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原理 第四章 燃烧室4-1&4-2&4-3
【知识讲解】燃气轮机燃烧室

【知识讲解】燃气轮机燃烧室展开全文燃烧室在燃机中的作用:1将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生成的燃烧产物送入压气机中做功2控制燃烧温度3控制燃烧产物的温度使其能满足透平第一级做功的温度需求燃烧室的燃烧方式:1扩散燃烧:扩散燃烧时始终满足过量空气系数=1,燃烧火焰温度高,燃烧稳定,产生的NOx 多由催化剂还原,2预混燃烧:在预混燃烧时过量空气系数可根据燃烧温度的需要进行调节,燃烧温度可控,较扩散燃烧,不如扩散燃烧时稳定,但能控制NOx的生成。
以GE机组为例:GE机组使用的是分管式燃烧室,每个燃烧室都有五个喷嘴,每个喷嘴上都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的管线。
图上为一个喷嘴的结构图。
一部分燃气进过扩散通道进入喷嘴,在B处与空气边汇合边燃烧,此时为扩散燃烧。
一部分冷却空气从喷嘴的中心通过各结构,给各结构进行冷却后在B处参与燃烧。
另一部分燃气进入预混燃气通道,在A处和压气机的排气进行混合,然后在B处燃烧,此时为预混燃烧。
压气机的一部分排气进入喷嘴后,首先对燃料喷嘴组件进行冲击冷却,再逆流向前在A处前端的开口和燃气混合。
燃烧室有三根管线供燃料,分别是D5 ,PM1,PM4管线。
D5管线给燃烧室的每个燃烧喷嘴的扩散通道提供燃料。
PM1给每个燃烧室中的一个燃烧喷嘴的预混燃气通道提供燃料PM4 给每个燃烧室中的四个燃烧喷嘴的预混燃气通道提供燃料。
燃烧的方式有扩散燃烧,次先导预混燃烧,和预混燃烧在扩散燃烧时,D5管线供燃气,PM1,PM4不供燃气。
此时在B出口只有扩散燃烧的燃气,其余的管线出来的均为空气。
在次先导预混燃烧时,由D5管线,PM1管线供燃气,PM4管线不供气,此时只有扩散燃烧,和一个喷嘴进行预混燃烧,其余喷嘴的预混燃气通道在B出口均为空气在预混燃烧时,由D5管线,PM1,PM4管线供燃气,此时五个喷嘴均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后来经过改进变成下图将PM1移至中心位置,并去除中心喷嘴的扩散燃烧管线。
此时周围五个喷头既有扩散燃烧过线又有预混燃烧管线,而中心喷头只有预混燃烧管线。
燃气轮机第四章 燃气透平 PPT课件

一、先进的透平材料和涂层
图4-26透平叶片材料发展趋势
图4-27先进涂层及其降温效应
二、叶片的冷却技术
两类冷却方式: 叶根冷却
一类把冷却空气吹向叶片外表进行冷却; 叶片冷却 一类把冷却空气通入叶片内部的专门流道进行冷却。
非常复杂:
叶片整个浸浴在高温燃气中,无法实现外部冷却; 叶片本身尺寸小,形状也较复杂,内部冷却复杂。
采用空气冷却叶片——从压气机引来一定量的空气,使 其流过叶片内部的冷却通道后,排入主燃气流中。
措施:在冷却空气入口处加装滤网;自压气机内径处引来冷 却空气;在动叶顶开清除孔 。
三、透平叶片的闭环蒸汽冷却
从外部引来蒸汽,对透平的静叶和动叶片冷却后再 引至外部,即蒸汽与燃气隔开而不流入燃气中.
