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固定化酶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一、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共价键结和交联结构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的固定化酶制备方法,如钙凝胶法、包埋法、凝胶微球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这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活性,还大幅度降低了制备成本,提高了酶的重复使用性。

固定化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酶催化反应、生物催化剂制备以及生物催化剂的应用等方面。

例如,固定化酶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酶催化反应,实现对废水处理、医药合成和食品工业等的高效处理。

此外,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类生物催化剂,如药物微胶囊和生物传感器,用于治疗疾病和检测生物分子。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产酶制剂、降解保健食品、生产高价值添加物以及改善食品品质等方面。

固定化酶可以用于生产各类酶制剂,如发酵酶、复合酶和水解酶等,以加速酶催化反应。

此外,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生产特殊功能食品,如降解保健食品、胶原蛋白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固定化酶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制剂、生物芯片、药物代谢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例如,固定化酶可以用于制备缓控释药物制剂,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此外,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芯片,用于分析疾病标志物和药物代谢产物等。

固定化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等方面。

固定化酶可以用于废水处理中,加速有害物质的降解和去除。

此外,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大气污染控制,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土壤修复,加速土壤中有毒物质的降解和去除。

综上所述,固定化酶技术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固定化酶制备方法,研究者们加强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提高了酶的应用效果和利用价值。

固定化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医药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

脂肪酶是一种催化酶,能够加速脂肪酯的水解反应,将脂肪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脂肪酶的固定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法及其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

脂肪酶的固定化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使其与底物接触,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率。

固定化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共价键结合、包埋法、交联法等。

物理吸附是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共价键结合是将酶与载体通过共价键结合,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载体内部,交联法是通过交联剂将酶和载体交联在一起。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固定脂肪酶,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在生物柴油制备中,固定化的脂肪酶被广泛应用。

固定化的脂肪酶能够在较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增加酶的循环利用率。

此外,固定化的脂肪酶还能够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均能有效催化酯化反应,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纯度。

固定化的脂肪酶还可以通过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的脂肪酶还可以通过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和酶的固定化条件的优化,进一步提高酶的固定化效率和生物柴油的产率。

目前,固定化的脂肪酶已经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

综上所述,脂肪酶的固定化技术在生物柴油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固定化的脂肪酶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和活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

随着固定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固定化的脂肪酶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酶的固定化及应用

酶的固定化及应用

酶的固定化及应用酶的固定化是指将酶固定在载体上,使其形成固定化酶系统。

固定化酶系统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操作性及重复使用性,同时减少酶的流失和污染。

固定化酶系统在许多申请中具有广泛的使用。

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固定法、化学固定法和生物固定法。

物理固定法是指通过物理力以及非化学化合物使酶附着在载体上,如吸附、吸附剂法、包埋法等。

化学固定法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或物理化学方法使酶与载体发生共价键结合,如交联法、活性基团化法等。

生物固定法是指利用生物活性固定剂使酶与载体结合,如蛋白固定法、细胞固定法等。

固定化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提高酶的稳定性:因为酶被固定在载体上,可以降低酶的脱活和解卸催化剂。

此外,固定化酶系统还能够防止酶的聚集和失活,提高酶的耐受性和稳定性。

2. 提高酶的操作性:固定化酶系统能够降低酶对反应介质的阻力,提高对底物的吸附和可用性。

此外,固定化酶系统还能够降低酶的浓度,减少对底物的对流作用。

3. 提高酶的再利用性:固定化酶系统使酶能够在反应后快速分离,不受反应介质的影响。

因此,固定化酶可以进行多次循环使用,提高了酶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固定化酶系统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催化、环境保护、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等。

在生物催化方面,固定化酶系统能够通过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或重金属离子来净化污染水体。

固定化酶系统还可以用于制备氨基酸、酮酸和有机酸等生物催化反应。

在环境保护方面,固定化酶系统可以通过将酶固定在膜上来制备膜反应器,用于处理有机废气和工业废气。

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系统可以用于果汁、酒精和酱油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固定化酶系统还可以用于牛奶和豆浆等乳制品的加工中。

