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

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特点

•第二节
结构复杂多变异
关节表面被覆软骨(骶骨面软骨较厚,浅层为纤维
软骨,深层为透明软骨;髂骨面软骨较薄,由纤维软
骨构成)----故髂骨面更易受侵破坏

关节下部为滑膜关节----故关节下部破坏更严重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钙化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皮下脂肪清晰
病理改变
•第二节
骨骼病变特征 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 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脊 柱的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 累。 随着病变的进展,关节和关节 附近有较显著的骨化倾向。
•第二节
•骶髂关节炎
•椎弓关节突关节炎
•第二节
•肋椎关节炎
病理改变
•第二节
心脏病变特征 是侵犯主动脉瓣,使 主动脉前膜增厚,因纤维化而缩短,但 不融合,主动瓣环扩大,有时纤维化可 达主动脉基底部下方。 肺部病变特征 是肺组织事斑片状炎 症伴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进而发 展至肺泡间纤维化伴玻璃样变。
文献MR分级

•第二节
MRl分级 O级:无炎性改变。 I 级:关节软骨炎性水肿 ,关节面下骨髓 水 肿,关节面光整。 II级:关节软骨中断,髂骨、骶骨 内 压脂高信号。 ⅡI级:关节面侵蚀,硬化,大片骨髓水肿, 关节间隙狭窄。

Ⅳ级:关节面硬化严重,关节强直。
•第二节

MRI显示强直性 脊柱炎早期的骶髂 关节改变
•第二节
•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
•第二节
•骶骨骨质疏松
•第二节
•骨质疏松
•第二节
•骨质吸收伴周边硬化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实验室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因子
AS患者可表现为血色素下降,白细胞偏低,血小板增多
多项研究表明, A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在疾病的活动期,在应用TNF拮抗剂治疗后可得到改善
因此,有必要在AS治疗中定期检测血常规
血常规
AS患者尿检异常并不少见,较轻的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严重的可有肉眼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AS的肾脏损害国内以IgA肾病多见,而国外继发性肾淀粉样变较多见,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02
因此,对AS患者应进行常规尿液检查,甚至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等,从而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尿液检查
AS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病情的多项活动指标变化相似
01
我科资料显示AS患者血小板数量高于正常人群,而外周血CD62P与CD63存在过高表达,提示血小板过度活化
积分
临床症状或过去病史具有: 炎症性腰痛 非对称性关节炎 臀部疼痛 如双侧臀部交替性疼痛 香肠趾(指) 足跟疼痛或其它可辨认的肌腱骨附着点疼痛 虹膜炎 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 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有急性腹泻史 银屑病、龟头炎或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病) 放射学:骶髂关节炎(双侧2级或单侧3级) 遗传背景: HLA-B27(+),或有AS、反应性关节炎、眼葡萄膜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的家族史 治疗反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48小时有效,而停药后马上复发
03
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
反应蛋白
血沉
其他
一般检查
CR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急性期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分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
CRP在炎症性关节病中的应用,大量证据表明AS病情活动与CRP相关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医学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医学PPT课件)

开始髂侧关节面模糊。
以后出现髂侧关节面鼠咬状 骨质破坏
髂侧关节面模糊, 出现鼠咬 状骨质破坏
AS
正正常常对照
髂侧关节面模糊, 出现鼠咬状骨质破坏
AS
正常骶髂关节
男, 22岁
腰痛1年
类风湿 因子(-) HLAB27(+)
出髂
现侧
破 坏
鼠 咬 状
关 节

骨模 质糊
AS
正常
,
现髂
鼠侧
咬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状节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柳澄
骶髂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
骶髂关节旁沟----女性骨盆标志
正常骶髂关节T1WI
正常骶髂关节T2WI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1WI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2WI
骶髂关节骨性强直
临床表现
腰痛 背痛 脊柱活动受限 晨僵 周围关节活动障碍 行走困难 青年男性好发
AS的实验室检查
HLA-B27(+)
HLA-B27 即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AS者90%为HLA-B27(+),然而在HLA-B27(+) 人群中,发病的危险性为20%。有骶髂关节炎 者HLA-B27(+) 率远高于无骶髂关节炎者,推测 HLA-B27(+) 与骶髂关节有关。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主要为 ① 附着病 ②滑膜炎
病理改变之一
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 关节囊、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 的慢性炎症。炎症过程引起附着点的侵 蚀、附近骨髓炎症并肉芽组织形成,最 后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炎症修复。 反复发病,则韧带明显骨化,可形成骨 桥。附着病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和脊椎 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摘要: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早期在x、ct、mri上的表现,并比较三者的临床影像价值,早期发现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32-0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的免疫系统性疾病[1]。

