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摘要:本人于09—10学年第一学期担任中职德育学科新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任务,对象是我校09级一年级新生,现对这一轮次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推动今后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教学效果,着眼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打造成本校德育学科精品课程,来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关键词:中职德育、职业规划

一、教材处理:以案例教学法为抓手提升教学效果

1、合理的案例呈现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本教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评价”五个单元,包含四十余个贴近中职生的案例,既有课首案例,又有很多“读读想想”的小案例。

在同期我校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新课导入阶段通常是组织学生阅读案例后展开讨论,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已经看过相关案例,在组织讨论时发现他们对案例进行探究的热情并不是很高;而那些没看过案例的学生,如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上先看案例再设问,他们的参与热情也不是很高(可能因为案例在教科书上,所以吸引力并非很强,不少学生甚至经常对教材案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另外,教师原本设想让学生看了案例后谈谈所受的启发或启示,但教材却早已用“人生启迪”或“温馨提示”的方式把“启示”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对案例呈现方式进行转换后,如在我校09年教学法比赛公开课上职业指导老师课前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了三部视频,并将其作为逻辑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马上被吸引,讨论和交流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2、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能拓宽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

除了教材内容,还应该经常适时地补充一些其它案例,既可以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社会历史名人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案例。德育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经常把自己的一些计

划、努力作为例子,会比一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在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本人对学生谈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怎样确保学生时政知识竞赛参赛质量、什么时候争取评上中高级职称、如何统筹兼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等,不仅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具体措施与学生交流,而且郑重要求他们加强监督,督促自己努力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也以此来激励学生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又如将《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所提出的策略和规划为例,从确立志向、自我评估、环境分析、职业决策、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步骤,并从刘备有无职业生涯规划及是否很好地执行规划的不同结果,有力地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主要借助测评工具客观深入地认识学生

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更好地作出求职择业的决策,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一项职责。德育任课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能力倾向、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甚至个人偏好.这是做好学生职业生涯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其原因如下:一是了解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要花费大量精力。二是有些学生善于做表面文章,给教师制造假象;有的学生则不善于表现自己,因而不易被了解。三是受自身思维方式、个人偏好乃至情绪的影响,由不同的教师去评价同一位学生,其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会相反。四是指导教师很难有机会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每一届每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五是学生的部分人格特征是很难通过观察了解到的,如敏感性、世故性、成长能力等,即使是父母或自己本人也难以把握这些个性品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可以便捷、有效地帮助《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教师者解决上述难题。

在一些职业规划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机构里,该测评目前主要由上机测试为主,经过计算机软件数据分析得出职业兴趣倾向报告。考虑到教学资源的有限以及抽调部分学生上机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题量较多,测评后半程学生易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上机测评有时间限制;该测评系统自身的语言表述容易有歧义;测评过程不能反馈),会影响学生的测评质量。因此,我们在综合了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测评软件工具和学生实际情况后,设计了一份《霍兰德职业兴趣

测试卷》。

测验开始前。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让学生知道测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向学生说明测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介绍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以便使学生认识和明确测评的目的和意义,认真配合如实作答。然后将测题及测试纸发给学生,向学生说明测试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完成后。当场收回。通过对测验结果的分析:1)找出学生个体优势,同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采用个别引导、鼓励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2)根据学生能力倾向和人格特质指点其职业发展方向:一个学生适合于做什么工作,将来的职业应向哪个方向发展。这和他自身的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倾向、智力结构、人格特质分析挖掘其潜力,使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认识到自己特殊才能,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树立坚定的、科学的职业理想。3)对具有特殊能力倾向的学生,给予特殊指导和训练,促使其一次就业成功。通过跟踪辅导和个别交谈,能将职业规划课堂的延伸,真正做到贯穿于学生整个中职阶段的规划中。

三、教学评价

大纲要求:“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本人采用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认知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认知评价,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或教育心理测量等形式进行。内容应包含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如兴趣、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目标的清晰度(有没有目标,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等)、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兴趣、对学习的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无了解及了解程度、对生涯规划有无了解等等。起始评价所得的资料可做个人期末规划设计作业的参考,也可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依据。认知评价的核心并不是“对不对”,而是“准不准”,侧重考察学生是不是真切地了解自身:自己的个性、需求、成长环境等。认识评价的结果是学生个体能够切实做好中职三年个人规划的关键点。在被问及有关对自我的了解程度的问题时,回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