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合集下载

浅谈C80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浅谈C80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SANZHUANG SHUINI
37
表 9 C80 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试件编号 S- 9 S- 10 S- 15 水胶比 0. 26 0. 26 0. 26 水泥用量 ( kg/ m ) 450 450 450
3
掺合料用量 ( kg/ m ) 100 100 100
3
砂率 ( % ) 40 40 40
槽中 , 再融化 4h 为一个循环。冻融试验, 共留置 5 组试件, 28d 龄期试压一组, 其于 4 组中 2 组作 冻融试验, 于 150 次循环后试压 , 另 2 组为对比试 件。经 150 次 循环, 其强 度损失率均小 于 25% , 重量无损失 , 表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冻 性能。 三、 结 语 国内外工程实践充分表明 , 应用高性能混凝 土 , 节能、 节材、 节地和环保的潜力巨大。据有关 专家统计分析, 将混凝土性能每 提高一个等级 , 我国每年可节约混凝土 1. 35 亿立方米 , 减少水泥 用量 4320 万吨 , 可以节约标准煤 1144 万吨, 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 1029. 6 万立方米 , 减少大量铁矿石 的进口量。同时, 应 用高性能混凝土 , 可以有效 解决当前建筑结构中普遍存在的肥梁胖柱问题 , 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改善建筑物使用功能。由此 可见, 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 经济效益、 环境效 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 作者单位: 1. 哈尔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 2. 哈尔滨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
化学成分 ( % ) SiO 2 93. 5 A l2O3 0. 63 Fe 2O3 0. 828 GaO 0. 34
7
C80 级混凝土的配合比
( H- FDN110) 减水剂 , 三电厂超 细粉煤 灰, 齐齐 哈尔铁合金厂生产的硅灰, 配制出 C80 级高性能 混凝土, 其配合比见表 6。

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绍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配备及应用、施工质量的具体对策、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备及应用常见问题分析1. 定义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2.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2.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至于高性能混凝土应达到多高强度,世界各国暂无统一的明确规定。

2.2具有良好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施工时能达到自流平,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具有良好的可泵性。

这种优良的工作性能可以保证施工时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提高施工效率。

2.3使用寿命长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

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4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过程中不开裂,收缩徐变小。

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不易产生施工裂缝。

3.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备及应用3.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备原则配制的基本原则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如硅灰、粉煤灰、矿渣等,并从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施工工艺方面考虑,以获得高流态、低离析、质量均匀的高强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是一种特殊的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强度较高、耐久性好的水泥混凝土,具有高抗压强度、高抗裂性能、优异的耐久性、良好的抗冻性、减缩性和流动性等特点。

HPC可以在大跨度桥梁、高楼大厦、堤坝、隧道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之一。

一、HPC的特点1、高抗压强度:HPC的抗压强度在60—100MPa之间,比普通混凝土高出近3倍,远远高于传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高抗裂性能:HPC的抗裂性能好,能够避免在干缩过程中的裂缝和变形,有效地保障了结构的稳定性。

3、优异的耐久性:HPC在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其性能,不受酸、碱、盐等腐蚀,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工程。

4、良好的抗冻性:HPC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高效减水剂,有效地减少了含水量,提高了水泥水化率,增强了抗冻性。

5、减缩性好:HPC中加入了控制混凝土收缩量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干缩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6、流动性好:HPC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可通过自流、振捣、压实等方法施工,保证结构的密实性。

二、HPC的应用HPC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高楼大厦、高耸危济建筑、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如隧道、水坝、高速公路、机场等)、工业场所(如化工、电厂、火车站等)以及各种特殊场合下的建筑结构中。

HPC还可用于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墙板、地板、梁、柱、板、管道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HPC的制作HPC的制造过程相对比较复杂,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材料的选取:HPC需要选择优质的水泥、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等原材料。

2、配合比的确定: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制作的目的,通过实验确定配合比以保证HPC的高性能。

