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课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精品课程PPT系列001导论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 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 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 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持论精确,允宜列入 清华丛书,以贡献于 学界。
——陈寅恪
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1. 哲学
哲学这一门科学的任务是探讨存在 者之所以为存在者以及存在者作为 存在者所具有的各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
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 —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黑格尔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 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 六个特点:
(1)、合知行 (2)、一天人 (3)、同真善 (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
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 哲学史》
5. 任继愈《中国哲 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 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 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Next Time:孔子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The End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 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哲学系, 宗教学系本科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本科教学计划1999版目录哲学系哲学专业教学计划哲学专业必修课程学年学期分布一览表哲学系逻辑学专业教学计划哲学专业必修课程学年学期分布一览表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教学计划宗教学专业必修课程学年学期分布一览表哲学系哲学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及招生简章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专业简介哲学专业成立于1914年,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全面地掌握哲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77学分,限制性选修课48学分,任意选修课25学分。
1.必修课程:77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35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2.限制性选修课(每门课均为2学分):在如下九大系列中共选48学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系列至少选4学分中国哲学系列至少选6学分外国哲学系列至少选6学分,其中至少有2学分带星号的课程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技哲学五大系列至少各选2学分哲学分支系列不做限制第四、外国哲学系列:第七、美学系列:第八、宗教学系列:3.任意选修课:25学分在外系和全校性选修课中自由选课。
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专业简介逻辑学专业成立于1987年,从理科招生,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全面深入地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以及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或各类企事业管理部门从事逻辑学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并能从事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的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工作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50学分1.必修课程:87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35学分课程设置参见哲学专业●专业必修课:52学分2.限制性选修课:16学分在哲学专业的逻辑系列选修课中选够16学分3.任意选修课:47学分在系内外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中自由选课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全面地掌握宗教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北京大学哲学系精品课程PPT系列002孔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季氏》
人不议。
孔子生活旳春秋时代,是一种社会极为混乱
旳时代。旧旳秩序已经被破坏,新旳秩序还未
建立起来。孔子一生旳志向就是建立一种理想
旳秩序。
2.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 乎?(《子路》)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Have A Break!
三. 仁
1.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在这里首先阐明仁旳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旳行为 使其符合于礼旳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旳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 仁。其次阐明仁旳一种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旳,是由自己决定 旳,并不依托别人。最终进一步阐明求仁旳详细条目,也就是仁旳另一 种特点,这就是要到达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方面地符合礼, 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方面旳道德行为。
四.中庸
1.中与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 也》)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
2.过与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 为也。”(《子路》)
4. 孔子与儒家
孔子与儒 六经与儒家 孔子对后世旳影响
二. 秩序与礼
1. 礼坏乐崩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
北京大学全校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介绍.doc

谢谢欣赏课程编号:04031360(理科、外语科)周学时 2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概论总学时 34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学分 2Thought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领域:B(社会科学)课程编号:04031350(文科)周学时 3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概论总学时 5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学分 3Thought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领域:B(社会科学)课程简介:这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之一。
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谢谢欣赏谢谢欣赏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概要的论述。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02年2——7月只安排9个理科和外语科课堂(课堂设置详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至各系的课程表,其中第10个课堂用于轮流看录象,不选课),主要供2001级理科和外语科学生选择。
本课教师组成两个教学组,各教学组分别承担4—5个课堂的教学任务。
每个课堂分别由一位教师自始至终主管。
课程表中的“仝华等”系指沙健孙、梁柱、仝华、冯雅新;“刘志光等”系指陈占安、刘志光、黄南平、康沛竹。
教材待开课后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送至各课堂。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任课教师简介:沙健孙,男,1934年生。
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评审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等。
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的教学和研究数十年。
北大哲学系课表

