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临床检验项目是指通过对人体物质、组织、器官、功能等进行系统、定量和衡量的检测、监控和评价的手段。

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提供了诊断、监测和治疗的依据。

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检验项目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器官、功能等,提供对疾病的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例如,通过血液检测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感染、炎症等;通过尿液检测可以发现患者是否有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同时,临床检验项目还可以在不同疾病之间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鉴别肿瘤的类型和进展程度。

2.监测治疗效果:临床检验项目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通过定期的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化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情况。

3.预防和筛查:临床检验项目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筛查。

早期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现代医学中的体检项目中,常常包含对肿瘤标志物、心脑血管相关指标等的检测,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

4.预后评估:临床检验项目在评估疾病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特定的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和生活指导。

例如,肾功能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评估慢性肾脏疾病的预后,判断是否需要透析等治疗。

5.药物治疗个体化:临床检验项目可以帮助个体化药物治疗。

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变异、酶活性等指标,可以预测患者对一些药物的代谢和反应情况,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例如,通过检测CYP2D6酶的基因型,可以预测患者对一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从而个体化调整剂量。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诊断,还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疾病风险的预测和筛查,评估疾病的预后情况,并帮助实现药物治疗的个体化。

检验科基本项目及临床意义

检验科基本项目及临床意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 ,或应用肾上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重金属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甲 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减少:失血性休克、传染病急性期。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参数进行检测,通过血液分析筛查是否有贫血、细菌感染 、白血病、败血症、病毒感染等和血液有关的一些疾病。 血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和进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血常 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凝血功能检测
• 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 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 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 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 白原(FIB)。
• 标本采集: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约100克的馒头或进餐75克葡 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静脉血测血糖,并收集尿液做尿糖 测定。
• 参考范围: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78mmol/L(140mg/dL)
• 临床意义: 1.餐后2小时血糖7.78~11.1 mmol/L(140~200mg/dL)之间,为 糖耐量减退。 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诊断为糖尿病。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 ;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 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 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 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血常规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 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 白细胞减少: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胆碱脂酶(ChE)
血清
30-80单位
增高:维生素B缺乏、甲脏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等。降低;有机磷中毒、肝脏疾病(黄疸性肝炎、肝硬变等)。胆碱脂酶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
肌酸激酶(CK)
血清持续时间短,下降速度快,故对心肌梗塞后期价值不大。各种类型进行性肌萎缩、骨胳肌损伤、肌营养不良、急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剧烈运动、使用氯丙嗪、青霉素等药物。
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ApoA1/ApoB)
血清
1.0-2.0
测定测定ApoA1/ApoB的比值较测定HDL-C/LDL-C比值更有意义,已证实该指标有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危险中最有价值。此外该指标也可用于其他引起脂类代谢紊乱疾病的辅助诊断。
钾(K)
血清
3.5-5.5mmol/
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组织挤压伤、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的液体、高渗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等。减低: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钒盐和棉籽油中毒、碱中毒、长期禁食等。长期注射青霉素钠盐时肾小管会大量失钾。
总胆红素(TBIL)
血清
3.4-24.1μmol/L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
血清
0-6.8μmol/L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IBIL)
血清
1.7-24.1μmol/L
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总蛋白(TP)
血清
60-80g/L
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球蛋白合成增加)。降低:肝脏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广泛烧伤、肾病综合征、大量反复放胸腹水、溃疡性结肠炎、水潴留使血液稀释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临床检验项目是指用于评估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的一系列实验室检验指标。

临床意义与解释是对这些检验项目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与解释。

1.血常规检验项目:血常规检验项目是评估机体血液系统功能和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来判断感染和炎症的程度。

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帮助诊断贫血、感染性疾病等。

2.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功能和损伤程度。

例如,ALT和AST升高可以提示肝细胞受损,可能是由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引起。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胆道梗阻、肝内胆汁淤积等引起。

血清白蛋白降低可以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弱,可能是由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原因。

3.血脂检测项目:血脂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水平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根据血脂检测结果,可以评估心脑血管风险,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

