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植保技术第三章 农药的基础知识(1)
无人机植保技术 25.植保无人机基础知识(20题)

植保无人机基础知识(20题)1.1植保无人机基础概念1、下列关于植保无人机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农林植保作业B、由飞行平台与喷洒系统或播撒系统组成C、地面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飞行器实现农药喷洒D、可以进行农药喷洒,但不能进行种子与肥料播撒作业解析:能够实现农药喷撒/洒、种子与肥料播撒/洒作业等,选D。
2、下列关于植保无人机作业描述错误的是()A、能够自主作业实现农药喷洒B、作业效率比人工高,而且施药更安全C、作业时人员不能手动干预D、较人工作业,地形适应能力强、作业效率高解析:植保作业时如遇突发情况,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干预飞行器,选C。
3、下列关于植保无人机喷洒作业描述错误的是()A、可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B、可进行棉花脱叶剂作业C、可对梨树进行授粉作业D、使用播撒系统进行农药喷洒解析:播撒系统不能进行喷洒作业,选D。
4、下列关于植保无人机播撒作业描述错误的是()A、稻田水稻种子直播作业B、进行小龙虾饲料播撒C、在稻田播撒肥料D、使用播撒系统在旱田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解析:病虫害防治作业,应使用喷洒系统,选D。
5、下列关于飞防作业特性描述错误的是()A、药液浓度高,使用部分药剂时安全性会降低B、雾滴细,省水、省药C、地块适应能力强,易蒸发、飘移D、雾滴不易产生飘移,安全性高解析:飞防作业易产生飘移,选D。
1.2植保无人机基础组成1、关于T系列植保无人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航电板集成了各种传感器B、喷洒系统则由药箱、水泵、滤网、水管、喷头等共同构成C、动力系统由电池、电子调速器、无刷电机、桨叶组成D、CCW桨叶和CW桨叶可以替换使用解析:对于任何一款无人机,CCW桨叶和CW桨叶不可以替换使用,选D2、关于植保无人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飞行平台与喷洒系统共同构成,无人机是喷洒系统的承载设备B、植保无人机由飞控系统、动力系统、链路系统等共同构成C、喷洒系统由药箱、水泵、滤网、水管、喷头等共同构成D、没有安装飞控系统,无人机也能实现稳定悬停、自主飞行等功能解析:飞控系统是整个无人机系统的核心,能够实现无人机的稳定悬停、飞行等功能,选D3、关于植保无人机描述错误的是()A、遥控器是控制飞行器飞行的设备B、由飞行平台与喷洒系统或播撒系统共同组成C、喷洒系统与播撒系统是用来进行植保作业的设备D、种子的播撒,应使用喷洒系统解析:种子的播撒应该使用播撒系统,选D4、关于遥控器RTK高精度定位模块描述错误的是()A、提供RTK高精度定位,实现RTK规划B、RTK规划时使用,其他情况下无须安装C、网络RTK需要遥控器正常连接网络信号才可使用D、RTK定位与卫星定位定位精准度相同解析:RTK是厘米级定位,而卫星定位是米级定位,精准度不同,选D5、下列描述的功能和雷达无关的是()A、雷达定高B、确定具体位置C、避障D、仿地功能解析:雷达主要是发射雷达波,确定障碍物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定位功能主要是卫星定位,选B。
植保知识(农药基础)

苏云金杆菌(bt)
h
16
(二)、按作用对象分类
杀虫剂 (如 有机磷类、有机氮类等)
杀螨剂(如 炔螨特、螺螨酯、噻螨酮等)
杀线虫剂 (如 克百威、威百亩、苯线磷等)
农
杀软体动物剂 (如 甲萘威、四聚乙醛等
药
杀菌剂(有机硫类、无机类……)
除草剂(如 百草枯、草甘膦、苄嘧磺隆等)
生长调节剂(如 赤霉素、如多效唑等)
烟碱(尼古丁):啶虫咪、噻虫胺、 呋虫胺、 吡虫啉、 烯啶虫胺、噻虫 啉、噻虫嗪 作用方式: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 干扰神经传递。 优点:没有残留,主要用于刺吸式 口器害虫。 (有可能成为治疗老年 痴呆症、帕金森症、抑郁症的有效 药物。 缺点:对人畜有毒
h
14
沙蚕
沙蚕
1、在沙蚕中分离出沙蚕毒素。开发出杀螟丹、 杀虫磺、杀虫双、杀虫单等多种沙蚕毒素类似 物杀虫剂。