3、掺合料的配比:掺合料的配比一般在10%以上,可以根据各种环境的不同要求确定。

4、混合过程的控制:HPC混合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方向等参数。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22 .. 6水 ‘
拌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水 。 其质量应符合 《 混凝 土用水标 准)G 6— ) J3 J 20 的规定 。凡符合饮用水标准 的水 . 06 既可使用。 为防止发生破坏性碱骨料反应 . 当结构处于潮湿环境且骨料有碱 活性时 .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 K . . g超时采取 O
21 .. 度 2强
求. 偏差不宜大于+ 0 m。 2m 混凝土 的强度是其最基本 的性能特征 。高层建筑 、 大跨度桥梁等 () 4 搅拌混凝 土前 . 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 的含水率 , 根据测的含水 都对混凝土强度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一般认 为 . 只要水胶 比低 于 1 . 率 的大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 比 . 4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原则和原材料控制 .
2 配制 目 . 1 标其 主要影响因素
211耐久 性 ..
商性能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首先要保证 其满 足耐久性要求 . 与普 这 通 混凝土不同。耐 久性要求包括抗渗性 、 冻性 、 抗 抗化学侵蚀性 、 抗裂 性、 耐磨性和体积稳定性 以及碱一集料反应等。由于大多数造成混凝 土劣化的原因都 是有害介 质通过水的侵入而发生的 . 所以混凝土抗渗 性直接影响到混 凝土的运输混凝 土时 。应使罐 车高速旋转 2一 采 O
3s, 0 )但不得再次加水 。 () 3 杜绝现场 随意对混 凝土加水而加大流 动 陛, 那样会改变混凝
土的水胶 比. 降低了混凝土 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工程特点 , 所处环境以及设计 、 施工 的要求 , 品种 和强度 选择 () 4 混凝土人模前 . 应把模板内的残渣清 扫干净 , 采用专用设 备测 配 制高性能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定 混凝土 的温度 、 坍落度 、 含气量及泌水等工作性能 , 只有拌合物性能 ( 15 2 0 ) GB 7 — 0 7 规定 。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符合设计或配合 比要求 的混凝土方可入模 浇筑 。 222细 骨 料 .. () 5 混凝土浇筑时 . 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 , 间隙时间不 应采用级 配合理 、 质地均 匀坚固 、 吸水率底 、 孔隙率小 、 洁净 的天 得超过前层混凝土 的初凝 时间或 能重塑的时 间,不 得随意留置施工 然河砂 , 也可采用专 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 不宜使用山砂。 不得使用海 缝 。 砂 细度模数 M = . 3 x2 —. 6 0 () 6 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 时 , 应避免模板 和新 浇筑混凝土直接 223粗骨料 .- 受阳光照射. 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摩及附近的局部气温 应选 用级 配合理 、 粒形 良好 、 质地坚硬 、 洁净的碎石 , 也可采用碎 均不超过 4 %. 0 并尽可能避开最炎热 的时间段浇筑混凝土。混凝 土人 卵石 ,宜 采用砂岩石 。粒径宜 为 5 2 rm.最大公称 粒径不 宜大于 模温度宜控制在 5 3 ℃ -0 a ~0 2r 5 m。不得大过设计保护层厚度 的 2 或钢筋的最小间距的 3 a / 3 / 4 () 7 在浇筑混凝 土过程 中或浇筑完成时 , 如混凝 土表面泌水较多 , 2 .矿物掺合料 。(级 粉煤灰 、 .4 2 I 磨细矿粉 ) 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 土条件下 . 采取措施将水排 除。 I 级粉煤 灰需 水量比不应大于 1 0 细 度不应大于 1%. 0 %, 2 烧失量 () 8 混凝土振捣 过程 中 应避免重复振捣 , 也不能将振捣棒放在混 不应大于 3 %。磨 细矿粉 比表面积应3 O 5 0 /g 烧失量 不应大 于 凝土内平拖 . . O 5 ~ 0 m ̄ , K 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 应避免碰撞模板 、 钢筋及其它 3 %, . 需水量 比不应大于 1 %, O 0 活性指数不应小于 9 %(8 ) 0 5 2天 。 预埋件 。 225 ..外加 剂 () 9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 中及 时将入模混凝 土均 匀振捣密实 , 不得 采用减水率高 、 塌落度损失小 、 适量引气 、 质量 稳定 、 能满足混凝 随意加密振点或 漏振 . 每点的振捣时 间以表面泛浆或 ( 转第 1 下 3页 )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特性及发展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特性及发展应用
检 验方 法 》( J3 9 ) J 5 — 2 的规 定 。 G
减水 剂及掺合足够 的超细 活性掺合料 , : 如 硅灰 、 优质粉煤灰 、 细磨矿 超 渣等达到低水胶 比状态, 并且具有耐久性、 工作性、 各种力学性能的新型 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以耐久性作为设计 的主要技术指标, 针对各种用 途的要求, 能保证混凝土的适用性和强度并达到高耐久: 高工作性、 陛、 高 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需要知道的是, 强度高的混凝土不一定就是高强 混凝士 , 高性能混凝土也不一定就是高强混凝土。强度高了如果性能不 好 , 不 是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建 设 部 大 力 推 广 的 不 但 强 度 高 并 且 性 能 好 的 也 新型混凝土 。在实际推广应用 中需避免重强度、 轻性 能的错误做法。
1 高 强 混 凝 土 的特 性 . 2
() 1 强度 高。与普通混凝土相 比, 由于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 以及弹性 模量 比较高 , 能利用这一特性大幅度的降低高层和超高层工程纵 向受力 结构 的截面尺 、 扩大 了工程的使用面积 , 较大程 度上提高 了工 程的使用 功能 ; 并且 由于结构截面尺寸的降低 , 大大减少 了工程结构的 自重, 从而 解决 了工程的结构 自重 占主要因素 的问题 。不仅如此 , 由于混凝十强度 的提 高, 还能节约混凝土 的原材料、 加快施工进度提 高建筑工程 的经济
1 高强 混凝 土的定 义及特 性
11 高强混凝土的定 义 .
混凝土的强度级别 ≥C 0的混凝 土称之为高强度混凝土。 6
改善 了混凝 土的工作性; ②微集料 作用: 高性能混凝 土中胶凝 材料用量
大, 有较大部分不 能完全水化而取微集料 作用 。由于矿物掺合料很细 , 能 置换 出混凝土 中更小空间 中的水 , 混凝土更密实 , 使 于是强度 、 渗性 、 抗 抗冻性、 抗腐 蚀性 等提高, 而干缩及 徐变降低; 胶凝材料及火 山灰反应 ③ 作用 : 矿物掺合 料不仅是胶凝材料 , 还可 以水化凝结硬 化, 产生强 度, 更 重要的是能与水泥水化产物 C ( H) 发生火山灰反应, a0 , 改善水化物组成 与过渡区微观 结构 。另外, 多数细矿物掺合料水化放热低 , 大 因此有利于 制备高性能混凝土 。某些矿物掺合料 , 如掺粉煤灰及磨细矿渣 的混凝土 , 对提高混凝土强度效果并不明显,却可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得到改善 , 大 大 降低 其 渗透 性 , 而 提 高 其 耐 久 性 。 从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

