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基础复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化学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化学基础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HCOOHB、CH3COOHC、CH3CH2OHD、CH3CHO正确答案:D2、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乙烯B、苯酚C、乙醇D、苯正确答案:B3、乙醇沸点(78.3℃)与分子量相等的甲醚沸点(-23.4℃)相比高得多是由于 ( )A、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醚不能B、甲醚能与水形成氢键C、甲醚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不能D、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甲醚不能正确答案:A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A、苯B、丙烯C、乙炔D、聚乙烯正确答案:B5、下列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加重金属盐C、加酸D、加有机溶剂正确答案:A6、一定温度下,加水稀释弱酸,数值将减小的是( )B、αC、pHD、[H+]正确答案:D7、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A、溶质颗粒的大小B、溶质的颗粒总数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正确答案:B8、欲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若用HAc及NaAc配制,则c(HAc)及c(NaAc)的浓度之比为(HAc的pKa=4.76)( )A、4.76/1B、1/4.76C、1.78/1D、1/1.78正确答案:C9、下列哪项不属于羧酸衍生物()A、乳酸B、甲酸乙酯C、乙酰胺D、乙酸酐正确答案:A10、苯酚俗称()A、石炭酸B、溴苯C、苄醇D、甘油正确答案:A11、在常温下,pH=6的溶液与pOH=6的溶液相比,其氢离子浓度A、高10倍B、高2倍C、高100倍正确答案:C12、单糖与浓酸和α-萘酚反应能显紫色,这一鉴定糖的反应叫( )A、糖脎反应B、Seliwanoff反应C、成苷反应D、Molish反应正确答案:D13、下列不能做为配位体的物质是( )A、C6H5NH2B、CH3NH2C、NH4+D、NH3正确答案:C14、为了保证某工作液的PH值为4--5,应选用( )缓冲对配制缓冲溶液。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专题03物质的组成基础篇含答案详解(广东适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专题03物质的组成基础篇含答案详解(广东适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专题03物质的组成基础篇(广东适用)一、单选题,共13小题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

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A.A B.B C.C D.D 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我国在科技上不断取得重大成果。

下列各项中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A B.B C.C D.D 3.(2022·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酒和醋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成分与水晶、玛瑙相同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该操作过程为蒸馏4.(2022·广东·高三专题练习)我国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重大。

下列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广东粤秀所用的彩色丝线B.广东剪纸所用的皮革C.广东醒狮所用的铜锣D.广东佛山木版年画所用的木版5.(2022·广东·高三专题练习)“人世间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6.(2022·江苏·一模)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如图所示的王羲之的“平安贴”)。

下列关于传统文房四宝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墨汁是一种水溶液B.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砚石的成分与水晶相同D.制笔用的狼毫主要成分是蛋白质7.(2022秋·浙江杭州·高一杭州四中校考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可溶性弱电解质溶液强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①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①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8.(2022秋·吉林长春·高一长春十一高校考期末)下列关于电解质分类的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 9.(2022秋·吉林长春·高一长春十一高校考期末)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C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和球形笼状分子60C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

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四)

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四)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a 40 Fe 56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室效应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大,贝壳类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B.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的油脂会因水解而变质C.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D.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增加酸度,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所以珊瑚、贝壳类等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故A正确;B、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的油脂会因氧化而变质,故B错误;C、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则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故C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2.分子式为C4H6O2的物质,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只有一种不饱和含氧官能团的物质最多有A.8种B.7种C.6种D.5种【答案】A【解析】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只有一种不饱和含氧官能团,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或酯基中的一种,当含氧官能团为-COOH 时,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H2=C(CH3)COOH、CH2 =CHCH2COOH、CH3CH=CHCOOH;当含氧官能团是酯基时有如下5种:甲酸酯有3种、乙酸酯1种;丙烯酸酯1种,共8种。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羧酸、烯烃的性质,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有机物含-COOH,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分子式为C4H6O2,比饱和一元羧酸少2个H,则含碳碳双键。

