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采风报告
艺术采风活动总结

艺术采风活动总结艺术采风活动总结(精选5篇)艺术采风活动总结篇1近日,第七届中国画节艺术家采风走进美丽乡村活动在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举行。
参加第七届中国画节艺术家们在这里齐聚一堂,用手中画笔为好人代表画像,记录美丽乡村发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刘大为,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福生,潍坊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高密市委书记杨建华,以及潍坊市部分道德模范和好人代表参加活动。
杨建华在致辞中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市基本情况。
他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
近年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突出位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着力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组织举办红高粱文化节等多层次文化活动,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我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扑灰年画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首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
这次中国画节,充分彰显了丹青颂盛世,艺术为人民的主题,展出了一大批国画精品力作,展现了艺术家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举办的这项活动精彩纷呈、贴近群众,必将对传播中国画知识,普及大众审美水平,加快文化名市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艺术家们开始为道德模范和好人代表画像,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好人风采,传播好人事迹,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他们还在周围现场展开写生,用多彩画笔记录着对这里的感受、感动,创作了一幅幅精品画作,展现了新农村的发展成果和人文风貌。
意犹未尽的艺术家们,随后又挥毫写下了对松兴屯最诚挚的祝愿,寄予了他们对美丽乡村的浓情厚意。
采风活动中,艺术家们一同参观了松兴屯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亲身感受新农村、新气息,探寻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
艺术采风活动总结篇2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文化艺术采风活动美图美文持续不断的推介宣传,吸引外地影视摄制组纷纷到草店镇拍摄电影和取景。
艺术采风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艺术魅力,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能力,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X月X日赴我国某知名艺术园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艺术采风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我们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感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从而激发我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以下是对此次艺术采风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某知名艺术园区位于我国某历史文化名城,占地面积约1000亩,园区内汇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室、画廊、艺术馆等。
园区以“艺术与生活”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交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
此次采风活动,我们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艺术园区的特色,感受艺术氛围,激发创作灵感。
三、活动内容1. 艺术园区参观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园区内的各个展区,包括雕塑区、绘画区、陶瓷区、摄影区等。
每个展区都有艺术家现场创作,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2. 艺术家访谈我们采访了多位园区内的艺术家,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艺术生涯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我们深刻认识到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快乐,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3. 艺术创作体验在艺术家的指导下,我们亲自动手进行艺术创作,如绘制油画、制作陶瓷等。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不足。
4. 艺术品鉴赏在园区内,我们欣赏了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如油画、雕塑、摄影等。
在专业导览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以及艺术价值。
四、活动收获1. 拓宽艺术视野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我们了解到我国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
2. 提升审美能力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鉴赏艺术品,提升了自身的审美能力。
3. 激发创作灵感通过亲身体验艺术创作,我们激发了创作灵感,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4. 增进团队凝聚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团队凝聚力。
采风报告(10篇)

《采风报告》采风报告(一):实习名称:采风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习时间: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完美的事物经常被我们忽视,从此刻的一些艺术设计经典案例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的开拓我院学生的视野,我们09环艺(一)班进行了为期5天的艺术采风活动,分别对苏州乌镇杭州等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苏杭的自然风景因为有园林景观的衬托,整个自然风景有了山水画的味道,清新自然。
说到这,不得不说这苏州的园林代表拙政园。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构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艺术采风实习实践报告

艺术采风实习实践报告引言艺术采风是一种通过观察、记录和表达艺术作品的活动,可以帮助艺术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和技巧。
