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理_音乐学科教育学
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第四单元科目及 复试科目及参
参考书目
考书目
867 美术教育学 素描
参考书目:
1)常锐伦主编: 《美术学科教育
学》,首都师范大
学出版社,丛书
名:学科教育学
大系。
加试科目及参 考书目 ①速写 ②中国美术史 参考书目: 1)洪再新著: 《中国美术 史》,中国美术 学院出版社, 2000 年版。
818 普通心理学 课程与教学论 ①教育学原理
非全日制
育学院
究方向 日语或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825
教育管理学
045103 学科教学 不区分研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2 俄语或 203 31
(语文)
究方向 日语或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825
教育管理学
045111 学科教学 不区分研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2 俄语或 203 12
0451 教育 硕士
045113 学 科教学(美 术)
019 教育 学院
0451 教育 045101 教
硕士
育管理
045115 小 学教育
045116 心 理健康教育
012 马克 思主义学 院 (027-67
0451 教育 硕士
045102 学 科教学(思 政)
第一、二单元科 目及参考书目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全国统考科目
2.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可参考部分知识点,有些地方介绍不够详细深入,最好辅助陈琦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进行学习。 除了以上参考书,这里还向大家推荐凯程 333 教育综合的相关辅导资料,凯这套辅导资料,是历年市面销 量最好的 333 教育综合考研类教辅。 1、《333 教育综合应试解析》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主编徐影老师 包含 333 教育综合的四个科目,以参考书为依托,根据最新大纲提炼编写而成,100%覆盖大纲所有考点。 知识点精炼,总结性和应试性强。作为一本大纲解析,是教育学考研复习最主要和最核心的一本资料。 2、《333 教育综合应试题库》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主编徐影老师 《333 教育综合应试解析》配套必做题库。题型全面,难度适中,对大纲所有考点考查细致,用以考生知 识点记忆过程中的巩固和检测。和解析一起,学练结合,有利于考生对知识点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333 教育综合真题汇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主编徐影老师 汇集近几年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以及凯程独家解析。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有利于考生对专业课的考情, 对考题风格和出题思路有更深入的理解。真题除了用以练习,还可以做为后期冲刺阶段模拟考试,检测复 习成果。 4、《333 教育硕士掌中宝》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主编徐影老师。 基本覆盖所有考点,知识点更为简明,是一本“浓缩版”的应试解析。为手掌大的小册子,可装入口袋,方 便携带。方便考生在等公交、吃饭、散步等一切碎片时间里随时翻阅,随时复习,随时巩固和记忆知识点。 5、《333 教育综合全真模拟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主编徐影老师。 作为的冲刺阶段模拟和预测,试题结构和题型与真题完全一致,难度相仿。利于考生做最后的考前演练, 查漏补缺,为上考场做准备。
1302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音乐与舞蹈学(代码: 1302 )二级学科名称:音乐学(代码: 130201 )二级学科名称:舞蹈学(代码: 130202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1.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建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学科为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区、广东省《“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艺术类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
2005年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划归到我校后,积极探索“院团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在培养艺术表演人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生获得音乐舞蹈大赛奖多项。
2.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将岭南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
对岭南传统音乐舞蹈在高校的传承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岭南音乐舞蹈传承系列核心课程,目前已出版《岭南音乐视谱即唱》、《岭南音乐鉴赏》等教材。
3.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
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博士9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学院教师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3部,科研项目30项,11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如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4.主要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学科带头人成果突出。
对于有岭南特色的音乐舞蹈学术研究有厚实的基础,已获有关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省部级项目7项,如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实况采集与研究》、《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广东音乐》。
本学科学术带头人有较大影响:马达教授是国内第一位音乐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省级高校教学名师;陈雅先教授是国内著名视唱练耳专家,全国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瑾教授在音乐史论和音乐美学领域有丰硕的成果。
5.学术交流频繁。
歌声中的记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曹理教授琐记

歌声中的记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曹理教授琐记发布时间:2021-03-28T05:59:15.02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期作者:富宏[导读] 每次听到《老师,我想你》这首歌,我都会想起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岁末年初之际我特别想到的是:现已84岁高龄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曹理先生。
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137400“春天的花开了,老师我想你,你的恩泽如绵绵细雨滋润我心底;夏天的蝉叫了,老师我想你,你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我耳际……”每次听到《老师,我想你》这首歌,我都会想起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岁末年初之际我特别想到的是:现已84岁高龄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曹理先生。
与曹理老师的见面也是在春天。
记得2004年3月开学典礼后,公布导师名单时,我在曹老师的名下。
脑子里像过电影一般快速回放:这是我15年前初学音乐时,离不开的一本书《乐理自学提要与习题》的笔者;这是我9年前学习音乐教学法这门课时,常到图书馆借阅的一本参考书《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的作者;这是我参加工作后,案头必备的一本书《音乐学科教育学》的著者……是真的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阵窃喜涌起,又一阵忐忑袭来,窃喜的是自己能成为“中国音乐学科教育学奠基者”的关门弟子,忐忑的是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何时能与博大精深的导师相配?当我们三位同学见到古稀之年的曹老师时,衣着简朴、头发花白、笑容可掬的她一一询问了我们三位同学的情况:家在哪里、在单位教什么课、住在首师大的哪个校区等等,丝毫没有名师大家的架子,把我们与她见面之前的紧张、不安情绪一扫而光。
在没有确定选题方向之前,我们三位同学每周有一天上午是去老师家里上课的。
曹老师的家在首师大主校区北门东侧家属楼区,明亮、整洁、温馨的客厅里,最吸引我的是古朴雅致的钢琴,还有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真迹。
作为国家教育科学及国家教委“七五”、“ 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学音乐能力研究、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外国音乐教育研究等课题组的负责人,曹老师不仅口传心授了几十年音乐教学的心得,同时也把从事音乐教学研究的方法分享给我们。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013翻译学院
32
055101英语笔译
①101政治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只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文理兼收