有机硫类 如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乙蒜素等
杀
有机磷类 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甲基立枯磷等。
菌
取代苯类 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
剂
杂环类 如:多菌灵、三锉酮、三唑环、甲菌灵等
抗生素类 如:井冈霉素、农用链霉素、武夷菌素等
其他类 如:溴菌腈、霜脲氰等
h
30
杀菌剂
杀菌剂
1、无机杀菌剂 常见的的药剂:硫酸铜、硫磺、石硫合剂、碱式硫酸铜等。 例:石硫合剂(生石灰:硫磺:水=1:2:10熬制而成) 毒性:对人畜低毒(对皮肤有强烈腐蚀,且刺激眼鼻) 防治对象:杀菌、杀虫、杀螨,如葡萄白粉病等 注意事项: A、忌与铜制剂、机械乳油剂、松脂合剂混用。 B、桃、李、梅、梨、蔷薇科、豆科等植物不宜使用。 C、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 D、使用时注意安全,解毒药可拉明、山梗菜碱。
植保___农药基础知识

植保___农药基础知识农药 ⼴义定义:所有农业上使⽤的化学品 狭义定义:⽤于防治为害农林牧业及其产品的昆⾍、螨、真菌、细菌、病毒、杂草、线⾍、⿏类和其他有害⽣物,包括调节⽣物、昆⾍⽣长的化学药剂,包括改善其理化性状⽽⽤的辅助剂。
农药分类: 按防治对象分:杀⾍剂、杀螨剂、杀线⾍剂、杀菌剂、杀⿏剂、除草剂、植物⽣长调节剂、杀软体动物剂 按来源分:矿物源农药、⽣物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农药的剂型粉剂:不易被⽔湿润,不能分散和悬浮在⽔中,故不能加⽔喷雾使⽤,低浓度的粉剂⽤于喷粉,⾼浓度的粉剂⽤于拌种、制毒饵或⼟壤处理,记得防潮哦粉尘剂:粉粒d<=10p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湿性粉剂:易被⽔湿润,可分散和悬浮于⽔中供喷雾使⽤。
可溶性粉剂:能迅速分散到完全溶于⽔,外观呈粉状或颗粒状⼲悬乳剂⽔分散剂:具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的优点且⽆弊病⽚剂:颗粒剂:贮运过程不易破碎、颗粒剂沉淀降性好、漂移性⼩、对环境污染轻、可控制释放速度、残效期长乳油:在植物体表⾯湿润展布、黏着性强,药效⾼、使⽤⽅便⽔剂:加⼯⽅便,成本低农药的使⽤⽅法 喷雾法:应⽤最⼴泛的施药⽅法,针对乳油、可湿性粉剂、⽔剂、胶悬剂,喷雾时间最好不要定在中午,以免发⽣药害和⼈体中毒 喷粉法:适⽤于⼲旱缺⽔地区,使⽤剂型有粉剂,喷粉时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风⼩或⽆风时进⾏,这种做法缺点是⽤药量⼤,黏性差,效果不是特别好,容易被风吹失和⾬⽔冲刷,污染环境,优点:功效⽐喷雾⾼,不受⽔源限制,适⽤于保护地棚室内应⽤ ⼟壤处理:主要防治地下害⾍或某⼀时期在地⾯活动的害⾍ 拌种:防治种⼦传染的病害,⼟壤病害和地下害⾍ 浸种/苗:消灭种⼦幼苗所带的病菌或⾍体,防病效果与药业浓度,温度,浸种时间有关,温度⾼,降低药液浓度或缩短浸种时间 种⾐法:让种⼦包上⼀层具有杀⾍剂或杀菌剂的⾐,防⽌病⾍为害,药效持续达到45-60天,减少苗期施药次数,省药省⼯ 毒饵法:⽤于防治蝼蛄,地⽼虎,蟋蟀 熏蒸法:在密闭条件下,防治温室⼤棚,仓库,蛀⼲害⾍,种苗上的害⾍ 熏烟法:将烟剂点燃,保护地,仓库密闭环境下使⽤,效果好 ⾼压注射法:药液利⽤率⾼,见效快,持效期长,没有环境污染 灌注法:类似打点滴,跟⾼压注射法⼀样不太适⽤于防治爆发性病⾍害 ⾍孔注射法堵塞法:将所需药业⽤注射器直接注⼊空洞或⽤⽊棉,脱脂棉蘸取药液塞⼊⾍孔 静电喷雾法:效率得到提⾼,节省农药,消除雾滴飘移,减少环境污染,缺点:密度⾼的作物穿透⼒差,喷雾机具复杂,成本⾼ 循环喷雾法:将作物上多余的药液回收起来,循环利⽤,优点,节省农药,减少环境污染,缺点:机具复杂,成本⾼ 光敏间歇喷法:利⽤传感器有作物就喷,没有就不喷,⼤幅度降低农药使⽤量,⼤限度避免农药对⼤⽓,⼟壤,⽔的污染 药剂直接注⼊喷雾系统的喷雾法:药液通过计量器控制直接注⼊药液输送管中,消除操作⼈员与药液直接接触,消除农药与喷药机械的接触,跟换药物⽅便 静电喷粉法:类似于静电喷雾法农药的混合使⽤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或将农药与植物营养液物质混配施⽤,⽬的是:扩⼤防治范围,提⾼药效,减少防治次数,降低⽣产成本 混⽤原则1. 混⽤农药物理性状保持不变 2. 不能引起化学变化3. 不能提⾼毒性4. 混⽤农药应具有不同作⽤机理或不同防治对象,起到互补作⽤农药的作⽤⽅式 农药杀死或抑制农⽥中病,⾍等有害⽣物的途径 有触杀,胃毒,内吸,熏蒸,拒⾷,忌避和抑制⽣长杀菌剂主有三种类型,起保护作⽤的,治疗作⽤,铲除作⽤的杀菌剂除草剂从防除对象分为灭⽣性和选择性,从作⽤⽅式内吸和触杀性 。
