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途径ppt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ppt课件

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系 统归属于生态系统,强调废弃物的再利用
90年代,强调产品的循环再利用 2000年以来,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以服务
流替代物质流
15
4、我国经济发展――粗放型发展模式 (1)、中国经济发展的增物质化特点明显 中国GDP的增长依赖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 中国GDP的增长伴随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 我国的资源前景不容乐观。 --人均资源占有率低
环境的影响小。
“三高一低”(高开采、高消耗、高 “三低一高”(低开采、低消耗、低
排放、低利用)
排放、高利用)
7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 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 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 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 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1
二、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线性经济
特征:
可持续的前提条件: 一是自然资源必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廉价;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永远不超
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 问题: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正日渐难以为继。 原因:市场机制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存在天然不足
倡导经济:循环经济
自然资源 reduce
商品与服务
废物排放、环境污染
recycle
reuse
5
线性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
6
小结: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
的线性经济
流程
经济增长靠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费资 资源重复利用的比例很高,对生态
90年代,强调产品的循环再利用 2000年以来,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以服务
流替代物质流
15
4、我国经济发展――粗放型发展模式 (1)、中国经济发展的增物质化特点明显 中国GDP的增长依赖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 中国GDP的增长伴随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 我国的资源前景不容乐观。 --人均资源占有率低
环境的影响小。
“三高一低”(高开采、高消耗、高 “三低一高”(低开采、低消耗、低
排放、低利用)
排放、高利用)
7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 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 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 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 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1
二、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线性经济
特征:
可持续的前提条件: 一是自然资源必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廉价;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永远不超
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 问题: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正日渐难以为继。 原因:市场机制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存在天然不足
倡导经济:循环经济
自然资源 reduce
商品与服务
废物排放、环境污染
recycle
reuse
5
线性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
6
小结: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
的线性经济
流程
经济增长靠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费资 资源重复利用的比例很高,对生态
《生态环保循环经济》课件

合作共赢
05
CHAPTER
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
丹麦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实现了对化石燃料的替代,大幅降低了碳排放,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佼佼者。
德国通过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全球提供了循环经济的典范。
德国垃圾分类回收
丹麦风能发电
VS
北京市通过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全国树立了垃圾分类的榜样。
循环水利用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企业和个人的用水行为。
03
CHAPTER
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法规
该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文件,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建立了排放权交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将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业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向低碳、环保转型。
技术进步和创新将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如废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等。
应对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强调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概念
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经济转型
社会福祉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循环经济
地球新生的开端
国贸一班 偏伟佳
课程提纲
---以广东省为例分析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二、循环经济的由来、定义与意义 三、对循环经济的不同认识 四、循环经济的内涵 五、循环经济的模式 六、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2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1、压力分析——我国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依赖大量 物质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 同时,物质消耗也将不断增长。
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导致阶级、阶层 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
科学发展观,是通向和谐社会的桥梁
2004年,全省人均2380美元 关键时期!
6
土地资源——广东耕地面积减少预测
(以2002年为基数)
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ha)
2002年
0.036
2010年 7.65
0.028
2020年 23.7
0.020
国际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045ha/人
7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常规能源资源贫乏,将煤 炭、油气、水电、油页岩 等折合标准煤,全省人均 能源资源拥有储量不足30 吨标准煤,还不到全国人 均储量的1/20。
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69╳106焦耳,是7国平 均数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 11.5倍。——《世界资源报告》
5
SO2污染排放强度[kg/(km2.a)]
﹌ 70
60
50
40
30
500
1500 2500 3500 4500
人均GDP(美元)
地球新生的开端
国贸一班 偏伟佳
课程提纲
---以广东省为例分析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二、循环经济的由来、定义与意义 三、对循环经济的不同认识 四、循环经济的内涵 五、循环经济的模式 六、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2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1、压力分析——我国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依赖大量 物质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 同时,物质消耗也将不断增长。
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导致阶级、阶层 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
科学发展观,是通向和谐社会的桥梁
2004年,全省人均2380美元 关键时期!
6
土地资源——广东耕地面积减少预测
(以2002年为基数)
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ha)
2002年
0.036
2010年 7.65
0.028
2020年 23.7
0.020
国际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045ha/人
7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常规能源资源贫乏,将煤 炭、油气、水电、油页岩 等折合标准煤,全省人均 能源资源拥有储量不足30 吨标准煤,还不到全国人 均储量的1/20。
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69╳106焦耳,是7国平 均数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 11.5倍。——《世界资源报告》
5
SO2污染排放强度[kg/(km2.a)]
﹌ 70
60
50
40
30
500
1500 2500 3500 4500
人均GDP(美元)
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途径(ppt 28).ppt

