常大, 如佛教就很不成组织,信徒与宗教团体关 系疏离;而伊斯兰教是全民宗教,穆斯林 的信仰是不能更改的,叛教就等于死亡; 基督教的组织处于二者之间,但信徒与组 织的关系非常紧密,宗教也有自己独立的 组织系统,形成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
3.分类
宗教可以有多种分类办法。 ⑴按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原始宗教、古代 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等。 ⑵按流传范围可以分为:民族宗教、国家 宗教、世界宗教等。 ⑶按崇拜对象可以分为:多神教、二神教、 一神教等。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11、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09第九章宗教及宗教地理

09第九章宗教及宗教地理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一)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于公元 前3万年到1万年的中石器时代或更晚时期。
(二)原始宗教
对自然的崇拜 对动植物的崇拜 图腾崇拜
原始宗教是朴素的,“天人合一”的。
鄂伦春族萨满教神像 图腾柱
三、宗教分类与民族宗教
古代宗教与原始宗教的差异:
基督教的传播
(三)伊斯兰教
1.形成和发展 2.教公派元7世纪 穆罕默德 麦加 麦地那 3.逊传尼播派与和分什布叶派 4.经在典非与洲教,义通过武装入侵从塞内加尔到尼日利亚的大片地 区索我经基(5五1.在使国典本种马)礼念信亚伊西:教基里仪、安洲斯北义本《一与礼拉,直兰 , : 功古节拜通教 另 课到“兰、日过具 一 :安莫经斋伊有 路拉桑》戒朗比广 进是、向泛入克唯天东影印都一课,响度真留、经下;、神朝阿沿巴深,觐富尼基刻穆汗罗斯罕的进河坦默印入进和德记中入孟是。亚苏 加安,丹 拉拉在, ;的唐沿 通使时海 过者传岸 海”入从 上
二战时期,欧洲的犹太人分散于世界各地。
2.道教
(1)形成:老子为教主 东汉末年 (2)信奉:早期多神崇拜,后确立了以三清为核心的神仙体系 (3)经典:《道德经》《太平青领书》 (4)分布:汉族及羌、白、壮等少数民族 (5)思想:以生为乐、重生恶死;天道相承、因果报应
3.印度教
(1)形成:公元前2000年吠陀教;公元前1000年演化为婆罗 门教;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内容形成印度教。 (2)教义:主张种姓分立,信奉业报轮回和解脱说;信仰多神 (毗湿奴、湿婆、梵天、牛、恒河等) (3)分布:主要在印度(80%)、尼泊尔、锡金等国家
芬(天1兰主)创、教世英 :说国 教:以 皇神及 -创德 主造国教了和-世荷神界兰父万的-物部修分士地、区修和女北美。 东(东2正正)原教教罪: :说牧在:首欧人-洲在高主尘级要世主有最教俄高-罗职神斯责父、就罗是马向尼上亚帝、赎保罪加利亚、希腊、 塞(新3尔教)救维:赎亚 主说、 教:马 -耶其 牧稣顿 师流;-出在传血亚道以洲员赎主、信要义教是务者俄工的罗作罪斯人人员居 、住 执地 事区 、。 长老 (礼4仪)天:堂圣地洗狱、说坚:振信、教告者诫死、后圣进餐天、堂终,傅不、信圣者职被、抛婚入配地狱 主要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督教堂
• 建筑风格上总体属于西方风格。 • 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 庭式和哥特式三种。 • 天主教和新教、东正教风格不同。
亚 历 山 大 庞 培 石 柱
多 列 克 式
科 林 斯 式
古 希 腊 建 筑 的 三 种 石 柱
雅典帕特农神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 国 沙 特 尔 大 教 堂 结 构
3、导致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
•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 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传播(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
•领土竞争——当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合为一体 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 到新的领地。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 斥——宗教战争、宗教迫害)
• 宗教是神秘的,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 是多种多样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有精辟论述: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 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 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不同的宗教有各自文化的表现形式, 随宗教的传播,宗教文化也不但扩展 更新。
第四节
宗教与其它文化因素的关系
– 一、宗教与饮食习惯 – 二、宗教与禁食 – 三、宗教与旅游 – 四、宗教与政治 – 五、宗教与语言和教育 – 六、宗教与思维
第五节、宗教景观
