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的形态特征

合集下载

豪猪养殖资料

豪猪养殖资料
2
三 仔豪猪的饲养
(1)吃足母乳,仔豪猪是指从出生到断乳之前的豪猪,这段时期豪猪 主要靠吸吮母豪猪的乳汁获得营养,不能凭自身进行采食,养殖人员做 到的就是注意每天观察,防止发生仔豪猪吃不到母乳的情况发生。

(2)及早补饲,为了使仔豪猪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好,除了日 常哺乳外,还应该尽早补饲,使仔豪猪肠胃的消化功能提早得到锻炼。 我们可以在仔豪猪进行日常哺乳之余加喂花生米。 具体做法是:在仔豪猪10-15日龄时,把花生米放在拌料盆中,撒 上一些清水使其表面湿润,再放入预混料保证仔豪猪维生素摄取的充足, 预混料的掺加量为10千克花生米放入0.1千克预混料。花生米和预混料充 分搅拌之后,自行晾干就可以给仔豪猪加餐了,一天一次,投喂的量为 0.25千克-0.3千克。 (3)适时断乳,一般仔豪猪与母豪猪一同生活20天,即可进行断 乳。仔豪猪断乳之后就进入了育成期。


(4)合理组群
按谱系或身体强弱进行合理组群,每组4-10 只。
(5)适时配对或配组
将非近亲关系的6月龄公猪和4月龄母猪按公 母比1:1或1:2,1:3配对或配组
(6)适时驯化

育种技术
任务四 常见疫病的防治

外伤
1 .病因 由于养殖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捕捉或运输豪猪时难免会给豪猪造成一些外伤, 如果创面受到细菌感染而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特别 从野外捕捉的豪猪,由于使用的捕捉工具和方法不当,常常造成豪猪外伤。 2 .症状 病初外伤部皮肤红肿、出血,进而伤口处化脓、溃烂,流出脓水,并有恶臭 味,此时病豪猪既不饮水也不采食。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发生脓肿败血症而 中毒死亡。 3 .治疗 治疗时先用消毒液冲洗一下伤口,然后用龙胆紫药水涂抹患处,或用1 %一2 %的碘酊涂抹,每日2 次或3 次,直至痊愈。若发现伤处已经化脓,可将研碎 成末的土霉素或麦迪霉素撒于患处,并用手压一下,让药粉粘在伤口上,避 免脱落。如果有的伤口溃烂较深,或者断腿的,则给予清创伤口后,要进行 包扎。 4 .预防 在人工饲养状况下,捕捉豪猪或运输豪猪时不能使用利器,捕捉豪猪的动作 要轻,避免外伤;肌肉注射时要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陌生豪 猪在合笼时,要注意观察,以防止发生撕咬打斗而引起外伤,这些都是预防 外伤的重要措施。

豪猪的养殖概要

豪猪的养殖概要

豪猪的养殖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种养殖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种养殖的种类很多,有养殖禽类的例如珍珠鸡、孔雀、鹦鹉等,也有养殖畜类的例如豹猫、野猪等等……今天我们给您带来的特种养殖的主人公您一定会感到有些陌生,您看,它们有着刺猬一样长长的刺,老鼠一样的嘴巴,猪一样的身体,您还真猜对了,它们的名字叫豪猪。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豪猪这个物种吧。

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物种名称豪猪,又叫箭猪,成年豪猪体长70-80厘米,体重15-20公斤。

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箭一样的棘刺。

特别是臀部上的棘刺长得更粗、更长、更多,其中最粗者宛若筷子,最长约达半米。

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

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豪猪寿命一般为12年左右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状态。

外形特征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一个非常肥胖的身躯和锐利的牙齿,鼠一般的嘴脸。

豪猪为啮齿目动物。

豪猪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夜行性动物,野生豪猪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则出来寻找食物。

分布范围豪猪的分布遍及各大洲,它的家族约有20多种,大体分为东西半球两大类。

东半球豪猪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南部,西半球的豪猪南北美洲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1、野性强由于豪猪家养驯化时间短,仍然保持着很强的野性,而且好斗容易受惊,神经敏感,听到异常的动静就会扎到一团。

发怒时攻击性比较强,饲养者应该注意安全。

2、食性杂豪猪的食性较杂,主要以树枝、叶、杂草以及青绿饲料、谷物为食,对青粗块根饲料的利用能力尤其强,例如萝卜。

采食行为表现为,白天采食量少,午后夜间采食量大。

人工饲养时,饲养成本是家猪的10%。

3、适应性强豪猪能适应我国南北方各地的气候环境,尤其耐寒性比较强。

4、防御性人工养殖的豪猪防御反射性要比家猪强烈,但是反应的强烈程度远不如野生豪猪,极少数的个体对陌生人有攻击性,产仔后,母豪猪的互仔性比家猪强。

豪猪报告_??????

