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人物分析
《阿甘正传 》人物分析

在影片中阿甘是一个智力较低的人,可是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体现出他本质上的善良、纯朴,可以看出阿甘是一个懂得如何去爱的性情中人,这两方面表现的落差通过镜头的剪接巧妙的传达给每一位观众。同时导演赋予阿甘自我叙述的镜头,整部片子就是阿甘对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以他自己的叙述为旁白,不仅在他的叙述中,在他和珍妮的交往中,想念珍妮的时候,和丹中尉的交往中,用自己的善良和朴实感化丹中尉的时候,甚至在他无缘无故的跑步中都发现了自己和丹中尉身上的一些教训和道理。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镜头时,还是在讲述他们的坎坷命运时,通过对比,让观众在感情上与角色的处境紧密结合,随着珍妮的一次次与阿甘的相遇和分离而伤心,随着丹的颓废而失落,随着珍妮的吸食毒品而为她感到悲哀。导演无非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的对比,通过丹中尉命运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相信观众随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运的起伏能够体会出其中的哲理!
当我们年华老去,回首来路,如果你可以对昨天的一切无悔,那么你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阿甘正传>人物分析
一直对尊严、隐忍活着的小人物充满深深的敬意,那样的男人,是我心中理想男人的范本。记得曾经痴迷的日本偶像剧《爱情白皮书》,让我迷恋的不是那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出身低贱的男主角褂居那份平静接受命运、从不抱怨的坚韧和尊严,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贫穷和出身卑微并不能夺去一个男人的尊严和魅力,心灵的力量才是一个人可以常立不倒的根基。我知道自己后来迷上日剧正是迷上了日剧中那些坚韧、平凡的小人物——我也从此知道,那是一个不可小窥的民族,如果它能给小人物以尊严和信念,那么,这样的民族,你休想用聒噪征服。
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性格的阐释

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性格的阐释《阿甘正传》在第67 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了六项大奖,作为一部好电影,它的社会文化魅力不言而喻。
通常情况下,电影都是时代社会文化的产物,而《阿甘正传》通过对智商只有75 的主人公从出生到上学,然后上大学,一直到去越南参战、回家,然后建立捕虾公司、重会女友珍妮,最后跨美长跑的人生故事讲述,将美国现代历史中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串联了起来,不仅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反映,而且还阐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人的命运决定于人的性格而不是智商。
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电影具有国际性和最快、最广的传播效果,在当代的影响力非常大,人们可以通过电影这扇窗户来观察世界,这就是电影的时代价值,也是《阿甘正传》的时代价值。
电影《阿甘正传》能够让美国人和别的国家的人回顾美国,是一部正统的美国历史剧。
美国在20 世纪60 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到了70 年代,又非常的自我,这段时期社会政治活动中发生的所有大事件都通过智商只有75 的低能儿阿甘的离奇经历串联着浮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电影中直接再现了1963年6月的阿拉巴马州塔斯卡骚乱、1963 年11 月的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美国第35 任总统肯尼迪被刺、越南战争、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以及水门事件,也回放了猫王、披头士、垮掉一代、嬉皮士等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阿甘回到华盛顿以后,见到了穿着典型嬉皮士装束的珍妮和她的男朋友卫斯理,在他们见面的地方还有从事黑人民权运动的黑豹党组织,那个时候过着嬉皮士生活的珍妮和卫斯理,还在吸食着具有最强毒性和迷幻性的毒品LSD看到这些情景的阿甘,并不是急忙处理自己的感情伤口,而是理性的去纠正这些过着嬉皮士生活的人们的行为。
他的正直和勇敢深深地打动着别人。
现在的我们拥有既平静又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
所以,在一些“精明”人的眼中,阿甘是“愚蠢”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聪明的人,却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情。
而看到这些的我们,不是应该自我反醒一下吗?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影片中所倡导的东西也被反映得淋漓尽致,进行反战演讲的阿甘,在听到珍妮在台下呼喊时,感到非常惊异,同时喊出了让人们永远都难以忘怀的一声“ JENY”。
《阿甘正传》人物分析ppt课件

