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的研究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1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就可以,而是在设计时,要多注重带给人的艺术气息。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一定要围绕整体、平衡、韵律、协调4大基本准则,因为这些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性。
要根据植物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比例的不同,显示多样化。
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体现出和谐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平静、舒适、柔和及愉悦的美感。
在对质地、体量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平衡原则,使景观稳定、协调。
1.2景观性原则整体把握植物的布局,多利用一些美学上的原理,再加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来设计。
此外,还应多注意植物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具有观赏价值,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从而避免因季节变化使整个园林景观显得过于单调。
1.3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性,避免与所在地域发生冲突,使结构合理及种群稳定、和谐。
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植物,充分发挥出每一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作用,利用植物生态作用的不同来改善不同的环境问题。
1.4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园林的稳定、协调发展。
植物的种类越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越简单,也越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这种具有复杂性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魅力值,吸引更多人群,还可以发挥出多种植物最基本的生态功能,集美丽和价值于一身。
1.5因地制宜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植物生长的茂盛,就必须选择最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土壤。
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呈现出植物最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出最别致、最美丽的生态园林景观。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被配置的具体方法2.1加强审核植物配置的设计图纸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结合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所在的地理环境、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生态和谐等要素,绘画出合理的`植物配置图纸。
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

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摘要:植物是风景园林中最关键的元素,如果在设计时将植物配置与规划合理,那么整个风景园林设计可谓是成功了一半。
本文就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展开讨论,具体的阐述了植物造景的“三搭配”原则、植物配置方法以及园林设计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规划;植物配置一、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功能1、植物是城市生态园林的空气调节器生物课中已经明确植物的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提高了空气质量;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自身温度的同时释放大量的水蒸气,提高空气湿度,让空气更加清新。
因此它是生态园林设计的基础。
在绿化好的生态园林中,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到空气清晰、精神焕发,这正是植物释放出的大量氧气和水蒸气产生的效果,据调查,一般有绿化的区域比没有绿化区域的空气湿度高10%-20%。
2、植物是城市生态园林的气候改造者根据植物的生理机能,它不仅具有调节空气的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气候也有较好的影响。
据调查,一般绿化好的城市,夏季中暑率很低,而冬季则较绿化不好或没有绿化的城市温度高出12℃。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所以,注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注重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让植物冬暖夏凉的作用得以体现已势在必行。
3、植物是城市噪音的消音器当今城市噪音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并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诸多伤害,科学证实,长时间处于噪音中的人容易出现精神不振、身心疲劳、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病症。
而植物,尤其是高大的树木会利用其浓密的枝叶将各种噪音有效地吸收和隔离。
研究证实,拥有良好树木覆盖的街道会降低5倍以上的噪音强度。
一、利用植物造景的“三搭配”原则利用植物造景能将大自然中的植物进行二次开发,既能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又能美化生活环境。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遵循以下原则:1、品种搭配原则在园林设计中,植物品种的搭配至关重要,只有让景观一年四季都能给人不同的惊喜,园林设计才算成功。
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

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生态智慧园林理念是指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规律融入到园林设计和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种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下将从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可以有效保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
以下是具体做法:1. 保持原生态在公园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该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原有植被和地形特征。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最大化的保护。
2. 绿色石化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绿色石化的理念,绿化城市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
绿色石化设计,可以使城市自然界面得以最大化的保护和增强,形成自然而生、绿色环保的公园空间。
3. 水文设计水文设计是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维护和调控公园中的水环境。
通过合理的水文设计,可以使公园水资源的储存、降低水平差和地形的均衡性得到合理的调节,保证公园水环境处于适宜的状态。
二、植物配置公园植物配置的选择和布局,对于公园景观的美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具体做法:1. 植物多样化在公园植物配置中,应引入多种不同生长习性和风格品种的植物,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度,同时提高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能够有效增强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公园生态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2. 按照自然生态规律配置在公园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配置植物时尽量模拟自然,使公园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
遵循生态规律的植物配置,可以提供宜人的生存环境和合适的生长条件,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
3. 在景观设计中凸显特色植物在公园植物配置中,应根据各个公园的特色和地域环境,选择适宜的特色植物,让公园的文化和历史得以体现。
同时,特色植物也可以提高公园的观赏性和与众不同的特性,增强公园的文化和生态品质。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
城市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居住体验。
下面将从植物
选择、布局设计和养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植物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植物的品种特性和环境适应性。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
植物,能够保证其抗逆性和生长繁茂的效果。
要注意植物的长势和形态特点,选择与小区
整体风格相符合的植物。
对于高层住宅小区,可以选择具有垂直生长能力的攀援植物,如
夜来香和紫藤等,增加垂直绿化的效果。
对于低层小区或庭院,可以选择矮而丰密的花卉
植物,如月季、康乃馨等,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景象。
在布局设计方面,需要注意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和层次感的营造。
不同品种的植物有
不同的花色和叶色,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对比效果。
可
以将色彩鲜艳的花卉植物放置在小区的主要景点和入口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在小区
的边缘和庭院内部,则可以选择浅色调或绿色植物,创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
还可以通过
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来营造层次感,如在中央绿地设置高大的乔木或群植数株的乔木,
然后再布置灌木和花卉植物,形成层层递进的景观效果。
养护管理是植物配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植物的养护工作直接影响到其生长状况和景
观效果,因此要加强对植物的定期修剪、浇水和施肥等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和繁茂。
特
别是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的时候,要注意加强植物的保温和抗旱措施,避免因温度过高
或过低而导致植物死亡或生长不良。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摘要】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详细介绍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植物选材与配置、景观规划设计技术,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实践。
通过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在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意义、原则、选材、配置、技术、案例分析、实践、成果、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营造出吸引人、宜人的植物景观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涉及到植物物种的选择、植物配置的布局、景观元素的组合等多方面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在不同的场所和环境下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既符合美学要求,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还涉及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分析和处理等诸多方面。