其中,骶髂关节是早期主要累及的关节部位,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上或下次序发展,早期一般以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活动后好转,逐渐发展为脊柱僵硬,强直,畸形和严重的功能障碍[2]。

针对本病病因目前不明确,较有一定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是hla-b27[3],而临床上影像学的诊断却能早期发现,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作用。

下面就我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x线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一侧或是双侧的关节间隙变窄或是完全无间隙,关节面的骨质可被吸收,关节面模糊改变或呈锯齿状、参差不齐或皮质中断,伴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硬化[4]。

关节软骨下呈现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带,界线模糊,或者是囊状改变,关节面可见小囊状透亮区。

脊柱则正位片见椎体有骨密度降低、椎间小关节模糊不清,椎旁韧带钙化,骨桥形成,侧位片则见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5],这些一般到晚期才表现出来。

2ct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骶髂关节面毛糙,边缘模糊,皮质的白线消失,关节面中下1/3以下呈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虫蚀样骨质破坏[6],伴有边缘糜烂不整,在破坏区周围均不同程度有骨质硬化,下部腰椎表现为小关节面模糊,骨质糜烂破坏,椎旁韧带不同程度的钙化,下部腰椎小关节间隙消失。

3mri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周围的信号出现异常[7]。

t1wi呈现低信号表现,压脂t2wi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面呈现虫蚀样骨质破坏,间隙模糊,关节软骨缺损信号在t2wi增高、不规则增厚,在t1wi、t2wi上骨质硬化表现为低信号,而囊变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部分或完全强直[8]。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PPT5.5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PPT5.5

5. 骶骨骶孔间的骨髓信号用作正常参考以判断边缘部分的信号增高 6. 每个SJ关节分为4部分: 髂上、髂下、骶上、骶下,信号增高各得
1分,最多的得分8分/双侧SJ/层 6层*8=48
7. “信号明显增高”评分:以流速缓慢的骶前静脉信号为信号明显增
高的参考,评价骨病变的信号。SJ关节的每侧信号明显增高得1分,
骨质硬化 骨质侵蚀 骨髓脂肪沉积 骨桥/骨性强 直
强直性脊椎炎 结构破坏性病变
X-ray
T2W
MRI
CT
T2W-FS
MRI
显示骨质侵蚀
显示骨髓水肿和早期炎症
脊柱/骶髂关节的M RI信号特点
序列
脑脊液 (含水)
T1W T1W+Gd
FS
×无FS
低信号 低信号
椎间盘 (含水)
低信号 低信号
皮下脂 肪 组织
what 强直性脊椎炎-骨水肿
T2W
T2W-FS
T1W
T1W-FS+C
OMERACT组织定义 MR图像的骨水肿 是 松质骨内边缘不清的T2W高信号影, 以T2W FS /STIR序列为明显,反映局 部病灶含水量增加,反映炎症细胞骨 内浸润,可单独出现或在骨病变周围
是可复性的病变 非特异性,亦可见于炎症、创伤、肿
附着点炎
T2-FS
PID:10087843
T1W M 42,足跟痛10+年
T1W+C
强直性脊柱炎 – 双髋
PID:10029018 李辉
强直性脊柱炎 – 双髋
滑膜炎,肌腱关节囊炎 T1-FS+C
PID:10029018李辉
小结



谢谢聆听

2024年度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课件

2024年度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课件

并发症
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髓受压或损伤,进而引发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2024/3/24
23
脊髓受压与神经根刺激症状
影像学表现
MRI是评估脊髓受压与神经根刺激症状的 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MRI上,可以清 晰地显示脊髓受压变形、移位及信号异 常,以及神经根增粗、水肿等异常表现 。
VS
并发症
长期的脊髓受压会导致脊髓变性、坏死, 进而引发截瘫、感觉异常等严重神经功能 障碍。
25
06
诊断思路与鉴别诊断要点
2024/3/24
26
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包括起病年龄、病程、症状特点等,有助于判断病情活动度和预后。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如HLA-B27基因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可辅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2024/3/24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 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 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发病机制
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因 素有关,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
4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包括下腰背痛、晨僵、疲劳 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脊柱强直 、胸廓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等。
2024/3/24
10
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X线平片检查
优点为操作简便、价格低 廉;缺点为对早期病变不 敏感,难以发现细微骨质 改变。
2024/3/24
CT检查
优点为分辨率高,可清晰 显示骨质破坏和增生硬化 ;缺点为有辐射,对软组 织分辨率相对较低。

