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大哲学系课程表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北京大学哲学系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号:02330000新课号:PHI-0-000课程名称: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开课学期:秋季周学时:2 学分:2先修课程:无一、基本目的在东西方交叉视野中,展示哲学问题的各个侧面和哲学思维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哲学之门。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此课程阐释东西方哲理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以作为初学哲学者的入门之阶。
将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哲学”的含义,终极实在,知识论,伦理学[人生论],政治哲学等)为讨论的着眼点,看东西方古今哲人们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及其相互关系。
揭示问题与争论的要点与难点,呈现哲理思维的天趣,开阔从学者对于世界多种文明和精神境界的理解视野。
教学安排:(一)什么是哲学?东西方哲人与哲理思维基本取向的对比(二讲)阅读材料:(1)《西哲选》15-17,21-25,29;61-65,68-71(苏),83-90(哲学家);119-120(亚);361-365(笛)。
(2)《资料》423-425(泰利士),399-402(普罗塔哥拉),426-428(毕达哥拉斯)。
(3)《论语》2.4;7(述而);9(子罕);5.28 (好学),11.26(吾与点也)。
[《附加材料》74左;86;86-3-86-5; 82左,缺11.26](4)《老子》10,15,20。
[《资料》147左,150右,155左](5)《庄子》6(大宗师)。
[《资料》197左-202左](6)《史记·孔子世家》、《老庄申韩列传》。
[《资料》355-382]思考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特点(比如它与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举出哲学问题的例子。
(2)西方传统哲学的门类。
*(3)西方早期哲学家的特点(起码举两个例子)。
苏格拉底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吗?为什么?*(4)孔子、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为人为学的特点(就你能找到的材料而言)。
*(5)中西哲学思想特点的参比。
哲学系大一至大四课程表

哲学系大一至大四课程表作为一个哲学系的大一至大四的课程表,通常会涵盖一系列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表安排,供参考:大一学年:1. 哲学导论,介绍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哲学思维的基础理解。
2. 伦理学,探讨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讨论伦理问题和道德决策的原则。
3. 逻辑学,学习思维和推理的基本原则,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4. 形而上学,研究存在、实在和本体的基本问题,探讨现实的本质和结构。
大二学年:1. 知识论,探讨知识的本质、来源和限制,讨论知识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 社会政治哲学,研究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讨论社会正义和政治权力的问题。
3. 现代哲学,介绍近代哲学思潮,包括启蒙思想、唯理主义、实用主义等。
4. 哲学与科学,探讨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大三学年:1. 西方哲学史,概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等。
2. 东方哲学,介绍东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佛教等。
3. 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体验的理论基础,讨论美的定义和价值。
4. 哲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等。
大四学年:1. 伦理学专题,深入研究伦理学的特定领域,如生物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等。
2. 哲学专题研究,选择一个特定的哲学问题或思想家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3. 哲学论文写作,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哲学论文,包括选题、研究、写作和答辩。
4. 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其他相关领域的哲学课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不同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仅为一种可能的安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校的要求进行选课,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
哲学 学系辅系科目表〔适用对象核准为自105学年度起修读

哲學學系輔系科目表〔適用對象:核准為自105學年度起修讀之輔系生〕
科目名稱
學分
修別
開課狀態
抵免科目/學分
(可替代科目)
先修科目/學分
備註
另行開課
隨系附修
哲學概論
3
必
V
邏輯
3
必
V
本系所開之課程(整合開課科目及通識課程不含在內)
18
自由選修18學分
應修總學分:24
修課規定:凡修畢本系開設之必修課程「哲學概論—3學分」與「邏輯—3學分」及本系所開之專業課程達十八學分即可承認其輔系資格,惟全學年課程必須修滿始採計學分。「通識課程」不予列入輔系學分計算;若曾修習過「哲學概論」與「邏輯」科目,可選擇不修讀「哲學概論」與「邏輯」兩門必修課程,但仍須選修本系開設課程24學分。
北大哲学课程设计

北大哲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主要流派;2. 学生能够掌握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如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3. 学生能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哲学理论进行讨论、辩论和写作;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哲学原理提出创新性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哲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2. 学生热爱哲学,培养对哲学的兴趣和求知欲;3. 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不同哲学观点的内涵和价值。
本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课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术研究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模块一:哲学导论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 哲学导论模块二:伦理学教学内容:伦理学基本概念、主要流派,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二章 伦理学模块三:政治哲学教学内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国家、权力与正义。
