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报告范文|采风报告 采风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音乐采风报告范文3000字

音乐采风报告范文3000字

音乐采风报告范文3000字一、采风的开始。

我一直特别喜欢音乐,就像喜欢甜甜的糖果一样。

有一次,老师说我们要去做音乐采风啦,我可高兴啦。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村庄,那里有好多新鲜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刚到村庄的时候,我就听到了各种声音。

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像在唱歌欢迎我们。

还有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树叶在悄悄说话。

这个村庄里的人们看起来都特别友好,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就像温暖的阳光。

二、村庄里的传统音乐。

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些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会演奏一种很特别的乐器,叫二胡。

二胡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忧伤,又有点温暖。

有一个老爷爷给我们拉了一首曲子,他闭着眼睛,手指在二胡的弦上轻轻滑动。

那曲子就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人们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这样的曲子。

还有一些大姐姐,她们会唱当地的民谣。

那些民谣的歌词很简单,但是唱起来特别好听。

我记得有一首民谣是关于月亮的,大姐姐们唱的时候,声音清脆得就像山间的小溪水。

她们一边唱,一边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跟着她们一起唱,感觉特别有趣。

三、音乐和生活的联系。

我发现这个村庄里的音乐和他们的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说,当人们在庆祝丰收的时候,就会敲起大大的鼓,那鼓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一样。

大家还会围着鼓跳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时候的音乐,就是人们表达快乐的方式。

又比如说,当有新人结婚的时候,就会有乐队演奏欢快的曲子。

那些曲子里有唢呐的声音,唢呐一吹起来,就感觉整个村庄都变得热闹起来了。

我看到新郎和新娘在音乐声中幸福地笑着,周围的人们也都被这快乐的氛围感染着。

四、我自己的感受。

在这个村庄里做音乐采风,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我知道了音乐不只是在电视里或者手机里听到的那些流行歌曲,还有这些来自民间的传统音乐。

这些传统音乐就像宝藏一样,它们有着独特的魅力。

我回到家之后,还经常会想起在村庄里听到的那些音乐。

外出采风报告

外出采风报告

外出采风报告外出采风报告(通用11篇)外出采风报告篇1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实习写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

20xx年4月14日早上七点半,我和同学们乘客车出发了,心情无比的兴奋与激动。

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

到了一个小镇上客车停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就是沱川镇,来这里写生的薛生很多,来自各个方向各个学校的,我们安排好了住宿,吃了午饭,就在老师的组织下,到理坑观光了,虽然下点小雨,但是还是没有浇灭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兴致勃勃的跟着去了,沿途中有一条小河,河中德尔鱼儿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顺序游览着。

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有一做桥写有"天心桥"三个大字,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

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造的。

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

导游领我们观赏了一圈后,就让我们自由观赏,我们走进了一家小就吧,店主十分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店里的美酒,还邀请我们品尝,那里用竹筒装酒,用竹杯品酒,坐在竹凳上,把酒杯置于竹桌上,有一种神仙般的享受,那里有十几种酒,每种酒的味道和酒精度都不一样,我品尝了四种,感觉很上口,酒精度低,有果香的味道,慢慢品之香醇可口,喝了那"青梅酒"再配上一首舒缓的音乐,让人感觉到初恋般的甜美,也许那酒是为热恋中的男女而酿造的吧!在我们返回住宿的地方的时候,山间蒸发着雨雾,萦绕于山头上,那里空气很清新。

采风报告(精选14篇)

采风报告(精选14篇)

采风报告(精选14篇)采风报告什么是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报告,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司法、军队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中,都规定了这个文种。

采风报告(精选14篇)风古指搜集民歌,现在是演员或作家等下到基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的意思。

采风的本意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中的“风”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采风报告(精选14篇),一起来看看吧!采风报告1采风时间: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7号采风地点:杭州考察对象:西湖,乌镇正文:20xx年10月13日——21日经历拉火车一夜的颠簸,我最终踏上这片如诗如画的江南土地——杭州,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

清新的空气,精致的城市布局,星罗棋布的街心公园,人们安逸闲适的神情,铅华淡去,浮躁尽无,这些无一不让我为之心动。

坐车的劳累抑郁之情一扫而空,带着清爽的心境,我游览这座夕年“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美丽城市,经过细心的体味,感悟,比较以前学过的知识和资料,我有拉一些自我新的见识,现经过几个角度,对西湖境貌总结如下:一、从自然地理气候角度看西湖环艺旧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古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而今,西湖水域面积扩展为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构成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从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构成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

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

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

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

湖区附近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建筑与自然气韵相互渗透,色彩调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围环境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采风报告(通用15篇)

采风报告(通用15篇)

采风报告(通用15篇)采风报告篇1x年2月22日,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11天的采风旅途。

我们的目的地是湖南凤凰和贵州苗寨。

对于湖南凤凰古城和贵州苗寨我们都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理。

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旅途的颠簸与劳累都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