高三化学基础题训练一

高三化学基础题训练一

高三化学基础题训练(一)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C.用明矾净化水D.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4、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系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5、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6、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晶体和NH4Cl混合搅拌B.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C.锌放入稀硫酸中D.焦炭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8、用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甲烷的质量与N 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B.28g氮气与40g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都是N A个C.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D.18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3+OH-=SO-23+H2O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OH-=HCO-3C.Fe与盐酸反应产生H2:2Fe+6H+=2Fe3++3H2↑+CH3COO-+H2OD.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NH3·H2O+CH3COOH=NH+410、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MnO-4,K+,Na+,SO-24B.Na+,K+,HCO-3,Cl-C.Mg2+,NH+4,Cl-,NO-3D.Ba2+,K+,S2-,SO-2411、对于反应IBr+H2O=HBr+HIO的说法正确的是()A.IBr只作氧化剂B.IBr只作还原剂C.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I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2、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则下列反应中能进行的是()A.Z2+A2+—— A3++Z-B.A3++ Z——— A2+ + Z2C.XO4-+ A2++ H+—— X2++ A3++ H2O D.B2+X2++OH———B-+XO4—+H2O13、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2CO3质量分别为()A.1000mL , 212g B.950mL , 201.4g C.500mL , 286g D.1000mL, 201.4g 14、右图是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D.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答案A解析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要用硫黄粉处理,且金属汞不能深埋处理,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A错误;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使其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故B正确;做蒸馏实验时,蒸馏烧瓶中忘记加入沸石,需要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C正确;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导电能力也越强,所以用pH计、电导率仪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故D正确。

2.(2022·山东菏泽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B.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答案A解析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但不需要烘干,A错误;蒸馏开始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以防止受热的冷凝管发生炸裂,B正确;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C正确;酸式滴定管查漏时发现轻微漏水,可在其活塞上涂抹少量凡士林,D正确。

3.(2022·山东泰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仪器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Na2SiO3溶液显碱性,具有粘合性,能将玻璃塞和试剂瓶黏在一起,A错误;钠在空气中加热可用坩埚,B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MnO4标准溶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C错误;蒸馏用直形冷凝管,D错误。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物质的量基础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物质的量基础提升练习(含解析)

二、单选题,共 12 小题
4.(2020·青海·湟源县第一中学模拟)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
17∶14。若乙气体是 CO,则甲气体可能是( )
A.H2S
B.HCl
C.NH3
D.Cl2
5.(2022·湖南·衡东县第一中学模拟)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为 0.1NA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 (2)操作 A 中,在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经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第7 页/总20 页
___________。 (4)请将操作 C 中缺少的文字补充完整___________。 (5)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中引起误差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药品久置发生变质 B.原容量瓶配制溶液前未干燥 C.氢氧化钠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 D.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6)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19.(2021·吉林·洮南市第一中学模拟)已知某市售“84 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 消毒液”通常稀释 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______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基础 第1节 物质的量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基础 第1节 物质的量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一章化学计量基础第一节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摩尔”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粒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解答: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

解: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所以选项A 错误;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所以选项B 正确;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所以选项C 错误;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其中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完全中和10.2g 二元酸2H A 生成正盐,用去24g NaOH ,则有关此二元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酸的摩尔质量为34g mol /B .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C .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D .该酸一定是强酸 解答: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计算。

解:24g NaOH 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则:2222NaOH H A Na A 2H O +→+0.6mol 0.3mol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2H A 的摩尔质量10.234g mol 0.3==/。

本题答案为选项A 、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氮约含有236.02l0⨯个微粒B .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含义。

解:微粒不明确,所以选项A 错误;结合化学式可知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所以选项B 正确;钠的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只是数值上相等,所以选项C 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有机化学基础第37讲烃的衍生物基础练习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有机化学基础第37讲烃的衍生物基础练习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有机化学基础第37讲烃的衍生物基础练习(新高考专用)一、单选题,共10小题1.(模拟)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下列关于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2.(模拟)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的是A.乙二酸B.苯甲酸C.硬脂酸D.石炭酸3.(模拟)关于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H OA.分子式为14182B.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C.可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无芳香族化合物4.(模拟)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A.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B.1mol绿原酸可消耗5molNaOH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5.(模拟)环丙叉环丙烷(b)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一直受到结构和理论化学家的注意,根据其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B.p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生成烯烃C.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共有4种D.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①是消去反应6.(模拟)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CH3Cl B.C.D.7.(模拟)下列醇类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的物质是A.B.C.D.8.(模拟)下列为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 ① ①①A.①属于酚类,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B.①属于酚类,遇FeCl3溶液显紫色C.1mol①最多能与溴水中的1molBr2发生反应D.①属于醇类,可以发生消去反应9.(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乳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乳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1molH2D.有机物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0.(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二、多选题,共4小题11.(模拟)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综合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B.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2. 2007年8月4日5时26分(北京时间17时26分),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顺利升空,开始飞往火星之旅。