豪猪报告_??????

豪猪报告一、引言豪猪,又称刺猬,是一种身披尖刺的小型哺乳动物。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喜欢生活在树林或草地中。

豪猪以其可爱的外表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篇报告将介绍豪猪的特点、习性、食物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二、物种特征豪猪属于哺乳动物纲、刺猬科,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它们的身体呈圆球状,背部布满了尖锐的刺毛,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

豪猪的头部较小,眼睛和鼻子较为突出,嘴巴部分较短而宽。

三、生活习性1.栖息地:豪猪喜欢选择树林、草地和灌木丛等环境作为它们的栖息地。

这些地方为豪猪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隐蔽处,使它们能够安全地度过夜晚。

2.夜行性:豪猪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它们会躲在树洞或草丛中休息,直到夜幕降临才会活动。

豪猪的视力不如人类,但它们拥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可以准确地捕捉到周围的动静。

3.社交行为:豪猪是相对孤独的动物,它们通常独自活动。

然而,在繁殖季节,豪猪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交配。

母豪猪通常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巢穴来产下它们的幼崽。

四、食物来源豪猪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主要以昆虫、蚯蚓、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此外,豪猪还会吃一些植物的果实和根茎,补充自己的营养需求。

虽然豪猪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但它们也会吃小型的脊椎动物,如鸟蛋和蛙类等。

五、保护措施豪猪在一些地区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威胁,因此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对于维护其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建设: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豪猪栖息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栖息地的破坏和破碎化。

保护区应该具备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生活环境,以满足豪猪的生存需求。

2.禁止非法狩猎: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狩猎和贩卖豪猪。

增加对非法捕杀者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护豪猪的生存。

3.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豪猪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豪猪的认识和关注。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豪猪的重要性,激发大众对其保护的意识。

六、结论豪猪是一种可爱而独特的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豪猪研究报告

豪猪研究报告

豪猪研究报告豪猪(Hedgehog),属于哺乳纲食肉目豪猪科动物,是一种小型的有刺动物。

豪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生活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以下是对豪猪研究的报告:1. 外貌特征:豪猪的体长一般在15-30厘米之间,体重约为400-1600克。

豪猪的背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棘刺,长度约为2-3厘米。

棘刺的颜色一般为黑褐色或灰褐色。

豪猪的头部呈圆锥形,嘴鼻部较尖。

四肢短小而粗壮,适于在地面上行走。

2. 生活习性:豪猪主要以昆虫、蛇、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也会捕食一些植物的果实和坚果。

豪猪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多躲藏在洞穴、草堆等地方。

具有强烈的领域意识,通常会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活动。

3. 繁殖生殖:豪猪的交配季节一般在春季和秋季,但也有可能在其他时候繁殖。

雌性豪猪一年通常只会产下一次,每次产仔数量为1-6只,幼仔出生时身上已经长有短刺,但刺尖尚未硬化。

幼仔出生后,会在母豪猪的保护下生活和成长,大约在6-8周时开始独立生活。

4. 保护状况:豪猪的保护状况因地区而异。

一些地区的豪猪种群数量丰富,但另一些地区的豪猪种群却面临着威胁。

豪猪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交通事故和非法捕猎等。

因此,保护豪猪的栖息地、监管交通运输和加强法律保护等措施非常重要。

5. 与人类关系:豪猪在某些地区被当作宠物饲养,但由于其特殊的饮食习性和刺的存在,饲养豪猪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此外,豪猪对农作物和花园中的昆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有益的生物。

综上所述,豪猪是一种特殊而又有趣的动物。

对于豪猪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其生态习性的了解,还可以为保护和管理豪猪种群提供科学依据。

刺猬和豪猪的区别是什么

刺猬和豪猪的区别是什么

刺猬和豪猪的区别是什么刺猬是一种比较可爱的小动物,它和一般的动物有些不一样,全身都被刺包裹着,只要它觉得受到了危险,就会把刺竖立起来保护自己。

生活中还有一种叫做豪猪的东西,两者都是刺,所以也常常被人们用来做比较,那么,刺猬和豪猪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区分它们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刺猬和豪猪的区别是什么一、形态区别:1、豪猪:豪猪体型肥大,最大者体长达70厘米以上,头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与尾部生有长而硬的棘刺,此系防御天敌的重要器官,头骨较细小,颧弓不外扩,而鼻腔却甚膨大,有20枚齿根很浅的牙齿。