优点:
①消除了冷却空气掺入导致的燃气温度降低; ②无冷却空气掺混引起的扰动,消除扰动损失; ③不需要从压气机中引气,减少了抽气损失。
i > 12~15°
用特性曲线定量估算这种影响。
二、透平特性线的表示方法
通常采用相似参数来绘制
以相似参数为坐标绘制的特性线为通用特性, 不受具体参数变化的影响。
qT T3* p3*
n T3*
T
p3* p4*
T
PT T3*
流量相似参数 转速相似参数
Macz
MauBiblioteka 流动相似=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原理

• 热耗率 机组每输出产生l kW·h的功需要多
少焦耳的热量。
• 油耗 每产生lkW·h的功所消耗的标准燃
油(是指发热量为43124kJ/kg的燃油) 的克数。
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性能分析
理想简单循环比功
w G Tcp T 1 * [(1 m ) (m 1 )]
推导上式
压气机耗功的计算:
3 T
w ch 2h 1cp(T 2T 1)
单机功率
• 合同额定功率 指在事先确定的运行工况下连续运行,
发电机能够保证的出力。
单机功率
• 现场额定功率 指在燃气轮机发电厂所处的当前环境
的条件下,诸如大气压、大气温度、压力 损失等条件下的最大持续功率。
单机功率
• 尖峰功率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保持一个约定
的短时间内,燃气轮机以高于连续额定功 率安全运行的最大功率。
k1
cpT1TT12
1cpT1
p2 p1
k
1
p 4
2 p
1
k1
cpT1( k 1)
s
燃气轮机作功量的计算:
w Th 3h 4cp(T 3T 4)
k1
k1
cpT 4 T T 4 31 cpT 4 p p4 3 k
1 cpT 4 p p1 2 k
1
一般来说,T3*每提高 100℃,机组比功大约增加 20%~40%,热效率增加 2%~5%
第四章 燃烧室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分析

第二节 扩散燃烧型燃烧室的工作过程与结构
图 4-1 所示的就是一种扩散燃烧型的燃烧室。图 4-3 中则给出了与之相配的喷油嘴的结构图。 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由压气机送来的压缩空气,在逆流进入遮热筒与火焰管之间的环腔 7 时,因受火焰管结构形状的制约,将分流成为几个部分,逐渐流入火焰管,以适应空气流量与燃 料流量的比值总是要比理论燃烧条件下的配比关系大很多的特点。其中的一部分空气称为“一次 空气”,它分别由旋流器 15、端部配器盖板 14、过渡椎顶 13 上的切向孔,以及开在火焰管前段 的三排一次射流孔 11,进到火焰管前端的燃烧区 12 中去。在那儿,它与由燃烧喷嘴 1 喷射出来 的液体燃料或天然气,进行混合和燃烧,转化成为 1500-2000℃的高温燃气。这部分空气大约占 进入燃烧室的总空气量的 25%;另一部分空气称为“冷却空气”,它通过许多排开在火焰管壁面 上的冷却射流孔,逐渐进入火焰管的内壁部位,并沿着内壁的表面流动。这股空气可以在火焰管 的内壁附近形成一层温度较低的冷却空气膜,它具有冷却高温的火焰管壁、使其免遭火焰烧坏的 作用。此外,剩下来的那一部分空气则称为“二次空气”或“掺混空气”,它是由开在火焰管后段 的混合射流孔 10,射到由燃烧区流来的 1500-2000℃的高温燃气中去的,它具有掺冷高温燃气, 使其温度比较均匀地降低到透平前燃气初温设计值的作用。
68
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产前培训专用教材