4.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甲状腺素(T3)、游离甲状腺素(FT3)、血清甲状腺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正常与否。

例如,T3、FT3和FT4水平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由于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引起。

TSH水平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等引起。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医师通常需要搜集患者的体液、组织和其他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身体状况和指导治疗方案。

这些检测项目涵盖了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以及更专业的检查,如肝功能、免疫学检测、血脂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的结果和意义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意义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进行检测的一项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

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确定疾病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如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的临床检验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葡萄糖、胆固醇等。

通过生化指标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生化指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他们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指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的临床检验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抗体水平、白细胞亚群分析和淋巴细胞功能等。

通过免疫学检测,医生可以确定特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指导抗体治疗方案。

传染病检测传染病检测是指针对疾病病原体的检测项目,包括常见的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真菌检测等。

通过传染病检测,医生可以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疾病的继续传播。

临床检验结果的意义临床诊断医生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组织和其他生物样本,可以获得大量有关身体状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以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疾病预后临床检验结果也可以为疾病的预后提供信息。

例如,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梗的大小和对心脏造成的损伤,进而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治疗监督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治疗效果需要持续监测。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结果的误差与干扰因素
01
02
03
04
实验误差
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 差,如试剂不稳定性、仪器故
障等。
患者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可能对检验结果 产生影响,如饮食、药物、生
理状态等。
实验室间差异
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方法、 仪器和试剂可能存在差异,导
致结果不一致。
样本质量
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 可能对样本质量造成影响,从 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案例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总结词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和评估治疗效 果。
详细描述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水平 可以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情况。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对肿瘤进行早期 诊断、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
分类
根据检测目的和用途,临床检验 项目可分为一般检查、生化检查 、免疫检查、微生物检查等。
临床检验项目的应用领域
诊断
通过临床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 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
型、病情严重程度等。
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通过定期进 行临床检验项目的检查,可以监测 病情的发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预防
通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发现 潜在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 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 临床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 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5
临床检验项目的发展趋 势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自 动化样本处理系统、智能实验室等,提高了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范围2. 检验方法与原理2.1 常用的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原理解析- 血液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项目,通过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测试。

- 生化学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采用酶促反应法或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 免疫学指标:例如抗体水平、荷尔蒙水平等,在实验室中使用ELISA或放射免疫测定法来确定结果。

3. 不同类型样本的收集与处理要点3.1全血/粘合性试料(EDTA)A)适应证:(一)外周静脉穿刺时需要取得多种不同类型试管内之各项完整数据者;(二)有特殊需求而须以全新鲜未经离心过之全血为材质者;B) 注意事项:(一) 必须遵循无菌技术操作, 避免污染.(二) 禁止加入抗凝剂.(三) 试管内血液与EDTA比例为1:9, 即每毫升全血须有0.09克之二钠盐存在。

4. 检验结果的解读4.1参考值范围:A)定义:指某一特定检测项目在正常人群中所得到之数值区间;B) 影响因素:(一)年龄、性别等生理差异;(二)地域和种族差异;(三)环境因素,如海拔高度等。

5. 临床意义及应用领域- 表示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 在不同科室具体应用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科、肿瘤学和妇产科等。

6. 结论本文档涉及附件:- 实验数据表格.xlsx(实验数据记录)- 图片文件夹(相关图片资料)法律名词注释:1.禁止加入抗凝剂: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五条第十款规定,在采集样本时不能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或药物,以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2.参考值范围:指某一特定检测项目在正常人群中所得到的数值区间。

根据《临床实验室技术规程》第三章第十条规定,在报告结果时应同时标注相应的参考范围,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判断和诊断。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粪常规前
列腺液常规精液常规白带常规血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肝功能肾
功能血糖血脂用于早孕诊断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
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心肌酶谱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
淀粉酶血凝四、五项标
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CEA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