2、刺猬:刺猬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布满短而密的刺,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尾短,前后足均具5趾,蹠行,少数种类前足4趾,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受惊时,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头和4足均不可见。

二、保护区别:1、豪猪:豪猪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

2、刺猬:刺猬作为北京市保护野生动物,普通刺猬成为了136种二级保护动物中的一员受到了法律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刺猬生活在什么地方普通刺猬栖山地森林、草原、农田、灌丛等,昼伏夜出,取食各种小动物,兼食植物,有时危害瓜果。

枯枝和落叶堆是刺猬最喜欢的冬眠场所。

它们用小树枝和杂草来营造冬眠的巢穴。

有时它们的巢穴有50厘米的隔层。

它们也能在木制楼梯下或其他人造场所睡眠。

刺猬怎么繁殖1、刺猬每年4月开始婚配生育,每年产仔1-2胎,每胎3一6仔。

每年冬眠结束后的春季,刺猬会寻找配偶。

母刺猬在接受求偶前,公刺猬要在她周围耗上几小时之久,之后它就完成了使命。

母刺猬开始寻找安全清静的地方作为自己和30天后即将出生的小刺猬的巢穴。

2、初生幼仔背上的毛稀疏柔软,出生后前两周内无视力,但几天后就能逐渐硬化变为棘刺,由母乳喂养4-8周后,母刺猬教授如何觅食。

写一篇描写《豪猪》的800字作文

写一篇描写《豪猪》的800字作文

标题:《丛林守护者——豪猪的独特生存之道》
在广袤的森林深处,活跃着一种看似平凡却充满生存智慧的生物,它们身披荆棘战甲,既是自我保护的勇士,又是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角——豪猪。

豪猪的身体特征独特且引人注目。

其体型粗壮短小,四肢短而有力,皮肤下密布着一层厚厚的脂肪以抵御严寒。

然而,豪猪最独特的标志莫过于背部那丛丛如林、尖锐坚硬的棘刺。

这些棘刺实为特化的毛发,呈黑色或棕色,如同一把倒置的剑阵,既能威慑潜在的捕食者,又能在必要的时候瞬间竖起,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屏障。

豪猪的生活习性体现了其非凡的生存智慧。

昼伏夜出的它,行动虽慢,但警觉性极高,每当遇到危险时,首先会选择迅速转身背对敌人,将那一面宛如钢针的棘刺展示出来,这是一种无声而又坚定的警告。

同时,豪猪也善于利用环境隐蔽自己,常栖息于洞穴或岩石缝隙中,以减少与掠食者的遭遇机会。

尽管外表粗犷,豪猪在食物链中的角色却相当温和,
它们主要以植物根茎、果实、叶子为食,偶尔也会吃些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这种杂食习性使得豪猪成为连接森林生态系统多个环节的关键物种。

而在繁殖季节,豪猪则展现出温柔的一面,母豪猪精心筑巢,悉心哺育幼崽,确保家族血脉的延续。

豪猪的存在是对自然界适应性和生存策略的生动诠释,它们教会我们面对困境时如何巧妙地利用自身优势求得生存,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种生命形态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在人类日益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今天,对豪猪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位丛林中的“铠甲武士”得以在大自然的舞台上继续演绎属于它们的生命传奇。

豪猪的生活习性与食性特点

豪猪的生活习性与食性特点

豪猪的生活习性与食性特点豪猪的生活习性与食性特点豪猪,有人又称箭猪、刺猪。

一般生活在海拔0—3500m的各种类型的森林、耕地、岩石地区、三地和沙丘地带。

其生活习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共特点。

1、夜行性。

豪猪属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

豪猪四肢矮短,足端有爪,爪长而坚硬,善于打洞;鼻垫位于吻端,鼻孔大而潮湿,嗅觉灵敏;耳半圆形,听觉不灵敏;眼小,但瞳孔能随光照强弱而变化;豪猪一般白天在洞中睡觉,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出洞活动时,有一定的路线。

