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
新时代下电科标准化工作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电科51所为例

标准视点 |Viewpoints新时代下,科技发展月异日新。
标准化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是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
中国电科集团公司立足于新战略变革,电子强国战略需求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布局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笔者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51所)的视角,总结了本所的标准化重点工作实践,并简述了集团公司引导各成员单位在科学布局、激活动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机制等的实践工作。
此次分享,希望为同行提供建议。
持续健全标准化组织机构为了统筹凝聚内外部标准化资源,集团公司于2019年成立中国电科标准化研究中心,全面推进集团公司标准化工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管理运行体系和服务监督体系,同时加强完善了集团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了以各成员单位为基石,以电科院标准化中心为牵引的发展机制,形成了集团公司内标准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自上而下深挖潜力,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动力,形成凝聚力,不断创新理念方法,不断追求卓越品质,成为了新时代的新使命。
联合起来办大事迈出坚实第一步多年来,由于各专业领域的不同,系统集成经常依托多个兄弟研究院所进行联动设计,由于各单位选用的供应商厂家与型号的不文/严明嘉 孟宇同,各厂家联合承制设备时产生均有差异,在细节上,譬如面板宽度及高度尺寸公差等未规范统一协调,自制导轨安装孔径尺寸不同、导轨安装孔平面与机箱底部的高度偏移,而这些非统型的机箱机柜导致了很多不同的面板差异、把手差异,需要提出定制化生产需求,甚至浪费了机架的有限资源,产生机架类产品的设计冗余,从而导致了许多衍生产品,对系统集成非常不利,这样不仅拖滞了开发周期,也影响了系统协调。
基于此,自2019年初,集团公司联合各成员单位研究院所进行产品调研,并组成工作小组进行调研分析及产品统型,依托集团公司标准化研究中心的牵头指导,在2019年12月集团公司首次向全成员单位发布了Q/ZDK 01-2019《机箱、机柜、显控台三化标准体系》,并于2020年4月陆续发布Q/ZDK 2-2020《显控台型谱 车载系列》、Q/ZDK 3-2020《机柜型谱 地面系列》等一系列集团公司标准。
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博士待遇

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博士待遇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作为中国电科集团的重要科研单位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丰富的科研成果和雄厚的技术实力而闻名于业内。
作为一个卓越的科研机构,该研究所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就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博士待遇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待遇。
博士研究生在该研究所工作期间,享受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平,远高于一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收入。
此外,研究所还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如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障了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其次,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重视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发展。
研究所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条件。
博士研究生可以与行业内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共事,从他们身上得到丰富的学术经验和实践经验。
研究所还经常举办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提供机会让博士研究生与同行进行广泛的学术讨论和切磋。
此外,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还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海外交流和学术合作的机会。
研究所积极鼓励博士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研究项目等,提高其国际合作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通过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博士研究生能够拓宽视野、深化科研领域的研究水平,并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个人研究成果。
此外,研究所还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毕业之后,博士研究生可以选择继续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也可以选择到企业、高校等其他单位发展。
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
研究所还会组织各类培训和职业规划活动,帮助博士研究生更好地确定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对待博士研究生持有很高的重视态度,并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研究所以其丰富而特色的科研成果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为博士研究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外海军一体化桅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荷兰"综合梳杆"系统( I-MAST) 属于"未来海面 战斗"项目,包含了 I-MAST 100 、 I-MAST 4∞和 1-
MAST 500 等几种型号 。 该系统采用单一综合榄杆·
多层综合榄杆实现多功能射频一体化,如图 1 所示 。
材料和新的综合传感器技术融合到平面孔径中 。
2011 年底授予 Navantia 和英达拉公司价值 250 万欧
作战要求进行动态升级 。 InTop 系统的主要应用方
I-MAST 500 系统包括一套 APAR 非旋转型 X 波
段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 ICWI 技术进行导弹制导 。
向为新造舰艇,但也适用于集成或者取代老式平台
上的现有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西班牙 Fll0 护卫舰项目
西班牙海军与其海上舰船建造和英达拉电子防
第 35 卷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电子侦察干扰
科技论文 Reconnaissance and Jamming Electronic
Vo l. 35 No.2
June 2014
国外海军一体化梳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外海军一体化桅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范振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 2018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
术的研发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借助 ONR 过去的"先进多功能射频概念"
(AMRFC) 计划和"多功能电子战" (MFEW) 计划的
研发经验积累, InTop 计划将进一步优化使用开放式
架构,并通过舰载电子系统的改造升级,提高电子作
2
2.1
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安全性设计概述

