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2018高考语文备考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 专题复习课件41 精品

这是她第一次进城,没走丢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她显 得很怯懦,她觉得城市的一切都不可思
议,上帝太不公平了,于是她产生了死的念头。
她想让市中心的那条河淹没自己。一阵轻柔动人的歌声 牵住了她的脚步,这首歌她很熟悉,是她家乡的民歌。她又看 了看,原来是一个瞎子在河边边弹边唱。令她不解的是,他的 脖子上挂着一面硕大的镜子。于是她便问他为什么挂着这么大 的一面镜子。他笑了笑,说:“虽然我现在眼睛看不见了,但 是我觉得我也许还有一丝希望,或许有那么一天我突然能从镜 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说完,他便又唱了起来。
成功青睐于历经磨难而不倒的人,成功青睐于注重每个环 节并踏实走过的人,成功青睐于注重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懈努力 的人,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探索者,成功属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者,成功属于播种并在等待的过程中细心照料者。
成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成功不在于结果是否完美,而在于,完成题目。 【 习作一】
播种·开花·结果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树硕果;采集一束鲜花, 刹那芬芳,但终将萎蔫;摘取一枚果子,品尝其成熟 之后的甜美。
播种,看似简单,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好。玛蒂 尔德如果没有贪图一时的虚荣,怎么会播下十年辛酸 凄惨的种子;项羽如果没有优柔寡断、心存妇人之仁, 怎么会播下自刎乌江的种子;但如果武秀
开花,看似展现了美好的身姿,但这短暂的绚丽却会蒙蔽 人的双眼。试想,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没有贪图眼前利益,那么 方仲永的天才智慧就不会被磨灭,就会开出一朵灿烂夺目的花 儿。如果耻师之人择
师而学之,那么文坛将会涌现出无数知识渊博的智慧之星,岂 能说伯乐不识千里马?但美丽的花儿没有欺骗进取的人,苏轼 没有择石而扣之,而是游于江渚之上,迫近其原理,慎思然后 得其原委。花儿美,但美丽的后面隐藏着哲理——事不目见耳 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我们应深思慎解其内涵。
议,上帝太不公平了,于是她产生了死的念头。
她想让市中心的那条河淹没自己。一阵轻柔动人的歌声 牵住了她的脚步,这首歌她很熟悉,是她家乡的民歌。她又看 了看,原来是一个瞎子在河边边弹边唱。令她不解的是,他的 脖子上挂着一面硕大的镜子。于是她便问他为什么挂着这么大 的一面镜子。他笑了笑,说:“虽然我现在眼睛看不见了,但 是我觉得我也许还有一丝希望,或许有那么一天我突然能从镜 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说完,他便又唱了起来。
成功青睐于历经磨难而不倒的人,成功青睐于注重每个环 节并踏实走过的人,成功青睐于注重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懈努力 的人,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探索者,成功属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者,成功属于播种并在等待的过程中细心照料者。
成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成功不在于结果是否完美,而在于,完成题目。 【 习作一】
播种·开花·结果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树硕果;采集一束鲜花, 刹那芬芳,但终将萎蔫;摘取一枚果子,品尝其成熟 之后的甜美。
播种,看似简单,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好。玛蒂 尔德如果没有贪图一时的虚荣,怎么会播下十年辛酸 凄惨的种子;项羽如果没有优柔寡断、心存妇人之仁, 怎么会播下自刎乌江的种子;但如果武秀
开花,看似展现了美好的身姿,但这短暂的绚丽却会蒙蔽 人的双眼。试想,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没有贪图眼前利益,那么 方仲永的天才智慧就不会被磨灭,就会开出一朵灿烂夺目的花 儿。如果耻师之人择
师而学之,那么文坛将会涌现出无数知识渊博的智慧之星,岂 能说伯乐不识千里马?但美丽的花儿没有欺骗进取的人,苏轼 没有择石而扣之,而是游于江渚之上,迫近其原理,慎思然后 得其原委。花儿美,但美丽的后面隐藏着哲理——事不目见耳 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我们应深思慎解其内涵。
2018届高考冲刺语文学科考前指导 (共67张PPT)

十年寒窗磨一剑 今朝出鞘试锋芒
2018届高考 语文考前指导
最规范、最充分、最优异
1
平常心、自信心、精细心
把握好答题节奏
(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 10分钟 文言文阅读 20分钟 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15分钟 文学文本阅读 25分钟 论述实用文本阅读 15分钟 作文 60分钟 机动、检查 5分钟
(苏锡常镇一模)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 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答案:B
(南京盐城二模)4.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 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3 分)( ▲ ) 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 答案:D。(A项是送给医生的,“杏林”“桔井”分 别出自“龙蟠桔井”、“虎踞杏林”的故事,皆用于 医生,最好是中医;B项的对联常见于古琴古筝,也见 于农村戏台;C项更适合老师送给学生。)
答题建模
一、分析形象(找形象+析特点+说意义)
二、鉴赏意境(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