植保无人机操控技术课件: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及常见病虫害

知识点2:药剂的使用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及常见病虫害
4.农药的混配 农药的混合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还可以降低施药次数,降低劳动成本。 (1)农药混用原则 混配好药液后马上使用,应在短的时间内喷完,因为有些农药产品悬浮性和分散性不够好 ,药液容易发生沉淀、分层等现象,使药效逐步降低,严重的产生药害。 (2)农药混用注意事项 混用药品之间不产生不良化学反应,不影响药液的物理性状,保证正常药效或增效作 用;农药品种混用后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除酸碱性药品外,很多农药品种不能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混用;具 有交互抗性的农药不宜混用;生物农药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4)农药包装底部颜色条带:红色代表杀虫剂,绿色代表除草剂,黑色代表杀菌剂,黄色代表植物生 长调节剂,无颜色的代表肥料。
知识点1:农药的认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及常见病虫害
(5)农药剂型分类与功能 1)粉剂:不需加水,工效高,在高山或水源困难的地区尤为较好。在叶面上附着性差。可随其他材料如肥料 等混合一起施用。 2)可湿性粉剂:药效比同类型农药的粉剂好,便于包装、运输。容易吸湿结块,所以放置需要干燥环境。 3)乳油:入水后可分散成乳状液的油状液体农药剂型。 4)悬浮剂: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水相介质中,形成能流动的高浓度粘稠剂型。 5)油悬浮剂:载体油通常作为增效剂使用,使得油悬浮剂具有了更好的喷雾持留性、扩散性和叶面吸收性。 6)微囊悬浮—悬浮剂 7)可分散油悬浮剂:是指用一类经过试验可作为增效助剂且不污染作物的油类作为稀释载体的一种剂型,油 类包括植物油(及其衍生物)或矿物油等。 8)超低容量液剂:超低容量液剂同油剂,但为高含量的农药原药加入少量溶剂组成,有的还加入少量助溶剂 、稳定剂等,有效成分浓度可高达80%以上。 9)水分散粒剂:又称干流动剂、水悬性颗粒剂。入水后,自动崩解,分散成悬浮液。
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农药
农药是一种化学物质,是指将专门用于控制入侵的病虫害,从而防止
农作物损害的药物。
这是通过毒性,腐蚀性,胁迫性或体外作用的药物,
喷洒到农业作物表面,使其安全保护。
它是人类对除虫,但并不危害农作
物本身的手段。
二、植保的重要性
植保是人类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活动,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植保过程中,除虫,抑制农林物种的繁殖,保护农作物营
养利用,防治败草病病害等。
此外,植保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促
进农业生产增效,保证农作物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持续发展。
三、农药的分类
农药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来分类。
根据其毒性的强弱,农药可分为有毒农药和非有毒农药。
有毒农药的毒性很大,可以控制各种
病虫害,如杀虫剂、杀螨剂、抗真菌剂、除草剂和抗草酸类农药。
非有毒
农药是一种较弱的毒性农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胁迫性病虫害,如
抗病毒剂,生物农药,植物激素剂等。
四、农药的使用。
无人机植保技术 3.项目一 植保无人机部件构成及基础知识(任务四)

