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物理知识点提醒

1、因果关系问题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2)质量与密度和体积有关

(3)重力与质量有关(4)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5)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6)灯泡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注意:回答一些物理量之间是否成正比、反比的结论时,一定要弄清楚因果关系。

2、估算题

(1)人身体数据:

质量——50kg重力——500N

身高——160cm—180cm手长——20cm

胳膊长——60cm脚长——30cm左右

一只脚印面积——200cm2一步长——60cm——80cm

人对地面压强(双脚)——10000Pa1min心脏跳动次数——70次

步行速度——1m/s自行车速度——5m/s(火车速度——200km/h)

(2)房屋:

一层楼高——3m教室面积——60m2

教室中空气质量——250kg左右人登楼功率——100W(正常)、300W(快速)

(3)钱币:

100元人民币长、宽——15cm、8cm一元硬币质量、直径、厚度——6g、2.5cm、2mm

(4)学习用品:

课桌长、宽、高——60cm、50cm、80cm物理课本质量——200-300g

物理课本长、宽——26cm、18cm水性笔长度——15cm

(5)家电功率:

空调等电热器——1000W洗衣机、电吹风机、电熨斗——500W

电视机、电脑——200W电冰箱、电扇——100W

3、错字

(1)振动——震动(2)熔化——融化、溶化

(3)汽化——气化(4)摩擦——磨擦

(5)竖直——坚直(6)做功——作功

(7)重力势能——动力势能(8)匀速直线——均速直线

(9)粗糙程度——粗糙成度、粗糙层度

(10)如果题后有提示选填“增大”“减小”、不要填“变大”“变小”

4、概念理解

(1)压力不是重力——在摩擦力和压强实验中,经常通过改变重力或质量来改变压力,注意不要回答摩擦力与重力或质量有关

(2)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气球和气泡除外)

(3)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叙述中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5)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6)物体温度升高50℃——升高到50℃的区别

(7)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白气”)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9)热量:物体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叙述中不能说:具有、含有、增加、减少、多、少)(10)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1)超导体——电阻消失。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如:导线、电动机、电磁铁等

(12)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随之状态变化,与其他因素无关。

5、作图

(1)光学作图:法线用虚线,注意垂直符号,光线要画箭头,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

(2)力的示意图:找准作用点,力的大小用线段长度表示,标注力的符号和值

(3)力臂作图:力臂用实线,注意垂直符号,大括号及力和力臂字母符号

(4)螺线管作图:注意安培定则(右手),小磁针的N、S极要明确标注,不要只涂黑

(5)电路作图:实物和电路要保持对应,注意量程和接线柱,一定要描电路图的结点

注意:作图题一定要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凭借感觉做题,往往一道题你会觉得很熟悉,但其实问题已经变了。

6、实验探究

(1)平面镜实验要求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且镜面要和桌面垂直,蜡烛要和像重合

(2)凸透镜实验中要记得调整三个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3)测量小灯泡电阻和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的相近之处很多,注意结论。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和滑轮重有关,实验中注意要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

(5)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有关,实验中注意要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

(6)杠杆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端调节。

7、器材读数:

(1)温度计:视线要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2)量筒:视线要和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天平:观察游码左边缘对准的数据

(4)刻度尺:视线与尺面垂直,读数要有估计值

8、控制变量的实验

实验名称变量

1探究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2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压、电阻

3焦耳定律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4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电流、线圈匝数

5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6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7压力作用效果(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力、受力面积

8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注意不是高度)

9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10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1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注意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

12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质量、速度

13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质量、高度

注意:所有的实验在回答结论时,一定要仔细想想是否有变量需要控制

9、计算题

(1)电动机,不转动、正常转动、突然被卡住

(2)简单机械,杠杆、浮力、滑轮

(3)铭牌计算类,热量公式、电能公式

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 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 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 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若动能最大,则势能最小,反之也一样。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

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4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3.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4.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5.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8.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51.六种物态变化:

5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5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4.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6.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7.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8.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9.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0.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 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6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62.计算电能可以用KW 和h 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6J 换算。

6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 计算电阻。

64.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5.磁体上S 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 极指北。

66.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7.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68.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69.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物理公式复习