复试科目:英汉互译与英文写作
055105日语笔译
①101政治②213翻译硕士日语③359日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02物理工程学院
20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76普通物理B
复试科目:物理教学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②电动力学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7电子线路
复试科目:信号与系统
同等学力加试:①数字信号处理②通信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①艺术学概论②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05计算机科学学院
14
085211计算机技术
01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02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03网络数据库
04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
05企业Web计算
06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07嵌入式系统
08信息安全技术
09物联网应用技术
10图像处理技术
11 3D虚拟技术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59数据结构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等三院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有机化学》(上、下册)曾昭晾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1.《物理化学》傅献彩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四版;2.《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专业基础能力测试(笔试+C、C++上机考试)
无
1、离散数学
2、计算机网络
《离散数学》第三版 耿素云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高传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音乐教学论
1、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2、(1)面试
(2)声乐(必考)与器乐(钢琴与器乐任选)
《应用伦理学教程》甘绍平、余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无
无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史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无
无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杜康传、李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无
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外国艺术歌曲一首(4)中国民歌一首(5)中国创作歌曲一首(共六首)
2、民族唱法
(1)演唱中国歌剧作品两首(2)中国民歌两首(3)创作歌曲一首(4)外国歌曲一首(共四首)
2、(1)面试(2)演奏钢琴曲
1、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2、《高等艺术院校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
无
无
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方向《武术理论》
《武术》蔡仲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无
无
文艺学(文学院)
美学
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
无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文学院)
修辞与写作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音乐学院本科专业必读书目

冯文慈著:《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图鉴》,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
许健著:《琴史初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参考资料》编辑小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参考资料》谱例部分,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节选)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8—10年级音乐综合资源整体方案》(节选)
音乐表演专业必读书目
一、《声乐》主要必读参考书目
徐竞存编著:《跟我学唱歌·通俗唱法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年。
李苹编注:《跟我学唱歌·民族唱法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年。
[日] 斋藤秀雄注:《指挥法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
三、《器乐》主要必读参考书目
1、中国乐器
( 1)二胡的主要必读参考书目:
廖玉麟编著:《刘天华及其二胡作品赏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杨长安编著:《跟我学二胡》,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7年。
宋元明清时期:必听《白石道人歌曲》、《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海青拿天鹅》、《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窦娥冤》、《琵琶记》、《牡丹亭》,必读《溪山琴况》。
近现代时期:必听《黄河》、《春游》、《祖国歌》、《中国男儿》、《二泉映月》、《龙船》、《问》、《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病中吟》、《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花非花》、《长恨歌》、《长城谣》、《红豆词》、《湘累》、《牧童短笛》、《嘉陵江上》、《游击队歌》、《垦春泥》、《森吉德玛》、《晚会》、《义勇军进行曲》、《梅娘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打长江》、《铁蹄下的歌女》、《芦沟问答》、《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渔光曲》、《新编“九·一八”小调》、《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江南三月》、《游击军》、《台湾舞曲》、《台湾山地同胞歌》、《思乡曲》、《花鼓》、《兄妹开荒》、《白毛女》,必读王光祈《中国音乐史》。
音乐教学论书目

《音乐教学论》参考书目1.《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2.《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曹理、缪裴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3.《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5.《音乐教学设计》,曹理,崔学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6.《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7.《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8.《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合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9.《新版音乐教育学概论》,[日]浜野政雄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10.《音乐教育论》,郭声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11.《新版音乐教学论》,吴跃跃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12.《音乐微格教学法》,郁正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13.《高师音乐教育论》,王耀华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14.《基础音乐教学新视野》,郑莉,金亚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15.《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金亚文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16.《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下册),曹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7.《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曹理,陈琪,陈蓓蕾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18.《音乐课外活动》,章连启,许卓娅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19.《音乐教育展望》,戴定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0. 《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 赵易山,张路路编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8月21. 