项目一植保无人机部件构成及基础知识任务四动力系统多旋翼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由电池、电子调速器、电机、螺旋桨等共同构成。
螺旋桨是最终产生升力的部分,由无刷电机进行驱动,而整个无人机最终是因为螺旋桨的旋转而获得升力并进行飞行。
在多旋翼无人机中,螺旋桨与电机进行直接固定,螺旋桨的转速等同于电机的转速。
无刷电机必须在无刷电子调速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工作,它是能量转换的设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最终获得升力。
电子调速器由电池进行供电,将直流电转换为无刷电机需要的三相交流电,并且对电机进行调速控制,调速的信号来源于主控。
电池是整个系统的电力储备部分,负责为整个系统进行供电,而充电器则是地面设备,负责为电池进行供电。
T16/T20/T30植保无人机电机旋转属性具有一定特殊性,其采用宝石型六轴设计,所以并非相邻的电机一定相反。
4号电机和5号电机转向一致,6号电机和1号电机转向一致。
CCW和CW螺旋桨不可替换使用,但是电机与电调可以替换使用,无特殊要求。
T16/T20/T30植保无人机1号和4号电机无安装角度,而2、3、5、6电机都具有安装角度,具体角度见图示。
站在2、3两个电机对面,两个桨叶呈倒八字形。
并且电机安装角度无法调整,在安装电机时直接形成角度。
MG系列电机旋转属性属于常见的八轴类型,即相邻电机转向一定相反,1、3、5、7逆时针旋转,2、4、6、8顺时针旋转。
CCW和CW螺旋桨不可替换使用,电机和电调可以替换使用,只是CCW电机和CW电机在焊接时有顺序要求,CCW红-黑-蓝,CW红-蓝-黑。
MG系列植保无人机(涵盖1、1S、1P)所有电机均有安装角度,1、3、5、7号电机为 -3°,2、4、6、8为3°,站在1、2号机臂正对面,两个螺旋桨为八字形。
MG系列电机角度可调,所以在更换电机时需要确认安装角度是否合理。
错误的安装角度将有可能导致续航时间降低、飞行稳定性下降、动力饱和等情况发生。
《植保基础知识培训》PPT模板课件

3、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异丙威、 硫双威等
这类农药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类广,一般不能防治螨类 和介壳虫,但能有效防治叶蝉、飞虱、蓟马,以及对有机磷 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
4、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吡虫清等 这类农药对蚜虫、飞虱等小型吸汁类害虫有特效。
5、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灭幼脲、氟虫脲、抑食肼等 主要通过抑制昆虫蜕皮或几丁质合成来杀灭害虫。
⊙稻细菌性条斑病 黄单孢杆菌,细菌 强氯精、广灭净(浸种) ⊙稻病毒病 矮缩病 簇矮病病毒 抗病品种 ⊙稻杆腐病(小球菌核病) 半知菌亚门 ⊙稻胡麻斑病 半知 长蠕孢 ⊙稻叶鞘腐败病 半知 苯来特 ⊙稻曲病 子囊 核菌属 福美双、井冈霉素、波尔多液、硫酸铜、粉锈宁 水稻烂秧 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 敌克松、硫酸铜 ⊙水稻赤枯病 缺钾
13、仓储害虫 玉米象 (咀嚼)麦蛾
(咀嚼) 谷蠹 (咀嚼)
赤拟谷盗 (咀嚼)印度谷螟 (咀嚼)豆象类(咀嚼)
植物病害知识
一、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①直接杀死病菌 ②抑制病菌生长 ③使病菌孢子不能萌发 ④改变病菌的致病过程 ⑤调节植物代谢,诱导植物抗病能力。
二、杀菌剂的应用方法
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叶面喷撒
6、其它类的杀虫剂 有机氯类:硫丹等 沙蚕类:杀螟丹、杀虫双等 甲脒类:杀虫脒、双甲脒、单甲脒等 抗生素类:阿维菌素等 熏蒸杀虫剂:磷化铝等
(二)杀螨剂 三唑锡、哒螨灵、炔螨特、松脂酸钠、机油等
(三)杀菌剂(附杀线虫剂)
1、保护性杀菌剂
①铜制剂:波尔多液、氧氯化铜 ②无机硫制剂:硫磺、石硫合剂 ③有机硫制剂:代森锰锌、福美双、敌克松 ④其他类制剂:五氯硝基苯、百菌清、速克灵、咪唑霉