对应教材章节:第三章 政治哲学模块四:美学教学内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对应教材章节:第四章 美学模块五: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内容: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五章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哲学导论(2周)2. 伦理学(4周)3. 政治哲学(4周)4. 美学(4周)5. 现代西方哲学(4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北京大学哲学系, 宗教学系本科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本科教学计划1999版目录哲学系哲学专业教学计划哲学专业必修课程学年学期分布一览表哲学系逻辑学专业教学计划哲学专业必修课程学年学期分布一览表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教学计划宗教学专业必修课程学年学期分布一览表哲学系哲学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及招生简章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专业简介哲学专业成立于1914年,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全面地掌握哲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77学分,限制性选修课48学分,任意选修课25学分。
1.必修课程:77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35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2.限制性选修课(每门课均为2学分):在如下九大系列中共选48学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系列至少选4学分中国哲学系列至少选6学分外国哲学系列至少选6学分,其中至少有2学分带星号的课程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技哲学五大系列至少各选2学分哲学分支系列不做限制第四、外国哲学系列:第七、美学系列:第八、宗教学系列:3.任意选修课:25学分在外系和全校性选修课中自由选课。
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专业简介逻辑学专业成立于1987年,从理科招生,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全面深入地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以及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或各类企事业管理部门从事逻辑学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并能从事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的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工作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50学分1.必修课程:87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35学分课程设置参见哲学专业●专业必修课:52学分2.限制性选修课:16学分在哲学专业的逻辑系列选修课中选够16学分3.任意选修课:47学分在系内外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中自由选课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全面地掌握宗教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_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一、院系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
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
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
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
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
北大哲学系课表

课程名
课程类别
2332035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限选
2332450 本体论论证
限选
2332071 道教原典
限选
2337001
古 讨
典
语
文
学
专
题
研
限选
2333054
古希腊语导论(1) 限选
学分
教师
班号 开课单位
2 沙宗平(副教授)
1 哲学系
2 邢滔滔(副教授)
1 哲学系
2 程乐松(副教授)
1 哲学系
2331050
模态逻辑
限选
2 李猛(副教授) 3 陈波(教授)
2 杨学功(教授) 2 席大民(副教授) 2 章启群(教授) 4 周北海(教授)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2331221 模型论
限选
2332131 圣经导读
限选
2332131 圣经导读
限选
2331371 数学结构
限选
2332971 西方古典思想( 一) 限选
2330350
西 题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专
限选
2335062 西方哲学史(下) 专业必修
233508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限选
2333211 先秦哲学专题
限选
2331031 一阶逻辑
限选
2332338 印度佛教经典选读 限选
2334030 应用伦理学专题 限选
2330001 哲学导论
2330087 中国哲学史(下) 专业必修
2330088
中国哲 讨论课
学
史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

北大哲学系课程表哲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中国哲学史(上)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1)中国哲学史(下)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2)西方哲学史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现代西方哲学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现代中国哲学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伦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thics宗教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美学原理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形而上学 Metaphysics知识论 Epistemology科学哲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逻辑导论 Introduction to Logic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一)概况(1)哈佛大学哲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访问教授7人,教师流动性较大,每年有一定的变化。