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湖南怀化,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下车就寒气逼人。

在云南这个月份几乎过着夏天了,但是这边依旧像冬天一样寒冷。

但是寒冷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

我们在怀化市溜达了一小圈,毕竟是第一次出省,感觉一切都很新鲜和好奇,在怀化的最大感触就是人多,车多,没有想象中的好,但也不差。

在怀化市逗留了一会儿,旅游车就来了,我们就坐上车去往首站目的地——凤凰古城。

导游是一个开朗和热情的小伙,跟我们说了许多关于凤凰好玩的,好吃的和有趣的事情。

约莫过了3个多小时,导游小伙说我们到美丽的凤凰了。

我往车窗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子,看上去很奇特,很美观。

房子周围有一条江,江水很清,里面稀稀落落的有几只小船,感觉很有诗情画意,在当地称这条江为沱江。

在凤凰古城,建筑物就是在沱江的两侧,然后像江水一样蜿蜒盘旋着下去。

我们来到凤凰古城,下车后在县城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了,叫什么名字我忘了,我只知道是在桔园路。

旅馆距离古城约莫十多分钟的路程。

我们放下东西,小憩了一小就拿好相机背上包出去了。

凤凰县城感觉也挺古老的样子,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看上去很宁静,安详。

在那里我和朋友找了一家快餐店吃了我们到凤凰的第一餐饭,是一家自助快餐,第一次听说。

菜很丰富,人也挺多,我们吃的很饱。

我们漫无目的的溜达着,竟然不经意间就来到了古城,我来到城门的面前感觉很新鲜,感觉第一次出远门旅游挺好玩的。

我们爬上古城,很好奇的,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看到这些我再想历史和现在,跨度很远,但是似乎又很近。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沿着城门的右侧慢慢的逛着下去,当时天很冷,但我们热情很高。

我们就拿着相机这里那里的拍。

我们从一些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着还遇到了一些和我们一样的背包客。

采风教学总结报告范文(3篇)

采风教学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感受自然之美,传承文化精髓”的采风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感受家乡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本次采风教学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课业负担日益加重,课外活动时间相对减少。

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拓展视野,我校决定组织一次采风教学活动。

2. 目的(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准备1. 人员安排本次活动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组织,各年级班主任协助落实。

成立采风教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地点选择根据活动目的,选择了以下几个地点:XX风景名胜区、XX历史文化遗址、XX民俗文化村。

3. 活动安排(1)前期准备:学生分组,明确各组任务;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参观地点的历史文化。

(2)活动过程:参观、学习、交流、实践。

(3)后期总结:撰写心得体会,举办成果展示。

四、活动过程1. 参观风景名胜区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XX风景名胜区。

在游览过程中,同学们被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此外,还进行了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攀岩等,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学生们来到了XX历史文化遗址,了解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遗址内的各个景点,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参观民俗文化村在XX民俗文化村,学生们参观了传统民居、手工艺品制作等,了解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还参加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俗氛围。

五、活动成果1. 学生收获(1)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采风报告八百字范文大全

采风报告八百字范文大全

采风报告八百字范文大全一、前言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一个以采风为主题的活动。

这个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

在此次活动中,我访问了不同的城市和乡村,与当地的居民交流、交朋友。

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也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二、采风经历1. 参观古镇活动的第一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

我们沿着狭窄的街巷,穿行于老式的石板路上,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氛围。

在古镇的街头巷尾,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美味的当地特色小吃。

在这个古老的镇子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领略到了人们对于自家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2. 走进乡村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这里的居民过着与现代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乡村里,我看到了绿色的稻田、晒晾的黄麦秸秆,还有来自农田的阵阵清风。

这里的人们勤劳而朴实,他们从事着农耕劳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在乡村的小道上,我与当地的居民交谈,他们分享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农耕经验及各种有趣的故事。

3. 体验民族文化此次活动不仅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我们来到了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民族舞蹈表演,听到了动人的民歌,还参加了一次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了解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互相借鉴,这让我深感自豪。

三、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发现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无论是古镇的古老文化、乡村的田园风光,还是不同民族的多彩文化,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欣赏。

其次,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可贵之处。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自觉传承和弘扬。

最后,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我们应该尊重并学习他们。

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能够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

采风报告范文

采风报告范文

采风报告范文采风报告,古镇风情。

古镇,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古老的城镇形态,它们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

最近,我有幸前往江南一带的古镇进行采风,亲身感受了古镇的风情和魅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的采风经历。

在这次采风中,我选择了江苏省的周庄古镇作为我的目的地。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市昆山市的南部,是中国六大水乡之一,也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

周庄古镇建于宋元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古镇内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为主,小桥流水、古树参天、青石板路、古亭古塔,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抵达周庄古镇后,我首先被古镇的水乡风光所吸引。

古镇内的河道纵横交错,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周围的古建筑和青瓦白墙,宛如一幅水墨画。

