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标准版本
冬季取暖安全教育

冬季取暖安全教育一、取暖设备安全使用1.使用取暖设备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保正确使用。
2.取暖设备应放置在平整、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靠近水源。
3.使用取暖设备时,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过热烫伤。
4.取暖设备应定期清理,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灰尘和杂物影响散热和造成安全隐患。
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1.使用燃气取暖设备时,应注意通风,避免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
2.定期检查燃气取暖设备的密封性和排烟系统,确保无漏气和排烟不畅等问题。
3.尽量避免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燃气取暖设备,特别是长时间使用时,应保持通风。
4.一旦发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离开室内,并开窗通风。
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冬季室内取暖时,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尽量避免长时间密闭取暖,防止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和安全隐患。
3.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预防火灾和烫伤1.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物品,避免引起火灾。
2.取暖设备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烫伤。
3.尽量避免在取暖设备上覆盖物品,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4.一旦发现取暖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五、取暖设施维护与检查1.取暖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发现取暖设备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取暖设施的安装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自行拆卸和修理。
六、取暖设备电源安全1.取暖设备的电源线应避免暴露和破损,防止触电危险。
2.取暖设备应使用专用电源插座和接线板,避免超负荷使用和安全隐患。
3.取暖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源线,确保无老化、破损等问题。
4.使用完取暖设备后,应及时关闭电源,避免造成能源浪费或引起安全隐患。
七、防止取暖设备倾倒烫伤1.使用取暖设备时,应注意保持稳定,避免倾倒烫伤。
2.取暖设备应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避免放在软绵绵的物品上,以免倾倒烫伤。
3.使用取暖设备时,应避免儿童接触和玩耍,防止意外烫伤。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四篇)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以下为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的安全规定,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防火安全规定:1.1 室内燃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安装时应保证通风良好,燃气设备与可燃物的距离不小于1米。
1.2 使用明火时,要将易燃物品放在安全的位置上,电炉、电炉具、电锅、电火锅等家用电器一定要关掉电源才能离开。
1.3 吸烟时,要确保烟蒂烟灰不落在可燃物上,烟蒂应熄灭后再进行处理。
1.4 用火做饭时,要经常注意锅内的食物,防止油脂烧烤起火;炊事厨房要保持清洁,油烟机应定期清洗。
1.5 定期检查用电线路,如电线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维修,切勿乱拉乱接电线。
1.6 禁止乱丢烟蒂或易燃物,尤其是在野外或森林、草原等容易引发火灾的地区。
2. 防触电安全规定:2.1 室内的电线、电器等设备应安装合格的综合插座和开关,切勿随意乱拉电线或乱接电线,以免引发短路、火灾和触电事故。
2.2 使用电器前要观察电器的外壳是否完好,如发现电线有裸露现象、插头松动、开关失灵等,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2.3 使用电器时,应保持手干燥,尽量不要光脚或穿着湿衣物接触电器,以免导致触电。
2.4 雨天切勿使用插线板或电器设备进行户外活动,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将电器设备隔离在防水膜中。
2.5 在家中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并定期测试其有效性,以确保人身安全。
3. 防冻安全规定:3.1 冬季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出现冷空气过多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温度过低,对老年人、婴儿等易感人群要格外关注。
3.2 出门时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3.3 室内水管、暖气等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不会冻裂或意外发生其他故障。
3.4 在寒冷季节,应及时加强室内通风,排出潮湿空气,避免积聚潮气,以减少房间发生霜冻或结冰的可能。
4. 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4.1 使用燃气设备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煤气积聚,尤其是在密闭环境中使用燃气热水器、炉灶等设备时,应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一)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1.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
2.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煤炉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烟筒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烟筒口最好开在下风向,伸出室外的烟筒,最好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屋内;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最好安装在门窗的上方。
4.正确安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定期检查炉具,维护和清扫烟筒、风斗,保持烟筒、风斗畅通。
5.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
6.在低气压、相对湿度较大的雨雪冰雹天气等气象条件下,尽量不要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家中吃火锅时,最好不要使用煤、炭火锅,如果使用,最好放在通风的大厅或保持门窗适时打开通风。