以下为现任教师:Richard Moran(系主任)、Kit Fine(纽约大学访问教授)、Anthony S. Gillies(助理教授)、Peter Godfrey-Smit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教授)、Warren Goldfarb(专业首席指导教师)、Richard G. Heck、Frances Kamm、Peter Koellner(助理教授)、Niko Kolodny(助理教授)、Christine M. Korsgaard、Michael G. Martin(伦敦大学访问教授)、Véronique Munoz-Dardé(伦敦大学访问教授)、Derek Parfit(牛津大学访问教授)、Charles D.Parsons、Donald P. Rutherford(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教授)、Thomas M. Scanlon、Amartya Sen(Lamont大学教授)、Susanna Siegel(助理教授)、Alison Simmons、Gisela Striker(研究生研究指导教师)、Raphael G. Woolf(助理教授)(2)在2002年的布莱克威尔的《哲学评价报告》(The Philosophical Gourmet Report)中,哈佛大学哲学系在美国高校中居第8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学科交叉课程(Cross-listed Courses)
希腊110r.:柏拉图
科学史106.:古代科学史
印度研究118:印度哲学:高级导论
伊斯兰文明145:伊斯兰哲学与神学
文学142:哲学与文学专题研究
数学141:数理逻辑导论
数学142:递归论
哲学102:亚里士多德;课程编号8100;Raphael G. Woolf
哲学108:苏格拉底;初步研讨班;课程编号7075;Raphael G. Woolf
哲学119:近代早期伦理学史;初步研讨班;课程编号7790;Donald P. Rutherford
哲学120:理性主义者;课程编号2512;Donald P.Rutherford
哲学159:认识论;课程编号4507;Anthony S. Gillies
哲学166:女性主义问题:初步讨论班;课程编号2782;Véronique Munoz-Dardé(伦敦大学)
哲学168:康德的伦理理论;课程编号8361;Christine M. Korsgaard
哲学169:德性与行动;课程编号9032;Thomas M. Scanlon, Jr.
数学143:集合论
宗教1750:宗教哲学:宗教认识论
(3)研究生研讨班
研究生研讨班
哲学203.希腊化时代的伦理学: Seminar;课程编号2336;Gisela Striker and Raphael G. Woolf
大致要求:
修满一定数量的哲学课程,课程分布在哲学的传统领域(理解、形而上学、认识论、哲学史、道德哲学),因此学生能够充分得到全面均衡的哲学教育。
参加四个学期的小型讨论班(tutorials)。
选修其他领域的“相关课程”(如果学生愿意,也可以选修哲学本身的课程),比如说,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政府管理课程作为其主修课程之一。
北大哲学系课程表
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中国哲学史(上)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1)
中国哲学史(下)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2)
西方哲学史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研究生研讨班
哲学系课程与其他系的课程时有交叉,包括古典系、数学系、美国黑人研究系等。哲学系鼓励对哲学的特殊专业有兴趣的主修学生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欢迎其他系的对其专业的哲学基础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哲学系的课程(如心理学系的学生可参加心灵哲学的课程)。
(1)导论性课程: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基本问题导论(哲学3——这是课程分类编号);近代哲学史(哲学8)和古典哲学(哲学7)。哲学系教师还开设名为道德论证(Moral Reasoning)的基础课程,包括道德哲学导论、存在主义导论、.关于社会抗争的课程以及法哲学课程。
道德论证32:理由与评价
道德论证33:伦理学问题
道德论证56:自我、自由与存在
道德论证66:关于社会抗争的道德论证
数理论证22(Quantitative Reasoning 22):演绎逻辑
(2)中等水平课程:100水平课程
本科生、研究生பைடு நூலகம்选课
哲学101:柏拉图;课程编号5374;Raphael G. Woolf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知识论Epistemology
科学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逻辑导论Introduction to Logic
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
(一)概况
(1)哈佛大学哲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访问教授7人,教师流动性较大,每年有一定的变化。以下为现任教师:Richard Moran(系主任)、Kit Fine(纽约大学访问教授)、Anthony S. Gillies(助理教授)、Peter Godfrey-Smit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教授)、Warren Goldfarb(专业首席指导教师)、Richard G. Heck、Frances Kamm、Peter Koellner(助理教授)、Niko Kolodny(助理教授)、ChristineM. Korsgaard、Michael G. Martin(伦敦大学访问教授)、Véronique Munoz-Dardé(伦敦大学访问教授)、Derek Parfit(牛津大学访问教授)、Charles D.Parsons、Donald P. Rutherford(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教授)、Thomas M. Scanlon、Amartya Sen(Lamont大学教授)、Susanna Siegel(助理教授)、Alison Simmons、Gisela Striker(研究生研究指导教师)、Raphael G. Woolf(助理教授)
现代西方哲学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现代中国哲学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伦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thics
宗教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
美学原理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考核:所有主修课程成绩均按五分制
编号97以下的四门半年课程才算主修课程。
3.荣誉主修要求:13门半年课程
(1)课程要求
一门导论性的哲学半年课程,或者是哲学问题导论(推荐),或者是哲学史导论,也可以是道德论证跨学科交叉课程之一。
一门下列五个领域之一的半年课程,并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之前修完,并取得C-或以上成绩。(i)逻辑;(ii)当代形而上学、认识论、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iii)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iv)古代或中世纪哲学史;(v)20世纪之前的近代哲学史。
哲学144:逻辑与哲学;课程编号1111;Peter Koellner
哲学145: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课程编号6609;Richard G. Heck, Jr.