在医药领域中,固定化酶系统可以用于制备药物、检测疾病以及治疗疾病。

固定化酶系统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载体、缓控释药物以及抗肿瘤药物。

总而言之,酶的固定化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固定化酶系统,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操作性和再利用性,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经济效益。

酶的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

酶的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

酶的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自由酶的使用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易失活、难回收、低稳定性等。

为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们研究出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即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具有多种优点,如稳定性高、重复使用性好、反应率高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业、医药等领域,在此进行探讨其固定化研究及应用。

一、固定化酶的分类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载体的不同,固定化酶可分为微生物固定化酶、无机载体固定化酶和有机载体固定化酶三类。

微生物固定化酶,即将酶固定在菌体或细胞内的方法。

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且菌体或细胞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护酶的活性。

常见的微生物固定化酶有酵母固定化酶、乳酸菌固定化酶等。

无机载体固定化酶,即将酶固定在无机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上的方法。

与微生物固定化酶相比,无机载体的操作难度较大,但无机载体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不容易被生物体攻击。

最常用的无机载体为硅胶、氧化铝、氧化锆等。

有机载体固定化酶,即将酶固定在有机高聚物上的方法。

与无机载体相比,有机载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与底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常用的有机载体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胶原蛋白等。

二、固定化酶的优点1.稳定性高:固定化酶相对于自由酶,在温度、pH值等条件变化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失活,能够保持较高的催化效率。

2.反应率高:由于固定化酶在载体上固定稳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酶底物反应能力更强,反应率更高。

3.反应可重复使用:固定化酶具有独特的再利用性,可以进行多次循环反应,避免了由于自由酶反应后分离难的困扰。

4.反应得率高:固定化酶可以在低酶浓度、低温度、低反应时间下实现高得率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

三、固定化酶的应用1.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利用固定化酶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例如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等,使食品的甜度更适合人们口感,提高了食品品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催化系统的过程。

通过固定化,可使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并能够重复使用。

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包括吸附法、共价连接法、包埋法和交联法等。

1. 吸附法:利用载体表面与酶相互吸附的原理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

常用的载体包括硅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2. 共价连接法:通过将酶分子与载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共价连接,在载体表面上固定酶。

常用的共价连接剂包括辛二酸二酐、戊二酸二酐等。

3. 包埋法:将酶包裹在聚合物中,在聚合物内部形成微观环境,保护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埋材料包括明胶、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等。

4. 交联法:将酶和载体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将酶牢固地固定在载体表面上。

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葡萄糖等。

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利用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最为突出。

例如,固定化酶可以应用于产生大量纯度高的特定酶,用于DNA重组、制备抗体和识别特定分子等。

此外,在医药工业中也广泛使用固定化酶,如利用固定化酶制备药物、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

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可用于生产乳制品、果汁、啤酒等食品中。

总之,固定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推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一、固定化酶的应用1。

食品工业:将酶直接添加到果汁,奶制品,肉制品等食品中,既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目前,酶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行业中,尤其是在软饮料行业中得到了最好的利用。

2。

发酵工业:酶具有多样性和专一性,可以实现酶的固定化和工业化生产,其中包括了传统工业菌株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固定化,以及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等。

在固定化酶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快速发酵,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发酵设备的要求。

3。

医学领域:固定化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利用固定化酶可以诊断出体内不同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也可以进行病毒的检测。

同时,在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及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4。

日用化学工业: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洗涤产品都采用高效活性酶,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

高效活性酶能够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和污垢,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自动加药为例,目前的加药方式是先把水或药液配成适宜浓度后再加入原料,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经常会出现因浓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浪费的现象,甚至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另外,传统的固定化技术只限于小规模生产,仅用于特殊需要的地方,限制了酶固定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所说的全是新的思路和工艺,它们并非取代传统的工艺,但它们确实存在着很多优点。

