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七下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ān)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ià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iè)C.谣.言(yáo) 秩.序(chì) 鞠躬尽瘁.(cuì)D.调羹.(ɡēnɡ)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昆仑赫然至死不懈B.典藉挚友妇孺皆知C.抱歉绞肉慷概淋漓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技术“大佬”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和故事。

,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

B.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

C.长假过后,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D.小雪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可好朋友只想睡懒觉,真是让小雪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5.天气热了,张杨约李明到河边游玩,李明不想去,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明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他们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爱莲说》【重庆市A卷】三(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斯.:.⑵可以调.素琴调.:.⑶陶后鲜.有闻鲜.:.⑷宜乎众.矣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重庆市B 卷】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⑵濯清涟而不妖妖..:.⑶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⑷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27分)1.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鉴赏 俊俏 翻来覆去 孤苦伶仃B .娇媚 安详 神采奕奕 花枝招展C .诀别 烂慢 惊慌失错 麻木不仁D .静谧 缥缈 人声鼎沸 油然而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物理学家杨振宁。

B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4.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6)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7)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8)思乡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语文花开期中测试卷

七下语文花开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翱翔(áo xiáng)翻译(fān yì)融化(róng huà)B. 沉默(chén mò)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C. 炽热(chì r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jìng)D. 奔腾(bēn téng)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河畔柳树(hé pàn liǔ sh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使得他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

D. 她虽然学习刻苦,但成绩并不理想,因为她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闪烁着光芒。

B. 那棵柳树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C.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D. 小明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漂亮B. 坚强、勇敢C. 高兴、愉快D. 美味、可口5.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是:_______。

7. 《卖炭翁》一诗中,用“_______”形容卖炭翁炭车的情景。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一、积累(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wén yǎ和高贵的文字。

朗读这些文字,能够让我们pí bèi 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 (A.bìB.bǐ),抵达宁静和悠远的境界。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六子来得太忽然..了,我什么都没有为他准备。

B.你肯定会对于..这块土地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

C.第一次购买月票者应持本人的学生证和.工作证。

D.“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织工齐声说。

3.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2)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汝亦知射乎,?(欧阳修《卖油翁》)(4)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5)民歌《木兰诗》中渲染战场气氛的紧急和环境的艰苦的诗句是:,。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6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及.鲁肃过寻阳(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4)双兔傍地走.( )(5)尝.射于家圃( ) (6)但微颔.之(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B.“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指《易》《书》《诗》《礼》《论语》等书。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

二、阅读(40分)(一)名著阅读(5分)6.下面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祥子,”曹先生的手已裹好,“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

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灯。

算了吧,洗洗,上点药。

”(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我们从中可读出曹先生的宽容与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语文试题 第1页(共60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60页)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 (一)基础知识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 (1)看吧,由澄.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当 m ù 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3)突然间,我 hu ǎng 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每周一,早上7:00学校都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校园回荡师生嘹亮..地国歌声。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汽车穿村过野,便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 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 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 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_____;一阵杜鹃啼,____;一阵风起,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①③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2020年5月4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发了中英美多国科研团队的研究__【甲】__(A.结果B.成果)。

该研究通过建模发现,中国使用的三大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遏制了新冠.__①__(A.guān B.guàn)疫情在中国的发展,也为全球抗疫yíng__②__(A.羸B.赢)得了时间。

研究指出,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非药物干预“组合拳”,则中国的新冠病例或将增加67倍,感染者超过760万。

研究还发现:相比出行限制和降低人与人的接触,尽早发现和隔离病例可防止更多的人感染。

但是,__________ 。

总之,和“群体免疫”法的放任自流____【乙】____(A.截然不同B.千差万别),中国强有力、多管齐下的遏制避免了疫情进一步恶化,降低了新冠病毒蔓延的速度。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

(只填字母)(2分)①__________②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只填字母)(2分)【甲】__________【乙】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填入文中画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只有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才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B.只要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就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C.如果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就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D.因为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所以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单选题(10题,共20分) 1.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一项是( ) A. 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B. 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C. 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 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 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 ) A. 学堂名 B. 书房名 C. 书院名 D. 私塾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 温故.而知新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饭疏食,饮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 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 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 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6.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 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D.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下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卓.越(zhuó) 亘.古(ɡèn) 踌.躇(chóu) 锲.而不舍(qì)B.云鬓.(bìn) 憎恶.(wù)可汗.(hán) 气冲斗.牛(dǒu)C.祈.祷(qí) 选聘.(pìn) 校.对(jiào) 鲜.为人知(xiān)D.哺.育(pǔ) 晌.午(shǎng) 别.扭(biè)锋芒毕露.(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A.揩汗诘问伫立大廷广众 B.深霄硕果嫉妒以身作则C.斑斓崎岖屏嶂任重到远 D.竹篾深邃彷徨妇孺皆知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4.(2017年广安市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6.名句默写。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4)《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揭示主旨的语句是,。