B -HCG 风湿三项乙肝五项免疫三项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同时应用的药物 1、该项目不考虑肝损伤类型 2、无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 (甚至已知肝损药物)服用与肝损伤起 病时间不符,则不计分。 3、对未知可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通常 妥善的处理办法是采用5~90天作为“提 示性或相符的时间” 4、对已知可引起肝毒性的药物,则采 用已被认可的肝损伤潜伏期。
RUCAM评分法-解释
(五)非药物性肝损伤因素 1、组I:HAV、HBV、HCV(急性)、胆道梗阻、酗酒、新近 发生过低血压(休克肝) 2、组Ⅱ:CMV、EBV、疱疹病毒感染 3、组I病因较好排除,组Ⅱ病因的排除主要靠临床表现和病史。 (六)药物以往的肝损伤信息 1、该项目评分不考虑肝损伤类型 2、如说明书不可靠,本项评分将特别困难 3、专家们也有可能不认同许多药物潜在的相对肝毒性 (七)对药物再刺激的应答情况 1、阳性:再次单独应用该药物引起了ALT双倍升高(肝细胞型), 或ALP或TBIL水平双倍升高(混合型或胆汁淤积型),计3分 2、相容:在急性肝损伤期间再次应用该药,且ALT、ALP或TBIL 水平出现双倍升高,计1分
病理性:肝胆系统疾病、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肝内胆汁淤积 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溶血性贫血。
药物性肝损伤-代谢异常机制
1相反应 解毒 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增强毒性 当解毒酶被抑制 增强毒性的酶被诱导
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代谢异常机制
• 2相反应
• 药
乙酰化
甲基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 葡萄糖醛酸 谷氨酰胺
临床试验实验室指标的设定,异常值判 定及临床意义解释
实验室检一般项目
血常规:RBC、WBC、NE(%)、Hb等 尿常规:RBC、WBC、Pr等 便常规+OB 生化:AST\ALT\GGT\Tbil\AKP\BUN\Cr\z电解质等 凝血四项:APTT\PT\Fg\TT 血脂:TC\TG\HDL-C\LDL-C
临床意义判定-血常规
血小板(PLT) 正常值范围100-300×109/L 减少: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2 血小板破坏增多:远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 3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4 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 增多: 1 骨髓增生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 急性反应:急性感染 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等; 3 其他:脾切除术后。
临床意义判定-尿常规
尿白细胞(U—LEU) 正常参考值:<5个/HP。 增加:生理性: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 <5个。 病理性:见于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 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定量为<0.15/24h
增加:生理性:机体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 奋以及肾血管痉挛。 病理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糖尿病、高血压。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 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临床意义判定-肝功能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正常参考值:5<0U/L 病理性: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胆汁型肝硬化、硬化性胆 管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呈 明显升高,AST和ALT升高不明显,戒酒后GGT随之下降。 血中GGT主要存在于肝脏;
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3.4~17.1U/L
结合
降低脂溶性, 促进在肾脏排泄
• 当还原型谷胱甘肽、葡萄糖醛酸、谷氨酰胺绝对或相对不足时影响药 物毒性代谢,导致肝毒性发生。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
胆流异常 超声,CT MRI ERCP MRCP 自身免疫性肝炎 ANA SMA AMA 代谢遗传性肝病 铁蛋白水平 血浆铜蓝蛋白 α1 抗胰酶蛋白
肝活检
药物性肝损伤-治疗
ALT>8×ULN
ALT>5×ULN持续2周 ALT>5×ULN及TBIL>2×ULN及发肝 损害的药物,尽快促进药物排泄,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胆汁淤积,
纠正患者自身的超敏状况等。
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
ALT≥5ULN;
ALP≥2ULN,特别是伴5’核苷酸酶或γ -GT升高,但没有