固定化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节约了成本,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酶的应用还拓宽了其他的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固定化酶的前景1。

能源工业。

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糖类,脂类等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它属于二次能源,未来可充分利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发酵。

同时,由于固定化酶反应器所需要的发酵底物种类少,处理量大,易于回收,因此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大规模发酵生产生物燃料,解决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能源紧缺问题。

酶的固定化及在医药中的应用

酶的固定化及在医药中的应用
固定化技术
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制备原则
(1)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2)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 有利于生产自动化、 (3)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 (4)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 (5)应有最大稳定性,载体不与废物、产物或 反 应有最大稳定性,载体不与废物、 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6)成本要低

交联法
•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 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 成网状结构 • 特点:此法与共价结合法一样也是利用共价键固 特点: 定酶的, 定酶的,所不同的是不使用载体 • 常用交联剂:戊二醛、己二胺、双偶氮苯等 常用交联剂:戊二醛、己二胺、

固定化酶
•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通过物 固定化酶( ):通过物 ): 理的或化学的手段,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 束缚于水不溶的 理的或化学的手段,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 或将酶束缚在一定的空间内, 体上,或将酶束缚在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 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 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 用 水溶性酶 水不容性的载体

固定化酶及其相应产品
固定化酶 青霉素酰化酶 氨苄青霉素酰化酶 青霉素合成酶 5'-磷酸二酯酶 类固醇酯酶 多核苷酸磷酸化酶 前列腺素合成酶 辅酶A合成酶系 氨甲酰磷酸激酶 产品 6-APA,7-ADCA 氨苄青霉素酰胺 青霉素 5'-核苷酸 睾丸激素 多聚核苷酸 前列腺素 CoA ATP 固定化酶 短杆菌肽合成酶系 右旋糖酐蔗糖酶 天冬氨酸酶 色氨酸合成酶 转氨酶 腺苷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酵母酶系 3'-核糖核酸酶 产品 短杆菌肽 右旋糖酐 L-天冬氨酸 L-色氨酸 L-苯丙氨酸 IMP L-苹果酸 ATP,FDP,间羟胺 3'-核苷酸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曾鸿雁(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摘要:随着工业生物技术和酶工程的不断发展,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本文针对目前酶工程技术之一酶的固定化,对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展望做一综述。

关键词:酶,固定化,技术Immobilization of Enzyme And its Application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ial and enzyme engineering , enzyme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and the requirements to enzyme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stringent .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enzyme immobiliz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current 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Key words: enzyme,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一、引言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性质的高分子物质,其催化性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作用脚尖温和等特点。

但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实际环境因素,应用酶的过程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①酶的催化效率不高。

人们在使用酶的过程中,往往要求酶的催化效率要足够高,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实际上很多酶的催化效率不够高而难于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②酶的稳定性较差。