me t t cue sc r yd sg sgv n i hsat l .C mbnn t h e urme to J n n r tr e u t e in wa ie n ti r ce o iigwi terq i su i i h e n fG B a d GB,te h
G E Jn f i i. e
( h lhR s rhIstt o T C, S a g a 2 1 0 ,C ia T e t e ac ntue fC E h n h i 0 8 2 hn ) 5 e i
Ab t a t T e p o l ms o l a y e et n c e u p n t c u e s c r y a e s r u . L r e d ma e wi e sr c : h rb e fmi tr lc r i q i me tsr t r e u t r e i s a g a g l b i o u i o l ma e b g o a t g t e d sg fsr c u e s c r y T e d f i o n o t n f mi tr l cr n c e u p d y in r n i h e in o t t r e u t . h e n t n a d c n e to l a y ee t i q i — n u i i i i o
求。
1 结 构 安全 性设 计 概念 和 内容
1 1 安全是 什 么 .
1 3 结构 安全性 设计 内容 .
通常 , 军用 电子设 备 的安全 性包 括 图 2中 的 l 4个 类 别 。除后 3种 外 , 他 均 可 能 是 由机 械 原 因引起 的 其
安 全是 指不 发生 可能造 成 人员 伤亡 、 职业病 、 备 设 损坏 、 财产损 失或 环 境 损 害 的状 态 。其构 型 如 图 1所
浅谈档案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方法及应对措施

浅谈档案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方法及应对措施作者:牛婷婷来源:《兰台内外》2020年第08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涉及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进也是具有必要的。
计算机网络环境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平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风险性受到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影响。
虽然国家一直在对网络安全进行管制,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公开性使得其安全风险一直存在。
本文通过对档案信息化管理防控风险的分析,对档案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方法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应对措施在计算机网络广泛覆盖的工作环境中,对企业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具有必要性。
将纸质版的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减少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也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工作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结合,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
但是在现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进行电子档案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提高风险意识,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能风险1.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行建设需要将所有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的形式,并使用各种电子文档进行信息收集。
但是在现有档案信息管理技术水平下,传统的档案学要求的“档案文件原始性”没有办法完全满足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要求。
尤其是接收和采集的电子文档,其原本的文件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难以得到全面的体现。
所以,没有原生载体的档案,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保证信息真实性的风险。
2.网络、计算機技术等本身的安全风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系统空间,从存在开始就有许多的信息安全隐患存在。
即使每个国家都制定了关于计算机网络使用方面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且都很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但是在网络空间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等风险一直都存在。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训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探析

2021.5(中)第14期 总第557期177人力资源MODERN ENTERPRISECULTURE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训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探析张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摘 要 企业种类繁多,而国有企业是其中一大类别,占有当今社会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任何企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精英的人才,国有企业也难以例外,而人才是必须要时刻更新培育的。
因此,青年员工在国有企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而多数青年员工的特点皆是理论有余而经验不足,难以完美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对青年员工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必不可少,只有青年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人才链条才不会出现断缺的情况,企业的发展才会一直加速运行而不至于中断停止。
文章主要研究、阐述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训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训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为主线,从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而展开叙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青年员工培训培养体系 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14-177-02一、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培养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在国际上是指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
由此可知,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占有比例是不计其数的。
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关乎一个世界大国的发展,所以国有企业对青年员工的着重培训培养也相对的更加重要。
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对青年员工培训培养的重要体系,从而提高青年员工的整体素质,还能使其对工作产生更大的激情和动力[1]。
当然,一个体系的建立也是永远无法完美的,可能在体系的初步建立中甚至还有可能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但缺点会在之后的一次又一次革新中渐渐改正,从而使得青年员工培训培养体系能够得到最大的完善,这是国有企业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
而国有企业青年员工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由于青年员工作为企业的新鲜血液,代表的是企业的明天与未来,别看前期他们好像对企业的贡献可能相较于老员工而言有着诸多不足,但他们一定不可或缺,只要使用得当,他们就会创造无限的可能,以及不可思议的奇迹。
微组装工艺技术综述