深入研究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技术和方法,对于提升景观设计水平,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和总结,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植物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需求,可以达到节水节能、减少碳排放等环保效果。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下,现代化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合理地进行景观设计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植物配置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对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也能加快城市生态建设。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乡土植物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1.1协调统一性原则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协调统一性原则,其中包含园林景观主题风貌、色彩空间等,只有保证生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视觉体验。
但是统一性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消除以往设计模式中的单一化问题,在保证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促进景观植物的多样性,使植物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状态,实现景观与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
1.2美观性原则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提高,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美观性的原则,致力于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充满美观性的生态园林可以让人们驻足欣赏,缓解视觉疲劳,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适当地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强植物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在景观下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强化植物造景功能,提升植物群落配置效果。
1.3因地制宜的原则该项原则实际上指的是依据当地情况展开景观设计工作,使植物始终保持良好生长状态。
设计时,应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区域的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确保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环境,并对地域文化进行研究,保证景观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打造适地适树、宜人宜景的生态园林景观。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设计重点2.1优化生态结构一直以来园林的生态结构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
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生态结构:(1)注重生态园林景观绿化结构设计,绿化结构不是表面的种植绿植,而是要从多方面考虑合理选择植物,并在合适的位置种植,注重植物整体的循环结构,实现生态园林景观的美观与生态相融合。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30T13:27:46.6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作者:张毅[导读]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给城市人们高节奏的生活环境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也给城市生态良性稳定循环提供了有力保障。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510627
摘要:生态园林绿地是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起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净化了作为城市空气,让城市单一的混凝建筑在生态园林的映衬下,也显得富有生机活力。
而在生态园林中,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给城市人们高节奏的生活环境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也给城市生态良性稳定循环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1.1良好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园林更加具有观赏性
生态园林在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首先被注意到的是园林的整体布局,良好而有规则的植物配置可以很快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发参观的兴趣,从而带动生态园林更好地发展。
1.2植物配置可以让园林中的植物更好地生长
植物的配置具有一定科学性和规律性,依据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合理配置,可以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将一些寄生植物配置在适合其生长的树木旁边,这样达到植物的共存,让植物更好地生长,从而实现生态园林的更好发展。
1.3合理的配置可以节省资源
植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配置,一方面可以节约用地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水、肥料等资源,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应用,也遵循生态园林建立的初衷。
2.当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2.1植物种类照搬他地植物,没有地方特色
有些地方的生态园林在设计中过于借鉴模仿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甚至连植物都照搬照抄,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和土质,导致植物成活率较低,反而加大维护的费用;同时也不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生态园林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有些地区的生态园林甚至引进国外稀有品种,不仅耗资巨大,还会造成本地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甚至消亡的状况,危害巨大。
2.2植物种类单调乏味
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要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同一个物种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一个硕大的生态园林里尽是些相同的物种,会令人感觉到单调乏味。
而且,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四季常青,要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最好能够做到四季分明,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
2.3植物观赏性大于功能性
我国城市园林最大的弊端显示在它比较重视植物的观赏性而不是功能性,有些地方生态园林的设计上过分追求视觉效果,进而忽视生态园林原本应当具有的生态作用。
例如为了美观,在有些会有风沙天气的城市,其生态园林设计中选用矮灌木和草坪,防风防沙能力被大大削弱,不能满足该城市防风防沙的生态作用。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园林在城市中的作用,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植物配置对于生态园林的作用,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
3.1生态功能优先
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是生态设计的最终实现目标,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
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
此外,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3.2植物的选择
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种植物才能协调共生,这就要求必须要在植物的选择上下工夫。
3.2.1乡土树种的选择
乡土植物的抗性、适应性均比外来种强,能够确保植物组团的成活率。
通过运用植物素材的特性,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
3.2.2多采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
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3.3重视植物景观的养生功能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设计师可以设计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柑橘林等;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植。
这些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3.3.1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创造保健型景观环境
利用植物枝叶干花能分泌一些有益化学物质,通过呼吸系统吸收以后,起到一种药疗效应。
利用有些植物可以释放出一些杀菌素和灭菌素,杀死空气里细菌和病原菌,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3.3.2景观园林养生保健型群落设计
为了营造芳香疗法群落,植物配置应选择适应气候土壤条件的芳香花卉树种。
应用桂花、香樟、白玉兰、含笑等不同花期的地带性树种为主体树种,有些树种植在人们休息活动区的周边,满足儿童老人的需求;有些树则有规则排列在道路两侧,提供行人需求;如在活动休憩区,乔木层一般运用鹅掌揪、白玉兰、广玉兰等落叶或常绿的树种;小乔木层大多配置含笑、梅花、桂花等;灌木层则以杜鹃、蔷薇等为主,一般是成片配置于林下。
这些花果还可以招来蝴蝶,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依赖于物种多样性。
3.4注重植物配置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合
现代社会追求建设节约型的生态园林,所以在其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中,必须遵循经济性和环境友好型原则。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海绵城市,就需要绿色植物与调蓄池子、路面、透水铺装等基础设施的配合,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下凹绿地等都是优秀的案例。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可观的成效,证明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雨水利用和处理的研究具有正面价值。
雨水花园是指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
这是一个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与绿色植物合理搭配的成功典例。
结束语:总之,生态学是一个涉及到城市、农业、林业、社会的复杂的连锁反应,通过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带动生态园林更好的发展,植物配置遵循艺术性、观赏性和和谐性于一体,除了可以带动生态园林的发展外,也可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更为推进建设和谐社会和人与自然共处的目标起到了良好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雪痕,园林植物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王明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3.
[3]王颖.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