7.家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二)燃气、煤气热水器1.购买燃气、煤气热水器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2.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
3.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
4.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三)燃气、煤气灶具及管道1.购买燃气、煤气灶具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2.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切记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导致燃气、煤气溢出,使用完要检查灶具是否完全关闭。
3.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修,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冬季防火、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防范措施

冬季防火、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防范措施进入冬季是火灾、雪冻、煤气中毒事故的高发期,为了确保现场及值班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项目部制定了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措施:1、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必要时请专职电工连接;严禁使用电炉,若发现有人使用电炉除没收外,罚款100元;使用取暖器采暖时,严禁覆盖,人离开后拔掉电源插头。
2、禁止躺在床上抽烟,严禁将烟头随便仍在纸箱内或油罐附近。
发现一次,罚款200元。
3、做好现场值班人员防冻、防滑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冬季安全检查制度,夜间巡逻、交接班记录制度。
4、购买必要的防冻物资和防冻设施。
如棉大衣、棉被、电暖器电褥子等。
5、发放冬季劳保用品。
6、严禁在室内用煤火做饭取暖,更不允许晚间将煤火搬进工棚内。
对不听从指挥违反纪律的人员,除进行必要的教育外,情节严重者,处以100-200元罚款。
7、室内要留出通风口,晚间安排人员值班,一旦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及时向当地“120”求救,并上报项目部领导,以得到及时救助。
12、保通人员加强安全巡查力度和次数,建立24小时全天值班制度。
二、施工机械安全措施1、加强机械冬季维修保养,更换冬季机油等。
2、机械加注防冻液,防止机体冻裂冻坏。
加注-10号燃油。
3、建立机械登记台帐和机械日报制度。
三、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绝缘。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电线易受损伤,所以,用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朔料、布纸、矿物油等对电线进行绝缘,以利人体不致触电。
2、屏护。
用木条、木杆、铁丝网或其他物资将带电体、电线遮拦、护罩、护盖、箱匣、架空等,与外界隔离起来。
3、保护接地。
所有用电器都要接地线,安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电源输入线不得超过规定长度。
工地设置配电箱,并且有专职电工负责保管钥匙。
四、宿舍保暖及防煤气中毒措施1、宿舍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及其他用电加热器具。
2、取暖火炉,必须有验收合格,准予生火的手续后方可使用。
3、取暖火炉必须结实,坚固和耐用,炉口不宜过大,统一使用无烟煤。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温馨提示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了保障人民裙众的生命安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特别是在冬季采暖季节,有必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以下是一些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温馨提示:一、安全用火1. 使用合格的取暖设备,如暖气片、电暖气等,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2. 不使用煤炉、木炭炉等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取暖设备。
3. 如果使用燃气取暖,要确保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燃气灶具和通风管道。
二、正确通风1. 积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一氧化碳浓度。
2. 餐厅、浴室等易积聚一氧化碳的地方要及时通风。
三、安全烹饪1. 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避免采用煤炭、木炭等易产生一氧化碳的能源进行烹饪。
2. 在烹饪过程中,要保持厨房通风,避免烹饪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四、健康饮食1. 不要过量食用高热量食品,以免过量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2. 尽量避免在室内使用烤炉、火锅等易产生一氧化碳的烹饪方式。
五、及时检测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确保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定期对一氧化碳报警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六、急救处理1. 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及时呼救并进行急救处理。
2. 切勿擅自用药,要等待医生的专业救治。
七、提高安全意识1. 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普及,增强市民的安全意识。
2. 定期举办一氧化碳中毒防治知识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是一项关乎人民裙众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同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贡献力量。
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八、加强监管1.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一氧化碳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燃煤锅炉和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
2. 加强对室内燃气设备的监督检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九、科学选择取暖方式1. 积极推广清洁取暖技术,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减少对传统燃煤取暖的依赖。
冬季取暖安全守则防止火灾和一氧化碳中的措施