《体态律动课例》,缪力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3月22.《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郭声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23.《音乐论文写作基础》,傅利民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24.《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屠兰兰,罗迎春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25.《音乐素质训练——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实际的结合》,左玲玲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6月26.《音乐心育艺术》,龙亚君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27.《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蔡觉民,杨立梅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28.《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29.《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0.《音乐教育与教学法》,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修订版)31.《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尹爱青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9月32.《与名师同行》(第一、第二辑),曹理,裴芳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1月33.《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谢嘉幸,徐绪标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34.《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王安国主编,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35.《音乐教学论》尹红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36. 《音乐教学论》陈玉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37、《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册,曹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38.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册,曹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39.《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金亚文编著,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02月。
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音乐学概论--------------------课程编号:10720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音乐学概论英文译名:Musicology Generality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论文、调查报告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
内容简介:介绍音乐学学科在整个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性质、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发展简史,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历史、现状与发展新动向。
使得研究生对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的学科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在学习和研究中加强学科综合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书目(文献):1.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3.周青青,等:《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 音乐美学--------------------课程编号:1072002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美学英文译名:Chinese Music Aesthetics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
内容简介:《音乐美学》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征,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美学的发展梗概,能够从美学与艺术哲学的高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总体基本规律的研究,建立系统化、理论化的音乐观。
主要教材:1.张前:《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一、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1.什么是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学科教育学就是研究学校音乐学科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的一门科学。
是一门边缘学科。
它揭示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音乐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学所共同适用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2.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学论、音乐教学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音乐学科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以音乐教学法的形式出现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宽窄之别:音乐学科教育学要研究音乐教育活动的整体特征,揭示其一般规律,它既要研究音乐教育活动中稳定的因素(如音乐教学),也要研究音乐教育中不稳定的因素(如社会与家庭音乐教育等);而音乐教学论重点研究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教学活动,揭示其局部的、特殊的规律。
音乐学科教育学与音乐教学论之间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音乐教学法研究是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着重在教学法则的研究与方法的运用,它与音乐教学论的关系属于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其研究对象各有各的独立范围。
音乐教学法研究的领域比较狭窄,大多停留在具体的经验介绍或信息的传播阶段。
3.音乐学科教育学发展历程简述音乐(唱歌)教授法——音乐(唱歌)教学法——音乐教材教法——音乐学科教育学二、音乐学科教育学的体系与内容三、我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发展与展望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以音乐教学法或教材教法形式出现。
1879清政府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教授法”课程——1904清政府规定师范生要学习“教育学”和“各科教授法”——1907年公立小学正式设置音乐课程,定名“乐歌”“唱歌”课——五四前后,各科教学法课程建设发展。
蔡元培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等族长,推动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1922年壬戌学制,采纳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
但是,我国一些师范院设置了艺术教育课程,当时对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相当重视。
——1939年,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教育部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
50年代,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对象主要是唱歌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及程式化的五段教学模式等,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一段的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偏重于个体教学经验的介绍或信息的传播,研究领域偏于狭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材教法研究定位二级学科,确定了学科教育研究的地位。
1979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随后制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为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打下基础。