在本次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艺术采风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体验,下面我将对这次实习进行详细的报告。
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和技巧,提升自己对艺术品的观察力和品味,同时也加深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
通过采风实习,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并从中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实习过程在实习中,我参观了多个艺术展览,并与不同的艺术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我选择了水彩画、油画和雕塑三个不同的艺术领域进行采风,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
水彩画采风在水彩画采风中,我参观了一位知名水彩画家的个人画展。
他的作品主要以自然风景和人物画为主题,色彩鲜明、流畅而富有情感。
我通过仔细观察和对画家的解读,了解到他在画笔运用和色彩表现方面的独特技巧。
我也积极参与了他的水彩画工作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水彩画技巧。
油画采风参观了一次油画展后,我对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油画作品通常富有层次感和浓烈的笔触,给人以饱满的感觉。
我观察到一些艺术家在油画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纹理,通过透视和光影的处理来营造出立体感。
雕塑采风在雕塑展中,我观赏了各种形式的雕塑作品,包括大型铜雕、小型陶瓷雕塑和木雕等。
我注意到雕塑作品可以通过形状、材质和空间的利用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一些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立体感和动态感,给人以强烈的观赏体验。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艺术采风实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式是多样化的。
他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让我认识到艺术表达是一种多元化和开放的过程。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品味。
在采风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仔细观察艺术作品的细节和整体,以及如何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艺术活动采风报告

艺术活动采风报告引言在本次艺术活动采风中,我有幸参观了几个艺术展览和参与了一些艺术工作坊。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入了解了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并对艺术的创造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报告将介绍我参观的艺术展览和参与的艺术工作坊的内容,并总结这次采风对我个人的启发。
艺术展览展览一:现代艺术作品展这个展览是一个关于现代艺术的综合展览,展示了来自不同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中包含了绘画、雕塑、摄影和装置等多个艺术形式。
我特别被一幅绘画作品所吸引,它以抽象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表达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幅作品让我反思了我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
展览二:摄影艺术展这个展览是一个专门展示摄影作品的展览。
作品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现了摄影艺术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我被其中一张黑白照片所深深吸引。
这张照片通过对焦点的选择和光影的运用,传达出了极强的情感和意境。
这让我更加了解了摄影艺术的强大影响力。
艺术工作坊工作坊一:绘画工作坊这个绘画工作坊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画家主持,他向我们介绍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实践绘画,他耐心指导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通过这次工作坊,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的画笔和颜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个工作坊让我对绘画产生了更深刻的兴趣和理解。
工作坊二:陶艺工作坊这个陶艺工作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体验。
我们得到了一个块未经加工的黏土,并通过手工塑造的方式创造出独特的陶艺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黏土的质感和塑造的乐趣。
完成作品后,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彩泥进行上色,让作品更加生动。
陶艺工作坊增强了我对手工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总结通过这次艺术活动采风,我对不同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艺术展览让我欣赏到了不同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而艺术工作坊则让我亲身体验了艺术的创造过程。
这次采风对我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对艺术的兴趣增加了,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想法。
我也意识到了艺术对个人表达和沟通的重要性,并决心继续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
大学艺术采风实践报告,艺术实践报告

大学艺术采风实践报告,艺术实践报告大学艺术采风实践报告,艺术实践报告1近日,我和我的同学们组成一个小组前往北京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艺术采风实践活动。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各自采风,并在参观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关于艺术的知识。
在此,我想分享我的观察和经历,并谈谈我对艺术的理解。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
那天的气温非常低,但广场上仍有许多游客。
原来,这里黄土高原的气候与北京的气候截然不同。
作为一名来自南方的学生,我对这座建筑和我所经历的风土人情感到非常困惑。
一名当地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天安门的历史,以及其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的重要地位。
我深入思考了这座建筑的背后的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第二天,我们前往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藏品,包括汉代的遗物,如陶器、青铜器、金器和玉器等。
这些展品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社会问题。
