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海底两万里学案.doc

合集下载

《海底两万里》学案

《海底两万里》学案

《海底两万里》学案学习目标:1.对《海底两万里》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2.在课堂中,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有意识的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3.在实践中,初步学习跳读、快速阅读的方法,并学习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计划表。

学习活动:活动一:跳读第十四章,根据文中对鱼的介绍和分类,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卡片。

1.用笔画出海洋生物的名字,快速看介绍。

圈出制作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需要的信息。

2.其他无关的文字快速跳过。

3.跳读时间2分钟。

制作时间13分钟。

活动二: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第十八章章鱼片段。

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

1.重点关注大家击败章鱼的行动。

2.用笔画出有关尼摩艇长的句子语句,从中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活动三:尼摩艇长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的猜想:活动四:你如何看待科学与幻想的关系?作业:制定一张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表。

《海底两万里》片段一《黑流》:大家了解鱼类是脊推动物门中的第四纲,也就是最后一纲。

对鱼类的确切定义是:“有双重循环作用的,冷血的,用鳃呼吸的,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鱼类由不同的两类构成:硬骨鱼类即脊骨是硬骨脊椎和软骨鱼类即脊骨是软骨脊椎。

这种区分可能尼德兰知道,但孔塞伊绝对了解更多,现在他跟尼德兰之间有了友谊,大家彼此要好,他更不会对尼德·兰示弱了,所以回答说:“尼德·兰老朋友,不错,您是个打鱼手,一个优秀的捕鱼能手。

这些十分有趣的动物您以前捕捉过很多。

但是我敢说,您并不清楚正确的分类方式。

”“我了解,”捕鲸手十分认真地回答,“人们把它们分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两种。

”“馋鬼才这么分,”孔塞伊回答,“请您告诉我,您知道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之间存在的差别吗?”“孔塞伊,我也许知道。

”“您知道这两大组鱼类往下的再小分类您了解吗”“那我可就不会啦。

”加拿大人回答。

“尼德兰老朋友,好吧,请您听我说,情您好好地记下来吧!硬骨鱼类可分为六目。

第一目是硬鳍鱼,上鳃是完:整的,能动的,鳃作梳子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会自主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书香满园,学以正身”是课外阅读课的宗旨。

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构建其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希望同学们成为终身爱阅读,终身爱学习的人,能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2、基本做法:①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每天有2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

②保证课外阅读量。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每年80万字。

③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篇章,提高阅读质量。

④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积累。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⑤丰富指导课内容,加强阅读交流。

如举办课外阅读故事会、阅读欣赏、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

二、阅读鉴赏。

1、介绍科幻小说及其特点。

2、介绍作者凡尔纳。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4、人物赏析(1)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四个半人物)。

⑵人物评析: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课上分享。

三、课堂小结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

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比如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海底隧道。

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

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海底两万里》的创作背景。

2、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感受作品的科学精神。

4、体会小说精彩的语言特色,培养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精彩的语言特色。

2、难点(1)探究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感受作品的科学精神。

(2)理解小说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 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描写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著称。

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2、作品背景《海底两万里》创作于 19 世纪后期,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凡尔纳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科学知识,创作了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科幻小说。

四、自主学习1、阅读小说,概括主要情节。

故事开始于 1866 年,当时海上出现了一只被认为是独角鲸的神秘怪物。

阿龙纳斯教授接受了美国海军部的邀请,登上了一艘名为“林肯号”的驱逐舰,参与追捕这只怪物。

在追捕过程中,“林肯号”遭到了怪物的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意外落入水中,被怪物所救。

原来,这只怪物并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水艇。

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他邀请阿龙纳斯教授等人留在潜艇上,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海底之旅。