强直性脊柱炎的MRI诊断价值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的MRI诊断价值课件

学习交流PPT
13
椎旁韧带炎
•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好发 •韧带增厚水肿 •可累及棘突
学习交流PPT
14
韧带骨化和骨性强直
•可发生于前纵、后纵、棘上、 棘间和黄韧带 •平片上表现为“竹节”状改 变 •MRI显示不如平片/CT敏感
学习交流PPT
15
MRI显示前纵韧带的增厚 和骨化
学习交流PPT
16
请思考:
学习交流PPT
7
骨质破坏
•出现在疾病中后期 •血管翳侵蚀破坏所致
•对治疗不敏感
学习交流PPT
8
骨性强直
•出现在疾病晚期 •致畸
学习交流PPT
9
脊柱的MRI表现
椎体终板炎
椎间盘炎
脊柱滑膜关节炎
椎旁韧带炎
韧带骨化和骨性强直
学习交流PPT
10
椎体终板炎
•又称Romanus病灶 •发生在椎体前后缘的上下边 角 •急性期:以骨髓水肿为主的 急性炎性反应 •慢性期:表现为炎症后期脂 肪沉积
学习交流PPT
3
骶髂关节炎的MRI表现
骨髓水肿
脂肪沉积
骨质破坏
骨性强直
学习交流PPT
4
骨髓水肿
•AS早期关节活动性病变的 重要征象
•关节旁骨髓炎最直接的征 象
•判断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学习交流PPT
5
MRI显示 强直性脊柱 炎早期的骶 髂关节改变
学习交流PPT
6
脂肪沉积
•病变趋于稳定过程 •对短期治疗反应不敏感
强直性脊柱炎的 MRI诊断价值
学习交流PPT
1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AS)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CT分级
0 级:关节正常或关节面稍模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级: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下骨轻度糜烂,
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正常
Ⅱ级:关节面模糊,软骨下骨质侵蚀、破坏、骨
质疏松和硬化,关节间隙基本正常
Ⅲ级:软骨下骨质明显破坏,弥漫性硬化,关节
面呈毛刷状,关节间隙狭窄或宽窄不均,部分强直
Ⅳ级:全部关节骨质破坏,硬化和骨质疏松、关
图8 宫外孕并发输卵管积液,CT平扫子 宫增大,右侧附件区囊性肿块,其内不
均匀胚芽结构,并见子宫角延续下来一 条长而宽的管状液性密度(↑),与胚 囊相连,且勾画出伞端妊娠的负影。
MR表现
正常骶髂关节软骨在T2WI为中等信号,在T1WI显示 为在骶髂关节面低信号骨皮质间的条状高信号。 Ⅰ 级病变软骨信号在T2WI信号增高、增粗,Ⅰ级及部 分Ⅱ级病变中仅表现为软骨异常或轻度骨髓信号增高 ;Ⅱ~Ⅲ级病变信号增高或减低,部分有碎裂现象, 并有不同程度脂肪沉积(表现为骶骨、髂骨骨髓内信 号增高),关节面骨质侵蚀及关节面下骨质硬化。Ⅲ 级关节间隙可以变窄或假性增宽,内高信号影考虑为 增生的滑膜肉芽组织,高信号影内见细碎的细条状、 碎片样软骨片
图5 CT平扫子宫增大,右侧附件区混杂密度 肿块,囊壁不规则,高密度结节状出血及液 性低密度(↑),内似见点状略高密度影,手 术证实输卵管伞端妊娠 (图7类似病例) ,宫 外孕破裂,胎周及盆腔出血征象。
图6 胚胎死亡征象 CT增强见子宫增大,宫内 节育环周围高密度伪影,左侧附件区直径约 为1.5cm不均匀花环样强化,花环旁液性密度 较少,周围较多强化血管,近胚囊侧变细、 中断,远端扭曲、扩张(↑),手术证实陈旧 性宫外孕、卵巢妊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较清晰地观察: 骶髂关节面的破坏 。 关节面的硬化。 关节间隙的增宽。 关节间隙的狭窄。 关节的强直。
AS
正常对照
CT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作用及扫描方法
作用:能清晰显示关节面的
侵蚀,并能早期发现病变。 方法:①薄层扫描(层厚 5mm以下)②高分辨率算法 (骨算法)重建
致密性骨炎
致密性骨炎
致密性骨炎
致密性骨炎---关节面无破坏
AS关节面破坏
正常骶髂关节对照
致密性骨炎-关节结核鉴别诊断
骶髂关节结核: 多单侧发病 全身及局部症状不明显 数月内可有冷脓肿形成 局部骨质破坏明显 血沉明显增快
64层CT:腰椎结核合并骶髂关节结核
AS骶髂关节髂骨面鼠咬状骨质破坏
正常骶髂关节对照
边缘增生硬化。