二、昆虫的口器 ⊙咀嚼式 鳞翅目的幼虫、直翅目和鞘翅目的成虫与幼虫、 脉翅目的成虫、膜翅目的大部分成虫和叶蜂类幼虫等。 ⊙刺吸式 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缨翅目 ⊙虹吸式 鳞翅目成虫 ⊙舐吸式 双翅目(蝇类) ⊙嚼吸式 高等膜翅目(蜜蜂 )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之一发表于2008-11-30 08:27:45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农药的发展
经验主义发展时期:
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诗人Homer曾提到燃烧硫磺可 作为熏蒸剂。
我国公元前7世纪,用莽草杀虫。
农药的价值
• 农药应用的最终价值在于,每投入1元钱用于防治 害物,就可以帮助人类挽回4-5元钱以上甚至10元 钱的损失。
• 如果不使用农药和非化学防治,每年由害虫引起 的作物损失将更严重。如果没有人类对害物的直 接防治,每年全球作物的损失将增加到70%,其 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每年5250亿美元,更严重 的是导致全球粮食供给不足,伴随着世界范围内 的营养不良(WHO,2004)。
(活体微生物农药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体作为农 药,以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其活体并加工成制剂来应用,而其 作用实质是生物防治)。
3、有机化学合成农药:
是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化学工业生产的一类农药,其 中有些是以天然产品中的活性物质作为母体,进行模拟 合成或作为模版据以结构改造、研究合成效果更好的类 似化合物,这叫仿生合成农药。
3.按作用方式
杀虫剂
胃毒剂 触杀剂 内吸剂 熏蒸剂 特异性杀虫剂
特异性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拒食剂 驱避剂 引诱剂 不育剂
• 杀菌剂
– 保护剂:在植物发病前或零星发病时施药来 预防病害的发生。
– 治疗剂:在植物发病后施药,以使植物恢复 健康或减缓病情。
– 铲除剂:通过施药将作物表面或其环境中的 病菌杀死,保护植物免受伤害。
测试农药的毒性主要用大白鼠来进行。
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 致中毒。
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 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 危险。
亚急性毒性: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 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后 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 变化。
第一节 农药的分类
• 农药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一般按三种分类方式:
• 1、按来源分类 • 2、按防治对象分类 • 3、按作用方式分类
1、按来源分类:
• 分为三类: • 矿物源农药 • 生物源农药 • 有机合成农药
1、矿物源农药:
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 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统称 为矿物源农药。如:波尔多 液、石硫合剂、磷化铝,柴 油乳剂、机油乳剂。
习题: 1、现代农药的定义 2、简述农药的分类 3、名词解释:致死中量、有效中量 4、简述作物药害的类型及主要症状
无机农药合成时代:
1885年,法国波尔多地区发现硫酸铜与石灰水混合有 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因此有了波尔多液。
现代有机化学农药合成时期:
1939 瑞士科学家Muller发现DDT的杀虫(疟疾)作用, 并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医学奖。
1962 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1983我国禁用DDT DDT或类似的农药,该不该用?