速度公式:

v =s t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求时间——t =

s

v

密度公式:ρ=

m

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mg

浮力公式:F 浮=G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N m ——质量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N

G ——物体的重力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s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m ——质量kg g V ——体积m 3

cm 3

单位换算:1kg=103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1L=1dm 31mL=1cm 3

压强公式:p =

F S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或

写成:

F 1F 2=L 2

L 1

滑轮组:F =

1

n

G 总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 =1∴F =G s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 =2

∴F =

12

G s =2h

机械功公式:W =F s 功率公式:P =

W t 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

×100%

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c m △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mq

欧姆定律: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c ——比热容J/(kg·℃)m ——质量kg

t ——温度差

物理量

单位

Q 放——放出的热量J m ——燃料的质量kg q ——燃料的热值J/kg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 放=Vq ;

物理量

单位

F 1——动力N L 1——动力臂m F 2——阻力N L 2——阻力臂m

物理量

单位

F ——动力N

G 总——总重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 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s ——动力通过的距离m h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W ——动力做的功J

F ——动力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m

物理量

单位

P ——功率W W ——功J t ——时间s

单位换算:

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1MW=106W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W 有——有用功J W 总——总功J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

力做功:W =G h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2高于

初温t 1,△t =t 2-t 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 2低于初温t 1。△t =t 1-t 2

物理量单位

同一性:I 、U 、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

R

U I

电功公式:W =U I t

W =U I t 结合U =I R →→W =I 2Rt

W =U I t 结合I =U /

R →→W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P =

W t

P =U I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U 1U 2=

R 1

R 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P 1P 2=R 1

R 2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I 1I 2=

R 2

R 1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P 1P 2=R 2

R 1利用电能表求解电功:

n 表示电能表表盘实际转的圈数或闪烁的次数

W =

n

n 0

kw·h ,n 0表示电能表表盘上标注的每千瓦时对应的圈数或闪烁次数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物理量

单位

W ——电功J U ——电压V I ——电流A t ——通电时间s

物理量单位单位P ——电功率W kW W ——电功J kWh t ——通电时间s h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二、中考物理考前注意事项

(一)、考前7天安排:

1.每天控制时间做1套试卷练练笔。

2.看错题(分拣重点错误)。

3.看课本概念性内容,如:声、光、电磁、信息、能量与能源。

4.反思课本中的实验,合上眼睛在心中完成实验的过程。

5.带着问题去学校问老师!

(二)、中考考试答题时:

1.发卷后,先大概浏览一遍。

2.前10题最易范低级错误,后10题容易头脑不清犯糊涂,不要总是看时间,注意提神,深呼吸,难易其实大家一样!尽量考试时尽量少看他人的表情与状态。

3.用铅笔画出关键句子与字眼,揣摩出卷者的意愿,排除法尝试运用,答题不要超过装订线。

4.遇到文字,写完,迅速读一遍,遇到数字,特别是科学计数,保留草稿纸上的运算记录,时刻检查。

5.电学题,即使简单的,电路图也要勤画,转变成自己直观的,电路图画的正确,基本上该题可以解决。

6.不要过于太看时间,可以向老师申请:让老师到了结束前30分钟提醒一下。

7.写完后找找自己有没有漏题,特别是题目特别长的和短的?

8.试卷中若遇到你似曾相似的题目时,先问问自己这题和以前自己做的一样吗?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实验题首要知道实验的目的,若不记得了,可以回忆自己当时做实验时的情景和老师上课时的情景,帮助回忆。

9.遇到开放性的题目,其实用初中知识肯定能解决,放弃畏惧心理,条件开放,结论开放,条件与结论都开放,注意写详细,运用物理语言,注意细节,符合实际情况,特别是控制变量法的表达。

遇到图像问题,看清横轴,数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表题,看清表格中的意义,特别要注意单位。

遇到图片问题,不要扫一眼即可,这样容易想当然,要挖掘图片信息。

10.文字说明类问题,尽量分点回答,多答一些,有把握的写在前面。

11.若碰到难题和自己不会或自己不擅长的,可以先跳过去,尽量把容易的作对,这样心情稳定了,回过头来你将会有意外的收获。

12.时间够,请全面检查,时间不多,请重点检查,之前有标记的!但不要随意改答案,除非特别有把握。

13.物理题解答需要注意:

第一,选择题,就算不懂,也要选一个自己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填上,千万不能留空。另外,填空题也一样道理。

第二,作为计算题,中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列公式,然后进行必要的公式运算或变形,最后才往里代数字,注意要带单位运算,最后别忘了“答”。另外,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第三,文字说明题或证明题,首先要审好题,确定它是属于哪一部分的内容,该用什么知识、公式来说明。

第四,实验题,要注意细心读数,有时要考虑生活实际。

第五,作图题,建议用铅笔作图。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的箭头、补充完整电路、光路。

(三).如何安排答题顺序

中考物理试题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因而建议同学们一般要先浏览全卷,从前到后,先易后难完成。遇难不乱,遇新不慌,沉着应战。如果遇到一时答不出来的习题,应暂时放置,先将能做的题做完,再回过头来攻克难题,这样有利于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中考成绩。一方面,从心里学角度分析,一开始做好几道容易的习题,会使自己产生一种旗开得胜的感觉,信心大增,使自己的记忆、思惟等进入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对于难题我们要有冲击的勇气和信心,不要轻易放弃每一个得分的机会。

通过对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大部分试卷的难题(或压轴题)都在后面,而且主要出现在实验探究、设计与实践和计算题等创新题中,对于这些难题其实仍有许多得分点是基础的,不要放弃每一个得分点。即使有较难的题,我们也应该要有信心去攻克它,我们应多看几遍题目,理解题意,提炼有用的信息,联系所学过的知识,换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大部分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当然,我们做题千万不能做着这题想着那题,一心多用,这样势必影响自己的思维,影响答题速度,也必然会影响考试成绩。

(四).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对于考试,合理地科学安排时间往往是成败的关键。科学安排时间的原则是:保证能得分的地方决不能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考试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分分秒秒都要加倍珍惜,要充分发挥每分每秒的价值,在自己心中时刻要意识到:与其花10分钟做一道2分的选择题,不如花10分钟去做后面一道大题,这样得分的机会或许会大些。有的人拿到试卷后急着做题,心中只有一个快字,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一旦遇到难题又不能急中生智,这是不可取的。接到试卷首先要看清试卷前面的说明和要求,快速地通览一遍试卷,了解试卷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安排时间。

中考物理试题分布一般是前易后难,因此前面容易的题一般所花的时间应稍少些,后面难的题所花时间要多些。当然在解答过程中要随机应变,比如,一道习题在你所预计时间内解答不来,甚至一点眉目都没有时应暂时先放一放,先做下面的题,如果过多地将时间纠缠在一道题上,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还会使心情紧张,思维混乱,而且很可能因不够时间而使后面的题无法完成。

总之,时间的分配只是大致的整体安排,没有必要精确到每一小题或每一秒钟,值得提醒的是一定要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检查。

(五).细心检查订正

由于考试时间紧迫,心情急躁,答案往往有错漏,必须最后加以查缺补漏,订正差错,检查试卷一般由后往前走,先检查整张试卷是否有题遗漏,再检查答案是否正确,要对照原题看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符号、字母等,考试最后几分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检查学校、姓名、准考证号、报考序号是否填了。检查,是一场考试的最后时刻,容易精神紧张,特别要沉着镇静,认真仔细。

(六).正确处理“快”与“准”、“难”与“易”的关系

1.“快”与“准”的关系

做完题是每个考生的愿望,但做完题的欲望过于强烈,必然会出现赶速度,导致心情紧张,容易出错,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对难题束手无策。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要求是:既要快又要准,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完,而且要争取全部做对。力争能得分的不能失分,不易得分的尽量争取得分。所以说,速度是做完题的保证,而正确是得分的唯一条件。