在这里,我看到了被中国人民传颂了几千年的文明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接下来,我们去了798艺术区。
这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有各种专业的画廊和艺术品商店,有各种文化展览和艺术活动,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青年的参与。
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鼓励观众参与,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我不得不承认,这些作品像艺术品一样打动了我的内心深处。
通过这次实践,我逐渐了解到艺术不是表面的美丽和华丽,而是深入内心的启迪和感悟。
艺术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和文化,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社会意识。
在这个世界上,艺术是我们灵魂的基盘,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推动力量。
总之,艺术采风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学习机会,它带给了我们许多新的想法和启示。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享受到艺术所带来的益处和文化价值,这将对我们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能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早日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采风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根据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要求,我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
本次采风活动旨在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为今后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提供参考。
现将本次采风活动总结如下:二、采风活动基本情况1.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2.地点:XX省XX市3.参加人员:我单位全体成员4.活动内容:(1)参观当地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了解地方历史底蕴;(2)采访当地文化传承人,了解地方民俗风情;(3)考察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产品;(4)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等交流合作事宜。
三、采风活动成果1.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本次采风活动,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如XX寺、XX古城等,了解了地方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这些古迹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是我们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2.挖掘优秀民俗风情:在采访当地文化传承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优秀的民俗风情,如XX舞、XX曲等。
这些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我们推广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源。
3.考察文化旅游资源:本次采风活动,我们深入考察了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为我们今后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加强交流合作:在座谈会上,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
这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存在问题:(1)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2)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特色;(3)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建议:(1)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力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2)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3)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服务水平;(4)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者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艺术采风实践专题报告

艺术采风实践专题报告前言艺术采风是对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个信息丰富、交流便利的时代,这种形式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篇文章将基于我自身的经历,分享在艺术采风中所进行的实践和收获。
实践背景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我经常有采风的实践经历。
具体的实践包括参观博物馆、画廊、参与展览、行走街头等等。
针对这些实践的经历,我分别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
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作为集合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大杂烩”,是我们艺术生不可忽视的宝藏。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从中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特点。
同时,对博物馆进行透彻的了解,包括文物、史料等方面,也能够为我们更好的改进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素材。
在这个关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具有目的性的学习”,在以感受和欣赏为主的同时,加强对艺术作品内涵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画廊参观相对于博物馆,画廊可能更偏向于现当代艺术品的展示和交流。
不同于博物馆较为被动的展览形式,我们可以通过画廊参观,亲自与画家交流,对于艺术创作的动机和立意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当代艺术先驱的作品风格,也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予以创新和超越。
展览参与绝大多数展览都给艺术爱好者留出了相对的空间,有关即时交流和互动的聆听性体验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同样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我得到的不仅是对艺术作品本身的理解,同时获得的还有其他视角对于艺术和社会的思考和情感分享。
街拍和行走除了上述形式,我个人也非常钟情于走动街头进行艺术采风。