能降低用水量 , 减少水灰 比。 使混凝土的总孔隙 . 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 大幅度 降低 。 泥在加水搅拌后 , 水 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 在这些絮凝 混凝 土 工 程 因 其 工程 量 浩大 , 会 因耐 久 性 不 足 对 未 来 社 会 造 成 状 结 构 中 , 裹 着 许多 拌 和水 , 而 降 低 了 新 拌混 凝 土 的 工 作 性 。 工 将 包 从 施 极 为 沉重 的负 担 。 据 美 国一 项 调 查 显 示 . 国 的 混 凝 土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中为 了保 持 混 凝 土拌 合 物 所 需 的 工 作 性 . 必 须 在拌 和 时相 应 地增 加 美 就 总 价 值约 为 6万 亿 美 元 ,每 年 所 需 维 修 费 或 重 建 费 约 为 3千 亿 美 元 。 用 水 量 , 样 就会 促 使 水 泥 石 结 构 中 形 成 过 多 的 孔 隙 。 当加 入 减 水 剂 这
实 度 和 空 隙 特征 。混 凝 土 密 实 度 越 好 , 强度 越 高 , 且 毛 细 管 孔 道 少 , 并 周 围 环境 的水 不 容 易 渗 入 , 而 其 耐 久性 也 愈 高 。在 相 同 的密 实 度 的 因
条件下 , 混凝 土 的空 隙 小 且 为 封 闭 而 分 散时 , 久 性 较 高 。 耐 综 前 分 析 , 提 高 混 凝 土 的 耐久 性 , 须 降 低 混 凝 土 的 孔 隙 率 , 要 必 特
要】 近些年来 , 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 高, 某些工程根据 自身特点 需要 , 在提 出高强度的 同时, 也提 出耐久
性 和 施 工 和 易性 的要 求 。
【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 耐久性; 用 应
1 高性 能 混 凝 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

鼹塑:整凰.浅谈高性能混凝土(H PC)的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卢建财余磊(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喃要j高性能漫凝圭制备的主要鼓术途径是掺优质治巨珍和件和高效减水烈,使高性能混凝土炙得既经济叉具有环境生态保护作用。