2.“难”与“易”的关系

每年的中考物理试卷的难度系数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易、中、难题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对于难题,关键是不能紧张,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在各地的中考物理试卷中,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综合性”试题都有所增加,应利用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抓住每一个能得分的点。对于容易的题,最忌讳轻敌而飘飘然,造成粗心看错、答错题,中考后总有部分学生反映题目容易,可总是得不到高分,大都是因为轻敌粗心大意造成的。无论试题难易,请记住:“我难人难,我不畏艰难,我易人易,我从不大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河南中考物理答题试卷流程和时间分配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答题流程与时间分配及注意事项 总体思路:先易后难,遇难跳过,争分夺秒,回过头来解决难题.做到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河南中招试题各题型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建议考生按顺序答题,需要注意的是第5 题、第6 题、第13 题、第14 题、第19 题、第21 题,一般都是中等偏难题或难题,若答这些题时没有思路,可做好标记先行跳过,优先解答其他题型的简单试题,保证稳拿试卷中的基础性试题的分值,然后再解答各题型中没有思路的试题. 建议答题时间(含填涂答题卡时间,仅供参考):填空题不超过10min;选择题12min;作图题3min;实验探究题16min;综合应用题14min;检查全卷预留时间5min. 抢分技巧 1.填空题:注意对题干信息、图片信息的提取,关注选填内容.电学计算类填空题先确定要计算的物理量, 然后确定各元件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最后根据题干所给数据或图像信息选取对应公式求解. 2.选择题:作答时要注意看清题干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河南中招物理选择题中每年都有选错误选项的试题),对于知识点比较基础的试题要做到稳拿分,对于一些自己无从下手的试题可采用排除法、逆推法(从选项到题)等方法作答.对于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题,应注意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分析,然后结合凸透镜静态和动态成像规律作答.对于考查浮力的试题,应牢记判断物体浮沉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物体与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一种是根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只要确定出物体与液体密度、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此类试题即可突破. 3.作图题:力学作图要确定是画已知力还是未知力,不能多画,也不能少画,其次要注意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两个力的长短是否画的正确,力臂作图一定要明白动力和阻力都是指杠杆受到的力,应该画到杠杆上;如果杠杆的拉力绕过了定滑轮,要明白定滑轮只是改变力的方向,画力臂的时候应该向绕过定滑轮之前的绳子上画垂线。最省力的力臂一定要找到支点到杠杆上最远的点连一条线,此时力臂最长力最小,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错。光学作图要注意实线、虚线、垂足及平面镜的画法,光线的传播方向,若是眼睛看见的光线方向一定是指向人的眼睛,作图时要保留作图痕迹. 4.实验探究题:电磁学实验要牢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的应用;光学实验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对称、虚像)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力学探究实验要注意实验的目的,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总结结论;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过程中要注意滑片的最大值位置、电表量程的确定,特殊方法测电功率或测电阻难度比较大,若此问没有思路,可直接跳过. 5.综合应用题:填空和简答小问一般比较简单,计算时要注意各小问之间是否有关联,对于没有思路的小问可写出自己所想到的公式和题干中的已知信息.作答时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注意单位是否统一,公式中是否带有单位,且计算结果要用小数表示. 规范答题 中招物理考试答题过程和书写表达的规范化要求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要严格在答题纸的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答题区域,也不能在其他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 2.物理量、现象等要使用物理专业术语,不要口语化.如描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不能填写成“力把物体的形状变化了”,“光的直线传播”不能写成“光的直射”等。 3.不能多字、漏字,造成意思改变.如写“运动状态”时不能写成“运动”或“状态”等。 4.涉及物理名词、科学家名字时,千万不要出现错别字,否则该空不得分.如写“汽化”时不能写成“气化”“振动”写成“震动”等。 5.语言表述要做到完整准确,如“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写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写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不能写成“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时“受力面积”不能写成“接触面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不能随便更改答题用语.如:题目要求选填“增大”、“减小”时,不能填写成“变大”、“变小”等;要求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的不能写成“>”、“<”、“=”。 7.填写数字时一定要把数字写清,小数点要点的大小合适,要注意是否要填写单位;所有的计算题最终的计算结果都不允许出现分数,除不尽的要保留两位小数,百分号前要保留一位小数。如果试题中已给出单位,则只填写数字即可(注意所算出的数字的单位是否与题干给定的单位一致,不一致则需要换算单位后填写。如密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及学业水平考试答题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及学业水平考试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 先拣会做的做,一定要先把看上去一眼就会的先做完,这样你就有一部分分稳稳的握在手里了,你的心态也会不一样了心理就有底了。 拿到卷子先用三分钟时间大概扫一下,整套卷子的难度分布大概确认一下答题策略,先做会做的,在做可能会作的,最后作不会做的,不会做的尽量写。 提示:注意别把答案填错了! 第二: 对于大题:先猜后解的策略,即使不会解也要把答案蒙上。对于电学比例题因为求R比例的题,比例都不大不会给什么3:1.4这样的比例,给的比例都是比较简单的数。 所以可以先猜后解,反正猜得出来猜不出来半分钟就知道,猜不出来在规规矩矩的解,力学大题,也可以这么干,只是需要你观察的更好些。 第三: 多选题如果是计算,不会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选项去验证题目,因为是多选所以肯定应该不止会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样如果B对,用B的结论还能再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一定在其它选项中。 第四: 透镜成像,成放大或者缩小的像,最好一眼半秒钟就能看出来,又快又准,同时为其它题赢得时间。 平面镜成像来回就考从多个角度观察。玻璃板和水平面是否垂直等固定东西背都应该背下来。

