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西南地区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ppt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ppt
交通运输的建设 ──以西南地区为例
自学提纲: 一、地理背景
1、位置、范围
2、区位条件
3、自然条件
4、资源条件 5、社会经济条件 思考: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三、交通面貌的变化 1、建国前的状况 2、交通建设的成就:铁路、公路、水运 四、西南地区未来交通的规划
四 川 重 庆 贵 州 广 西
方 式 铁 路 公 路 航 道 海 港 航 空 管 道
建国前 线少、标准 低、运力小 线少,多泥 土路 少,多天然 河道 极少
极少 无 现代交通空 白
建国后 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新建、扩建 了十多条铁路,已成网。 发展更为迅速,公路网不断得到扩 充和完善 川江、西东水系航道得到全面整治
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地区, 现有的不少交通干线就是在这种契 机下修建的
2、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及特点 地 形 多山、起伏大、 地 自西向东跨越我 势 国地势三级阶梯 条 件 地 质 条 件

对陆路交通的影响 给陆路交通带来极大障 碍,修建公路、铁路均 要克服许多天然屏障, 工程十分艰巨

对水路交通的影响
分布集中 农林资源与矿产资源各占潜在价值的 地域组合 一半左右,有利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林资源等各 配合好 类自然资源的种类都很多,有许多类 别在全国居于主导地位,并且分布集 中、地域组合好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交通运输有很大的潜在要求
4、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改造、新建了广西沿海港口 发展快,开辟了国际航线 已发展成网 公路运输为主,已成网,航空发展 快
西 藏
牦牛
公路
黔桂、 湘桂、 成渝、 宝成、 川黔、 贵昆、 成昆、 湘黔、 襄渝、 枝柳、 南昆、 内昆

2018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地理西南区教案

2018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中国地理西南区教案

中国地理西南区阐明西南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阐明西南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阐明西南区矿产资源及其工业特色。

知识整合西南区由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5省(市、区)组成。

全区面积137.69×104km2,占全国14.34%,人口2.44亿(2001年末),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1%,人口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多达40余个。

本区地理位置具重要意义:(1)占据了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各一小部分,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异显著,农牧业生产的立体性强。

(2)所在纬度较低,使本区的热量有充分的保证。

(3)离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较近,使它可以得到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降水,同时又可凭借北海、防城两港发展对外贸易。

(4)紧邻中南半岛诸国,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一、地质环境西南区属于亚欧板块内中国板块的一部分,其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性之复杂为国内罕见。

有3个构造单元:(1)西部中生界褶皱带,新构造运动中属强烈上升区,新老断裂活跃,地震既频繁又强烈,常造成灾害;(2)扬子地块;(3)华南早古生界褶皱带。

二、地貌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川西滇西山地自北而南的走向清晰地反映了山脊线、高原面和谷地海拔沿同一方向递降的特点。

地势起伏之大也为其他各区所罕见,最大高差相差近7500m。

(1)宏观地貌格局深受大地构造制约。

构造背景对西南区地貌格局的决定性作用是导致其多山地、高原。

(2)岩石性质强烈影响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红色丘陵广泛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西南区的分布极其普遍。

较为集中的数滇东地区、贵州、四川盆地南缘和广西。

(3)流水的深切割塑造了独特的峡谷地貌。

西南区在我国以多深而长的峡谷著称。

川西、滇西山地,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及其支流的纵向构造谷地,大多以峡谷占优势。

重庆市东部切穿巫山形成了著名的三峡。

(4)冰川作用对西部高原山地地貌影响巨大。

(5)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选考专题】高三地理主观题分类精练(二十二):西南地区③

【选考专题】高三地理主观题分类精练(二十二):西南地区③

【选考专题】高三地理主观题分类精练(二十二):西南地区③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中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下图2是成都和攀枝花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图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在四川西部山区陆续建设了300多个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

近年来,当地的许多工业企业面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市场萎缩等问题,部分工业城市出现衰落。

(1)据图说出四川省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2)该省位于我国(填四大地区),目前该省处于(填发展阶段)(3)与成都相比,攀枝花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填“大”或“小”),并分析原因。

(4)攀枝花市所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但该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5)简述当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对目前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五省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形崎岖,交通落后。

其中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喀斯特王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溶洞、漏斗、洼地等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观。

图1为西南五省区略图,图2为贵州某溶洞内部的地貌景观。

(1)从自然属性看,西南地区资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

(2)贵州溶洞众多的物质基础是广布,其形成主要是因流水作用而成,但溶洞内众多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作用的结果。