( 男 ), 21 岁 腰 27 痛 ( 3 年 ) 类 风 湿 因 子 HLA-B +
核素扫描双骶髂关节浓聚 关节面硬化 关节面硬化
男,21岁 腰痛3 年 类风湿因子 (-) HLA-B27 (+)
正常对照
27 ( ) 类 风 湿 因 子 ( )
双侧骶髂关节骨性强直
正常对照
关节骨性强直
正常对照
关节骨性强直
ECT核素扫描不再浓聚
正常对照
`
类 风 湿 因 子 ( )
27 ( ) ,
术 后男 5 , 个 54 月岁 ,腰 双痛 侧 2 上年 下, 肢颈 麻椎 木管 ,狭 窄

HLA-B -
关节骨性强直
ECT核素扫描显示骶髂 关节浓聚,提示病变仍 有活动性
AS骶髂关节间隙增宽
T1WI
64层CT:AS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间隙狭窄
骶髂关节核素浓聚
男,37岁 腰痛16年,加重2年 类风湿因子(-) HLA-B27(+)
CT显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侵 蚀(箭),软骨下骨质硬化(星号)
正常对照
与上同一病例,骶髂关节T1WI关节面骨质硬化表现为软骨 下骨质低信号(星号),从而使关节间隙狭窄显示不明显
关节骨性强直
64层CT显示的各层面的骶髂关节骨性融合强直
AS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先起病于手足小
关节,类风湿因子阳性。
AS与致密性骨炎 鉴别诊断
致密性骨炎:多见于女性,关节面硬化, 边缘整齐,更重要的是关节间隙平滑清 晰无骨质破坏,血沉正常。
Osteitis condensans 致密性骨炎
骶髂关节骨性强直
临床表现
腰痛
背痛 脊柱活动受限
晨僵
周围关节活动障碍
行走困难
青年男性好发
AS的实验室检查
HLA-B27(+)
HLA-B27 即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AS者90%为HLA-B27(+),然而在HLA-B27(+) 人群中,发病的危险性为20%。有骶髂关节炎 者HLA-B27(+) 率远高于无骶髂关节炎者,推测 HLA-B27(+) 与骶髂关节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 炎症为主的全身疾病,原因不明。几 乎全部有骶髂关节受累,常导致脊柱 韧带广泛骨化而致骨性强直。过去曾 归于脊柱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公认 为一独立疾病。
病因
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
自身免疫有关。
环境因素以感染较多,某些克雷伯菌株
可能触发本病。
化脓性骶髂炎
T1WI
GD-DTPA T1WI
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可简单概括为:
“明确的双侧骶髂关节侵蚀或强直改变并有 临床症状”。 致密性骨炎只表现为髂骨面的硬化,关节面 光滑正常。 HLA-B27检查仅供参考。 类风湿因子(-)
THANKS!
主要依据。
腰椎平片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 诊断意义:
一般的AS病人多以腰痛就诊,因此,此 类病人在病变早期多只进行腰椎正侧位 摄片。因病变早期多无腰椎改变,因此 往往漏诊。但腰椎平片也能包括大部分 的骶髂关节。我们通过观察腰椎平片, 检出了许多未累及腰椎的较早期的AS病 例。
AS
正常对照
骨盆平片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意义
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的顺序
开始髂侧关节面模糊。
以后出现髂侧关节面鼠咬状骨质破坏。
可累及骶侧关节面。
边缘增生硬化。
再出现关节间隙增宽。 随后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骨性强直。
开始髂侧关节面模糊。 以后出现髂侧关节面鼠咬状
骨质破坏
髂侧关节面模糊, 出现鼠咬 状骨质破坏
AS
层厚3mm
层厚1mm
AS的罗马诊断标准
1.下背痛、强直超过3个月,休息后不能缓解。 2.胸部疼痛及强直 3.腰椎活动受限
4.胸部扩展受限
5.虹膜炎或其继发症 6.两侧骶髂关节有侵蚀改变,继以硬化
前5项中有四项,或第6项加一个,诊断即告成立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0级:正常骶髂关节
鼠 咬 状 骨 质 破 坏
CT图像 显示右侧关节 小的破坏区,双 侧关节面硬化
正常骶髂 关节对照
与上同一病例显示双骶髂关 节及胸腰椎核素浓聚
男 34 岁 山 东 莒 县 人 腰 痛 8 27 年 ( ) HLA-B -