它们一般不爬树,但能游泳。

豪猪在人工养殖状态下白天也很少活动,但到夜间进食后,会在圈舍中转圈奔跑,啃咬硬物磨牙、嬉戏、交配等。

2、群居性。

豪猪栖居于洞穴内,利用自然的岩石缝及其他动物的旧洞,或者它们自己挖洞,洞穴通常有几个进出口,有时候连续用几年。

豪猪结小群生活。

一般一公多母或多母多公。

利用豪猪群居习性,把多只陌生的豪猪关养在一起,它们在几天之内便能和睦相处。

处于发情期的雌性豪猪能够接受任何成年雄性豪猪而与之进行交配。

豪猪这种合群的习性为人工养殖豪猪提供了有利条件件。

3、攻击性。

豪猪全身长满硬刺,体背棘刺特别长,最长可达35cm,棘呈纺锤形,中空,刺上有许多细长纹,近身端近身端为白色,原身端为棕黑色。

体侧色渐淡,棘刺渐变短一,腹部棘刺呈灰白色,棘刺细、短且柔软。

豪猪身上长有硬刺主要是为对其天敌的防御。

但在护食,或对异己来犯时,也具攻击性。

遇敌全身棘刺都竖立抖动,尾毛特化成的管状尾翎发出“沙沙”的声响以示威吓。

攻击时,尾对敌方倒退冲击,其棘刺刺向敌方。

豪猪体表皮极脆,相互争斗嘶咬时,被咬一方经常会被咬掉大块表皮。

但伤口很快又会自然愈合。

刺遇到硬物也极易脱落。

在人工养殖状态下,通过一段时间的驯化,豪猪的攻击性越来越小,变得对人没有敌意。

一般都能与人很好相处。

4、爱洁性。

豪猪喜欢在阴凉,凉爽、干燥、洁净的环境中生活。

有定点排便的习性。

同一饲养池内的豪猪能够将粪便在一个远离其休息睡觉的固定的地方,因而能够保持饲养池内干净卫生。

豪猪科

豪猪科
豪猪科
哺乳纲啮齿目下的一科
01 形态特征
03 生活习性
目录
02 栖息环境 04 分布范围
05 繁殖方式
07 保护级别
目录
06 下级分类
豪猪科(学名:Hystricidae):是哺乳纲、啮齿目的1科。通科豪猪。共3属11种。豪猪科动物以棘刺闻名, 棘刺有保护御敌作用,最长可达35厘米。遇敌时棘刺竖立抖动,发出“沙沙”声响,紧急时能后退,再有力地扑 向敌人将棘刺插入其身体。豪猪体型肥大,最大者体长达70厘米以上;头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与尾部生有 长而硬的棘刺,此系防御天敌的重要器官;头骨较细小,颧弓不外扩,而鼻腔却甚膨大;有20枚齿根很浅的牙齿。
学名:Hystrix,体型较帚尾豪猪大而粗壮;尾短,短于11厘米;体侧和胸部有扁平的棘刺。身体后1/4和尾 上的刺史圆棘刺。鼻骨宽长,长于颅全长的30%。鼻骨后部比前颌骨后缘长15毫米;眶前窝和颞窝几乎大小相等, 臼齿部分由齿根。上臼齿构造与帚尾豪猪明显不同。广布于欧洲南部、亚洲南部和非洲北部,包括8种。中国仅1 种,即豪猪(马来亚豪猪中国亚种)。豪猪头体长50-75厘米,尾长8-11厘米,体重10-18千克。广泛分布于中国 中部和南部。栖息于森林和开阔田野,在堤岸和岩石下挖大的洞穴。家族性群居,夜间沿固定线路集体觅食。食 物包括根、块茎、树皮、草本植物和落下的果实。虽然不会“射掷”棘刺,但遇到危险时,能后退,再有力地扑 向敌人将棘刺插入其身体。报警时摇动尾棘作响,喷鼻息和跺脚。妊娠期约110天,每胎一般2仔,每年繁殖2 胎。
栖息于山坡、草地或密林中。洞居。夜间活动,并常有一定路线。走起路来棘刺相互摩擦有声。植食性。每 年繁殖1次,1胎4仔。有3属11种,中国有2属2种。
分布于非洲、欧洲的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草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猪的形态特征
豪猪的形态特征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一个非常肥胖的身躯和锐利的牙齿,鼠一般的嘴脸。

箭猪为啮齿目动物。

箭猪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夜行性动物,它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则出来寻找食物。

