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国际中国TMSK室内乐作品创作比赛
文化部鼓励参加的国际艺术比赛

Osaka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 Competition 10 仙台国际音乐比赛
Sendai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11 武藏野-东京国际管风琴比赛
45 马克斯•罗斯塔国际小提琴、中提琴比赛
德国
International Max Rostal Competition for Viola and Violin
46 波恩电信贝多芬国际比赛
德国
International Telekom Beethoven Competition Bonn
47 帕布罗·卡萨尔斯和埃曼纽·费尔曼国际大提琴比赛
57 布达佩斯国际音乐比赛 Hungary Budapest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58 都柏林国际钢琴比赛 Ireland Dubl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59 Michele Pittaluga国际古典吉他与作曲比赛 Italy “Michele Pittaluga” International Classical Guitar and
Modern Music” 18 莫扎特国际比赛
奥地利 萨尔茨堡 键盘、弦乐、声乐 二类
International Mozart Competition 19 维也纳贝多芬国际钢琴比赛
奥地利 维也纳 钢琴
二类
International Beethoven Piano Competition Vienna 20 弗里茨·克莱斯勒国际小提琴比赛
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国作品《夜巷》 高平 - 夜巷 Night Allay

Pno.
f p legato cresc.
ff
Pno.
mf cresc.
cresc.
ad lib. 5"ca
Pno.
由慢至快
Slow to fast
mp
Pno.
pp cresc.
cresc.
p very fast 非常快
6
Pno.
Pno.
f
mp
5
Pno.
14
浙江音乐学院部分教师简介

杜竹松
现任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
唢 呐
著名的唢呐和葫芦丝演奏家 民乐科班出身的杜竹松, 对现代西方音乐理论潜心研究,并 在西洋乐器吉他的演奏上成就不俗,
松
《二凡新韵》
《二凡新韵》演奏欣赏
《二凡新韵》是婺剧的代表,婺剧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音乐最为 丰富的戏曲剧种之一,人称南戏活化石,广泛流传于浙江中西部及赣 皖闽诸省的民间。 婺剧音乐聚高腔、昆腔、徽戏、乱弹、滩簧五种声腔与时调小曲 于一身,将曲牌体和板腔体融为一炉,表现手法圆直曲折、粗犷夸张, 婺剧音乐以其独特亲民的传奇色彩,成为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一朵 绚丽的奇葩。婺剧在浙江省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群众基础,目前,浙江 已有20个婺剧促进会和10个专门研究和宏扬婺剧艺术的文化团体
徐君跃先生家学功底深厚,他的演奏承袭祖风,音乐醇美而又苍劲浑厚,尤其注重演奏 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结合。在演奏中,他力求舒展流畅,努力探求音乐内涵;旋律处理 跌岩多姿,疾徐分明。有《广陵散》、《潇湘水云》、《酒狂》、《神人畅》等11首古 琴名曲,均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独到精准的演奏。经过徐君跃先生的演绎,更散发出古雅 灵动的国乐气韵。
作品
九七年被晋升为国这二 级演奏员以后,成功地 举办了"闵惠芬、许奕师 生二胡协奏曲"专场音乐 会,同年又成功地举办 了"许奕二胡独奏"专场 音乐会;
介绍
九八年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录 制并发行的《二泉映月》CD 唱片荣获全国首届音像唱片 二等奖、九九年由浙江音像 出版社出版并发行了许奕个 人二胡独奏专辑CD《汉宫秋 月》。
《中原风》
•出自于河南音乐素材
•牛长虹创作
•板胡是由于戏曲音乐的 产生而产生的
汪淼演奏《中原风》
淼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2005——2006 年度
歌舞表演《荷叶下面躲猫猫》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少儿文艺赛演二等奖 童 谣《校园生活多美好》江阴市新童谣比赛一等奖 舞蹈《小狗闹新春》参加市春节联欢晚会,并获得观众最喜爱节目奖 歌舞表演《荷叶下面躲猫猫》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少儿音乐舞蹈精品专场 二等 奖 民乐合奏《春满校园》无锡市金奖 徐雨晨 中日韩三国器乐大奖赛民乐类古筝金奖 朱言心 江苏省少年象棋锦标赛女子幼儿组亚军 承瑞丰 江苏省少年象棋锦标赛儿童组第五名 陈宇靖 2005 中韩国际跆拳道锦标赛优胜奖 杨胜麒 2005 中韩国际跆拳道锦标赛亚军 刘 丽 “全国十佳新星”
江苏省第三届“《小学生数学报》杯”少年数学文化传播活动
一等奖: 陈胜寒 徐 阳 陈 悦 苏晨阳 顾纯纯
二等奖: 承瑞峰 任澄宇 秦 昊 全 力 缪铮鹏 张一帆
三等奖: 周圣祺 任雪松 范 昊 蒋正渊 宋纯一 周 嘉
澄江镇第六届少儿故事演讲比赛
谢竞文 《一个蛋两个蛋三个蛋》 二等奖
邢圣洁 《最后一课》
刘一凡 张立文 陈天怡(刘亚英) 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现场) 一等奖 陈天怡 二等奖 张立文 陈源周(刘亚英) 三等奖 蒋 来 全国绿星杯少儿书画大赛 金奖 18 人 银奖 6 人 铜奖 3 人 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 二等奖 何雨晨 三等奖 承 晨 唐海文 严均益 鼓励奖 陈源周 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 一等奖 何雨晨 承瑞峰 二等奖 蒋 琛 钱扬洋 卢希茜 吴逸超 三等奖 张慧贤 缪浩翔 蔡青苓 江阴市第七届中小学学生现场写生比赛 二等奖 袁豆豆 陆静俊 黄银佳 一等奖 陈 奕 江阴市 2007 届小学毕业生当堂作文竞赛 一等奖 符晗凤 二等奖 王 婕 王 钰 俞汲青 周妤婕 三等奖 张修琦
汇四方之气 奏音乐强音——2005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

