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世界的气候教学课件设计
世界气候教案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世界气候教案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精选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掌握气候的基本概念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1.2 教学内容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气候类型2.1 教学目标能够识别和描述主要的气候类型。
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2.2 教学内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2.3 教学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气候类型。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气候的形成因素3.1 教学目标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分享不同因素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第四章:气候变化4.1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掌握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4.2 教学内容自然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
人为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4.3 教学方法通过新闻和报道,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现状和问题。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介绍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五章:气候与人类活动5.1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掌握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5.2 教学内容气候对农业、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5.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世界气候教案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世界气候教案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精选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学习世界气候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气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作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准确描述气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区分气候与天气。
第二章:气候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区域。
2.2 教学内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区域。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区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准确描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区域。
学生能通过观察图表,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第三章:气候的形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形成的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准确描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学生能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使用多媒体展示气候变化的实例。
4.4 教学评估学生能准确描述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第五章:气候与人类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
5.2 教学内容气候对农业、工业、城市规划、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世界的气候教案单位:校长签字: (公章)专家组签字: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初级中学1 亚热带、温带主要气候类型备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名称;2、了解亚热带、地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3、了解温带地区气候名称;4、了解温带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三)情感目标: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我们简单复习一下。
1、请一名同学回答一下气温的分布规律。
(回答的很好,请坐)2、请一名同学回答一下降水的分布规律。
(回答的很好,请坐)【过度语】世界各地的气温与降水分布不同,各地的气候特点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请同学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2](二)气候的地区差异1、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请一名同学读一遍,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2、请一名同学回答: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回答的很好,请坐)板书气温、降水[投影3]3、请同学们看投影,初步感受一下各地的气候差异。
[投影4]【过度语】要想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最主要的就是把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描述出来。
4、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图 3.25,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看书)5、请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说的不错,请坐)6、[投影5]总结:以北半球为例,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一是看气温曲线图,找出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7月)代表夏季,根据气温的高低,用高温、低温、寒冷、炎热、温和、凉爽等词语加以描述。
初中地理七上4第4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示范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马丁:“我们家乡四季分明,夏季热
而干燥;冬季温暖,经常下雨”。亚当:“我们那儿全年气温很
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据此回答1~3题。
1.亚当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默罕默德家乡多 A.常绿森林
(B)
二、地中海气候
重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 西岸。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地中海沿岸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非洲南端
北美洲西海岸
澳大利亚
南美洲西海岸
据图描述地中 海气候的重要特 性。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类型
分布
3、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降水 少
。
一、热带雨林气候 二、热带草原气候 三、热带沙漠气候 四、热带季风气候
一、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重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刚果盆 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景观
据图描述热 带雨林气候的 重要特性。
全年高 温多雨。
新加坡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二、热带草原气候
撒哈拉沙漠
澳大利亚中西部
美洲西海岸
据图描述 热带沙漠气 候的重要特 性。
全年高
温干燥
喀土穆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热带沙漠景观
气候类型
气候分布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
候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
长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非
4.4 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归纳热雨林赤道及其附近,他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热带草原的南北两侧,也就是回归线附近,是热带季风和热带沙漠。
【设计理由】运用图表,学生小组合作一起归纳四个热带的气候分布规律。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设计理由】复习新知,将前两节课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同桌之间划分气候类型后,填写表格。杂乱无章的气候大致分为三类。要特别说明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各个温度带,不受到纬度影响。
【设计理由】学会运用本课学习的对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再次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5min)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下节课再展开对于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的学习。课后思考一下,假如我们去到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旅游,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时候是最佳游玩时间呢?
【学生活动】随着老师脚步,总结本课知识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本节内容以认识世界气候、划分世界气候、描述世界气候为主。是世界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为以后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对于前面的知识既有概况与综合,也对前三节知识的拓展延伸,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悬殊,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图文结合,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教材通过设置气候类型分布气候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景观图等引导学生获得有关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设计理由】总结归纳知识,已经学习了这四种气候类型,学会理论应用于实践。下节课分享去热带地区的旅游攻略。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名师推荐教学课件(第2课时)

阅读“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气候差异示意图”,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 两侧气候差异那么大?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降低 。 山地迎风坡降水 多 ,山地背风
坡降水 少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 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活动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堂探究
真冷啊,挤一起晒晒太阳还暖和些!
太热啦,洗个凉水澡,啃块大 冰块还不过瘾!
北极地区
广州动物园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地形 因素
复习回顾
对气温的影响
纬度低,气温 高 ; 纬度高,气温 低 。
(1)同纬度地区: 冬季大陆气温低 ,海洋气温高 ; 夏季大陆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 。 (2)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大差 。
4.研学发现四: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南极大陆的冰雪每年都在减少,令人担忧,这
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地球变暖 B.乱砍乱伐 C.地壳运动
D.游客太多破坏生态环境
5.探究延伸:作为中学生,能减缓南极大陆冰雪减少这种现象做法错误的是
()
A.人走灯灭
B.低碳出行 C.尽可能使用空调 D.保护森林资源
《科学报告》中有研究指出:在近几十年中,喜马拉雅冰川正以“异常速度”加速
活 动 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针对同学对话中反映的差异,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 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3.请你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举出气候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两个例子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公开课PPT6

寒带气候的分布
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 这里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例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硫氧化合物导致酸雨等。 28,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这里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柯本(1846—1940)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 寒带气候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内?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填填看”活动时间) 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 平均气温在23℃以上。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热带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 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热带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气候的分类 柯本分类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某地
南极地区某地
看看想 想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太 阳
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
想一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 天”, 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想一想
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影响气候的因素(小结)
讨论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 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什么 关系?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