本文以郑卅黄河公铰两用桥承台混凝主.为啻6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舍比设计和性能倪热巨等方面进行探讨。

【荚键词1簖幽匏混凝土(H P C):配合比:性能优越雎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在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C45承台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现就此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制、性能及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

1原材料及承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1原材料情况1)孟电P.042.5水泥:比表面积为335m2/kg,细度29%、密度31l O kg/m3.28天实测强度值53BM pa;2)信阳¨区中砂:表观密度2694kg,m3、细度模数285、含泥量14%:3)5—25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2746kg/m3.针片状颗粒含量4B%、含泥量05%、压碎值9.7%;4)I级粉煤灰:密度2210kg/m气细度9-596,需水量比90%,烧失量3.1%:5)$95级磨细矿渣粉:比表面积352m2/kg、密度2720kg/m3、28天活性指数”1%、需水量比93%:6)江苏博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剖:减水率330%;7)地下水。

所用原材科各项性能指标实测值全部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12.试验方法配合比设计参照JG J550—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T J041—2000<从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苗、G BJl46—90够}j篥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洒-及施工经验等;混凝土工作性等依据G BJ80085进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测试依据G B81085进行。

13承台混凝士拄术要求技术指标:碳化环境(r3)、冻融环境(D3)、含气量≥5%、最大水胶比O厶胶材用量340—450kg/m30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其配合比的设计应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以耐久性、工作性、抗压强度为谢寸指标,并综合考虑和分析影响H PC性能与配合比各种参数的因素来确定其配合比。

浅谈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浅谈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凝 土 的强 度 不 得 小 于 5MP 。 a
够很 明显的看出一道道水平筋或螺旋筋痕迹 , 有的甚至 在表 面出现浮锈 , 时间一长 , 很可能造成混凝土脱落 , 结构 的耐久 性势必受到非常大 的影 响。 3 提高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 术途 径 () 1 提高混凝土 的强度 : 提高混凝 土强度必须 降低混凝 土的孔隙率 , 尤其是毛细管孔 隙率 , 最主要 的方法是 降低混 凝土的拌 和用水量 。但是假如纯粹的降低用水量 , 混凝土 的 工作性将 随之降低 , 又会导致 捣实成 型工作 困难 , 同样 造成 混凝土结 构不致密 , 至 出现蜂 窝等宏 观缺 陷, 甚 不但混 凝土 强度 降低 , 而且混凝土 的耐久性也 同时降低 。目前减少孔隙 率的途径往往是掺人高效 减水剂 、 掺入 高效活性 矿物 掺料、 消除混凝土 自身的结 构破 坏因素。 在保证混凝土拌 合物所需 流动性 的同时 , 尽可能降低用 水量 , 小水灰 比, 减 使混凝土 的总孔 隙, 其是 毛细管孔 隙率 尤
严重 影 响 混 凝 土 耐久 性 。还 有 拆 除 承 重 模 板 过 早 、 钢筋 保 护 层过 小 、 硬化 过 程 扰 动 或 养 生 不 到 位 造 成 混 凝 土 表 面受 力 及 非受 力 裂 缝 , 混 凝 土 耐 久 性 影 响 很 大 。 还有 一个 非 常 重 要 对 的因素就是钢筋保 护层不足 , 的结构物在 浇筑 完成后 , 有 能
(.黑 龙 江 省 龙 建 路 桥 第 三 工 程有 限公 司 ;.龙 建 路 桥 伊 哈 公 司 ) 1 2

要: 主要介绍 了近几年来 , 水泥混凝土 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不断提高 , 由于结构物所 但
处环境因素及施 工控制不严格 等诸 多因素 , 致使很多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很差 , 达不到设计使用 年限。要 想真正提高混凝 土拌合物 的耐久性 , 需从微 观到宏观进行控制 , 从混凝土 的强度 、 外界环境 影响 、 施工质量控 制等各方面着手 ,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 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 提高混凝 土的耐久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摘要: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介绍和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配制特点以及各种原材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重点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进了总结。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粉煤灰;配合比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9亿m3,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居世界前列。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内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它的性能,即为适应现代化施工需要的拌合物的性能,在严酷条件下的耐久性以及它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为与传统的混凝土技术相区别,称之为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

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这三项指标,构成了“高性能混凝土”所具备“三高”(3H)的性能指标。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认识的逐步深入而大量在超高层建筑、桥梁、公路、港口等工程中使用。