(3)依据图中信息推测,四川省铁路线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4)简述昆明与贵阳冬季天气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盆地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亿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在地层中形成了盐层,所以四川盆地井盐丰富。

贵州省素不产食盐,所需食盐绝大部分从四川运入。

川盐入黔历来以水道运输为主,四川生产的盐先运往长江各口岸的入口处,再沿长江支流河道运往贵州各地。

高二区域地理:西南地区——以云南为例

高二区域地理:西南地区——以云南为例
降水季节变化大于贵阳。 原因:昆明大多数时候位于准静止
锋暖气团一侧,冬季以晴朗 温暖的天气为主;贵阳位于 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阴雨 连绵的天气较多。
阿诗玛的传说
阿诗玛是阿着底村的姑娘,她与哥哥阿黑 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日子。有钱有势的财主 热市巴拉,想娶美丽的阿诗玛做儿媳妇,他派 人上门说亲不成,便把她抢回去,关进牢里。 勇敢、机智的阿黑听说后,立即骑马赶到财主 家。他和财主比赛唱歌,比赛砍树、接树、撤 种、拾种等,都把财主斗败了。狠心的财主不 服输,反而放出老虎来,又被阿黑射死了。当 获胜的阿黑带着阿诗玛回家时,财主勾结崖神, 放出洪水。当他俩过河时,滔滔洪水冲走了阿 诗玛。阿黑为了找到阿诗玛,大声呼喊:“阿 诗玛!阿诗玛!”后来,应山仙子把她搭救上 来,但变成了眼前这座“阿诗玛”石峰。如今, 游人若对着它喊一声:“阿诗玛!”那么,对 面石崖和石林都会传来“阿诗玛”的回声。
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4分)
以高原为主;
地形以XX为主
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 地势情况
地形崎岖;
起伏状况
喀斯特地貌广布。
典型地貌
描述地形特征的一般模式
有岛屿、半岛等,海岸线特征也可以描述,如海岸线曲折或平直…
云南地形图
云南主要河流分布图
2.找出主要的河流,判别河流所属的水系,并观察其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金沙江属长江水系;南盘江属珠江水系;元江属红河水系;澜沧江属澜沧江 (湄公河)水系;怒江属怒江(萨尔温江)水系;独龙江属伊诺瓦底江。
流向:由西北地区流向东部、东南部、南部,符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
3.流经6个国家故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干流,目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 贸易的重要国际通道。上游河段主要开发的是 发电(开发水电)资源,原因是 上游河段落差、大、水量大 等,开发同时易出现 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下游 河段开发建设的主要功能是 航运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2.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2.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一、复习目标:(一)考点说明1.本考点在近5年高考中重现率为100%。

2.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反映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运用图表分析西南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考纲要求及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南昆铁路的建设,大西南地区在建国后的交通发展和今后措施。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2.能利用南昆铁路示意图分析南昆铁路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从而能联系当地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断转化的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西南地区交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3.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化。

4.南昆铁路建设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式教学。

四、教学流程:(一)基础回顾:引入:回顾必修地理,提问:1.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5种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我国主要以铁路为主。

高三地理 第九单元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大纲人教版

高三地理 第九单元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大纲人教版

第9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归纳学法建议本节教材主要讲述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在理解和掌握上首先认清西南地区发展的关键是交通,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只有交通运输得到根本的改变,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只有交通运输得到进一步发展,“沿海、沿江、沿边”的区域优势才能发挥,也因此才能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大西南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本区解放前的落后交通状况、现在的交通发展状况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交通问题方面,从思想上认识发展西南交通对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最后以南昆铁路为例,明确这条铁路把沿海与内地连成一体,把铁路沿线的资源矿产、农林、旅游、人力开发、铁路轴线的经济辐射作用、脱贫作用、巩固国防作用联系起来,西南区域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思路分析南昆铁路北接贵州红果,A选项错误。

B、C、D三选项所述,体现了南昆铁路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 BCD思维诊断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认为A选项正确或者认为 D选项错误。

排除障碍的办法是:①明确红果的位置;①明确南昆铁路可连接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从而发展外贸,开拓国际市场。