图 4-3 所示的是一种双燃料喷 嘴,它既能向燃烧室的火焰管头部 供给天然气,又能供给液体燃料。 为了增强液体燃料的燃烧速度,专 门 用高压 雾化空气来帮助液体燃 料雾化成为 100μm 左右的细雾 滴。这种细雾滴在进入高温的燃烧 区 后,就 会逐渐蒸发成为气相 燃 料,通过扩散和旋流的湍流的混合 作用,逐渐与燃烧区内的新鲜空气 掺混,在余气系数α =1 的空间范 围内起燃,形成一个温度高达理论 燃烧温度水平的火焰。这种燃料与 空气没有预先均匀混合,而是依靠 图 4-3 MS6001 系列燃气轮机上采用的分管型燃烧室的喷油嘴 扩散和湍流交换的作用,使她们彼 1-雾化空气进口 2-喷嘴本体 3-天然气进口 4-喷嘴的顶盖 此相互掺混,进而在α =1 的火焰 与空气选流器 5-天然气喷口 6-液体燃料喷嘴的组合件 上 面上进行燃烧的现象, 称之为 7-雾化空气切向槽 “扩散燃烧”。那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燃料与空气相互扩散和掺混的时间,而不是取决与它 们的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这种燃烧现象的一大特点是,火焰面上的α =1 ,其温度甚高,通 常为理论燃烧温度(它总是高于空气中的 N 与 O 起化学反应而生成 NO 时的起始温度 1650℃)。 因而按这种方式组织的燃烧过程必然会产生数量较多的“热 NO ”污染物。 为了解决这类燃烧过程中 NO 排放量超过环保要求的问题,可以采取三种措施,即:①在 高负荷条件下,向扩散燃烧的燃烧室中喷射一定数量的水或水蒸气,借以降低燃烧火焰的温度; ②在余热锅炉中安装所谓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SCR);③采用催化燃烧法。 众所周知: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NO 有燃料 NO 和热 NO 之分。前者取决于燃料中所含的氮 化合物的数量,燃烧过程中无法控制它的生成。热 NO 则是在燃烧过程的高温条件下,环境中所 含的 N 气与 O 气化合物而成的产物,它是按 Zeldovich 机理生成的。热 NO 的生成率与燃烧火 焰的温度成指数函数关系。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 NO 之总数 量则不仅是火焰温度的函数, 而且是可燃混合物在火焰温度条 件下逗留时间的线性函数。燃料已定时,燃烧火焰的温度则是 燃料/空气混合化学当量比的函数。图 4-4 中给出了 2 蒸馏油 与 590K 的空气混合燃烧时,燃烧火焰的温度 T 以及 NO 的 反应生成率 dC /dτ与燃烧/空气混合化学当量比的相互变化 关系。 由上图可知: NO 的最高生成率发生在燃烧/空气混合化 学当量比等于 1 的地方,那时,燃烧火焰的温度 T 为最高。 图 4-4 火焰温度 T 以及 因而,倘若能使燃料与较多的空气相混合,即:在比较稀释的 dC /dτ与燃料/空气混合 燃料浓度下进行低温的燃烧,那么,就能减少 NO 排放物的 化学当量的关系 生成。当然,向燃烧火焰区喷散水或水蒸气,以迫使降低燃烧 dC 为 NO 的浓度 火焰的温度,同样能够起到抑制生成 NO 的作用。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2-透平1

转子由转盘、轴和动叶组成,有盘式和盘鼓式结构。 本体结构
良好的空气冷却系统 使动叶、转子和静子都有效地冷却。
透平气缸
排气扩压机闸
静动 叶叶
静动 叶叶
静动 叶叶
排气扩压器
排气道
一级轮盘 二级轮盘 三级轮盘
透平后半轴
1、静子
扩压机闸 —由排气扩压器内、外流道组成,扩压器内外环
间用筋板连接为一体。 —两种型式:铸造和焊接 气缸 —一般不再轴向分段,仅分为上下两半的单个气
缸,且铸造得到。
原因:透平级数少,轴向尺寸短;双层结构;空气冷却, 其工作温度相差不大。
1、静子
静叶
又称喷嘴,使高温高压的燃气在静叶中膨胀加速,把 燃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然后推动转子旋转做功。
静叶通过持环和护环而固定在气缸上。 静叶组:两叶、三叶、四叶、五叶组 等等
刚性增强,不易扭曲或弯曲变形,广泛应用。
燃气在动叶中的膨胀程度
u
常用反动度T表示。
压气机用反力度C衡量在动叶栅中直接
把机械功转变为压力能的能力特性。
a.级示意图
一台燃气轮机模型 负荷
进气
轴
进气
C
工人
B 轴T B
排气 排气
轴流式压气机和轴流式透平
排气
T
排气
B轴
B C
进气
轴
进气
轴流式压气机和轴流式透平
带动压气机
带动负荷
分轴燃气轮机装置
高速喷流→推力
喷气推进
继续膨胀
减压增速
涡轮喷气发动机
发电机
燃烧室 压气机
透平 火焰筒
燃气轮机装置