课程名
课程类别
2332035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限选
2332450 本体论论证
限选
2332071 道教原典
限选
2337001
古 讨
典
语
文
学
专
题
研
限选
2333054
古希腊语导论(1) 限选
学分
教师
班号 开课单位
2 沙宗平(副教授)
1 哲学系
2 邢滔滔(副教授)
1 哲学系
2 程乐松(副教授)
1 哲学系
2331050
模态逻辑
限选
2 李猛(副教授) 3 陈波(教授)
2 杨学功(教授) 2 席大民(副教授) 2 章启群(教授) 4 周北海(教授)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1 哲学系
2331221 模型论
限选
2332131 圣经导读
限选
2332131 圣经导读
限选
2331371 数学结构
限选
2332971 西方古典思想( 一) 限选
2330350
西 题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专
限选
2335062 西方哲学史(下) 专业必修
233508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限选
2333211 先秦哲学专题
限选
2331031 一阶逻辑
限选
2332338 印度佛教经典选读 限选
2334030 应用伦理学专题 限选
2330001 哲学导论
2330087 中国哲学史(下) 专业必修
2330088
中国哲 讨论课
学
史
北京大学 哲学硕士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哲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代码010108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1999年6月24日修订日期:2002年5月1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注:1. 序号第8-11的4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3门。
2. 序号第12-13的2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1门。
3. 补修课为推荐免试者开设,不计学分。
4. 研究生还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校内其他院、系、所、中心开设的有关课程。
P r o g r a m m e o f M a s t e r S t u d e n t C o u r s e sD i s c i p l i n e (一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S p e c i a l t y (二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 —n e e s s a r y ; C -c h o s e n ; M --m a k e -u p . **.S --S p r i n g s e m e s t e r ; A --A u t u m n s e m e s t e r四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五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一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哲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代码010108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1999年6月24日修订日期:2002年5月1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三 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P r o g r a m m e o f P h . D S t u d e n t C o u r s e sD i s c i p l i n e (一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S p e c i a l t y (二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 --n e c e s s a r y ; C -c h o s e n . **.S --S p r i n g s e m e s t e r ; A --A u t u m n s e m e s t e r课程内容提要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北京大学直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哲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代码010108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1999年6月24日修订日期:2002年5月16日说明:本报表中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与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等部分内容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培养目标与学制二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和属于硕士生层次的课程)注:1. 序号第8-11的4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3门。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北大哲学系课程表哲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中国哲学史(上)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1)中国哲学史(下)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2)西方哲学史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现代西方哲学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现代中国哲学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伦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thics宗教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美学原理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形而上学 Metaphysics知识论 Epistemology科学哲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逻辑导论 Introduction to Logic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一)概况(1)哈佛大学哲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访问教授7人,教师流动性较大,每年有一定的变化。
以下为现任教师:Richard Moran(系主任)、Kit Fine(纽约大学访问教授)、Anthony S. Gillies(助理教授)、Peter Godfrey-Smit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教授)、Warren Goldfarb(专业首席指导教师)、Richard G. Heck、Frances Kamm、Peter Koellner(助理教授)、Niko Kolodny (助理教授)、Christine M. Korsgaard、Michael G. Martin(伦敦大学访问教授)、Véronique Munoz-Dardé(伦敦大学访问教授)、Derek Parfit(牛津大学访问教授)、Charles D.Parsons、Donald P. Rutherford(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教授)、Thomas M. Scanlon、Amartya Sen (Lamont大学教授)、Susanna Siegel(助理教授)、Alison Simmons、Gisela Striker(研究生研究指导教师)、Raphael G. Woolf(助理教授)(2)在2002年的布莱克威尔的《哲学评价报告》(The Philosophical Gourmet Report)中,哈佛大学哲学系在美国高校中居第8位。
北师大 哲学学院 本科生培养方案 哲学

2
PHI21018 俄罗斯哲学史
2
PHI21019 诠释学与现象学
2
PHI21020 语言哲学
2
西方哲学与文化
PHI21021 (英文)
2
PHI21022 后现代哲学思潮
2
亚里士多德《形而
PHI21023 上学》导读
2
《纯粹理性批判》
PHI21024 导读
2
PHI21025 价值哲学
2
PHI21026 人的哲学
2
2
3
2+ 2
3
2+ 2
2 √ √ √ √ √ √√ √
1 √√√√√√
3 √√√√√√
2
2
22
22
2
2
2
2
2
2
2
√√√
2
2
6√√
14 √ √ √ √ √ √ √
44 2 2+2
2
2+2
2
√ √ √ √√
2
√ √ √ √√
6
√ √ √ √√ √
总学时
小 学 期
讲 课
实 践
32 32
32
32 32
32 32
67
必修 33 学分
专业教育 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自由选修课程 实践与创新
小计 总计
选修 21 学分
选修 10 学分: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自主选修本专业 或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课程、研究生课程。
毕业论文 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
4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72
139
PHI21034 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哲学课程书目(2008-10-23 15:57:22)转载标签:杂谈(2006-06-25 10:02:38)A中国佛教史《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主编《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中国佛教》(1—5册)中国佛教协会编《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佛教经籍选编》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编著《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石峻楼宇烈等编B西方哲学史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C自然哲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Nature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D人学概论E如何理解宗教夏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奥托:《论“神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3.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4.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F佛教原著选读(下)王宗昱、李四龙等编《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周叔迦《牟子丛残新编》曹虹《慧远评传》许抗生《僧肇评传》郭朋《坛经对勘》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G本体论研究 Studies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一、基本参考书目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2、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萧诗美:《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钱广华等:《近现代西方本体论学说之流变》,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7、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8、吴国盛:《自然本体化之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9、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二、进一步阅读书目(一)相关汉译西方哲学著作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1982年版。
2.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5.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下卷),王炳文、燕宏远、王路、张金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2年版。
6.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87年版,下卷:1993年版。
10.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据吴寿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参《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休谟:《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据韦卓民译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蓝公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参牟宗三译本:(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1976年版。
18.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9.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0.《胡塞尔选集》(上、下卷),倪梁康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孙周兴译,1996年版。
2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4.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27.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8.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威拉德·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0.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32.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3.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1.马克思:《博士论文》及笔记、附注。
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参刘丕坤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版;其中第一章据《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的新译文。
(三)其他参考书目1.G.W.Leibniz:《形而上学序论》,陈德荣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3.张东逊:《科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庞学铨:《存在范畴探源》,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陈康:论希腊哲学》,汪子嵩、王太庆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8.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88、1993、2003年版。
9.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2年版。
10.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颜一:《流变理念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7.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陈宣良:《法国本体论哲学的演进》,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9.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论语言的空间与自我的限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郑杭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戴文麟:《现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9.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0.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1.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32.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
35.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
4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
42.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3.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6年版。
44.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