第五: 电路故障题正着做和反着做。 可以先读题目再看是否选项满足题目,或者先看选项的故障再看是会否会出现题目所说现象。 第六: 电学测未知电阻的题。 出在后半段的一般来说不会直接靠欧姆的规律,一般会有一个已知R然后是有电压表或者电流表,他们的作用就是。 去凑出已知R前面的那个系数,比如时(U1-U2)/U1作用就是消掉单位,只剩下纯系数。 第七: 函数关系题,其实考得就是数学观察能力,因为是函数关系,考虑两件事情,首先看是否和所学的规律一致,比如可能是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那你就基本知道是正比反比关系了。 如果没有直接的规律对应,那就看两个变量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大还是变小,先明确基本关系在确定细节。 第八: 最后写实验步骤题。 关键点是两个变量应该是分别独立测出来切,不可用结论验证结论。 第九: 如果还剩两分钟了。 大题还没做,也可能弄个一分。 第十: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 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 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市中考物理命题加强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物理命题不断地呈现出新特点,中考物理命题在面向全体学生、严格落实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双基”考查的同时,更突出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数理推理能力的检测,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各地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物理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如下复习方法: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来源: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面对我校实际学情,重视如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通过分析各地中考试题后,我们不难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比如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比较做功快慢的功率;热量与物质关系的比热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等。 2、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当用水平力拉物体时物体没有被拉动,认为拉力小于静摩擦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充分利用实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如: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研究电阻时常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不能认识到电

初中物理 知识点归纳汇总 按章节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 知识点归纳汇总 按章节汇总(人教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 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 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 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 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 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 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 1 2 3