国 G A E小提 琴 、 RM 大提 琴 、 与 电子音 乐 专场 交互 筝
打尽 “ 的方式 将法国 当今 电子音 乐领域 的重要机 构 及主要 代表 人物介绍给 中国听众不同的是 , 次音 乐 本
式 音 乐会 、 IE < C M之夜 > ——国 际 电子音 乐 联合 会 成 员 国 代 表 作 品 专 场 电子 音 乐 会 、 <中国 之声 >
用精彩的事实说话 , 用实际 的行动积极推动 中国
电子音 乐事业的发展 , 国际 电子音乐发展音 乐节 组 委会执 行 主席 、艺 术 05
总 监张小 夫在 纪念册 的导 言 中写 的那样 : 历 史 的 从 角 度看 ,“ ” 字恐怕 是 中国传 统文 化 中意蕴极 为 融 丰 富 的一个 字 眼 , 个 “ ” 一 融 字似 乎可 以成 为解 读 中国 五千 年历 史 发展 和 文 化 变迁 的 最好 注 脚 … …
家及 演奏 家联 袂 演 出 的音 乐 节开 幕 式 多媒 体 电子 音 乐 会 、 声 音 ・ 间 > 装 置 艺 术 电子 音 乐 会 、 < 空 < OA D 声 > RL N 之 —— 多媒 体 电子 管 风 琴 音 乐 会 、 ( 林 之夜 > —德 国 “ 合柏 林 ” 柏 — 联 木管 、 钢琴 与 电 子 音 乐 专场 交 互式 音 乐会 、 格 拉 姆 之 夜 > < —— 法
叶小钢学生(在学期间)国内外作曲比赛

叶小钢学生(在学期间)国内外作曲比赛获奖以及入选国际音乐节曲目(不完全统计)金平:《雪花》(为女高音与钢琴而作)获《音乐创作》全国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1987)赵立:《心斋》(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入选年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1995)梁亮:《北极光》(为钢琴三重奏而作)入选年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1995)陈丹:《采香》(为单簧管四重奏而作)获全军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2002)冯蕾:《岁末的心情》(为大型室内乐而作)获台湾获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第7届征曲比赛“协奏曲作曲比赛”“佳作奖”(1998)邹航:《十八罗汉》(为大型室内乐而作)获荷兰阿姆斯特丹葛第亚姆斯国际作曲比赛大奖(1997)《怨》(艺术歌曲)获台湾获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第6届征曲比赛”“佳作奖”(1997)《花季雨季》(为童声合唱而作,与叶小钢合作)获首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铜奖(2001)《哀、挨、哎、爱!》(为弦乐四重奏而作)入选年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1995)《E-Time》(为大型室内乐而作)入选荷兰葛第亚姆斯国际现代音乐节(2000)《距离》(为钢琴而作)入选年韩国韩中友好现代音乐祭(2002)、入选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2002)、入选“北京现代音乐节”(2005)丛欣竹:《人类竞赛》(奥运歌曲)首届中国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征歌入选歌曲(2003)《熔》(为小提琴、大管、钢琴而作)获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炎黄杯”作曲比赛三等奖(2004)钱亮:《大提琴之歌》(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获第五届中国音乐家协“金钟奖”银奖(金奖空缺)(2005)蒋安庆:《虚拟爱情》(为交响乐队而作)入选2002年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2002)童颖:《风景》(艺术歌曲)获第二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不分名次)(2002),并入选“北京现代音乐节”(2005)《菩提一、二》(为钢琴而作)获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炎黄杯”作曲比赛优秀作品奖(2002)刘晨晨:《鼓之舞》(为钢琴而作)获第二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银奖(2002),并入选美国“曼菲斯国际音乐节”(2001)以及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2002)《东风破》(琵琶独奏)获第四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银奖(金奖空缺)(2004)《荒兰》(为古筝而作)获第五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铜奖(2005)《紫碧螺》(为古筝而作)获第五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优秀奖(2005)周静:《九戏》(为钢琴而作)获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炎黄杯”作曲比赛作品奖(2002)《急急风》(为钢琴而作)获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炎黄杯”作曲比赛一等奖(2002)《呔破》(为民乐而作)获上海TMSK刘天华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优秀作品奖(2003)《八乱》(为小提琴曲与钢琴而作)获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音乐创作》编辑部、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作曲比赛器乐作品二等奖(2004)、入选美国“曼菲斯国际音乐节”(2001)、入选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2002)《应声》(为弦乐四重奏而作)获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炎黄杯”作曲比赛三等奖(2004),入选日本札晃太平洋音乐节(2004)。
第届国际电子乐作曲比赛章程