我乘坐游船游览了整个古镇,沿途欣赏了古镇的水乡风光,感受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古镇内的小桥流水、青石板路、古树参天,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感受到了那种宁静和恬淡的生活气息。

除了水乡风光,周庄古镇的建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镇内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保存完好,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我在古镇内漫步,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这些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现出了古镇的独特魅力。

古镇内的古亭古塔也是一大特色,它们保存完好,风格各异,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古镇内的民俗文化也是我这次采风的重点之一。

在古镇内,我看到了许多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如苏绣、木偶、剪纸等,这些手工艺品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此外,我还参观了当地的传统手工作坊,亲身体验了一番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深切感受到了古镇的传统文化魅力。

在这次采风中,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小笼包、糖醋鲤鱼、桂花糕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让我流连忘返。

古镇内的茶馆、酒楼也是一大特色,我在这里品尝了当地的传统茶点,感受到了古镇的饮食文化。

通过这次采风,我深刻感受到了古镇的独特魅力,古镇内的水乡风光、古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等,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风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

采风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根据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要求,我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

本次采风活动旨在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为今后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提供参考。

现将本次采风活动总结如下:二、采风活动基本情况1.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2.地点:XX省XX市3.参加人员:我单位全体成员4.活动内容:(1)参观当地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了解地方历史底蕴;(2)采访当地文化传承人,了解地方民俗风情;(3)考察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产品;(4)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等交流合作事宜。

三、采风活动成果1.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本次采风活动,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如XX寺、XX古城等,了解了地方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这些古迹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是我们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2.挖掘优秀民俗风情:在采访当地文化传承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优秀的民俗风情,如XX舞、XX曲等。

这些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我们推广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源。

3.考察文化旅游资源:本次采风活动,我们深入考察了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为我们今后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加强交流合作:在座谈会上,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

这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存在问题:(1)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2)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特色;(3)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建议:(1)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力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2)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3)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服务水平;(4)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艺术专业采风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亲近自然,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下面是分享的采风报告采风报告范文。

供大家参考!
采风报告采风报告范文
实习名称采风
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时间
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经常被我们忽视,从现在的一些艺术设计经典案例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为了更好的开拓我院学生的视野,我们09环艺(一)班进行了为期5天的艺术采风活动,分别对苏州乌镇杭州等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苏杭的自然风景因为有园林景观的衬托,整个自然风景有了山水画的味道,清新自然。

说到这,不得不说这苏州的园林代表——拙政园。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
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与拙政园毗邻的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尽管白色粉墙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

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

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采用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

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

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
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

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

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安排了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

苏州博物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苏州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就启程去杭州了,经过一个上午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杭州,休息了一下,就赴水乡乌镇开展采风活动。

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乌镇,那浓厚的文化底蕴、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从来就是我们心中的向往,探访追寻她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止过。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徜徉其中,好好领略她的风采了。

初到乌镇,远远就望见了那乌黑硕大的“烏鎮”二字矗立在铺满青瓦的房顶上,那乌镇固有的敦厚在目光接触到的刹那,一下子就不可抑止地绽放出来了,容不得你有半点的轻浮和张狂。

门口虽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但乌镇却泰山自若,平静安详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人。

大家整装肃容,准备着去探寻昭明太子梁统、沈平、张杨园以及茅盾、沈泽民、汤国梨、丰子恺等的足迹。

踏进乌镇,社员们一下子就被乌镇那灵巧的拱桥、涟漪微荡的流水、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吸引了。

漫步在狭长的青石巷里,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几近拙朴的外观,古旧而又考究。

无论街上巷子里是如何的喧哗热闹,走进房子里面,都不由得让人感到异常的宁静祥和。

百床馆、民俗馆、宏源泰染坊、江南木雕馆、钱币馆……一路走来,感受着江南水乡古镇风情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而最让大家沉醉的莫不过是茅盾故居了。

伫立在立志书院门口,聆听着大师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教诲,脚步移处,穿廊过厅,大师昔日读书、写作、干农活的身影不时地在脑海中萦回。

在茅盾纪念馆内,社员们更是领略了一代文坛巨匠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了解到茅盾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文化建设和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作别乌镇,让一颗留恋的心去聆听那摇橹声,品味着这经典的江南古镇。

乌镇之行,使我们有了接触自然的机会,有了实地触摸乡土的情怀,在追寻大师留下的光辉足迹的过程中,领略江南水乡风情,感受江南历史文化的温婉与深厚。

乌镇所呈现的无论是古朴还是灵秀,无论是婉约还是沧桑,都是一种美的意境。

这种美的形式反映了水乡民居文化的内涵。

江南多水,水启发人以智慧,人以其智用于水。

乌镇所代表的水乡文化是独特的、历史的,而当它们与现代文偶明和都市文化正渐渐远离时,我们却越来越珍视。

接下来我们游玩的是杭州西湖。

杭州的精华在西湖,可是西湖的精华在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