三、把握情感(点情感+联诗句+析原因) 四、分析技巧(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五、炼字赏析(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六、词句作用(思结构+虑主旨)
(2015年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2018届高考 语文考前指导
最规范、最充分、最优异
1
平常心、自信心、精细心
把握好答题节奏
(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 10分钟 文言文阅读 20分钟 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15分钟 文学文本阅读 25分钟 论述实用文本阅读 15分钟 作文 60分钟 机动、检查 5分钟
(苏锡常镇一模)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 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答案:B
(南京盐城二模)4.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 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3 分)( ▲ ) 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 答案:D。(A项是送给医生的,“杏林”“桔井”分 别出自“龙蟠桔井”、“虎踞杏林”的故事,皆用于 医生,最好是中医;B项的对联常见于古琴古筝,也见 于农村戏台;C项更适合老师送给学生。)
答题建模
一、分析形象(找形象+析特点+说意义)
二、鉴赏意境(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
三、把握情感(点情感+联诗句+析原因) 四、分析技巧(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五、炼字赏析(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六、词句作用(思结构+虑主旨)
(2015年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课件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二

(3)这篇文章是怎 样。
样构思的?请简
要分析。(2012年
大纲卷)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 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 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作铺垫、伏笔照应、首尾 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 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 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 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 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 等作用。 上述维度、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
强答。
(一)开头句段作用“5考虑”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
1.开篇点题
的经历,在文中有什
首段的作用往往是呼应题目,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
么作用?(2016年天津
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卷)
2.引起下文
(2)母亲和行人的对话
引起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或设
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题干中有
⑨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 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 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 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 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 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 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局
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考语文备考课件:语文一轮复习建议(共125张PPT)

点评学生—表扬进步,同时指出问题,明确下步方向。
③要题开讲:正答率极低、学生错误多的先讲,不
能按顺序不分难易的讲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的提高 。
(1)每次练习和考试争取做到学生先自己研究答案 ,总结收获:经验教训,老师再进行方法的总结 和点拨。
(2)学生要有自己的错题整理本。不能流于形式, 要做的有实效。每次大考前学生们都会翻自己的 改错本,高效、实用。
第二、科学安排,细化目标
所谓科学安排,是指在安排具体复习内容时要充分 考虑知识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现有水平、接受能 力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难易结合。
• 所谓细化目标,是指我们应该细致计算复 习的时间,将大任务大目标细化,落实到每 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堂课,给每一堂课 落实一个重点目标,争取做到一课一得。
的。 第三、语文的复习可以很有效。 第四、语文可以为你打开新的大门。 第五、建立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何实现高三语文课堂的效率最大化?