哲学147:语言哲学:意义与交流;课程编号8887;Richard G. Heck, Jr.
哲学148:数学哲学;课程编号8341;Charles D. Parsons
哲学8:近代早期哲学史导论;课程编号8947;Donald P. Rutherford(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教授):考察17-18世纪主要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著作(笛卡尔、洛克、休谟和康德),主题包括心物的性质、物理世界、自由、人的知识,特别关注机械论科学的兴起,即科学革命)
哲学16:伦理学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课程编号7914;Niko Kolodny:是否存在我们希望通过论证发现的客观的道德真理?是或否的根据何在?
一门下列四个领域之一的半年课程,并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之前修完,并取得C-或以上成绩。(i)逻辑;(ii)当代形而上学、认识论、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iii)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iv)古代、中世纪、20世纪之前的近代哲学。
四门的哲学半年课程;讨论班也算满足此要求
三门哲学半年课程,或得到允许的相关主题的课程。
(四)课程目录
(1)导论性课程(本科生基础课)
哲学3:哲学问题导论;课程编号1996;Anthony S. Gillies:当代哲学方法导论,主要是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
哲学7:古代哲学导论;课程编号1583;Raphael G. Woolf:考察古代哲学思想中的若干主题和人物,主要是前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题包括实在的本性、获得知识的方式和人类的幸福生活。
(2)讨论班(Tutorial)
a.一年级,要参加哲学97hf讨论班,成绩按五分制。
b.二年级,要参加哲学98hf讨论班,成绩按五分制。
(3)论文:不要求
(4)大考(General Examination):不要求。
(5)其他信息
哲学课程是《课程指南·哲学》列出的所有课程,名称不限,但不包括其他任何课程。
(2)在2002年的布莱克威尔的《哲学评价报告》(The Philosophical Gourmet Report)中,哈佛大学哲学系在美国高校中居第8位。
(3)主修哲学的人数
主修类型19981999200020012002
主修6759666759
主修+其他领域59151211
其他领域+主修2127161114
这些课程本身就是先修课程(pre-requisite),但有时它们也有它们的先修课程。说得复杂一点,它们的范围从后导论性课程(post-introductory)直至非常高级的课程。因此,不建议学生直接把100水平课程作为他们最初的哲学课程,即便没有明确列出先修课程。
(3)研究生研讨班(Graduate Seminars):每年会开设许多研究生研讨班,主题涉及广泛的哲学领域,年年不同。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通常也准与参加研讨班。
哲学122:英国经验论;课程编号9025;Alison Simmons
哲学129: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课程编号0614;Charles D. Parsons
哲学137: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课程编号3360;Warren Goldfarb
哲学143:集合论;课程编号8405;Peter Koellner:集合论导论
哲学97hf.:讨论班(二年级);课程编号1669;Warren Goldfarb。
哲学98hf.:讨论班(三年级);课程编号5533;Warren Goldfarb
哲学99:讨论班(四年级);课程编号4396;Warren Goldfarb与哲学系其他教师
跨学科交叉课程(Cross-listed Courses)
哲学149z.:科学哲学;课程编号4473;Peter Godfrey -Smit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