豪猪的身体强壮,看上去却有些笨头笨脑,体长55—77厘米,尾长8—14厘米,体重10—14千克。

全身呈黑色或黑褐色,头部和颈部有细长、直生而向后弯曲的鬃毛,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棕色和白色相间纺捶形棘刺,这些刺中间是空的,由体毛特化而成,容易脱落,有的尖端还生有倒向的钩子,像一根根利箭,非常坚硬而锐利。

全身的棘刺都以3至5枚一排生在体表厚厚的“肉鳞”弧形面上,并以5枚一排的居多,刺下的皮肤上生有稀疏的白毛。

头部的形状有点像兔子,但耳朵很小,听觉和视觉都不很灵敏。

上门齿略微弯曲,而且垂直向下,下门齿露出的部分极长,具有1对前臼齿。

腿较长,前足和后足上都具有5趾,脚底下较为平滑。

尾极短,隐藏在棘刺的下面,尾端的数十个棘刺演化成硬毛,顶端膨大,形状好像一组“小铃铛”,走路的时候,这些“小铃铛”互相撞击,发出响亮而清脆的卡嗒、卡嗒的声音,在数十米以外就能听见,常常使凶猛的食肉兽类也不敢靠近。

豪猪的生活习性豪猪是啮齿目动物中的一类。

身体肥壮,
自肩部以后直达尾部密布长刺,刺的颜色黑白相间,粗细不等。

豪猪白天躲在穴中睡觉,晚间出来找食,喜食花生、番薯等农作物。

受惊时,尾部的刺立即竖起,刷刷作响以警告敌人。

豪猪栖息于低山森林茂密处。

穴居,常以天然石洞居住,也自行打洞。

头骨及下颌均为豪猪型,咬肌穿过大眶下孔,门齿和釉质层全为复系型,颊齿4个,脊形齿。

夜行性。

活动路线较固定。

以植物根、茎为食,尤喜盗食山区的玉米、薯类、花生、瓜果蔬菜等。

秋、冬季交配,翌春产仔,每胎产2-4只,大多2只。

豪猪的身体强壮,看上去却有些笨头笨脑,过家族生活,尤在冬季更喜群居,如果有敌人进攻,豪猪用有刺的尾巴还击,豪猪的巢洞虽是自己挖掘修筑,但主要是扩大和修整穿山甲和白蚁的旧巢穴而居,豪猪约1米长,但它却是一个攀爬能手。

豪猪在中国分布于秦岭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国外见于尼泊尔等地区有分布。

豪猪肉味鲜美可口,其胃和刺等均可入药。

易于饲养,可供观赏。

豪猪的养殖方法半散放饲养:选坐北朝南,排水条件较好,土层较厚,有林木的丘陵坡地建场。

四周围墙高1.1-1.2米,(围墙底部先挖深50公分,宽20公分的地槽,倒入混凝土,再在地槽上面砌围墙,以防豪猪从围墙底部掘洞逃逸)并安装好供饲养人员进出的铁门。

场地面积大小按设计放养种群数量而定。

公母比例1∶3-1∶4为宜。

放入豪猪种猪和饲料在围墙内,豪猪会自行掘洞栖息和采食。

人工圈养:建有屋面顶棚,养殖圈舍分内外窝室。

并铺有坚固的水泥地面(地面上放置垫草)内外窝室建筑面积一般宽为2米,长3米,高1. 1-1.2米;内窝是豪猪栖息和产仔的处所,外窝室
是供其活动和晒太阳的场地,外窝室靠铁门的一侧砌有饮水池。

饲料放置,雨天放在内窝室,晴天则可放在外窝室。

饲养方法
豪猪主食植物的块根,也食果实、种子等。

居住在深山的豪猪,以野生植物如粟草、锥芒、竹、棕叶芦、野巴蕉、马甲子、土茯苓、番芋、禾合头、牛筋果、洋杜鹃、红花羊古爪、山葛嘎、浦地黍、野芋、刺叶楤木等的根和种子为食。