类 风 湿 因 子 ( )
CT 1mm骨算法 薄层扫描显 示的骶髂关 节鼠咬状破 坏
类风湿因子(-)
血沉↑
HLA-B27的意义
HLA-B27的定型,是了解AS的
一大进展,但它不能作为AS的 诊断试验。有症状的骶髂关节炎, 虽然HLA-B27抗原(-),仍可诊断 AS。诊断的证实主要依靠影像 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骶髂关节常为最早受累的关节
AS骶髂关节受累率几乎100%。 双侧对称发 病为其特征,是诊断的
正常对照 正常
髂侧关节面模糊, 出现鼠咬状骨质破坏
AS
正常骶髂关节
男,
22岁 腰痛1年 类风湿 因子(-) HLAB27(+)
出髂 现侧 鼠关 破咬 节 坏状 面 骨模 质糊 ,
AS
正常
现髂 鼠侧 咬关 状节 骨面 质模 破糊 坏出 ,
AS
正常对照

27 ( ) ,
HLA-B -
男 19 岁 腰 痛 3 年 类 风 湿 因 子 ( ) -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柳澄
骶髂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
骶髂关节旁沟----女性骨盆标志
正常骶髂关节T1WI
正常骶髂关节T2WI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1WI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2WI
概述
HLA-B
男 , 19 岁 双 髋 及 腰 痛 8 年

-
AS
正常对照
双侧骶髂关节核素浓聚
27 (
+ )


关节面硬化
类 风 湿 因 子 ( )
男 , 22 岁 双 髋 及 腰 痛 5 年
HLA-B
边缘增生硬化
Cardiac 64
正常骶髂关节
平片:关节面硬化
T1WI
T2WI
关节间隙增宽。
Ⅰ级:可疑骶髂关节炎 Ⅱ级: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
微小侵蚀病变,关节腔轻度变窄 Ⅲ级:骶髂关节两侧硬化,关节边缘模 糊不清,有侵蚀病变伴关节腔消失。 Ⅳ级:关节完全融合强直。
AS的纽约诊断标准
1腰椎在所有三个方面(前屈、侧弯、后挺)
的活动皆受限 2胸腰部或腰椎疼痛或疼痛病史 3胸廓扩张受限,在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只能 扩张2.5cm或小于2.5cm 分级: 肯定的AS:①Ⅲ--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同时至 少具备一项临床标准② Ⅲ--Ⅳ单侧骶髂关节炎, 或Ⅱ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并具备临床标准1或 具备2和3两项。 可能的AS: Ⅲ--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而不具备临 床标准
病理改变之二
滑膜炎,为非特异性。可见滑膜细胞肥
大,滑膜增生,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 细胞浸润,还可见吞噬了多核白细胞的 巨噬细胞。滑膜炎症及血管翳可造成关 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侵蚀破坏。纤维增 殖后,可出现软骨化生及软骨内化骨, 从而造成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囊钙化。
CT
T1WI
GD-DTPA 脂肪抑制T1WI
SE T1WI 正常对照
GRE 准T1WI关节软骨下硬 化区呈低信号(星号)
Gd-DTPA GRE 准T1WI:双侧关节间隙 (箭)、骨质侵蚀区(箭)、左关节囊(空 心箭)和关节旁骨质内(箭头)明显强化
关节骨性强直
27 (



类 风 湿 因 子 弱 阳 性 , HLA-B +
男 59 岁 , 腰 腿 痛 41 年 , 左 髋 痛 2 年 。
AS关节间隙增宽
正常对照
( 双 )髋 及 腰 痛 27 5 (年 ), 类 风 湿 因 子 HLA-B +

男 , 20 岁 山 东 平 度 人

AS 正常对照
关节间隙增宽
正常对照

类 风 湿 因 子 弱 (
AS骶髂关节间隙增宽
男 , 15 岁 腰 骶 痛 ) 5 年

27 ( + )
+ HLA-B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主要为
① 附着病 ②滑膜炎
病理改变之一
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
关节囊、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 的慢性炎症。炎症过程引起附着点的侵 蚀、附近骨髓炎症并肉芽组织形成,最 后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炎症修复。 反复发病,则韧带明显骨化,可形成骨 桥。附着病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和脊椎 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