知能达标训练1.继我国成昆铁路之后在西南山区新开通的又一条铁路大动脉是A内昆铁路 B贵昆铁路 C南昆铁路 D.昆河铁路(答案:C)2.西南地区的发展,关键是A控制人口 B.开发能源 C交通建设 D.科技与人才(答案:C)3.有关南昆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穿越广西和云南两个省区B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出海大通道C是八五、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D是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答案:A 南昆铁路北起红果,东到南宁,西至昆明,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4.为解决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外运,促进红水河水能资源和广西平果铝矿开发而修建的铁路是A.内昆铁路 B.贵昆铁路 C.南昆铁路 D.昆河铁路(答案:C 建设南昆铁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红水河水能资源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5.昆河铁路的南端是A河内 a河池 C河E D.河阳(答案:)6.广西和四川的铁路交通中心分别是A成都、桂林 B重庆、柳州 C南宁、柳州、成都 D.重庆、柳州、南宁(答案:C 南宁、柳州是广西铁路交通中心,成都是四川铁路交通中心)7.在广西南部沿海进行重点新建的港口是A北海港、防城港 B北海港、钦州港 C防城港、湛江港 D.防城港、钦州港(答案:D)8.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上着重从有效减缓襄渝铁路运输紧张状况的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是A整治西江及其支流航道 B整治川江水运航道C整治乌江水运航道 D整治荆江水运航道(答案:B)9.西南区正在计划扩建的对外国际通道是A青藏铁路 B滇缅铁路 C滇缅公路 D.昆河铁路(答案:D 扩建昆河铁路,加强与越南的联系)10.下列有关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力大,运量大B.西南区是我国解放后铁路建设发展较慢的地区C西南的交通建设可充分发挥其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D为提高西南区际铁路出口通道的运输能力,可扩建和改造成昆线川黔线(答案:C)11.三峡工程对西南区交通运输产生的影响有:①川江运输能力大大加强;②缓解襄渝铁路的运输压力;③力0强西南区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系;④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南区交通运输的落后面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 三峡工程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西南区交通运输的落后面貌)12.读右边"1994~1999年云贵两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图回答:11994年农村贫困人口达1 000万的省是省。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西南地区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西南地区
第五讲 西南地区
(川、渝、滇、黔、藏) 第一节. 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合 第二节. 中心城市 第三节. 地域文化
第一节. 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合
自然地理上的西南,指的是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及青 藏高原等地理单元,在政区上包括今天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 藏以及陕西省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 西南为内陆地区,除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区多 属于从青藏高原下降到低海拔的华中丘陵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为中国 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二阶梯。海拔多在500~2000m之间,大部分地区 都是山地与高原,气候总体上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西边的高原 高寒气候及北边的温带气候明显不同,与东边同处于亚热带的华中地 区气候也有一定差异。西南地区由多个地理单元组成,各单元之间也 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2.云南: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十分悬殊,地形以哀牢山东侧 的元江为界,分为滇东、滇西两大部分。元江以东为云南高原,广泛 分布石灰岩岩溶地貌,元江以西为横断山脉“三江并流”的纵谷区。 云贵高原地形复杂、交通困难,各区域缺少交流,难以形成较大 规模的统一文明,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保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相 对而言,云南高原有滇池和洱海两个较大的平坝,文化隔绝的情况没 有贵州高原严重。 当中央政权对云南行使上下统属的政区关系时,云南的行政中心 在滇东,如两汉益州郡、西晋的宁州(治所均在今晋宁县)、元明清 的云南省会(今昆明)均选择在滇东地区;当云南游离于中央王朝, 自成一个独立的民族政权时,云南的政治中心则在滇西地区,比如南 诏和大理国时期。就区域优越性而言,滇西胜于滇东,就与中原王朝 保持统一性而言,滇东胜过滇西。 四、川西高原 它既是四川盆地的西缘,又是青藏高原的东缘。主要包括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北纬30°为界, 北部属青藏高原主体的一部分,草地沼泽广布,为重要牧业区,南部 为横断山地北段,山河相间排列,河沿有一定的农业耕作区。

高考地理重点地区试题集锦--西南地区

高考地理重点地区试题集锦--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1.(36分)读图5、图6,回答有关问题。

(1)图5是“滇西北地区略图”,这是有世界上独特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

图中Ⅰ河为_____江,Ⅱ河流出我国后称为__________河。

(4分)(2)图6是“‘三江并流’所在地区气温、降水量与海拔的关联示意图”。

图中的气温垂直递减率7月_____(大于或小于)1月;这里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海拔约______米的山坡上。

(4分)(3)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8分)(4)有关部门计划在Ⅲ河上修建梯级水电站,但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

试对Ⅲ河水能开发的两种意见分别说明理由。

(12分)赞成:反对:(5)除水能资源外,“三江并流”所在省(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8分)(1)金沙江(或长江)湄公河(2)大于 2200~2300米(3)地形: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或位于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水流急,落差大)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4)赞成:开发水能,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西电东送后,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并且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反对: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修建水电站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从而破坏生态环境(5)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与东南亚国家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优越等 t2.(36分)读“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流经两地区主要河流“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以及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12分)(2)说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8分)(3)比较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