中考物理考场答题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考场答题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审题是解题中的核心问题,要认真、细心,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索,搞清物理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著重符号表示,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审题中不要急于求成,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立即写上一大堆公式,往往是自己也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审题过程中,要边思索、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正确还原物理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看清题目要求,每个题都需仔细阅读,不受以前复习过程中所做题的干扰和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快速思考。认真审题,就是为了全面、快速、准确地思考,要做到眼看”、“嘴读”、“手画”、“脑思”。“眼看”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要全面、细心;“嘴读”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知识、接受信息的手段; “手画”是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可以画一些必要的运动草图、物体受力图、物理变化的过程等等,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中的突破口;“脑思'”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准确运算。有了思路和方法,根据物理定律和物理原理,对已知、未知条件列出方程和关系式。在解答的过程中往往牵涉到数学上的一些运算,一般情况下运算要求不太高,运算过程并不是太复杂,因此,在求解运算过程中,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另外“快”中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在运算过程中,有些同学喜欢“跳步”、“漏步”认为这样节约时间,这恰恰是答案容易出错的原因之一。对于标准化考试,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这种只要求最后答案而不要过程的试题,往往会因此导致前功尽弃,错了还不知原因。运算中要又快又准完成解答。 4、巧破难点。大多数难题一般都以一大题带一小题的形式出现(每年中考的压轴题都是此种形式,尤其有些地方压轴题以实验题形式出现)。不要以为这样是使题目复杂化,相反,小题的出现不仅分散了题目的分值,更为你的解题创造了条件。大家都知道,一步登天可谓难之极矣,然而要是有梯子,情况就会不一样。小题的作用正如。 分成几份,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从而能让你各个击破,逐一解决,最终究成解题任务。因此,解决难题时,合理运用各小题的结论,一般能大大降低整道题的难度。 其次,当运用一些常现的思维方法像对称思维、极限思维、等效思维、假设法、图像法、整体法等“正家功夫”遇到困难时,不妨试试“旁门左道”,特殊值法与猜想法便是“左道”中的上乘功夫,这类做法虽不可以作为解题步骤,然而其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正确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点背诵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2.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 单位:国际单位s,常见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miin=60s 3.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 t 单位:m/s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气体中最慢。 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物体的振幅的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另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5.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 。 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能传递能量。 三、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中考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浅谈自己的一些复习策略及方法。 一、贯彻、学习、理解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积极性。 中考的考试性质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初中升学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来指导学生: 1、学习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 2、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归纳出:(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3、要求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进度走在老师前面,做好预习工作,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4、要求学生做好每一道题,注意做后及时归纳同类型题目的解法和技巧,并巩固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和习惯。 5、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测试的分析,及时找出缺漏,并主动找同学、老师补缺补漏。 6、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中考物理设计型实验题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设计型实验题答题技巧 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是力学和电学题目,并有以下特点:①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③贴近生产、生活,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解法分析: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初学物理,既兴奋又好奇,但也有不少学生为之头痛。特别是物理实验题,总给人不痛不痒的感觉。开始很简单,但之后就发现有很多题是书本上没有的。与最后的大题相较,综合性也不是很强。是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物理实验题呢?针对这种状况,学大教育总结了中考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题可归纳为四种: 【一】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总分值是没问题的。 【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三】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解法分析:希望大家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考察密度和电学部分,并有以下特点: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

力学部分 1、常考的密度测量 (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 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 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 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 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

(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当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6)收:称完后,把被测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4、判断空、实心球的方法(以铁球为例) (1)比较密度法: 具体做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球的密度。ρ球=m球/V 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实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空心。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最新中考物理电功率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物理电功率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如图所示,灯泡L1和L2(灯泡中只要有电流就能发光)相同,电源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且保持不变,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电路中() A. L1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 B. L1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大 C. L2亮起来,电压表示数变大 D. L2亮起来,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断开时,灯泡L1和L2串联,灯泡L2亮起来,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 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符合题意;由U=IR可知,灯泡L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不符合题意;因P=UI,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L1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L1变暗,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首先 判断出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I= 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和灯泡L1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即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可知亮暗的变化. 2.某型号电饭锅具有保温与加热两种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1、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B. S1、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C. S1闭合、S2断开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D. S1断开、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S1、S2闭合时,R1短路,电路中只有R2;当S1闭合、S2断开时,R1, R2串联,S1断开、S2闭合时,整个电路断开,电饭锅不工作; 可见,当S1、S2闭合时,电路中电阻最小,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电阻较大, 由P= 可知,当S1、S2闭合时,电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功率较小,处于保温状态. 故A正确、BCD错. 故选A. 【分析】根据P= 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即为加热状态,反之为保温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3.小龙家上月初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上月末的示数如图所示,表盘上“32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龙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680kW?h B. 小龙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可超过2200W C. 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电能表所在电路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 D. 断开其它用电器,只让阻值是100Ω的电热棒单独工作3min,指示灯闪烁64次,此时小龙家的实际电压是200V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电能表的读数时,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小龙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772.3kW?h ﹣704.3kW?h=68kW?h,故A错; B、小龙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最大总功率P=UI=220V×20A=4400W,故B错; C、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反映了做功的快慢,而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多表示,电能表所在电路消耗的电能多,总功率不一定大,故C错; D、电能表上的指示灯闪烁了64次消耗的电能: W= kW?h=0.02kW?h;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S F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帕斯卡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 η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 W = U I t 结合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 2 1R R P P = ---------------------------------------------------- 补充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