音乐研究的专著论文译著涌现出来,这些论著,不同程度上突破了以往教材教法研究范畴的局限,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拓宽和深化了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内涵,着力探索音乐教育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及其规律。
——理论队伍的建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和成果出版,音乐教育学不断发展。
第一章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功能一、音乐教育的本质1、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一种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2、什么是美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美感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既是以美感为基础的更为复杂的美的认识活动,又是对艺术、自然景物、精神文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时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发展的过程。
因此,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主要通过审美活动来进行,过程中充分体现愉悦性、课寓教于乐,使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使人的审美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因此,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在塑造人的心灵、养成健康人格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将美育写入我国的教育方针。
3、在学校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内容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以审美活动为核心,以艺术美为基本内容的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
因此,音乐艺术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都能对受教育者施以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只有全面的发展。
遵循的是教育的共同规律。
另一方面,音乐艺术教育,又有它自身的特殊功能、目的和规律,是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感染受教育者,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着重培养的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如审美情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想象力、创造力等。
因此,它遵循审美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情感体验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生动活泼地学习。
总之,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特征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首先应该抓住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方法,表现出相应的特殊要求。
1、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它具有的审美特征:(1)音乐是抽象的而非语义性的。
——音乐组织材料是抽象的非语义的,与美术戏剧相比,音乐抽象;与语言都是用声音做媒介来表达的,但是表达内容差异:语言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音乐的声音不同,音乐通过各种乐汇所唤起的联想,在情感激发中自由展开,不遵守语义学的规则,这一性质,决定了以声音为媒介的音乐信息具有约定性,表现为音乐创作、表演与欣赏的三位一体,使用人为约定的某种音乐体系来进行,谁越掌握音乐的约定性,谁对音乐就理解越深,越容易听懂音乐。
(2)音乐是表情的非摹拟性的。
——音乐中也有摹拟自然与现实生活中音响的,但这种音响所摹拟的效果,是作为表情服务的辅助手段。
黄自说过:音乐只可引我们入悲,而不能告诉我们悲。
音乐的创作者是怎样通过音响反映表现现实的呢?一是通过仿照,音乐在声音的音色、力度等属性特性上进行仿照,当然这种对音响的描绘,也是为表情服务的,“借景抒情”;二是通过象征的手段,象征性体现在用声音去象征声音以外的事物,如德彪西管弦乐《大海》第一乐章中,作曲家用定音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静,用极弱到极强的鲜明力度对比象征大海翻滚的气势。
此外,音色要素也可象征某些事物或现象,如《梁祝》楼台相会一段,用小提琴象征女性柔和的音色,用大提琴象征男性庄重的音色,从而引起人们对故事的联想。
三是通过暗示,暗示主要是寓意性的,与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特征出发,而是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
四是借助文字的指向,缩小了我们的联想的范围,如管弦乐《嘎达梅林》,以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蒙古族人民向封建军阀做斗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为人们聆听这首乐曲进行联想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3)音乐是创造性的非同一性的。
——音乐的声音与自然界的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体现出的声音必须依靠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的活动去感受和理解,因此在音乐与含义间,存在着一个中介因素——音乐表现,音乐的传达必须经过表演这样一个中介环节,如果把音乐信息的发出方称为客体,接受方称为主体,那么客体与主体之间是一个不等式,不具有同一性。
就音乐客体而言,音乐信息具有非自然、非语义、非描绘,因此,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没有明确的信息界限,为主观二次创造创造条件。
就主体而言,人接受音乐存在不同的差异。
(4)音乐是传情性的,非具象性的。
——情感表现是艺术的共同目的,但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是以具体的形象唤起感情,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感情的直接载体,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的心理活动的运动状态表现为生理、心理力度的强弱、节奏的缓急,在音乐中,通过种种表现人类情感的信息手段,恰好能类比感情的心理活动的物理属性:快、慢、强、弱,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共鸣。
人可以发出声音表达感情,在声音中人可以把自身放进去,使之“对象化”,音乐和人的心理、感情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都是运动的、不可见的、有节奏的、随现即逝的,音乐本身就是人的主观表象,是人心灵的倾诉。
黑格尔说:“尽管我们可以把自己沉浸到一座雕像或一幅画中的对象、情境、人物性格和形状里去,欣赏这件艺术作品达到完全为他所占领以至忘我的程度,这毕竟不能该改变这样一个事实:这类艺术作品始终是本身存在的对象,我们逃不脱对它们处在观照地位的关系。
在音乐里这种主客的差别消失了,音乐的内容是在本身上就是主体性的,表现也不是把这主体的内容变成一种在空间中持久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通过它的不固定的自由动荡,显示出它这种传达本身并不能独立持久存在,而只能寄托在主体的内心生活上,而且也只能为主体的内心生活而存在。
”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状态。
(5)音乐是时空性的,非静态的。
——时间是一切音乐形式存在的关键因素,各种音乐要素必须在时间过程中体现。
音乐的形式存在于时间中,但这个时间又不是通常所说的物理上的时间过程,音乐的时间是依靠自身的组织,即音的组织状况和时值的变化而连接起来的。
音乐时间只能存在于音乐的进行当中,音乐中的时间是音乐自身变化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时间表象。
音乐的结构是一种内化了的运动,它把人体的动作内化,把世间万物的物态内化。
2、音乐教育的特征音乐教育的本质和它的特征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1)情感性——逻辑认知和情感体验是两类不同质的教育层面,认知过程主要是感觉、知觉、表象、回忆和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着重训练主体对客体固有属性、特征、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以客体为轴心的描述性活动。
情感教育是以主客体意义关系为轴心的体验性活动。
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和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技术是审美情感教育。
其中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只是手段,音乐教育的突出特征是情感性而不是技艺性。
(2)形象性——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内容的。
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音乐和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复杂的人类艺术形象思维联想、幻想、现象等间接表现出客观世界。
形象性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鉴赏和评价、表现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的形象性与情感性不可分。
(3)愉悦性——愉悦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更高层次,从而更好地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