4-2 轴流式透平级的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原理(精华版)

QD20燃机轮机机组第 1章概述1.1 燃气轮机简介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把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包括压气机、加热工质的设备(如燃烧室)、透平、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等。
走马灯是燃气轮机的雏形我国在11 世纪就有走马灯的记载,它靠蜡烛在空气燃烧后产生的上升热气推动顶部风车及其转轴上的纸人马一起旋转。
15世纪末,意大利人列奥纳多〃达芬奇设计的烟气转动装臵,其原理与走马灯相同。
现代燃气轮机发动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三大部件组成。
当它正常工作时,工质顺序经过吸气压缩、燃烧加热、膨胀做功以及排气放热等四个工作过程而完成一个由热变功的转化的热力循环。
图1-2为开式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工作原理图。
压气机从外界大气环境吸入空气、并逐级压缩(空气的温度与压力也将逐级升高);压缩空气被送到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然后再进入透平膨胀做功;最后是工质放热过程,透平排气可直接排到大气、自然放热给外界环境,也可通过各种换热设备放热以回收利用部分余热。
在连续重复完成上述的循环过程的同时,发动机也就把燃料的化学能连续地部分转化为有用功。
燃气轮机动力装臵是指包括燃气轮机发动机及为产生有用的动力(例如:电能、机械能或热能)所必需的基本设备。
为了保证整个装臵的正常运行,除了主机三大部件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配臵控制调节系统、启动系统、润滑油系统、燃料系统等。
燃气轮机区别于活塞式内燃机有两大特征:一是发动机部件运动方式,它为高速旋转、且工质气流朝一个方向流动(不必来回吞吐),使它摆脱了往复式动力机械功率受活塞体积与运动速度限制的制约,在同样大小的机器内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工质量要大得多,产生的功率也大得多,且结构简单、运动平稳、润滑油耗少;二是主要部件的功能,其工质经历的各热力过程是在不同的部件中进行的,故可方便地把它们加以不同组合处理,来满足各种用途的要求。
燃气轮机区别于汽轮机有三大特征:一是工质,它采用空气而不是水,可不用或少用水;另是多为内燃方式,使它免除庞大的传热与冷凝设备,因而设备简单,启动和加载时间短,电站金属消耗量、厂房占地面积与安装周期都成倍地减少;再是高温加热高温放热,使它有更大的提高系统效率的潜力,但也使它在简单循环时热效率较低,且高温部件需更多的镍、铬、钴等高级合金材料,影响了使用经济性与可靠性。
燃气轮机原理 (1)

T2 T4
2
opt ( k 1) / k
此时输出功为最大。
理想燃气轮机循环其最大效率是随压比的增加而 上升。
TMI
复杂循环—回热循环
T3
T T5 T4 T2 T6 T1
c p (T3 T4 ) c p (T2 T1 ) c p (T3 T5 )
美国能源部21世纪先进燃气轮机系统研究(AGTSR)计划
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科学
燃烧现象的深入了解 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燃烧时的污染物形成和减少 新型热力循环的基础理论 1992年-2003年向大学设立了74个项目,投资约$35,485,299.
TMI
思考题
1-1 为什么说燃气轮机在未来的发电设备中具有竞争力的动力形式?
And pressure ratio Then shown
p2 / p1 p3 / p4
1 ( )( k 1) / k
1
The efficiency thus depends only on the pressure ratio and nature of the gas.