大多数酶稳定性较差,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都容易变形失活。

③酶的一次性使用。

酶一般是在溶液中与底物反应,这样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合在一起,反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歇
固定化
交联
结合
连续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 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 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 4.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 5.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 6.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7.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8.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三、酶的固定化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
1)、固定化酶操作的注意事项
活性中心:保护酶的催化作用,并使酶的活性中心的 氨基酸基团固有的高级结构不受到损害,在制备固定 化酶时,需要在非常严密的条件下进行。
功能基团:如游离的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巯基、 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 羟基等,当这些功能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时,要求 不参与酶的固定化结合。
酶的高级结构:要避免用高温、强酸、强碱等处理, 而且有机溶剂、高浓度的盐也会使酶变性、失活,因 此,操作应尽量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2)、制备固定化酶遵循基本原则:
(1)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2)固定化应该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 (3)固定化酶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尽可能不妨 碍酶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产量。
60年代后期,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69年,日本的 千烟一郎首次在工业上生产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连续生产L-1971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上,确定固定 化酶的统一英文名称为Immobilized enzyme。
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出现固定化菌体 。1973年,日 本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大肠杆菌菌体中的天门冬氨酸 酶,由反丁烯二酸连续生产L-天门冬氨酸。
Β-淀粉液化酶 磷酸化酶
2.结合法
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 起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结合法。
根据酶与载体结合的化学键不同,可分为共价结合法和离 子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称为离子键结合法。离子键结合法所使用的载体是某些不 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TEAE-纤 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 共价键结合法:通过共价键将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称为共价键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所采用的载体主要有: 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质、氨基酸共聚 物、甲基丙稀醇共聚物等。 酶分子中可以形成共价键的基团主要有:氨基、羧基、巯 基、羟基、酚基和咪唑基等。要使载体与酶形成共价键, 必须首先使载体活化。
缺点:酶吸附不牢固,易脱落; 防止吸附酶的蛋白质与载体发生变性反应
吸附法固定化酶举例
载体 活性炭
多孔玻璃
氧化铝 碳酸钙凝胶 纤维素 麸素 硅胶
固定化酶
α -淀粉酶、β -淀粉酶 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核糖核酸酶、木瓜蛋白酶 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 亮氨酸氨肽酶 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
缺点:
1.由于多一步固定化操作,存在酶固定化过程中的活性收率损 失;
2.多了固定化载体成本费用及固定化操作费用,并且固定化酶 颗粒的扩散阻力作用会使酶的反应速率下降;
3.比较适用于水溶性的底物和小分子底物。
二、固定化酶的研究历史
固定化酶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1953年德国的 Grubhofer 和Schleith采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为载体与羧肽酶、淀粉 酶、胃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固定化酶。
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菌体的基础上,70年代后期出现了固 定化细胞技术。 1976年,法国首次用固定化酵母细胞生 产啤酒和酒精,1978年日本用固定化枯草杆菌生产淀粉酶, 开始了用固定化细胞生产酶的先例。
1982年,日本首次研究用固定化原生质体生产谷氨酸,取 得进展。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的障碍,更有 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这为胞内酶生产技术路线的变革提 供了新的方向。
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酶反应后成为杂质与产物混在一 起,无疑给产物的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
固定化技术
一、固定化酶的概念
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 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水溶性酶
水不溶性载体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 固相酶)
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酶

可溶
间歇
吸附
包埋
1.吸附法; 2.结合法; 3.交联法; 4.包埋法
1.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 吸附剂将酶或含酶 菌体吸附在其表面 上,而使酶固定化 的方法称为物理吸 附法。
吸附法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活性炭、氧化铝、 硅藻土、羟基磷灰石等。
优点: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引起 酶失活,载体廉价,而且可反复使用。
缺点:结合力弱,易解吸附由于靠物 理吸附作用,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 结合不牢固而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 到一定的限制。
第四章 酶的固定化
酶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酶的稳定性较差:除了某些耐高温的酶,如α-淀粉酶等; 和胃蛋白酶等可以耐受较低的pH条件以外,大多数的酶在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 易变性失活。
酶的一次性使用:酶一般都是在溶液中与底物反应,这样 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 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 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
(4)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从而使固定化酶能 回收贮藏,利于重复使用。
(5)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所选载体不与 废物、产物或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6)固定化酶成本要低,以利于工业使用。
四、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很多,但对任何酶都适用的方 法是没有的。酶的固定化方法通常按照用于结 合的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大体可概括为 四种类型:
吸附法
(1)常用载体
无机物
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活性炭、白陶土、 氧化铝、多孔玻璃、 硅胶、碳酸钙凝胶
淀粉麸质、大孔树脂、 DEAE纤维素、 DEAE葡聚糖凝胶
(2)固定化酶的制备机理
所用载体具有活性,可将酶吸附到载体上。
(3)优缺点
优点:酶蛋白活性中心不易被破坏,完整保持酶的 高级结构;方法简单,成本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