• 宗教一旦形成,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而这些人文景观和宗教信仰及宗教氛围具 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具特色、最具魅 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 • 其中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埃及开罗的清真寺
巴 林 麦 那 麦 清 真 寺
肯 尼 亚 内 罗 毕 的 清 真 寺
埃 及 爱 资 哈 尔 清 真 寺
圣索非亚
( 苏 丹 艾蓝 哈色 迈清 德真 清寺 真 寺 )
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喀 什 艾 提 尕 清 真 大 寺 的 礼 拜
摩 礼洛 拜哥 殿非 内安 壁塔 装林 饰学 校
西:以罗马为中心,拉丁语为主-天主教(公教) 基 督 教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分化出新教教派。
东: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为中心,希腊语为 主——正教(东正教)
基督教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信奉人数最多。 其中: 天主教——欧洲大部分(主要是意大利、法国、 西班牙、葡萄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 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立陶 宛、比利时、爱尔兰、以及荷兰、瑞士等部分 地区)、拉丁美洲、非洲(如扎伊尔、塞内加 尔等)、亚洲(菲律宾)。 总人数大约10多亿。
分布
– 新教——欧洲北部(丹麦、瑞典、挪威、 冰岛、芬兰、英国、德国及荷兰的部分 地区)、北美洲(美、加)、南非、澳 大利亚和新西兰。 – 总人数大约4-5亿。
分布
– 东正教——东欧(俄罗斯、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马其顿)、 亚洲西伯利亚俄罗斯人居住区。 – 总人数约1.6-2亿。
3、世界宗教 • 主要是指宗教所信的神灵被认为是整 个世界的 主宰,教义也是着眼于全人 类与各个民族的。 •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第二节
世界主要宗教的扩散与分布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概况
1.基督教
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主要教派有:
身 是 菩 提 树 , 心 如 明 镜 台 ,
神 秀 :
• 南传佛教:向南通过海路传播,分布于斯里 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 国家。——小乘教派 • 北传佛教:向北通过陆路传播,分布于中国、 日本、朝鲜、蒙古等东亚国家。——大乘教 派
– 汉地佛教民族化程度很高,传入日本、朝鲜、 越南后,又形成自己的特点。 – 藏传佛教(喇嘛教)特色突出:全民信仰,政 教合一,强烈的神秘色彩。(公元8世纪印度密 教、汉地佛教、原始苯教结合物)
路线

二、扩散与分布上的特点
1.扩散上的特点
所形成的扩散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 成的: •原因(教义上、政治上、文化上)
•方式(迁移——移民和传教士;扩展)
•扩散上的障碍
2.分布区上的特点 • 形式文化区——如佛教的文化区,表 明佛教影响的范围。 • 功能文化区——如天主教的分布区, 基本地域组织单位是教区。
科 隆 大 教 堂
巴 黎 圣 母 院 正 面
巴黎圣母院后面
法 国 沙 特 尔 大 教 堂
牛 津 大 学
教堂内部结构
哈 尔 滨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埃塞俄比亚的岩石教堂
二、伊斯兰清真寺
• 伊斯兰清真寺的重要特征是穹顶,成为统 帅整个建筑物的主体。另一特征就是塔, 上有小亭子,是阿訇授课、召唤教徒礼拜 用的,故称宣礼楼。浑圆的穹顶与尖而高 耸的塔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建筑艺术上 的一大特色。
二、宗教的分类
1、可根据不同的体系进行分类 起源和演化阶段;流传范围;神灵数量 等。 2、民族宗教 主要有: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 教、耆那教、锡克教等。
犹太教特征:起源较早,创始人摩西。一神教, 把雅赫威当唯一真神,犹太人是其特选子民。其 经典《圣经》(旧约)包括《律法书》、《先知 书》、《圣录》三部分。在宗教中,负责执行教 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称拉比,意为老师, 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 “安息日”,该日不工作、不举火做饭,专门敬 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如动物中,只 吃既分蹄又倒嚼的。
三、佛教寺庙
• 佛教寺院建筑大致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寺 院的布局因此分为石窟式和塔庙式两种。 • 佛寺殿堂的布局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 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 经楼,左右两侧为东西配殿。 • 塔——世界各国各式各样。建筑和雕塑一体 • 石窟 • 雕塑和绘画
缅甸的金顶佛寺
• 如:中国人复合的宗教信仰,儒、佛、 道三教相融合,“三教合一”。宋时 已有“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 世”的说法。