微组装工艺技术综述发布时间:2021-11-03T03:31:10.30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月21期作者:黄朝阳,杨中跃,张朝东,朱水龙,李月兰,吕艭[导读] 微组装技术是电子产品实现小型化、黄朝阳,杨中跃,张朝东,朱水龙,李月兰,吕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 201802摘要:微组装技术是电子产品实现小型化、微型化的关键技术,在电子生产制造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本文介绍了微组装设备工艺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用于微波组件的微组装工艺流程,并对关键的工艺工序做了详细说明和测试,研究了影响微组装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微组装;芯片粘接;金丝键合;等离子清洗;激光封焊1引言微电子技术及微电路产品是当今军用电子设备、仪器、整机实现轻薄短小和高可靠、长寿命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电子产品对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尤其在军用电子应用中更是如此。
电子产品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作是逐渐小型化的历史,电子设计工程师们一直在试图把更多的电路功能置于一个更小的空间内,以便降低每个电子功能产品的成本,提高其性能,尤其在军事、航空航天方面,对其电路组件高密度、高功能和高速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的电子产品已经在这些领域大量应用。
2 微组装工艺2.1微组装工艺发展和应用现代军用电子装备,尤其机载、舰载、车载和弹载雷达和通讯系统在向小型化、轻量化、高可靠和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对组装和互联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1]。
近几十年来,随着元器件制作技术和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可以在一块芯片上制造出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微组装技术也从二维组装技术发展到了三维立体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工艺技术的基本概念是在单/双层或高密度多层互连微带基板上,用微型焊接工艺和封装工艺把构成电子电路的各种微型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及片式元件)组装起来,形成高密度、高速度、高可靠、立体结构的微电子产品(组件、部件、子系统、系统)的综合性高工艺技术。
基于国产化器件的DRFM设计

基于国产化器件的DRFM设计王明君【摘要】在雷达电子对抗领域,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雷达干扰系统方案因为具有可靠性高、假目标样式灵活且逼真度高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设计了一种宽带DRFM设备,性能指标达到预期,可满足大部分应用场合.【期刊名称】《电子与封装》【年(卷),期】2018(018)006【总页数】4页(P26-28,37)【关键词】数字射频存储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作者】王明君【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 2018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021 引言随着无线电装备的广泛应用,现代化战场电磁环境日渐复杂。
在雷达对抗领域,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利用高速ADC对雷达信号进行高速高精度采样,利用高速处理器(如FPGA)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并送入高速存储器进行存储;释放干扰时,处理器从存储器中读出波形数据,进行干扰调制后送高速DAC进行数模转换,产生高逼真的雷达干扰信号,实现对雷达的有效干扰。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进步,使得雷达干扰设备需具备更宽的瞬时带宽[1]。
作为干扰设备的核心部件,DRFM往往需要几倍于目标雷达的带宽。
这就要求DRFM的核心器件ADC、DAC具有更高的采样率,FPGA及存储器具备更大的数据带宽。
以往,高速高精度ADC、DAC及高端FPGA、RAM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高端集成电路的国产化已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基于国产高速ADC、高速DAC、大规模FPGA及RAM设计了一种宽带DRFM设备,设备性能满足大部分干扰设备使用需求。
2 硬件设计2.1 硬件架构设计雷达信号通过干扰机天线进入接收系统,经过放大滤波及变频等信号调理后,变为适应DRFM工作窗口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高速高精度ADC采样后变为数字中频信号;采样数据进入FPGA后进行格式转换处理,送入双口静态存储器(DPRAM)进行实时存储。
干扰时,FPGA根据指令将存储器中的数字波形文件读出并进行调制后产生数字干扰波形数据,将波形数据调整格式后送入高速DAC实现数模转换,产生中频干扰信号,将中频干扰信号进行上变频后发射出去,实现对雷达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