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基础知识

1.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2.隐性感染——临床最常见。

3.显性感染——恢复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携带病毒但能排除病原。

5.潜伏性感染——不能排除病原,如:水痘,带状疱疹。

6。一般隐性感染者最多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者比率最低。

7。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8。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感染,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9。病原携带者无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

10。传染病的潜伏期是相对固定的,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11.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12。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度升高,此为再燃。13。稽留热:指体温升高达39℃以上,24小时变化不超过1℃,如伤寒和斑疹伤寒症状明显期。

14。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2℃,但最低温度未达正常水平,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15。间歇热:24小时之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间,如疟疾和败血症。16。回归热:高热骤起,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数日,后又再次出现,如回归热包柔螺旋体所致回归热。登革热也可以见到类似发热。

17。波浪热:发热逐渐上升,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此后又多次重复,可持续数月,如布鲁菌病.

18。不规则热:指发热患者体温曲线没有规律,可见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等。

19.斑疹局部皮肤发红,与皮肤表面相平,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等。

20。丘疹略高于皮肤,可以孤立存在或相互融合,见于麻疹、猩红热等。

21.斑丘疹为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皮疹,见于风疹、猩红热等。

22。出血疹:亦称瘀点,为散在或相互融合成片(瘀斑)的皮下出血。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23。疱疹:指表面隆起,内含浆液或脓液的皮疹。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立克次体痘等在病程中可见疱疹。疱疹并发细菌感染可成为脓疱疹,已被消灭的天花可见脓疱疹.

24.荨麻疹:为不规则的片块状丘疹。见于血吸虫病、蠕虫移行症、丝虫病和血清病。

25。麻疹先见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直到手足心.水痘集中于躯干,呈向心性分布。伤寒玫瑰疹数量少,主要见于胸腹部。

26.水痘、风疹多在病程的第1日出疹,猩红热于第2日,天花于第3日,麻疹于第4日,斑疹伤寒于第5日,伤寒于第6日出疹。

27.毒血症:由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如伤寒杆菌释放内毒素入血。

28.菌(病毒、螺旋体)血症:由不在血液中繁殖的病原体进人血液引起,许多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可以出现。

29。败血症:由病原体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所致,如伤寒、钩端螺旋体

病等。

30.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败血症后病原体到达其他组织器官引起迁徙性化脓病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副伤寒丙等感染。

31。传染病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传染病。典型相当于中型或普通型,是传染病中最常见的一型.

32.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传染病。

33。传染病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及暴发型传染病。

3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蠕虫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并殖吸虫病等,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则见于伤寒等。

35。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大便常规检查有助于蠕虫感染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

36。病原体的直接检出或分离培养出病原体是传染病病原学诊断的“金指标”。37。传染病病原学诊断发展的方向是分子生物学检测。

38.特异性抗体检测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

39。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常用于诊断消化系统传染病,如伤寒、阿米巴痢疾等.

40.怀疑甲肝一般会查IgM抗体,IgM阳性为现症感染;如果IgM阴性,IgG阳性说明以前感染过甲肝,所以只有IgM阳性才能诊断甲肝.

41.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复制和装备,即只有有乙肝的病人才能合并有丁肝.

42.HDAg是HDV的结构蛋白和抗原成分,是HDV感染特异性诊断的基础。

43.各型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甲型肝炎为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为4~24周(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为2~26周(平均7。4周),丁型肝炎为4~20周,戊型肝炎为2—9周(平均6周)。

44.急性肝炎总病程一般为2~4个月。

45.黄疸前期持续数日至2周,平均l周。

46.黄疸期持续2—6周。

47。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为50%~70%,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更高,可达80%以上。在我国以HBV或HBV合并HDV感染引起的多见。

48。弓形虫脑病首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

49。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50.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表浅、节律不整或紫绀时,可用呼吸兴奋剂,首选山梗菜碱。

51.普通型流脑青霉素为首选药。

52。普通型流脑氯霉素因有骨髓抑制作用,故不作首选.

53.暴发性流脑病原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

54.氟喹诺酮类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

55。急性菌痢氟喹诺酮类为首选。

56。中毒型菌痢儿童首选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

57.消毒效果是评价消毒方法是否合理、可靠的最重要指标。

58.对易感人群按免疫程序实施计划免疫及必要时强化免疫接种,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重要的措施。

59.病原学检查是传染病的确诊依据。

60。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固定的传染期,是确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61。传染病的潜伏期是相对固定的,是检疫工作者和传染病医师诊断、追溯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