“凤凰”号上专门放了一张袖珍光盘,里面记录了这名科学家、哲学家、科幻小说家等对火星的“梦想”。

这张光盘由石英玻璃制成,能在火星上待500年。

石英玻璃是用较纯净的二氧化硅制成的。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和石英玻璃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晶体是原子晶体B.石英玻璃中含有硅酸盐、二氧化硅,耐任何酸碱腐蚀C.石英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石英玻璃有较高的熔点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B.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4.下列物质中,固态和液态时都不导电,溶于水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B.硫酸C.氯气D.二氧化碳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②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可以用在呼吸面具中做供氧剂;③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④SiO2俗名硅石,化学性质稳定,不跟任何酸碱反应;⑤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⑥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任何酸或碱。

A.仅①②③ B.仅④⑥ C.仅②⑤ D.仅②③⑤7.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等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u2+、H+、Cl-B.CO32-、OH-、Cl-C.K+、OH-、CO32-D.K+、H+、Cl-8.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全面禁止生产、进口、销售氟利昂和哈龙等制冷剂,为国际保护臭氧层行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氟利昂-12(CCl2F2)是一种过去用量较多的冰箱制冷剂。

下列关于CCl2F2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易气化,不易液化D.是卤代烃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碱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越高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10.分别燃烧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有机化合物,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的是A.乙烯、乙炔 B.乙醇、乙醚(C2H5-O-C2H5)C.甲苯、乙苯 D.乙酸、丁醛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③28gCO的体积为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仅①②③B.仅②⑤⑥C.仅②③⑥D.仅④⑤⑥12.常温时,将V1mL c1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mL c2moL·L-1的盐酸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混合溶液的pH等于7,则c1V1==c2V2B.若V1==V2,c1==c2,则溶液中c(NH4+)== c(Cl-)C.若混合溶液的pH等于7,则溶液中c(NH4+)>c(Cl-)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小于7,则可能有c1== c213.新型的乙醇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它用碘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其效率比甲醇电池高出32倍,且更安全。

已知电池总反应式为C2H5OH+3O2 2CO2+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为电池的负极,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极流出沿导线经灯泡到b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 +4e- 4OH—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转移12mol电子14.已知Mg(OH)2在水中溶解可以建立平衡状态:(s) Mg2+(aq)+2OH—(aq)。

Mg(OH)在25℃时,将质量为W g的Mg(OH)2加入水中形成100mL amol/L 的溶液,水中还有b g末溶的Mg(OH)2固体。

向其中再加入100m L 水,并充分搅拌,未溶固体由bg变为c g(c>0),此时溶液中Mg(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mol/L)A.a B.(W-b)/58 C.(W-c)/58 D.(W-b-c)/11.6 15.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0.01mol/L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①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0.01mol/L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②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③滴定结束时,读数后发现滴定管下端尖嘴处悬挂有一滴液滴④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避粘附的盐酸冲下A.仅①③B.仅②④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16.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24、HCO-3、MnO-4离子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A.肯定有Al3+、Mg2+、NH+4、Cl–B.肯定有Al3+、Mg2+、HCO-3C.肯定有K+、HCO-3、MnO-4D.肯定有Al3+、Mg2+、SO-24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7.(8分)X、Y、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且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气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大2,产物中水已忽略:气体氧化物X浓硝酸点燃红棕色气体CB回答下列问题:(1)X分子中含_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X为________分子(同前);(2)在上述转化过程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有(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3)A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测定气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时,测得的数值与气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差异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能形成一种分子X或一种+1价阳离子Y;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Y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9 g B单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气体通入l L l mol/LNaOH 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在101 kPa时,1 g X气体在D单质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液态化合物和另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稳定物质,放出18.6 kJ的热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3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不使液体滴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②.用一团脱脂棉包裹适量的Na2O2,滴入几滴水后脱脂棉燃烧;③.在某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未知溶液中含有SO42—;④.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以防滴定过头;⑤.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⑥.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变无色;⑦.将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和将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相同;⑧.在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产生气体的速率越来越小,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浅。

⑨.将一束亮光分别通过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和无色的硅酸胶体溶液,前者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后者则看不到;⑩.在盛有某物质x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则x一定是醛。

20.(10分)、某学习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

Ⅰ.探究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关系,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止水夹乙酸溶液大理石多孔隔板硅A B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2)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试管B溶液中,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说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

有学生认为B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理由是:a、乙酸易挥发,乙酸气体随CO2气体进入试管B的溶液中,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b、该复分解反应生成的硅酸是难溶固体,不能说明是因为生成弱酸而发生反应。

为了证明碳酸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下列方法中可行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在仪器A、B之间连接盛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②在仪器A、B之间连接装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③在仪器A、B之间连接盛有足量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④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进行实验下列能够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的事实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相同温度时,碳酸的溶解度比硅酸的溶解度大②碳酸比硅酸易分解③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iO3溶液,Na2CO3溶液的pH比Na2SiO3溶液的pH小④常温下,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Ⅱ.证明乙酸为弱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