(6)《爱莲说》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的语句是,。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第7-8题。

(4分)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的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

(1分)(2)该名著的作者善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

选段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请结合原著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7、祥子[示例]外貌描写(1分)。

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一个下层劳动人民;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

(2分)8、综合性学习(6分)。

某班开展了“祖国,您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拟写标语] 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①回望历史,立志报国。

②铭记历史,立志报国。

③团结奋进,振兴中华。

④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2)[歌唱祖国] 你参加班里的歌咏比赛时选择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你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2分)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2)这首歌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表现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显示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

(3)[爱国人物] 请你列举一个历史上的爱国人物,并简要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2分)钱学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之时,中国还处于贫困、落后之中,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有用之才。

钱学森作为一名科学家,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和报国热情。

二、阅读探究(45分)(一)古诗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9、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分)10、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分)答案:(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拟人1分,写出效果1分。

)(2)(2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5题。

(12分)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

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⑨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30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⑩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①——⑤内容。

(2分)阿长为我买回山海经。

1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轻视,看不起。

13、第⑦段中先说书“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后又说“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不矛盾,“粗拙”与“宝书”形成鲜明的对照,也进一步表现了“我”对阿长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14、文章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3分)记叙和抒情。

表达了“我”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及对长妈妈的同情。

15、读完选段,阿长的形象一定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觉得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2分)长妈妈是一个生活不幸,但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助人的普通劳动妇女。

(三)阅读《爱的味道》,回答16——20小题。

(14分)①小区一楼住着一对夫妇,生活极有规律。

晨起锻炼身体,晚上去广场散步,生活简单随意。

因为房屋临街,夫妻俩喜欢敞开房门,坐在那里看书、品茶,或是悠闲地看着过往行人。

②每当屋子里飘出美食的味道,就能猜出他们的儿子回来了。

那家男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极少回来。

儿子回来时,也是夫妻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往返于菜市场和家之间,仿佛要把世间美味全部做给儿子吃。

③小小的房子里,总是传出香喷喷的味道。

有时路过门前,我会开玩笑地说:“今天是炖鱼吧,离好远就能闻得到呢。

”女主人笑着说:“是呢,尝尝吧,味道很鲜美。

”几天后,儿子走了,没有了香喷喷的味道,房间又恢复平静,夫妻又开始简单随意的生活。

④爱是有味道的,虽然美味佳肴在哪里都能吃得到,但是出自父母手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⑤有位朋友不喜欢吸烟,但每次回到乡下,闻着那熟悉的廉价烟叶的味道,就会想起他的父亲。

⑥那时家庭生活贫穷,为了供他读书,家里的经济一直捉襟见肘。

他每次回家取生活费,父亲都会犯愁,但却从不让他分心。

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吸着长长的烟袋锅,伴随着袅袅青烟,有轻轻的叹息声。

⑦“爸,别抽烟了,对身体不好,家里实在没钱,我就不读书了。

”父亲笑着说:“吸烟是为了给你驱蚊子,你不要有顾虑,好好学习才是正事。

生活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父亲轻描淡写,他早已泪湿枕边。

⑧朋友说,艰难岁月里,父亲努力地支撑着家,面对困难父亲从不说苦。

古人解忧,唯有杜康,父亲解忧,却只能吸烟。

父亲的身上充斥着浓浓的烟味,隔了好远都能闻到,那时心里极不喜欢,当父亲离开人世,才惊觉内心深处是如此留恋一种味道。

⑨有一次坐长途火车出行,坐我对面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很紧张地抱着一个塑料袋不松手,奇怪的举动引起乘警注意,便要求他们把袋子打开,老夫妻摇头不肯。

乘警越发觉得可疑,强行打开塑料袋,一股浓浓的酸味弥漫开来,袋里竟然装着几棵酸白菜。

原来他们是去看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而儿子在家时最喜欢吃酸白菜,因为怕酸味淡了,老夫妻包裹了好多层。

⑩那次旅游的沿途风景早已忘记,而行程千里抱着酸白菜的老夫妻,却停留在记忆里。

酸酸的是爱的味道。

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品味,总能发觉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在岁月里,足以温暖苍凉的人生。

16、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

(3分)①平时生活随意的邻居夫妇用心炖鱼招待极少回家的儿子。

②家境贫寒,但朋友的父亲仍然笑对困苦,支持儿子读书。

③老夫妇怀抱酸白菜行程千里送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

(每点1分)17、第④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承上启下,呼应文题,点明中心,(1分)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真挚的爱。

(1分)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②段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