现代燃气轮机的结构特点
轻型结构<10KG/PS, 重型结构 >15KG/PS
燃气轮机简图: 轻型结构: 航空机和航空改型舰用燃气轮机,工业轻型(重载轻型) 重型结构:工业燃气轮机 单位功率重量: 金属耐热极限---1100 ℃;涡轮进气温度:1460 ℃ 采用空气冷却叶片;--- 冷却技术 耐高温材料(单晶铸造,定向凝固等技术) 寿命:工业轻型 2-10 万小时;
TMI
第四章 燃烧室与尾喷管

第4章燃烧室、加力燃烧室和尾喷管Burner and Nozzle第4.1节燃烧的基本知识Basic Knowledge of Burn在空气流中连续不断的喷入燃油,形成火焰,稳定燃烧,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油气比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进行燃烧目前航空燃气轮机一般都使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
航空煤油在燃烧前由喷咀在高压下将煤油喷成雾状,在空气中蒸发,与空气混合。
煤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油气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对一定量的空气来说,喷入的燃油量在燃烧后正好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用完称为理论所需燃油量,实际喷入燃油量与理论所需燃油量之比称为燃料系数用β表示。
对一定量的燃油来说,将燃油完全烧完所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所需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理论所需空气量之比称为空气系数或称为余气系数,以α表示。
β<1或α>1表示喷入空气的燃油较少,燃烧后不足以将空气中的氧气燃烧完,这种情况称为贫油;β>1或α<1则表示喷入空气的燃油太多,将空气中的氧气烧完后还有剩余的燃油,这种情况称为富油。
在一定的贫油或富油的范围内(油气比范围内)才能进行燃烧,过于贫油或富油是无法进行燃烧化学反应的。
可以进行燃烧的油气比范围与油气混合后的混气压力和温度有极大的关系。
二、火焰周围气流速度必须低于火焰传播速度β=1的均匀混气在常温常压下火焰的传播速度远低于1m/s,在紊流的气流中,火焰传播速度有所提高,能达到每秒数米或十多米,这与气流的紊流度有很大的关系。
要使火焰能稳定燃烧,它周围的气流速度必须低于火焰传播速度。
第4.2节主燃烧室Burner主燃烧室是航空燃气轮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它介于压气机与涡轮之间,压气机出口的气流进入燃烧室,在其中喷入燃油进行燃烧,成为高温燃气进入涡轮。
然而,压气机出口的气流速度一般在150m/s左右,在这样高速的气流里是无法稳定火焰进行燃烧的。
此外,受涡轮材料耐热性的限制,燃烧室出口的燃气温度一般在1200~1700K范围内,相当于燃料系数β大约在0.25~0.4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燃烧室容积很小,但要在短时间内发出大 量的热能,要燃烧相当多的燃料,而且要 求燃烧完全。 涡喷-6发动机:10个火焰筒,总容积不到 0.07m3,但每小时要烧掉2.5吨燃油。 燃烧室的发展趋势:长度缩短,体积减 小,燃料燃尽程度接近100%。
3
航空燃气轮机
= (1.2 ~ 3.5) × 108 qvp
地面重型燃气轮机 主燃烧室 火焰筒 蜂窝煤炉
qvp = (1.2 ~ 5) × 107
qvp = (7.5 ~ 9.08) × 107
qvp = (12.34 ~ 20.73) × 107 qvp = 4.3 × 10
6
KJ /( m ⋅ bar ⋅ h )
一次空气供应方式
将一次空气全部通过装在火焰管头部旋流器供入 燃烧区 将一次空气分别由旋流器和开在火焰筒前段的几 排一次空气射流孔供入燃烧区
2—旋流器 5—一次空气射流孔
试验表明,第 种供气方式,即将一 次空气分别由旋流器和开在火焰筒前 段的几排一次空气射流孔供入燃烧 区,可以保证燃烧室具有比第 种供 气方式,即将一次空气全部通过装在 火焰管头部旋流器供入燃烧区,更为 宽广的负荷变化范围。这是由于在第 种供气方式中,燃烧室具有“一次空 气量自调特性”。
