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和《贝壳》1

生命的诞生!
感 悟 生 命
生命!!!
蝉
《短文两篇》
小思
贝壳
席慕容
预习感知
•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 聒噪(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 短暂(zàn ):时间短。
•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 地方也不马虎。 •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蝉,古称蜩、蚱蝉等,
俗名“知了”、爬树猴。 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 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 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 卵、幼虫、拟蛹和成虫。 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 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 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 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 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 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 过4~5年,长的要经过 12~13年。我国古人按 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 夏蝉和寒蝉。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 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 也要一丝不苟
关于生命的名句积累
•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 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美]富兰克林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 长了。 ——[英]莎士比亚 •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 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 放而斗争。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 人更应该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生命, 更应尽自己所能把 事情做得更好.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3.能力目标:通过“就”“只”等虚词,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 通过“就”“只”等虚词,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
通过句子对比,揣摩作者的内心独白。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大屏幕展示蝉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这就是蝉从生到死的全部过程,通过了解它的生命历程,你觉得蝉的一生是怎样的呢?(短暂)在散文《蝉》中,一只小小的生命短暂的蝉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思的短文《蝉》。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蝉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烦人——宽恕)明确: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三、感受“烦人”的蝉1.(1)对比感受:A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B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2)此时此刻,作者的内心独白是什么?2.(1)对比感受:A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为什么聒聒?那是一个夏天。
B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一个“就”字显示了作者发现鸣声很响很烦人的蝉竟然是这样子时的一种惊讶,一种不以为然。
从“那么、却、竟”三个词语中,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惊讶的情感。
)(2)用虚词演绎此刻作者的内心独白?(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夏天!你也只能活这么一个夏天,你大声鸣叫能延长你的生命吗?……)3.对比感受:A它等了17年,等到一个夏天。
短文两篇蝉贝壳

作者简介
小思
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 (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fān) 。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 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 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 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 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 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 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 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请您欣赏:
各种各样 的贝壳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关于生命
•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 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美]富兰克林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
(3)《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 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 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 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 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 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 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 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 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 感动着世界。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冰心曾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 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 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 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 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 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 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主
短文两篇(蝉,贝壳)(易)

作者的灵魂震动,思想转变 对蝉有了好 作者的灵魂震动 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 思想转变 感甚至是敬意. 感甚至是敬意
4.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贝 壳
作者简介
席慕蓉 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 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写诗 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 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 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 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 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 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 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 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 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 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 给幸福》等。
“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 的聒聒” 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 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 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 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 很有新意。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 很有新意。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 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晴朗的天空, 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晴朗的天空, 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掌握下列的字词 脆cuì弱: 弱小 弱
洗涤。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淘táo洗: 洗涤。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bēi微 卑bēi微: 卑贱微小,地位地下。 卑贱微小,地位地下。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说课第【1】篇〗短文两篇《蝉》说课稿一、说教材和学情1、教材分析《短文两篇—蝉、贝壳》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这两篇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诵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经典之作。
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易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有感情的朗读时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对已初一的学生来说,较难以达到。
因此需要教师师范朗读,指导诵读。
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结合上述的教材和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2)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了解欲扬先抑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2)依据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语言优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课件,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景法、朗诵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学法指导:在对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朗读法、对比探究阅读法法。
四、说教学过程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设计了六个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1、导入: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蝉·贝壳

整体感知
3、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理? 生活的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的 延续,就必须好好的活着。
4、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
4、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 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 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 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 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 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 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 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文章主旨
人应该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生命, 把能做到的事做得更精致、更仔 细、更加一丝不苟,为社会、为 未来留下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 的东西。
贝
席慕蓉
描绘贝壳 赞叹贝壳
壳
托物言志
感悟人生
认真的对待 生命,把事做 得更精致,给 世人留下值得 珍惜和惊叹的 东西。
比较阅读
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之处:
蝉
小 思
蝉(知了)
蝉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 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 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 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 幼虫、拟蛹[yǒng]和成虫。雌蝉通常于 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 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 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 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 的要经过12~13年。我国古人按蝉 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蝉的一生
蝉的一生
④ ③ ⑥
②
① ⑧ ⑨
⑤
① 卵在树洞生活 10个月左右。
②幼虫在六月七月 爬出来。 ③两个月后,若虫 第二次脱皮,成为 二龄若虫。
《短文两篇(蝉,贝壳)》

作业
1、课外收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 求的名人名言或事例,抄写在《采蜜集》中并 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2、收集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欣赏和品评 并摘录一篇抄写在《采蜜集》中做为积累。
; / 广州装修公司 广州装修 ;
蝉 天里不断聒噪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
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作者简介
小 思 , 原 名 卢 玮 銮 , 另有笔名明川。原 籍 广 东 番 禺 , 1939 年 出 生 於 香 港 。 1964 年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新 亚 书 院 中 文 系 毕 业 , 1965 年 获 罗 富 国 师 范 学 院 教 育 文 凭 , 后 任 中 学 教 师 多 年 。 1973 年 赴 日 本 , 任 京 都 大 学 人 文 科 学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 1981 年 获 以论文 《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香 港 大 学 哲 学 硕 士 衔 。 现 职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小思是出色的散文家,她的作品短小精炼,表现 出 深 刻 的 洞 察 力 , 又 往 往 流 露 出 家 国 情 怀 。 她以 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 《 路 上 谈 》 、 《 日 影 行 》 、 《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 文学散文》 等。小思致力推动香港文学的发展, 曾任「香港文学双年奖」散文组评判、香港艺术 发展局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文学艺术顾问等。
作者简介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 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 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 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 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 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她是台湾 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 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她的作品还有《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 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 异论》等。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 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 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短文两篇蝉--贝壳

①
②
⑨ ⑧
③④ ⑤
⑦⑥
⑥ 产卵后的第6 个夏天,羽化成 虫
⑦成虫大约只 有两个星期的 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 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待 死亡
2020/5/16
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 在你你了有解了什蝉么的感一生想后,, 你有我什们么感可想以,向它学习什么?
我们可以向它学习什么?
2020/5/16
2020/5/16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 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 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 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 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 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 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 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 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 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谈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 好好的的活过.” 不管生命长短,都要好好地活
2020/5/16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 那烦人的聒聒”,怎样理解这句话?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 但对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 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 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 油然而生.
2020/5/16
2020/5/16
生命!!!
2020/5/16
2020/5/16
①
②
⑨ ⑧
③④ ⑤
⑦⑥
① 卵在树洞生 活10个月左右
②幼虫在六月 七月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