在进一步的探索中,我感觉艺术作品不仅是画框里的内容,还有在经过一段路程和生活的遭遇后的变化和再现。
这需要我们在采风时注重细节,善于发现不同角度下的艺术作品精髓。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每个人对于艺术品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巨大差异的同时,也优势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采风报告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通过感受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本文是XX精心编辑的艺术采风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艺术采风报告范文篇一喜欢云南,尤心得喜爱。
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泉水溪流,这次有幸游览,真的是人生一大美事。
对于在城市生活了太久了的我们来说都很向往去那山川水蓼诗意般的云南,有太多的期待与诱惑牵引着我们无法控制的心,开始明白什么是一触即发,什么魂牵梦绕。
虽然这只是一次短暂的采风活动,但是带给我的却有着无限的惊奇、激动。
感叹这天地间有如此净土,别致迥异的风土人情带来的是异样的视觉冲击,秀丽明朗的水乡茂林带来的是纯洁的心灵洗涤。
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占全国人口%,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
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
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
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参观大理古镇,大理也是闻名遐迩的古镇,走在这古街道上,走在千年前段氏王孙呼吸过的空气中。
抚摸的古镇的
城墙,这里有过风吹、日晒、冰蚀,刀光
剑影在这里流离。
大理因洱海闻名,幻想与洱海相对,天高云淡、春暖花开、心犹存空寂清新。
厚重朴实的大理啊。
大理的秋晨清凉温润,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却是古朴而幽静了。
大理城的城区道路至今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十分的古朴、别致。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到处可见古朴雅致的白族传统民居。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典型的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
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
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
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他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
白族民居特别重视内部装修,院内各处装修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
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大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比如:傣家竹楼、壮族的干栏式木楼、普米族的木楞房、彝族的土掌房等。
坐上了开往大理的大巴,我们并没有是直接地月入大理,9点钟开行到达世界恐龙谷,参观恐龙化石了解这种史前巨兽,身躯之庞大令人惊叹,同时也了解了目前科学界认可度最高的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猜测,是因为超大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至于这是否就是真相,大概谁也不会知道吧。
第一天中午的离开了恐龙谷,吃过饭后便到了楚雄彝人古镇自由活动,大家都三五成群地散开游玩,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特别的建筑以及琳琅满目的彝族旅游商品都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但这里只安排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也就只能是过戏,不是重点了。
次日继续前往大理,早上的时候顺带参观了大理博物馆,傍晚,终于到达了
期待已久的大理古镇,面临洱海,背靠苍山。
在大理,天气明媚,阳光灿烂,大街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商品,建筑也有彝人古镇有所不同,这里的街道很干净,没有在城市的喧嚣和匆忙,抬眼就是大片的云朵,还有延绵十几里的苍山,恢宏壮丽的耸立在我们眼前,山体只能看到半山腰,以上的山体都被云雾遮挡,听说山顶是有雪的,好美啊,早有耳闻
大理古城在80年代的一场地震里遭到损坏。
大理的古城是新建的,无论在规模和房屋建筑上,它远没有丽江的古朴和气势。
但大理带给我的感觉依然很清新很安静,宽大的青石板路,很别致的建筑,庭院里清雅秀美的花草,街前到处都是源源不断的潺潺流水,随风飘动的树梢,烤乳扇的白族阿婶,很安逸的人们,房檐上精致的花纹,和屋檐的翘角尽显古代建筑的厚重与华丽。
洋人街酒吧街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晚上,我们大个班的同学都聚到了一家名叫BAD MONKEY的酒吧齐齐喝杯,感受这种别致的感觉,近10点时还有外国人的摇滚演唱,整个店内的气氛被带到最高。
大理,是个白族为主的城市,他们以白色为尊贵,无论建筑亦或服饰。
建筑为白墙瓦顶,白色的墙上有文字和图画,但这些只占很少的位置,墙体上会留出大片的白色,白域均有方框。
服饰上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
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色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
花边裤角的裤子,
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
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白族服饰中最有特色的要数白族金花头饰——“风、花、雪、月”。
一顶漂亮的金花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
在参观之后的参观严家大院时,还品尝了白族三道茶和欣赏了白族歌舞表演“掐新娘”等。
时间过的很快,我们的艺术采风一周时间就要结束了。
心中奈何有多么不舍,还是往回又折回了大理。
我向来对吃的东西敏感,但是这次采风一
路到现在没吃到什么好东西,可能我把更多关注留在了古色古香的饰品上。
大理城内卖饰品的店不少,在大理的最后一天大家都去采购也是为纪念下这次采风吧。
虽然不能在这里留下什么,但是却可以把这里的某件与自己有灵性的物品带走、保存。
女孩都是喜欢首饰的,我也不例外。
现在流行的钻石和铂金缺少一种气质,新款的首饰也没有了以前那种端庄,看到大理小店里卖的那些手工的耳环手镯簪子,虽多半不是纯银的,却不失民族风情。
当然纯银的手镯在这里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传统复杂的雕花图案,厚重朴素的特色礼品,愿谁看到都会想占为己有。
采风回来后我一直还想着云南,远方的云南是否记得我这个曾经的过客呢?
艺术采风报告范文篇二第一次来到来到这广阔的蒙古大草原,时间的划过就是如此的悄无声息而又不留痕迹,看着车辙不断在脚下延伸,看着梦想一点点的收录在镜头之中。
当那片片回忆都已化作岁月的见证,定格在那一瞬间。
这次内蒙之行为期五天,共走访两个城市,感觉还是非常值得的。
也谢谢学校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踏上内蒙土地上的第一个感觉是:天气凉爽。
从哈尔滨一路走来,下车后迎接我们的首先是习习微风,配合着蔚蓝的天空和漂浮的白云,立刻就让我喜欢上了这美好的草原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