航空发动机的污染表现
• 由于燃烧组织的不完全,特别是富油时,排放大 量的CO直接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局部富油时因缺氧,生成大量的炭粒子,形成可 见黑烟雾,造成污染; • 由于燃烧时温度较高,特别是在地面起飞状态 时,容易形成NOx类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危 害很大; • 燃烧室工作时,特别是加力燃烧室在不稳定工作 时,产生低频高分贝的强噪声污染。
3
火焰筒的容热强度为蜂窝煤炉的40倍,从产生热量 的功能上来看,一个火焰筒相当于1300个蜂窝煤炉。
7.使用寿命长 燃烧室内火焰温度很高,火焰筒壁面 经常受着高温燃气的侵蚀,由于气流 和火焰的紊流脉动,使火焰筒承受着 交变高温燃气引起的热应力,经常产 生裂纹、烧蚀和变形等故障。
7.使用寿命长
影响燃烧室寿命的主要因素是火焰筒壁温, 延长寿命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火焰筒材料;
地面燃气轮机,用多级涡轮充分吸收能 量,然后以轴功率形式输出,带动其它 机件(如发电机)作功。 还有一部分能量随燃气以热能的形式排 放到大气。
燃烧室是一个能量转换器
燃料的化学能
燃 烧 涡轮
航空燃气轮机
机械功(经压气机增压空气) 动能(产生推力) 热能随燃气排放至大气
热能
尾喷管
燃烧室是动力机械的能量发源地。
* 3
一个矛盾
若达到烧着的程度,涡轮叶片承受不了; 若考虑涡轮叶片耐温程度而减少供油,又 烧不着。 解决办法:
先在火焰筒头部按接近恰当的油-空气比例(油和空气中 的氧基本上都用光)进行充分的燃烧,这时头部气流温 度接近2500K,然后用剩余的空气将高温气流掺混,把 温度降下来,以达到涡轮叶片接受的温度。 先燃烧后降温 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
6.尺寸小和重量轻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减小迎风面 积,力争在容积小的燃烧室中单位时间内 烧掉较多的燃料。 容热强度 qvp :每立方米的燃烧容积里在 单位压力下每小时实际放出多少热量。
3600 qma f H u η b qvp = * V B P2
VB :燃烧室空间容积
KJ /( m ⋅ bar ⋅ h )
ηb =
( qma + qmf ) h* g − ( qma h* a + qmf h*f ) 3 2 qmf H u
96~98%,甚至可达100% 90%
主燃烧室 : 加力燃烧室:
4.出口温度场符合要求
燃烧室出口气流温度场符合涡轮叶片高温强度 的要求,不要有局部过热点。要求: 火焰除点火过程的短暂时间外,不得伸出燃烧 室; 沿涡轮进口环形通道的圆周方向,温度尽可能 * 均匀,在整个出口环腔内最高温度 T 3 max 与平均 温度 T * m 之差不得超过100~120ºC; 3 沿叶高(径向)温度分布应符合等强度原则。
③ 燃烧室出口气流温度 T 受到涡轮叶片的 热强度的限制,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叶 片失稳变形,以至熔化或断裂,造成事 故。目前一般允许在1200K,叶片采取 冷却措施的发动机可达1600K。 由于涡轮叶片耐温的限制,燃烧室内供 油受到制约。燃烧室内供油只能烧掉空 气中氧的1/4。在贫油的均匀混气情况 下,火焰不能传播,燃烧不能进行。
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发生的燃烧过程总是 在余气系数 α 较大,且 α 的变化范围又很 宽的高速气流中进行的,因此燃烧室工作 有两点困难: 若把燃料直接喷到由压气机送来的全部空 气中去燃烧,那么燃烧区的温度必然很 低,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燃烧效率非常 低; 由于气流的流动速度很高,因而燃烧火焰 很容易被吹熄。同时,还会产生非常大的 压降损失。