阿甘
先天患有脊柱疾病,智商仅75,单纯、
愚蠢、木讷,但却也真诚、守信、认真、
执着、勇敢而重感情,他从不介意别人
拒绝,总能以友善待人,对人也只付出
而不求回报。他把自己的智慧、信念、
勇气集于一身,执着地在在人生路上不
停的奔跑。他的奔跑正是对人类传统精
神的坚守与回归,他跑过儿时同学的歧
视,跑过大学的球场,跑过尸横遍野的
战场,跑遍全美国……阿甘这样一个“傻
子”的人生,深深触动每个观影者的心
房,动摇或坚定每个人追寻的梦,冲击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对于处在特定
历史时期的美国人而言,阿甘正是一个
美国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身上凝聚着美
国的国民性,让人们从有过失的迷茫混
乱中看到美好的摹本,以寻找正确的坐
标,并感受真善美的呼唤。从国家文化
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阿甘身上集中了
被不同时期美国公众所公认的美德,他
也成为这些美好品行的化身。阿甘虽看
似“超常”,但实则作为他性格内核的
诚实善良、坚韧不拔的品行是数百年来
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公认的美德。他
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的代表,每
一个观众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
影子。由此,影片就向全世界呈现了美
3
母亲
作为阿甘种种 信念与支持的 来源,是母爱 的体现。
4
巴布
不仅是阿甘的 一个朋友,作 为一名黑人, 更是影片中种 族问题的想象 性实现。
5
丹中尉
作为阿甘的另 外一位重要的 朋友,借以表 达导演对于阿 甘式生存态度 与价值观的赞 扬与肯定。
6
7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人诚实善良、奋斗不已等的优秀的国
《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典型特点

2、分析《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典型特点,用了那几件事来表现他的特质?人物分析:阿甘:美德的化身(1)阿甘的四次奔跑:童年的奔跑(15:30)、中学的奔跑、越战的奔跑、三年长跑(01:52:00)。
(2)他听话,妈妈和珍妮的话他都会牢记。
(3)他忠诚,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后,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
(4)他守信,巴布死了,他却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
(5)他执着,对珍妮的爱情执着,对捕虾执着。
(6)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失去了双腿的中尉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而恼怒,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
影片《阿甘正传》是一部以轻松形式来表现严肃主题的电影,一部高雅与通俗、庄重与诙谐、严肃与轻松、含蓄与直露完美结合的影片。
电影讲诉了一个智商只有75的生理残疾者——阿甘,通过自身一系列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再现了美国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阿甘非智慧化形象体现了“美国精神”的回归,同时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揭露。
一、“美国精神”的象征从智商只有75分、身体有点残障的儿童,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捕虾大亨,到跑遍美国。
影片通过阿甘的人生故事,生动的用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美国从五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早期三十五年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阿甘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凝结了许多美国人的生活历程和性格特征。
在片中阿甘看似“超常”,但作为他性格内核的诚实守信、善良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表征了数百年来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公认的“美国精神”。
阿甘不仅已超出了一个普通的影片角色,成为“美国人”的隐喻,他也同样超越了一个普通的“个人”而成为今日美国人心目中“美国精神”的象征。
在阿甘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守信、执着、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的品质,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定。
智商只有75分、身体有点残障的儿童橄榄球健将越战英雄捕虾大亨跑遍美国二、社会现实的揭露阿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主流性。
电影《阿甘正传》主要人物之跨文化解读

电影《阿甘正传》主要人物之跨文化解读[摘要]《阿甘正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通过分析中国受试者对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主要人物的跨文化解读,我们发现他们基本上能够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象征意义,但是,我们同时还注意到由于受试者对美国本土文化(美国的宗教、历史、价值观等)比较陌生,这使得他们对影片中有些人物产生误读。
因此,要想较为全面、正确地跨文化解读外国电影,我国观众就要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同时加强学习自己的本土文化。
[关键词]《阿甘正传》跨文化解读人物一、文化与其组成要素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可以包罗万象,小可以到某一文化现象。
Marsella认为文化是为了改善人们生存现状、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类发展而代代相传的可以习得并共享的行为。
这一文化的定义在此较为合适。
原因是它把文化内容和文化传播联系了起来。
她强调文化既有外在形式(如艺术品、角色、机构),也有内在表现(如价值观、态度、信仰、认知、情感、感知模式、意识类型和认识论),(Samovar&Porter,2004:32)。
Larry A.Samovar和Richard 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文化交流》中指出。
文化的组成要素有5种: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组织和语言。
此处的历史是指某种文化的历史,它一代代承袭下来并塑造着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
某种文化的历史对这种文化本身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还具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宗教是文化的另一特征。
每种文化都有一种主流的有组织的宗教。
其中的信仰活动诸如习俗、仪式、禁忌等都被赋予了某种意义。
其影响渗透到从经济、政治到个人行为等的方方面面。
价值观是文化的又一重要的组成要素。
二者密切相关,以至人们难以将其分割开来。
如Macionis所说,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观是指作为社会生活普遍原则的理想、善良和美丽的标准(Samovar&Porter,2004:31)。
也就是说,价值观帮助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
《阿甘正传》中的灵魂人物分析

