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的含义和类型探析

合集下载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国家与国防的关系1 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2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3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国防的地位和作用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2 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3 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国防的主要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3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中国国防史的主要启示1 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2 发展武器装备重视国防科技的发展3 树立科学的军事思想尊重科学规律4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另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1、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国防法规体系是由哪些层次和门类构成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十六个门类国防法规的特性 1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 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 司法适用的有限性4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是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是国防后备力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一实行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2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3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4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四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5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五实现国防现代化6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六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即积极防御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1.国防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四要素:(1)主体要素(2)对象要素(3)目的要素(4)手段要素3.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4.国防的基本类型: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可分为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

5.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其国防是防御型国防。

6.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爱教”、“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的国防斗争策略等。

7.古代的兵制建设: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8.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9.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10.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我国国防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11.兵役法: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事组织或在军事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12.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二)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13.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军理 课后答案

军理  课后答案

2009版军事理论课后答案1.国防含义和类型?含义:所谓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扩张型。

2.国防历史主要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

(2)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3.新中国国防主要成就?(1)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2)建立和完善国防领导体制。

(3)铸就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

(4)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

(5)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4.我国现行国防政策要点?(1)维护安全统一,保卫核心利益。

(2)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巩固国防。

(3)积极防御,防御和反击相结合。

(4)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5.国防义务的含义?公民应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哪些?含义: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组织在国防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

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等。

6.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事训练。

7.论述如何加强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

(1)增强忧患意识。

(2)尚武意识。

(3)高度的责任意识。

8.目前我国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由哪些力量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民兵。

9.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有哪些主要兵种组成?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

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

空军: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

第二炮兵: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保障部队、院校、科研机构。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中国国防:国防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包围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防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国防类型:扩张型(侵略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是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3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4 具有多层次的目标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国防法规的共性:1鲜明的阶级性;2高度的权威性;3严格的强制性;4普遍的适用性;5相对稳定性国防法规的特征: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我国国防法规,案例法权限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现行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力义务:1履行兵役;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3支前参战;4保护军事设备;5保守国家军事机密;6接受国防教育权利:1对国防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3在国防活动中银经济损失得到补偿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军事思想:重点:军事思想的定义:是挂不与战争和军事问题和国防的理性认识《孙子兵法》主要观点:1重站慎站备战的思想2“知己知彼”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军治思想战国时期的军事观点: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西方军事思想:外国古代思想的特点:1海陆并重;2进攻至上;3从力制胜外国近代思想两大体系:1资产阶级军事思想2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定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军事

军事

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及类型(一)国防的含义国家是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防主体要素: 国家国防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2、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二)国防的类型1、扩张型的国防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进行侵略颠覆或渗透。

2、自卫型国防,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与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联盟型国防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

联盟型国防又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

4、中立型国防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国的繁荣、发展和安全,所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

二、我国国防历史简介我国国防历史的回顾古代国防的兴衰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锤炼,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强不息、前仆后继、不畏强暴、卫国御敌的尚武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疆域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

形成了诸如“足食足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富国强兵”、“尚战、善战、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

出现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群。

古代的兵制建设将相制、太尉、兵部、枢密院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卫所兵役制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古代国防的兴衰是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密切相关的。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军事理论课习题加答案

军事理论课习题加答案

一、国防含义、类型、国防的目的、主要手段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自卫型: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

联盟型:弥补自身国防力量不足,以结盟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

中立型: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中小国家。

我国属于自卫型。

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安全主要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

二、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的情况a鸦片战争 1840年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b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分析:(1)天津条约:1858.6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2)《北京条约》:1860年10月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④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

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二、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国防的含义和类型探析
摘要:
国防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发展利益、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国防的概念定义、国防的意义、国防的类型三个方面,对国防的含义和类型进行探析。

在国防的类型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军事国防、经济国防、政治国防和文化国防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正文:
一、国防的概念定义
国防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防御措施和战备准备措施。

它涉及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国防科技、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

它既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障。

二、国防的意义
国防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发展利益、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手段。

国防的建设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国防的建设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等。

因此,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的重要任务。

三、国防的类型
国防的类型可以分为军事国防、经济国防、政治国防和文化国防等几个方面。

1. 军事国防
军事国防是指国家采取的军事手段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一种防御措施。

军事国防具有强制性、专业性、技术性和代价高等特点。

军事国防主要包括国防科技、国防装备、国防人才、国防建设等方面。

2. 经济国防
经济国防是指国家采取的经济手段和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一种防御措施。

经济国防具有灵活性、持续性、多样性和依赖性等特点。

经济国防主要包括国防工业、国防基础设施、国防物资保障、国防农业、国防能源等方面。

3. 政治国防
政治国防是指国家采取的政治手段和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一种防御措施。

政治国防具有全局性、全面性、持久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政治国防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机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文化等方面。

4. 文化国防
文化国防是指国家采取的文化手段和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一种防御措施。

文化国防具有多样性、创造性、普及性和文化特色等特点。

文化国防主要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宣传、文化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

结论:
国防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国防科技、后勤保障等多
个方面。

国防的建设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因此,各种类型的国防建设都是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的重要任务。

军事国防、经济国防、政治国防和文化国防是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四种主要手段和措施。

它们在不同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互支持和补充,共同构筑起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

建设好各种类型的国防,不仅可以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各种类型的国防建设的重视和投入,积极推动国防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强军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