这种“分流”方法,相对于把燃料直接喷到 “全部空气”中去的燃烧方法,可以保证燃烧 区具有相当高的燃烧温度,有利于提高燃 烧反应的速度。 在分流方法中,控制“一次空气”的数量是改 善燃烧工况的关键。试验表明:在燃烧柴 油和天然气时,在满负荷工况下的一次空 气量控制在 α =1.1~1.3(相当于燃烧区温 度 为 1800℃ 左 右 ) , 在 空 载 工 况 下 , α =2.0~2.5(相当燃烧区温度为1000℃左右) 是合适的。否则,燃烧效率将严重恶化。
解决办法
1. 采用扩压器,使进入燃烧区的气流速度由 压 气 机 出 口 的 120~180m/s 降 低 到 20~30m/s左右,借以减小气流的压降损 失; 2. 采取气流“分流”的办法,以提高燃烧区的 温度; 3. 采用“火焰稳定器”,使在燃烧区内能够形 成一个特殊形态的气流结构,为稳定火焰 创造条件。
2.燃烧稳定性要好
燃烧室的稳定工作对发动机来说是至关重 要的。 燃烧稳定的两个含义: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不熄 火; 不出现对发动机具有破坏性的燃烧,通常 为振荡燃烧。
稳定燃烧特性包线
燃料的成分主要为碳氢化合物 C x H y
C + O2 = C O2
2 H 2 + O2 = 2 H 2 O
机组负荷增加,燃烧火焰的伸长,后排射流孔供 入的空气向火焰补充所需的氧,防止缺氧引起的 燃烧不完全和火焰过长。
2—旋流器 5—一次空气射流孔
试验表明,具有一次空气量自调特性的供 气方式对于扩大燃烧室负荷变化范围的效 果是明显的。 例如,对某燃烧室 采用第 种供气方式
α = 4.94 → 14.4
采用第 种供气方式
3.413 = 14.7 L0 = 0.232
过量空气系数(余气系数)α :实际供给的 空气量与理0
油气比 f =1/40~1/330 α=2.7~30
稳定燃烧特性包线
C2
p
P = const * T 2 = const
* 2
C 2 > C 2 p 时,燃烧不稳定
燃烧室性能之间的矛盾: 火焰稳定性 高容热强度 解决办法: 根据用途,做折衷考虑(trade-off) 压力损失大 使用寿命长
4-3 燃烧室中燃烧过程的组织
燃烧室中发生的整个工作过程包括:
燃烧区中气流流动过程的组织; 燃烧区中燃料浓度场的组织; 燃烧区中可燃混合物的形成、着火与燃烧; 混合区中二次掺冷空气与高温燃气掺混过程 的组织; 火焰管壁冷却过程的组织。
相同C 2 时,
α max − α min
* 3
越大越好
α min
α max
α
T 受涡轮材料的限制,
燃烧室不容易发生富油 熄火,易贫油熄火,一 般 α max > 25 。
1 - 富油熄火极限 2 - 贫油熄火极限
3.燃烧要完全
将所供燃料全部烧完,将化学能释放出来。 燃烧效率 η b :燃料燃烧时实际用于加热 工质的热量(增加气体总焓)与这些燃料 完全燃烧时的理论放热量之比。
一次空气量自调特性
定义:随着火焰长度的伸缩能自动调整直 接参与燃烧反应的一次空气量的特性。
机组负荷降低,燃烧火焰的长度缩短,通过开在 火焰长度之后的一次空气射流孔供入的空气量不 会直接射到火焰中去掺冷火焰,低负荷时,燃烧 温度仍很高;
2—旋流器 5—一次空气射流孔
一次空气量自调特性
定义:随着火焰长度的伸缩能自动调整直 接参与燃烧反应的一次空气量的特性。
燃烧室出口温度径向分布
h
2 h 3
T 3 min
*
叶尖部分叶片很薄,散热条件差
温度系数 δ m :
T 3m
*
T 3 max
*
T 3 max − T 3m δm = * * T3 −T2
* *
δ m 通常不超过20%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片及 涡轮盘榫头连接部位应力大
5.压力损失小
出于组织燃烧的需要,燃烧室采用了复杂 的结构。 阻力系数 ζ b :燃烧室总压损失与某参考 截面(最大截面或进口截面)气流动压头 之比。 * − P* P2 3 = ζb 1 2 ρ m Cm 主燃烧室 : 20~30 2 加力燃烧室: 3~4
1千克碳完全燃烧需要8/3千克氧气 1千克氢气完全燃烧需要8千克氧气
航空煤油(C8H16):含碳86%,含氢14%,1公斤煤油完全 燃烧需要消耗的氧气量(公斤)为
8 86% × + 14% × 8 = 3.413 3
稳定燃烧特性包线
大气中含氧气量为23.2%, 1公斤煤油完全燃烧需空气量(公斤)为
高性能耐热钢板
采取冷却措施; 分段气膜冷却,鱼鳞片气膜冷却 防止严重积炭。 火焰筒壁面温度不超过8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