附件:1.2014“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制作大赛方案一、赛事总则为了推动数码音乐技术的音乐创作,促进数码音乐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繁荣发展,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江苏第二届数码音乐节期间将于2014年12月举行2014年中小学教材音乐歌曲制作比赛。
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江苏省音乐家协会2。
承办单位与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数码音乐专业委员会3.协办单位与机构:中国数字音乐教育学会、上海市学会、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音公司楽传媒、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延边大学音乐学院、南通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市音乐家协会、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等(排名不分先后)4.组委会名单:主任:杨丽娟(女士)、韩中健副主任:庄曜、吕振斌、戴海云(女士)、吴盛栗委员:马小歌、谢力荣、黄承箱、陈小东、李庆园、范翎、许志斌、宁佐良、崔安强、冯曦、吴红非(女士)、申林、孙建民(女士)、王鑫、陈雷、张路、陈晓光、王世安、方光耀、王霆、赵威、骆天天、乾冬冬、黄忠、王涌、范荣、王政、朱银华、冯华、于海鲲、陈阳、王春明等5.评审委员会名单庄曜(博导、作曲家、教育部新课标中学教材《音乐》主编)陈强斌(博导、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音响工程系主任)秦四风(作曲家、键盘演奏家、音乐制作人)仓雁彬(音乐制作人、词曲作家、中国气质派流行音乐代表性创作人)乔惟进(作曲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杜晓甦(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部主任)陈明(作曲家、博士、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处长)吕振斌(作曲家、南京师大音院作曲指挥系主任、课标小学教材《音乐》副主编)许志斌(作曲家、博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马小歌(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谢力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红非(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黄承箱(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陈小东(江苏省音像公司著名录音师)李庆园(苏州移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系主任)宁佐良(作曲家、高级工程师、上海学会副会长)申林(作曲家、上海师范大学数码音乐学科带头人)王春明(博士、浙江传媒学院录音专业学科带头人)李欢(教育部新课标小学教材《音乐》副主编)6.比赛办公室:主任:季强、厉冬冬成员:管欣欣、刘潇、程宇荧、孟欣雨、罗宏骏、程宁君联系电话:、三、比赛细则1.比赛时间安排作品征集: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20日作品初评:2014年12月21日-2014年12月22日大赛决赛:2014年12月23日—2014年12月24日2.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随园音乐厅3.比赛内容:①本次比赛采取规定歌曲进行伴奏制作。
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落幕金奖小提琴以12万元被收藏

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落幕金奖小提琴以12万元被收藏5月9日,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颁奖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来自德国的辛斯贝格・乌尔里希(Hinsberger,Ulrich)、中国的徐永成、意大利的金民成KIM MIN-SUNG分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金奖。
而这三把获得金奖的提琴也被组委会分别以1.2万欧元、1.4万欧元和2万欧元的价格收藏。
“中国制造”获得认可此次比赛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高规格提琴制作的重大赛事,比赛评委由国内外著名提琴制作大师、提琴演奏家10人组成。
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185名选手的290件作品参加了角逐。
此次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按产品分设金、银、铜三等奖,还同时设立了“波兰维尼亚夫斯基音乐协会最佳声音奖”、“国际提琴制作大师协会最佳艺术奖”、“意大利提琴制作家协会奖”、“波兰提琴艺术家协会最佳工艺奖”、“中国提琴制作师分会最佳个人风格奖”、“美国Alf提琴工作室特别奖”、“法国提琴制作家协会奖”等特别奖项。
本次比赛中,中国的年轻选手取得良好的成绩,在三个组别获得金银铜奖的9名选手中,有5位来自中国。
其中沙涛获得小提琴组银奖、徐永成和张安分获中提琴组的金奖和银奖,大提琴组的银奖和铜奖也被中国选手于会东和刘国艺获得。
在特别奖的评选中也有多名中国选手榜上有名。
获得大提琴组银奖的于慧东介绍说,他此次参赛的作品选用的都是中国材料,背板用的是云南的松木,面板选用的是整块的新疆云杉,漆料都是自己配的,先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作好。
而这种中国制造的作品在本次比赛中也得到了评委的广泛认可,从中国选手的获奖比例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制作工艺与声学品质同样重要本次比赛的评委由提琴制作大师和演奏家两部分构成。
赛事组委会主任郑荃介绍说,提琴制作比赛的评分指标主要分为工艺和艺术品质以及声学品质两个部分,其中工艺部分主要包括提琴的制作工艺、装配、油漆、风格和个性等。
声学品质范畴的指标包括音色、音量、平衡度和演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