第三章 农药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农药?
• 毒品…… • 商品…… • 农业生产资料…… • 杀虫杀菌剂…… • ……
农药、植保与人类
自远古时代出现农作物以来,人类就一直在 同危害农作物的各种有害生物进行斗争。
农药是现有人类管理的所有具有潜在毒性的 化合物中,唯一被有意识地释放到环境中以 实现其价值的物质。
这类农药的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 可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但是污染环境,易使有害生物 产生抗药性,对人畜不安全。但是有机合成农药是目前 使用最广,用量最大,在未来20内有不可代替性 。 例:戊唑醇、毒死蜱、功夫菊酯、百草枯、醚菌脂,嘧 菌脂等
2、按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 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 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生物源农药:
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生物包括动物、 植物、微生物。
①、植物源农药:烟碱、印楝素、藜芦碱、鱼藤酮等。 ②、微生物源农药: 农用抗生素——井岗霉素、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春雷霉素、 多抗霉素、土霉素、链霉素。 活体微生物农药——真菌(白僵菌、绿僵菌),细菌(苏云 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颗 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药效:防治效果。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 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的。
毒性(Toxicity) 一般指对哺乳动物或人而言。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表达: (1)致死中量(Lethal Dose :LD50 ) (2)致死中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3)有效中量(Effective Dose:ED50) (4)有效中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 免疫剂:植物发病前施用来诱导植物的抗病 反应,使植物不发病或发病轻。
• 除草剂
– 选择性除草剂:杀死某些植物,对剩下的安 全
– 灭生性除草剂:杀死绝大多数植物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毒力(Toxicity)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 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 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 评价或比较标准。(毒杀效力的评价比较标准)
• 现代农药的定义:农药是指用来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 业、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 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发育的化学合成物质或来源 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 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1997 年5月8 日)
• 传统农药的概念: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为害农林牧业生 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病菌、线虫、杂草、鼠类) 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中国农业百科全 书—农药卷》)
二、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 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 作物叶色浓绿、生长旺盛。
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 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过这种刺激生 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 才能确认。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毒性(Toxicity):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三、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一)药剂本身对药效的影响
1. 药剂的有效成分: 2. 药剂剂型: 3. 药剂使用浓度 (二)防治对象对药效的影响 1. 生物学特性 2. 种群特性 3. 个体生理状况 (三)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1. 温度 2.湿度 3.雨水 4.风 5.土壤 6.作物长势
第三节 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农药因使用不当,对农作物所造成的伤害称为药害。
(一)影响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
1. 农药性质
2. 植物:(1)作物种类; (2)植物生育期 (3)植物长势
3. 环境条件:施药时及施药后的气候条件。
(二)作物药害的类型及主要症状 1. 急性药害
施药后短期内即产生的药害 。 症状主要表现为: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灼焦、 枯萎、黄化、落叶 2. 慢性药害 施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出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 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 大粗短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