冬季取暖安全守则防止火灾和一氧化碳中的措施随着冬季的来临,寒冷的天气使得取暖成为大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然而,与取暖相关的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也频频发生,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了确保冬季取暖的安全,我们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冬季取暖安全的守则,以及预防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一、合理使用取暖设备1. 定期检查和维护:冬季使用取暖设备之前,务必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和维护。
例如,对于电暖器和空调暖气,要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是否出现老化或磨损的情况;对于液化气、煤气和热水器等设备,要检查连接管道是否漏气,并定期清理灰尘和杂物。
2. 避免过载使用:不要将多个取暖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电源插座上,以免超过承载范围导致电线过热,引发火灾。
同时,对于燃气取暖设备,要遵循安全使用规范,不要长时间开启。
二、预防火灾1. 禁止乱扔易燃物:冬季取暖时,我们要特别注意禁止随意乱扔易燃物。
尤其是电炉、暖气和热水器旁边,不要堆放纸张、布料、塑料袋等易燃物品,以免发生火灾。
2. 禁止使用劣质电线:购买设备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品牌和质量可靠的电线。
劣质电线容易导致短路、漏电等问题,极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3. 不离开时及时关闭设备:在离开房屋、睡觉时务必关掉取暖设备,特别是电炉和电热毯等。
气体取暖设备也要切记关掉阀门,确保熄灭火源。
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很难察觉到其存在。
因此,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报警器能及时发出警示声音,提醒居民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中毒。
2. 定期清理烟道:对于燃气和液化气取暖设备,定期清理烟道是非常重要的。
烟道堵塞会导致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顺利排出,增加中毒的风险。
3. 保持通风良好:在取暖过程中,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可以适当开启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及时清除产生的有害气体。
总结起来,冬季取暖安全守则包括合理使用取暖设备和预防火灾、一氧化碳中毒。
关于强化冬施安全管理确保冬施安全的通知

关于强化冬施安全管理确保冬施安全的通知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北京地区〕1.冬季施工宿舍内采纳燃煤取暖应防止住宿施工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宿舍应确保足够的通风条件;每间宿舍依据房间大小设置通风漏斗, 通风漏斗尺寸: 长不小于50cm、下口宽不小于30cm、上口宽不小于5cm, 每间设置的通风漏斗至少不少于3处。
2.每日熄灯前设专人封火, 燃煤采暖设施严禁敞口, 应将炉盘、炉盖扣严;如炉盘、炉盖不能完全扣盖严密的, 应用黄土泥将其抹严, 以防煤气渗漏。
3.取暖设施排烟管道安装, 每节管道承口应朝介质流通方向安装, 接口处并用胶带封好;排烟管道出口探出房檐不得少于50cm, 立管不得少于2.0m, 水平管距房屋顶棚不得少于50cm, 其朝向也不得朝向冬季季风吹来的东北方向。
4.排烟管道上面不得烘晾衣物等易燃物品, 取暖设施四周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
5.封火时清出的没有燃尽的燃煤应清出室外, 并用清水将未燃尽燃煤熄灭。
6.进行安全教育杜绝烫伤、煤气中毒等事件发生, 并进行突发事件发生的医疗抢救、紧急处理教育。
7.宿舍、办公室、库房严禁接拉电热毯、电炉子等取暖设施;更不准用碘钨灯在室内、现场进行取暖。
4.冬季文明施工确保措施4.1确保体系严格执行《北京市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 推行现代管理方法, 科学组织施工。
项目经理部制定《环保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建立健全环保体系, 〔请附图〕4.2确保措施(1)现场设置“一图三板〞, 在施工总平面上注册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制定单位、项目经理及施工区、生活区等位置。
施工现场材料码放整齐有序, 不得占用施工用地道路,不得占压消防安全设施, 并远离变压器、高压线杆等。
(2)编制环保管理条例, 制定奖惩制度, 并按其认真费彻执行。
教育职工提升环保意识, 不能保护环境就要停工整顿, 顽固不化作违约退场处理。
现场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分队专门负责文明施工工作。
冬季防中毒措施

冬季防中毒措施
冬季防中毒的措施包括:
1. 室内通风: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容易导致中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通过打开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达到通风的效果。
2. 合理使用取暖设备:煤炉、燃气灶、石油炉等取暖设备的使用要注意排放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的风险。
设备使用时要保持良好的排风机制,同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
3. 暖气及热水器安全使用:在使用暖气和热水器时要确保设备完好且使用安全。
暖气和热水器需要定期清洁和检查,避免积灰或堵塞导致安全隐患。
4. 防止煤气泄漏:燃气是一种常见的取暖能源,要确保燃气管道不漏气,煤气热水器等设备使用正常。
遇到燃气泄漏情况时,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并迅速关闭燃气源,然后与燃气公司联系处理。
5. 食物储存注意:冬季寒冷干燥,食物易受潮霉变,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情况。
在储存食物时要注意食物的保鲜措施,避免食物变质引发中毒。
6.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高发。
要防止热水器、煤气灶等设备产生一氧化碳。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确保
室内空气流通,并定期维修和清洁设备。
7. 注意药物存放:冬季气温较低,药物易受潮变质。
要避免将药物存放在潮湿的地方,同时注意药物的保存期限,避免过期药物的使用。
8. 合理使用燃烧器具:在野外露天生活或者使用火炉、炉灶等燃烧器具时要谨慎使用,避免火源失控引发中毒事故。
总而言之,冬季防中毒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合理使用供暖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注意药物的储存和食物的保鲜,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145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标准版
本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企业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过组织员工学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救援知识,通过现场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