1、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我国著名的混凝土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教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即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研究的热点,显然与全世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需求以及人们日益关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从特定的含义或狭义上说,至少在现阶段,可以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将高性能混凝土描述为:“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抵抗外界破坏的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本身抗渗性能就高,但还不同于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主要指高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活性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特点包括:一是低水胶比(水与胶凝材料的重量比,后者包括水泥及混合材料的重量);二是较低的水泥用量,选用优质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三是高效外加剂。

采用低水胶比(一般控制在0.24-0.38之间)的目的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增强硬化前后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同时也是掺用矿物细掺料的要求;掺入优质矿物细掺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施工性(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密实性和抗化学侵蚀性。

同时,因降低水胶比和混凝土水化热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这也是高性能混凝土实现高耐久性目标的关键。

另外,较低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以及加入矿物细掺料也是避免出现有害裂缝的主要手段。

但是,因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大的胶凝材料不利于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容易出现硬化前的塑性开裂和硬化后的干缩、自身收缩裂缝,这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还必须有非同一般的特殊养护措施来保证。

3、各种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以后,取代了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和骨料,能够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相应降低了水灰比,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了混凝土的泌水率,防止了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抗渗性,并改善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

掺加粉煤灰后还能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

3.2硅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硅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占其含量的85%-95%,硅粉粒径为0.1um-1.01um,是水泥颗粒粒径的1/50-1/100,硅粉松散容重为250KG/M3-300 KG/M3,填充在水泥颗粒之间,能将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转化为CSH凝胶(即火山灰反应),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和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

掺硅粉后的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会相应减小,从而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由于硅粉颗粒极细,能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加黏聚力,减少离析,增强可泵性,可配制高流动度的混凝土。

3.3低水胶比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较低(在某码头上部混凝土中的水胶比为0.324),从而减小了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性。

因此,低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高耐久性和高强度的前提条件之一。

3.4水泥用量低
某码头上部C45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为222kg/m3,而普通C45级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均超过400kg/m3。

由于水泥用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而由于混凝土中粉煤灰和硅粉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3.5粗骨料中的最大粒径小
高性能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6.5mm。

因为骨料最大粒径小,则骨料与水泥浆界面应力差较小,而应力差大会引起混凝土裂缝。

4、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优异的施工性能(和易性),给施工带来方便,可消除由于人为振捣不均匀而造成的缺陷,提高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对现场一线工人的要求。

但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对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以及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等非常敏感。

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这些特性和质量控制技术。

4.1混凝土拌制
(1)高性能混凝土拌制时,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中各种原材料的计量,保证配料数量误差在施工规范要求之内。

(2)高性能混凝土拌制时,必须准确控制用水量,沙石中的含水量应仔细测定后从用水量中扣除。

除事先规定的部分用水可留在现场补加外,严禁在材料出机后加水。

(3)因掺加了粉煤灰和硅粉等颗粒较细的材料,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特别是细料的用量,同时要采取防风、防雨、密闭等措施。

(4)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与普通混凝土拌制有很大的区别,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和机进行拌和,而且拌制时宜采用“二次投料法”的拌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其拌和施工工艺如下:混凝土拌和时,先投入粗骨料和细骨料,并加入70%的水,拌和30s,然后投入水泥继续拌和,最后再加入粉煤灰、硅粉和减水剂以及剩余的30%的水量进行拌和,每盘混凝土的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

4.2混凝土浇注
(1)高性能混凝土中由于掺加了粉煤灰和硅粉,和易性较好,不易产生离析的现象,同时由于混凝土中的各种成分之间黏结能力比普通混凝土增强,以及由于掺加了多种外掺料,在不同温度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亦不同。

因此混凝土浇注时要根据现场施工温度选择适宜的混凝土坍落度,提供给拌和站进行调整。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按普通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

因为高性能混凝土掺加了粉煤灰、硅粉,泌水率减小,不易出浆,故应加强表面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进行收面,因为高性能混凝土黏性较强,采用普通混凝土使用的木抹子进行收面,不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而应该采用铁抹子代替木抹子。

4.3混凝土养护高性能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失水较快,在其表面形成一道硬壳,即“假凝”现象。

如养护不及时,则有可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微小网状干缩裂缝。

因此该特大桥主桥上部施工时,要求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用润湿的麻布进行覆盖,并不断地向麻布上洒水,使其充分润湿,以达到混凝土保湿养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冒成,吕伟强,李建庭.大掺量粉煤灰泵送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混凝土,2004,(3)
[2]丁雪芬.双掺法在低强普通混凝土上的应用.混凝土,2004,(7)
[3]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