《阿甘正传》中的灵魂人物分析摘要:影片《阿甘正传》是一部通过轻松的表现形式呈现严肃主题的电影,实现了高雅与通俗、含蓄与直白等有机结合。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广受好评,即使现在已经过去多年,这部影片依旧是值得回顾的经典作品。
在《阿甘正传》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刻的道理,其中丰满的人物形象也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
特别是,影片的主人公,智商只有75的阿甘。
本文就依据电影中的语言、思维等进行探究,对阿甘的形象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阿甘;人物形象;精神引言:《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将以往的英雄形象全面颠覆,但是却与美国梦的精神相契合,也就是,只要通过奋斗与努力,就可以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这种在精神层面的暗示,在电影的开场就为观众呈现,通过羽毛这一意向引领观众。
在这部影片中,阿甘是一个得到上天眷顾的智障男孩,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创造了诸多的奇迹。
在表面上看,是讲述阿甘充满传奇的一生,但实际上却是展现美国的战后历史。
一、内心:柔软本片是随着一段动听的音乐开始的,从一根羽毛的飘落开始讲述这一动人的故事。
羽毛从远方的天空飘荡而来,飘过房屋、路过街道……,最后轻轻的落到正在等候巴士的阿甘的脚边。
而阿甘则轻轻的捡起那羽毛,在认真的观察过后,将其夹在本子中。
这根羽毛有着自己的含义,羽毛本身是洁白且柔软的,表达出阿甘柔软的内心。
在越南战场之中,阿甘已经冲出埋伏,却因为不忍看到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因战争而牺牲,再一次返回到战场之中,将重伤的战友救出。
可是,不幸的是,他的朋友布巴最终还是离开了。
阿甘是一个内心柔软,具有爱心、善心等良好品质的人[1]。
所以,已成为富翁的阿甘并没有随意的挥霍金钱,而是将其投入到慈善事业之中,救助更多的人。
二、心灵:纯净如果仔细的观看电影,会发现,阿甘在每一个时代中出场,会有一个不变的标志,也就是蓝色格子花呢衬衫。
在电影的发展中,每一次的转场,阿甘的年龄相较之前都会大几岁。
但是,无论年龄、场景怎样改变,第一个镜头都是穿着这件衬衫。
浅谈《阿甘正传》的人物关系

浅谈《阿甘正传》的人物关系作者:周子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5期摘要:电影《阿甘正传》于1994年上映后,立即大获好评,在1995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独揽六项大奖。
2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被奉为经典。
无论是经典台词,还是经典镜头抑或经典的艺术手法,都被后人津津乐道甚至模仿。
单就叙事而言,主人公阿甘的命运,除了与自身的质朴、善良、努力、执着密不可分外,与其命运交织的人物也是关键。
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物的推波助澜,使阿甘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关键词:《阿甘正传》;电影;人物作者简介:周子琳(1986-),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助教,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这是电影《阿甘正传》的经典台词,曾入选美国电影学会的“百佳电影台词”。
这句励志之言,不仅是电影中阿甘的人生指南,更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针强心剂。
每每遇到挫折和迷茫时,这句励志台词,便成了许多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人生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你无法预知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人、发生什么事。
正是这种奇妙的交织构成了人生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阿甘的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过客,比如在车站那些不断路过的听众;而有一些特殊的交错,则成为他人生中最闪亮的记忆。
一、阿甘与母亲我们从阿甘的讲述中,认识的第一个人物就是他的母亲。
那是阿甘人生的启蒙者。
她勇敢、坚强、乐观、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阿甘。
为了给他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母亲总会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为阿甘“解释的明白”,并让他相信自己与别人没有不同。
于是,那句经典台词应运而生,伴随了阿甘传奇的一生。
尽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大多数父母更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对于阿甘的母亲,或许更是如此。
她努力营造最好的一切,让他进入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学校学习。
《阿甘正传》人物分析