第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1.利用生动的故事 2.利用巧妙的讲解激趣 3.利用学生的真实事例 4.利用竞赛激趣 5.利用练习激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轮复习:5月- 考前 应用能力提高期 实战演练 积累经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个落实: ➢ 对《考试大纲》的研究要落实 ➢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要落实 ➢ 对每次练习的处理要落实 ➢方法:“专题突破”+“细水长流” ➢论述类文本、实用文本、文学类文本、
文言文、诗歌、默写、语基、语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讲练结合,重点突出
顾名思义,讲练结合就是指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 积极思维,练习巩固,既讲又练,把“精讲”与“巧练” 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兼顾落实教学目标、保证学生 思考、及时进行巩固落实、及时有效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③要题开讲:正答率极低、学生错误多的先讲,不
能按顺序不分难易的讲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的提高 。
(1)每次练习和考试争取做到学生先自己研究答案 ,总结收获:经验教训,老师再进行方法的总结 和点拨。
(2)学生要有自己的错题整理本。不能流于形式, 要做的有实效。每次大考前学生们都会翻自己的 改错本,高效、实用。
第二、科学安排,细化目标
所谓科学安排,是指在安排具体复习内容时要充分 考虑知识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现有水平、接受能 力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难易结合。
• 所谓细化目标,是指我们应该细致计算复 习的时间,将大任务大目标细化,落实到每 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堂课,给每一堂课 落实一个重点目标,争取做到一课一得。
的。 第三、语文的复习可以很有效。 第四、语文可以为你打开新的大门。 第五、建立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何实现高三语文课堂的效率最大化?
第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1.利用生动的故事 2.利用巧妙的讲解激趣 3.利用学生的真实事例 4.利用竞赛激趣 5.利用练习激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轮复习:5月- 考前 应用能力提高期 实战演练 积累经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个落实: ➢ 对《考试大纲》的研究要落实 ➢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要落实 ➢ 对每次练习的处理要落实 ➢方法:“专题突破”+“细水长流” ➢论述类文本、实用文本、文学类文本、
文言文、诗歌、默写、语基、语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讲练结合,重点突出
顾名思义,讲练结合就是指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 积极思维,练习巩固,既讲又练,把“精讲”与“巧练” 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兼顾落实教学目标、保证学生 思考、及时进行巩固落实、及时有效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2018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优质课件 (共38张PPT)

2017年全国Ⅰ卷,对象设定具体——(外国青年);写 作目的明确——“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并让外人“读 懂”;还有指令也是具体、有效(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使 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还有“角度”“文体”“标题”等), 这些材料和指示语凝练而具体、有效地规限出一个写作任 务语境。写作要求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 令,鼓励考生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调动所知所学所感, 理性思辨;“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 个“中国关键词”又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 三个关键词”的指令更容易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
2015年全国Ⅰ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 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 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 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 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一些质疑,经 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 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40--42)20%
33--25分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分
﹜
5%
一类:选拔出有思想、有内涵、有想法的 人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思想积极健康, 心态阳光向上,眼界开阔,认识深刻,价 值观端正,格调高。 二类:作文有内在联系,基本有自己的中 心,首段有观点,中间有分析,结尾还能 关照到中心或材料。
三类:作文没写完或偏题跑题作文。 四类五类:作文为问题卷。
致亲爱的黑脸小哥哥:
还记得8月16日吗?就在会操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坐在 绿茵场上,正在休息,我们几个女生戏谑地问你,会不会 忘记我们。你笑了,“不会呀”,词语中都透着笑意。随后, 你又说,“如果有一天你们遇到危险,我就来保护你们”。
2015年全国Ⅰ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 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 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 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 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一些质疑,经 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 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40--42)20%
33--25分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分
﹜
5%
一类:选拔出有思想、有内涵、有想法的 人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思想积极健康, 心态阳光向上,眼界开阔,认识深刻,价 值观端正,格调高。 二类:作文有内在联系,基本有自己的中 心,首段有观点,中间有分析,结尾还能 关照到中心或材料。
三类:作文没写完或偏题跑题作文。 四类五类:作文为问题卷。
致亲爱的黑脸小哥哥:
还记得8月16日吗?就在会操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坐在 绿茵场上,正在休息,我们几个女生戏谑地问你,会不会 忘记我们。你笑了,“不会呀”,词语中都透着笑意。随后, 你又说,“如果有一天你们遇到危险,我就来保护你们”。
精选2018届高考语文最后一课.ppt

人物传记来说,这类词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写此
传记的目的与意义;对人物访谈来说,这类词句可以
捕捉到被访问者关于某些问题的观点或态度问题。至
于利用这些“关键词”组织成答案的重要性,则无需
多说了。
阿gh,
二、分点作答法 分点作答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被广泛运用, 以至司空见惯了。可如果仔细一想:分点作答,“点” 从何来?这样看来,就有深究的必要了,必须弄清 “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 1.“点”从文本中来。 分出的“点”是否正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 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可以说,你阅读得越全面、深 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所以,现在 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