项目部编制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二、安全工作目标
本工程安全总目标:“创无事故工程”
(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设备损坏事故;
(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3)不发生我方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4)不发生一般职业健康危害、食物中毒事件。
(5)不发生因施工及施工管理原因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
三、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
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四、一氧化碳是什么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g/l,冰点为-205.1℃,沸点-191.5℃。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极难溶于水。
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2%。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CO存在。
五、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
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以及生产金属羰化物如羰基镍[Ni(CO)4]、羰基铁[Fe(CO)5]等过程,或生产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15%),都可能接触CO。
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约30%~60%。
使用柴油、汽油的内燃机废气中也含CO约1%~8%。
六、为什么呼吸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毒?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具有强毒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
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七、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及时抢救治疗
1、治疗的第一步是尽快将病人移至无CO的地方或打开门窗,吸新鲜空气;如存在暂时困难,抢救者自己戴上面罩然后立即给病人戴上氧气面罩,直到将病人移至安全地点。
2、第二步并且是最重要的步骤为给病人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常压氧疗)吸入高浓度氧。
将CO排出血液的最快途径为采用高压氧舱治疗。
凡是疑为CO中毒的病人均应尽快进行高压氧舱治疗,最好在中毒后6h内进行。
对于有昏迷、心血管疾患或心脏缺血和持续的精神和(或)神经疾患的CO中毒病人,应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CO中毒
迟发脑病,病程在半年内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有效,一年内亦应积极争取。
最近一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对于妊娠妇女是安全的。
除上述措施外,应采取其他支持疗法,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包括:①使用能量合剂。
②大量使用维生素C:每次1~2g 加入液体静滴,1~2次/d。
③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组织反应,与甘露醇合用对脑水肿的防治有效。
一般首选地塞米松,10mg静注,2~3次/d。
④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尤其在有低血压或休克时可选用。
该药不仅对于急性CO中毒有作用,而且对于迟发脑病亦有作用。
⑤如患者有高热、抽搐、重度脑水肿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可考虑进行冬眠疗法。
⑥抗感染:如确实存在感染,可进行抗菌治疗。
但应注意:体温稍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略高,可能系机体的应激反应,不必
进行抗菌治疗。
⑦纠正酸碱与电解质紊乱:根据动脉血气和同步电解质结果进行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
应注意纠正轻度酸中毒不必“积极”,以免造成碱中毒加重组织缺氧。
⑧对于昏迷病人,可应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
氨乙异硫脲(乙胺硫脲)、甲氯芬酯(氯酯醒)等药往往收效不大,甚至引起病人抽搐,慎用。
⑨换血和低温灌注可作为治疗CO中毒病人的辅助措施。
应注意该疗法的利弊。
⑩其他对症疗法。
轻度、中度中毒者积极治疗后,神经症状恢复良好;严重中毒患者预后与中毒环境、CO浓度、暴露时间和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预防:设立CO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八、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1.对可能发生CO的燃煤区域、人工挖孔桩底部,使用空气压缩机通风换气,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2.对有可能产生和接触CO的作业场所(人工挖孔桩、爆破)和生活区域,必须经常通风换气,随时观察CO的浓度。
作业区域派专人进行监督、监护。
3.进入有CO的环境作业,应有二人以上,并且要前后拉开一定距离,万一中毒时,能互相救援。
进入CO浓度较高的场所,必须事前戴上防毒面具。
并事先检查好防毒面具是否可靠。
4.检修有可能积聚CO的储罐、设备、管道时,必须经过测定、确认设备没有CO时,才能进行。
而且,操作人员要站在上风方向,如果检修需要焊接,必须经过动火试验,因为CO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则形成可爆炸气体,遇火花立即爆炸,所以必须
严加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
九、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1)发现有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立即开展抢救。
(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在室内,要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
(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
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
(4)救助中毒的人员时,首先要松解中毒人员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
对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
操作指南/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1457救。
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