耶路撒冷
4、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区
•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 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地, 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 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 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 东南亚最多。 •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在信徒方面曾盛极一时,但目前已衰落,主要 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4世纪; • 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多 次分裂 • 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7世纪; – 乘原意为“乘载”、“车辆”,大乘自称能运载 无量众生从生死轮回之此岸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 • 密教时期:公元7——12世纪, ——受印度教影响, 密教派别,恒河南岸的超行寺为学术中心。 – 公元13世纪在印度本土流行1800年后基本消失。 19c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 – 原因:自身、印度教攻击、伊斯兰教破坏。
– 世界三大一神教都起源于中东沙漠地区……? – 南亚雨季、热季、旱季——宗教的轮回说……?
三、圣地、寺庙与环境
二者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如:
• 佛教——天下名山僧占多、深山藏古 寺等, • 我国龙王庙——洪水; • 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干旱、蝗灾;
麦 加 禁 寺
克 尔 白
四、宗教节日与环境
• 如犹太教新年和赎罪日——秋天; • 感恩节美国11月第四个星期四,而加拿大 第三个星期四。
主要教派与分布:
•按教义——区别在教义理论和实践上
•大乘佛教——法我皆空、普渡众生
•小乘佛教——我空法有、个人解脱
•按传播路线——北传佛教(汉地、藏传) 和南传佛教
路线
本 来 无 一 物 , 何 处 惹 尘 埃 !
菩 提 本 无 树 , 明 镜 亦 非 台 ;
慧 能 :
时 时 勤 拂 拭 , 莫 使 惹 尘 埃 。
印度教特征:
•又叫婆罗门教,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奉行严格的 种姓制度,多神教。教义强调:因果报应、生死 轮回、梵我如一。主要教派有三:毗湿奴教、湿 婆教、性力教。
•信仰人数占印度人口的80%,是民族宗教中人数 最多的宗教。
• 耆那教:是印度的一种宗教。其兴起在于反对婆罗 门教种姓制度和神灵崇拜。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 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 • 锡克教:也是印度的宗教。是严格的一神教,认为 神只有一个,在神面前人人平等。教祖被称“古 鲁”。原主张无暴力、友爱,第五代“古鲁”被杀 后转向反抗精神和宗教武装活动。总部设在旁遮普 阿姆利则市的金庙内。 • 另:印度国大党高级领导人、前财政部长曼莫汉· 辛 格2004年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位锡克族人总理。
2、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 宗教一词在我国据说来自印度佛教, 佛陀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合称 宗教。
•西方——来自拉丁文religio(联系), 泛指人和神的联系。
• 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几乎也是古代宗教 的发源地。 • 原始宗教是早期的宗教,自发的宗教, 其崇拜的偶像几乎包括自然界中的一 切。
缅甸
云南佛塔
老挝的佛寺
甘丹寺晒佛节
思考题:
• 试分析目前中东危机的宗教文化方面的原 因。 • 简述世界性三大宗教的扩散及分布状况. • 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宗教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例 分析。 • 举例说明宗教景观的表现形式。
• 传播与分布: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传播分:
陆路:1)北非——西非、 东非;
2)伊朗 —— 阿富汗—— 中亚 ——我国西北 伊朗—— 南亚 海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部、中 国东南沿海。
3.佛教
•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为悉达多. 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
分布
分布
2.伊斯兰教
•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奉人数居第二 位。“伊斯兰”是顺从的意思,“穆 斯林”是指服从安拉和先知的人。我 国过去亦称回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