居住在靠近农作物的山林中的豪猪,除取食野生植物外,也盗食红薯、玉米、黄豆、芋头、土豆、木薯、萝卜、花生、菠萝及各种瓜类等农作物。

[3]故在人工饲料条件下,除可投入上述饲料外,还可投放松树根,冬青树枝等。

投放日粮总量以每晚基本吃完略有剩余为度。

少量未吃完的饲料第二天全部清除出场。

豪猪在秋冬季节发情,春季或初夏产仔。

豪猪晚间进行交配,由于一般都未采用电子扫描技术,故很难观察到一晚交配几次。

豪猪怀孕期110天左右,哺乳期50天左右,通常一年两胎,一胎二仔。

夏季散热
屋顶用易吸热的草料或绝缘材料隔热,屋顶如能再涂上反光漆,更能减少热量的吸收,有效的绝缘材料有钻泥板,pu板等。

屋顶加装冲水冷却设备,室温可马上降低2-3℃。

肉猪舍若有水浴池供其玩耍,可立即舒解热的感觉。

安装通风设备,可以降低室温,使禽畜凉快,减少喘气,如果预算足够安装空调则更为理想。

清理通风设备,肮脏的风扇、失灵的马达、松弛的皮带均将降低通风效率。

增加饮水器数量及增加供水量,天气愈热,水需求愈高,充足的饮水可促进食欲;饮水中添加0.1-0.2%的盐或电解质亦可,冰冷的水效果更佳。

装设喷雾系统,可以立即降低舍内温度,延伸屋顶长度或遮阳设备可避免日光直射,畜舍也以东西向为宜。

农场地面减少水泥地所占比例,尽可能增加绿地以降低地面温度。

畜舍四周种植高大乔木,以利通风及遮荫。

勿让种猪或肉猪直接曝晒在太阳下,否则易引起日射病,并影响生长及繁殖。

分娩舍内母猪,可考虑在母猪靠肩部静脉处或颈部滴水,鼻镜吹风,均为有效的解热方法,但须考虑栏内地面为条状或网状地面,否则易造成地面潮湿,影响到仔猪的生长环境而引起下痢。

管理方面
清晨给饲是一天中最凉快的时段,此时给饲最能增进饲料采食量。

减少对禽畜的骚扰:人员移位及器材移动均要谨慎小心,天热加上驱扰将会对猪只造成更大的紧迫。

配种工作应在天气凉爽时进行。

对于产后无食欲的母猪,应即隔开小猪,洗净猪栏,使母猪保持凉爽,必要时施以灌肠及清洗子宫,以降低体温。

避免过度拥挤:拥挤是紧迫及生热最大的因素,夏天饲养一定要降低饲养密度。

湿饲是增加食量最有效的方法,但一定要马上吃完,否则极
易变质。

营养方面
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使用容易消化的原料,添加能改善消化率的物质,调整粗蛋白、能量与氨基酸之间的比例。

加强保健药品及维生素的剂量,降低紧迫并维持健康。

减小配方中的热增耗(hi)及不消化蛋白(c u p)含量。

饲料方面
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夏天饲料容易变质,变质的饲料禽畜多半拒食。

保证饲料的新鲜度有利于提高畜禽的采食量。

食量监控:如果食量远低于标准值时,一定要从环境因素或饲料、营养因素去找原因,并立即加以处理。

定期清洗给饲设备:散装桶一定要放空后才能再进新料,所有给饲设备14天用挥发性防霉剂(混合酸类)冲洗一遍。

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如果饲料水分含量高或储存较久时才使用,应添加霉菌抑制剂,如丙酸、丙酸钙等。

如果饲料中已怀疑遭霉菌毒素污染,应添加毒素吸附剂。

当怀疑猪只患有霉菌病时,应添加治疗剂,并注意剂量一定要够。

仓库管理
仓储或储桶有漏洞或会淋雨时,一定要赶快修补。

仓库如果通风不好,室温太高,饲料容易变质,一定要赶快改善。

由于早晚温差大,紧靠墙壁与地面的饲料及原料最容易变质,所以地面应垫木板,堆放时不要紧靠墙壁。

仓库与储桶应定期清理,不要让积料、废物与灰尘等成为微
生物发育的温床。

库存的原料和饲料一定要做到先进先出。

营养配方
仔猪期(30kg以下)采用大哺乳猪计划(详细内容备索),让猪茌最不怕热的年龄(60日龄以下),迅速成长,提升育成率。

肉猪阶段(30kg至出售)采用最高利润计划(详细内容备索),不同品种、不同畜舍条件、不同日龄、不同温度下,选择各农场最有利的肉猪饲料给饲计划及营养标准。

种猪阶段采用挑战24计划(详细内容备索),有发情问题、便秘问题、霉菌问题、公猪问题、贫血问题、食量问题……等,一整套专门针对种猪的饲养对策,为您解决繁殖上的困扰。

配方计算时,减少使用热增耗高的原料,以免体温上升食量下降,油脂的使用有助降低热增耗,但使用油脂的同时要修正能量与氨基酸间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