骨病者;
ALT≥3ULN,同时总胆红素 ≥2ULN。
RUCAM评分法-表
计分项目 肝细胞型 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
初次用药
服药至起病时间 停药至起病时间 停药后病程 5~90 <5或>90 ≤15 ALT自峰值的降幅
非初次用药
1~15 >15 ≤15
计分
+2 +1 +1
初次用药
5~90 <5或>90 ≤30
非初次用药
1~90 >90 ≤30
计分
+2 +1 +1
ALP或胆红素自峰值的降幅 +3 +2 0 -2 +1 0 +1 0 0 -1 -2 -3 +2 +1 0 -2 -3 +2 +1 0 +3 +1 -2 0 <180d内下降≥50%ULN <180d内下降<50%ULN 持续存在或升高或无资料 有饮酒或妊娠 无饮酒或妊娠 ≥55 <55 无合并用药,或缺少相关资料 有合并用药且时间具有提示性 肝毒性药物且时间有提示性 有其他致肝损伤证据的药物(如再刺激反应阳性) 完全排除组I*及组Ⅱ** 完全排除组I 排除组I中4~5项 排除组I中不足4项 非药物性因素高度可能 药签中有相关记载 有文献报告,但药签无相关说明 未知 阳性 相容 阴性 未做或无法判断 +2 +1 0 +1 0 +1 0 0 -1 -2 -3 +2 +1 0 -2 -3 +2 +1 0 +3 +1 -2 0
心脏:心电图QT间期以及ST段压低,CK
实验室检测值判定
• 疗前正常/疗后异常 有意义
1 正常
2异常无 临床意义
• 疗前正常/疗 后异常无意义
4未查
3异常临 床有意义
• 疗前异常无意义/疗 后异常有意义
• 疗前异常有意义/疗 后异常无意义
临床意义判定-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RBC) 男:4~5.5×1012 /L 女:3.5~5×1012/L 新生儿:6~7×1012 /L 增加: 生理性: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 肺气肿。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增加:生理性: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临床意义判定-尿常规
尿红细胞(U—LEU) 正常参考值:<3个/HP。
增加:生理性: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 <5个。 病理性: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肾结石、肾盂肾炎、 急性膀胱炎等
尿糖 正常参考值:阴性(-) 定量为<0.56-5.0mmol/24h
增加:生理性:大量碳水化合物或注射大量的葡萄糖,一些药物维 生素C、阿司匹林和异烟肼可导致假阳性。 病理性:糖尿病、库欣综合症、甲亢和肝硬化的呢个。 酮体: 正常参考值:阴性(-) 增加:病理性:糖尿病性酮尿和非尿病病性酮尿(严重呕吐、高热、 腹泻和饥饿)
临床意义判定-血常规
白细胞(WBC) 成人:4~10×109 /L 儿童: 5~12× 109 /L 新生 儿:15~20×109 /L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 、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 、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 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N) 0.50~0.70(50~70%) 增加: 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 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癌转移、 铅中毒。 淋巴细胞:百日咳、腮腺炎、 结核、肝炎。
血清尿素氮(BUN) 正常值范围:3.2-7.1mmol/L 生理因素: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血清BUN显著升高。妊娠妇女由于血 容量增加,BUN浓度可偏低。 病理因素:1 肾前性:剧烈呕吐 幽门梗阻 肠梗阻长期腹泻引起的失 水,引起血液浓缩。2 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晚期 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3 肾后性疾患:前列腺肿大 尿路结石 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严重肝病可使BUN减少 血清肌酐(Cr) 正常参考值:男53-106umol/L,女44-97umol/L; 病理性:肾脏疾病初期,CR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损害,CR才增 高。 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DILI可能
病毒性肝炎 抗HAV-IgM HBsAg 抗HCV 抗HEV
酒精性肝病 饮酒史 酒精水平 AST/ALT>2
血液动力学 低血压 休克 心力衰竭 脉管闭塞
RUCAM量表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可达到药
物性肝损伤生化学诊断标准: 肝损伤类型由R值确定: R=(ALT/ULN)/(ALP/ULN) 肝细胞型:R ≥5 混合型:2< R <5 胆汁淤积型: R ≤2
危险因素 年龄(岁) 其他药物
8d内下降≥50%ULN 30 d内下降≥50%ULN >30 d后下降≥50%ULN >30 d后下降<50%ULN 有饮酒 无饮酒 ≥55 <55 无合并用药,或缺少相关资料 有合并用药且时间具有提示性 肝毒性药物且时间有提示性 有其他致肝损伤证据的药物(如再刺激反应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