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卷(奥鹏作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

1、自变量;

答:自变量即研究假定为原因的变量,一般为影响社会行为或心理表现的外部条件。实验中通常以实验条件为自变量。

2、随机分配;

答:随机分配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3、印象管理;

答:印象控制也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首因效应;

答:一种解释认为,最初获得的信息及由该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的印象形成过程中作用更大,因为最初接触陌生人时,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此印象也更为鲜明、强烈。而对后继的信息,人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对印象的影响作用下降。对于首因效应的更主要的解释是认为对于后继信息,人们是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的。

5、自我实现的预言;

答: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评价,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行动。

6、归因;

答: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7、图式;

答:所谓图式,是人的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schema)也

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

8、偏见;

答:偏见是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

9、内隐社会认知;

答: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努力、无意识的操作过程。

10、态度;

答:态度定义较为典型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第二,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反应,起着指导性或能动性的作用。第三,将态度笼统看成是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的复合体,它影响人们理解、感受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方式。本书定义是: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答:美国心bai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通过对du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zhi,发现了dao一种由学习所形成zhuan的反应形式――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是将实验动物放入斯金纳实验箱中,箱内安装一根杠动物按此杆就能得到食物强化。开始时,动物在实验箱中盲目地活动,偶尔有几次脚踩在杠杆上,就获得强化物。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操作的过程,故这种条件反射称操作性条件反射。

12、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

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13、睡眠者效应;

答: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14、移情;

答:是一种能够感受被分析者感受的能力,也是一种心理分析的技术和产生心理分析治愈效果的重要条件。共情远远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或技能。

15、去个体化

答: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作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并说明三者的关系。

答: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助人行为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则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2、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

答: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一)依从:依从指人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二)认同:认同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个人情感存在与别人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三)内化: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一)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假设: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廷杰于1957年完成的。该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

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二)认知不协调的条件与强度: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层次的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三)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三、平衡理论:平衡理论是海德于1946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很相近。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的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P-O-X模型,来解释P-O-X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该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认知失调理论例子:1、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别人递烟依然接过并吸食,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产生认知出现失调。2、明明有点讨厌某个明星,但是我的好朋友是她的粉丝,为不扫她的兴致,陪她去追星的时候我也假装还挺激动的。3、在商场里购物,看到一物品想要购买时,其价格却让人止步,可是自己内心爱极了,这时候,我们的认知在逻辑上产生了混乱。

4、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答: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成绩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唤起,情绪状态。

5、简要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人们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