阿gh,
2.合理组织答案。 (1)加上序号。因为答题包含有几个要点,加上序号 就既有助于自己掌控,也有利于阅卷老师量分;如果 在序号前记得空1~2个字格,会更方便阅卷老师迅速 了解答题要点,获得良好印象。 (2)排好顺序。如果遇到思考结果超过预定数量答题 要点且又难以定夺的情况,要注意排序,将所列要点 中最重要的最切合题意的部分先行写上。 (3)分行回答。如果题干要求中包括两个以上需要回 答的要点,应采用分行回答的方式,将每个要点隔开, 这样既不会遗漏要点,也能给老师好的印象。
阿gh,
(4)不出题框。高考是网上阅卷,考卷都要扫描,再 划块批阅,如果不遵守答题框线的限制,很容易因显 示限制而造成损失。
阿gh,
(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 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 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 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 案。
(4)在草稿上列出答案要点,并反复推敲,仔细润 色,再将答案写到答卷上,力求内容完整,卷面整洁, 以便获得较高的“印象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整合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 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 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 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以偏概全 •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 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社会科学
文 化 文 化
2017
社会 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科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问题设置新颖 项是(3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 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修饰语限定语 •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说法太绝对 •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 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对象错误 •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 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 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 写景作用 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 偏离主题 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 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细节作用 •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 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 主旨把握 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 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考查对文章脉络结构的分析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 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关系错误 •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 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 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新课标改革之后第一年变为必考 题目,学生在审题和答题上仍有很大 欠缺。
• 明确考纲: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 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 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1、理解B •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2、分析综合C •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 3、鉴赏评价D •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 4、探究F •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 情节的作用 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 •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 更简洁;(2分) • 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 感受,使主题更突出。(3分)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 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 品进行分析。(6分) 结尾的作用 •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 味的空间。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稳定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论述类文章的启示
1、改变就选项讲选项的断章取义式讲法。平时讲课时 注重对文章脉络的梳理,训练学生筛选整合文章关 键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主旨 2、注重多种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训练:自然、社会、 科学、考古、文化、生活等 3、注意做题的规范思路: 梳理文本:抓关键词句 审清题干:正确、错误 比对原文:理解,关注大语境,注意联系上下文 辩证优选:读全选项,准确把握 4、必要的方法归纳,典型错题的整理
年份 2012 2013
内容
类型 哲 学 文 化 文 化 文 化
科技黑箱(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社会科学
2014
关于悲剧(摘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社会科学
2015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社会科学
2016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高三一学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明确考纲: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 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 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 1、理解B •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2、分析综合C •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衡水市第二中学
超越永无止境
文学类文章的启示
1注重文章层次的梳理,训练学生准确把握小说的人 物,情节,环境,主旨 2.准确分析文章内容,不能只让学生记模式和套话。 3注意做题的规范思路: 梳理文本,分清层次,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主旨 认真审题,分析试题考查类型 整合思路,把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 积累典型规范的试题思路 注意训练学生答题的周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