Forest Gump is a timeless film that explores the life of its eponymous character, who overcomes challenges and touches numerous lives. Let's analyze the key characters that make this movie so special.
唐纳德·沃特斯
唐纳德·沃特斯是阿甘在部队中认识的战友,他和阿甘一起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 友谊与互相扶持。
裴义安
裴义安是个受人尊敬的战争英雄,他是上校的下属,他的勇气和对国家的忠 诚深深地感动了阿甘。
阿甘·贝克
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男孩。他通过坚韧不拔与善良赢得了大家的爱和尊 敬。阿甘以运动员和战争英雄的身份将自己的人生引向高峰。
珍妮·柯宁汉姆
珍妮是阿甘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是阿甘的青梅竹马,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她的命运与 阿甘交织在一起。
医生
医生在电影中起到了导演的角色,他通过与阿甘的对话展示了人生的智慧。 医生对阿甘的支持和指导为他树立了人生的目标与信仰。
上校
上校是阿甘在越南战争期间结识的朋友。他与阿甘一起面对了无法想象的困 境和痛苦,两人的友谊在战争中变得异常坚固。
丹尼斯·扬
丹尼斯是阿甘在学校中的好朋友。他教导阿甘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引导他 追求自己的激情和目标。
美少女韦斯
美少女韦斯是阿甘的运动队友,她因为阿甘的速度而吃了一记退堂鼓,但是对阿甘的尊重和善意同样也 被她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
作为阿甘种种 信念与支持的 来源,是母爱 的体现。
巴布
不仅是阿甘的 一个朋友,作 为一名黑人, 更是影片中种 族问题的想象 性实现。
丹中尉
作为阿甘的另 外一位重要的 朋友,借以表 达导演对于阿 甘式生存态度 与价值观的赞 扬与肯定。
珍妮
她有个虐待狂的父亲,虽然有理想, 却止步现实。面对生活的残酷她不 得不去酒吧当一名脱衣歌手。越南 战争期间,嬉皮士运动兴起,珍妮 无疑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低头屈 服,甘心堕落,同时自己也鄙视自 己。而其与阿甘之间的爱情,则是 一个短暂的悲剧。与阿甘相比,珍 妮无疑可以说是那个年代中失魂落 魄一代的代表,她代表着当时美国 许多年轻人颓废混乱的价值观。同 时,就女性主义视角而言,《阿甘 正传》重新表达了以往的历史内蕴: 妇女解放运动不能真正成就女性, 只代表着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 男人可以拯救女性,给女人以最终 的归宿。
阿甘
先天患有脊柱疾病,智商仅75,单纯、 愚蠢、木讷,但却也真诚、守信、认真、 执着、勇敢而重感情,他从不介意别人 拒绝,总能以友善待人,对人也只付出 而不求回报。他把自己的智慧、信念、 勇气集于一身,执着地在在人生路上不 停的奔跑。他的奔跑正是对人类传统精 神的坚守与回归,他跑过儿时同学的歧 视,跑过大学的球场,跑过尸横遍野的 战场,跑遍全美国……阿甘这样一个“傻 子”的人生,深深触动每个观影者的心 房,动摇或坚定每个人追寻的梦,冲击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对于处在特定 历史时期的美国人而言,阿甘正是一个 美国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身上凝聚着美 国的国民性,让人们从有过失的迷茫混 乱中看到美好的摹本,以寻找正确的坐 标,并感受真善美的呼唤。从国家文化 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阿甘身上集中了 被不同时期美国公众所公认的美德,他 也成为这些美好品行的化身。阿甘虽看 似“超常”,但实则作为他性格内核的 诚实善良、坚韧不拔的品行是数百年来 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公认的美德。他 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的代表,每 一个观众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 影子。由此,影片就向全世界呈现了美 国人诚实善良、奋斗不已等的优秀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