在“诺第留斯号”上,他们经历了种种冒险,如穿越海底隧道、在珊瑚礁中狩猎、参观海底沉船、与章鱼搏斗等。

他们还游历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见识了各种奇妙的海底生物和景观。

最终,阿龙纳斯教授等人在挪威海岸逃离了“诺第留斯号”,回到了陆地。

第六单元《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概念、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探险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底两万里》中探险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1)阅读方法指导: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提高名著阅读效率。
难点解释: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容易陷入繁琐的细节,难以把握核心内容。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人物形象分析:如何深入剖析尼摩船长等人物形象,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难点解释: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物,理解其象征意义。
(3)艺术特色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解释:学生对小说中的艺术手法和特色认识不足,难以体会其美感。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
(4)课后阅读任务布置:如何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确保阅读效果。
难点解释:学生在课后阅读过程中容易懈怠,教师需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确保阅读效果。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新人教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结合精彩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1、课前大约两周,阅读《海底两万里》全文。

2、要求写出2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

【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4)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游》为总名,代表作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一道,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2.相关资料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科幻与奇幻小说界限日益模糊,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

【自主学习】1.通过参阅课本附录资料和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较全面的了解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

2.课余时间浏览通读全书,弄清四十七章的故事情节,并能概括各章的内容。

3.学习制作读书卡片,读书卡片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填空题。

1.《海底两万里》是(国家)的作品,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作品是《》,《》。

他被公认为“”。

书中的主人公是自然科学家,他和同伴、,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

2.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2、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体会小说中精彩的科学幻想,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5、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难点(1)体会小说中精彩的科学幻想,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出生在法国西部海港南特,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科幻小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创作背景19 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日益强烈,对海洋的好奇心也愈发浓厚。

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创作了《海底两万里》,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神秘的海底世界。

四、字词积累1、字音鹦鹉螺(yīng wǔ luó)搁浅(gē qiǎn)珊瑚(shān hú)炽热(chì rè)腋窝(yè wō)遨游(áo yóu)提防(dī fang)瞥见(piē jiàn)2、字形小心翼翼筋疲力尽滔滔不绝闻所未闻与世隔绝心平气和3、词义(1)搁浅:(船只)进入水浅处,不能行驶。

(2)炽热:温度极高,极热。

(3)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4)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5)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海底两万里学案

海底两万里学案

庆云二中八年级年级语文导学案学案序号:备课组长签名:庆云二中八年级年级语文导学案学案序号:备课组长签名:《海底两万里》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必做题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 ________,还在于________。

4、《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__、自然科学家________、仆人________和捕鲸手________。

5、《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

二、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选做题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名人传》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必做题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海底两万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小说的整体架构。

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感受小说中奇妙的海底世界,培养对科学和探险的兴趣。

5、学习小说中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和精彩的情节设置,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事件。

(2)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3)体会小说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2、难点(1)理解小说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幻想。

(2)探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 年 2 月 8 日~1905 年 3 月 24 日),19 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

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2、作品背景《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

这部小说创作于 19 世纪中叶,当时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也日益强烈。

同时,海洋作为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和探险家的目光。

凡尔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科学知识,创作出了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海洋探险小说。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云二中八年级年级语文导学案庆云二中八年级年级语文导学案《海底两万里》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必做题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 ________,还在于________。

4、《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__、自然科学家________、仆人________和捕鲸手________。

5、《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

二、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选做题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名人传》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必做题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4、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

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6、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7、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8、“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9、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是对()的外貌描写。

10、“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是对()的外貌描写。

二、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选做题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

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2、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答:一、填空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________”。

(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________”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________现代________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机器时代”西方和日本科幻)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 ________,还在于________。

(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__、自然科学家________、仆人________和捕鲸手________,“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________,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他们分别是________。

(尼莫、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法拉格特,)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

(海洋)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鲨鱼儒艮)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10、你还知道作者的那些作品?写出其中两部:《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筏》《隐身新娘》等二、简答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3、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故事发生在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

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

他们登上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4、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

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5、《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

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展。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6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答: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

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和()的角度,改造社会。

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

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9、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10、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1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

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12、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4、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15、《贝多芬传》还附有:()。

1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是对()的外貌描写。

1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是对()的外貌描写。

19、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20、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

()是自传体作品。

代表作有:。

《名人传》答案: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3、(《约翰、克里斯朵夫》)4、(《第九交响曲》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 答: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7、(精神)和(道德)学海无涯8、(《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9、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