以一半的消耗创造双倍或五倍的财富。
发展循环经济.
消费问题在循环经济中的意义 (下游效应)
• 在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消耗,
就可以在系统上游减少10个单位 的投入.
• 首先应该在系统的下游实施减物质
化的节约措施。
反弹效应的含义 (rebound effect)
节省材料的每一步小小努力都被尾随而来的数 量上的扩展所淹没
可 消费系统 利
用
循环使用
物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 Reduce
输入端
再利用 Reuse
过程中
再循环 Recycle
输出端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 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 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 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 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 次污染。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 的功能后重新变成
环境影响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把资源、能源和其他 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1997年,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
我国经济发展 对环境影响的情景分析
800% 400%
单位GDP的环境影响 资源生产率 环境影响
100% 2000年
2020年 情景I
2020年 情景II
2020年 情景III
欧盟15国的人口/GDP/国内物质消耗及物质效率
循环经济是理念,实施很困难; 循环经济可能不经济; 希望有操作规范和实施样板; -----
• 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实质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
途径
• 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该
注意的几个问题
传统的线性经济
能量 资源
经济社会系统
废
生产系统
弃
发展循环经济.
消费问题在循环经济中的意义 (下游效应)
• 在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消耗,
就可以在系统上游减少10个单位 的投入.
• 首先应该在系统的下游实施减物质
化的节约措施。
反弹效应的含义 (rebound effect)
节省材料的每一步小小努力都被尾随而来的数 量上的扩展所淹没
可 消费系统 利
用
循环使用
物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 Reduce
输入端
再利用 Reuse
过程中
再循环 Recycle
输出端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 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 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 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 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 次污染。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 的功能后重新变成
环境影响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把资源、能源和其他 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1997年,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
我国经济发展 对环境影响的情景分析
800% 400%
单位GDP的环境影响 资源生产率 环境影响
100% 2000年
2020年 情景I
2020年 情景II
2020年 情景III
欧盟15国的人口/GDP/国内物质消耗及物质效率
循环经济是理念,实施很困难; 循环经济可能不经济; 希望有操作规范和实施样板; -----
• 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实质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
途径
• 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该
注意的几个问题
传统的线性经济
能量 资源
经济社会系统
废
生产系统
弃
循环经济ppt课件

20、纳米材料
(1)纳米概念
纳米(nm)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度量长度的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将一纳米的物体放在到乒乓还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可见一纳米的物体是
多么小。
(2)纳米原理
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70nm
材料气孔直径
<50nm
一是要使材料的体积密度在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其体积密度要极端的小;二是
以上矿棉、岩棉、玻璃和硅酸铝四种材料,按GB/T4132规定,统称为矿物棉。
精选编辑ppt
18
5、泡沫石棉
6、硅酸盐涂料及型材
7、复合氧化铝
8、硅酸钙(有650℃和1000℃以及高强度的)
9、珍珠岩
10、蛭 石
11、泡沫玻璃(保温和保冷均可更利于深冷)
12、聚苯乙烯(Ps1943年)
13、聚氯乙烯(PVVC1930年)
14、聚氨酯(PU硬质1947年,软质1950年,改进型的称PIR,1999年)
15、泡沫橡塑(1994年)
16、聚乙烯(PE19
18、复合制品(这是派生出来的)
(1)硅酸铝(里层)+岩棉(外层)
从经济角度考虑
(2)硅酸铝(里层)+硅酸钙(外层)
从结构角度考虑
精选编辑ppt
4
一、 我国能源资源的状况
1、总的特点:总量较丰富,人均少,结构不尽合理,优质能源比例低。
2、具体状况
◆煤炭
煤炭资源较丰富,精查储量不足,煤层气资源运景较好,但勘查程度很低。
◆石油
石油资源不足,勘查,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天燃气
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有较大潜力。
◆水能
水能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受生态环境保护制约。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PPT学习教案

阅读资料:日本循环社会建设;DSD回收系统逆向物流模式
第7页/共12页
日本循环社会建设启示
1、建立起完备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第一层次是基本法,即《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第二层次是两部综合性的法律,即《废弃物处理法》和《促进
资源有效利用法》; 第三层次是关于具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规,包括《容器和包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 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 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 复的垃圾。
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第3页/共12页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
第4页/共12页
5、环境教育倡导,形成了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
在经历了公害之苦的日本民众,形成了强烈的环境与资源的危机意识,在这 种意识的引领下,追求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废弃物、垃圾的分类投放等成 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成立儿童环保俱乐部、编制通俗环保教材、成立民 间环保志愿者组织、倡导绿色消费等
第10页/共12页
第9页/共12页
3、企业示范先导,带头贯彻落实循环型社会建设 。
从丰田汽车公司到新日铁,从东曹株式会社到中央防波堤废弃物处理厂,无 论是从公司经营管理,到产品的绿色计划,还是从原料使用,到废弃物的 处理,无不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
4、科学研究辅导,构成个分别进行循环型社会系 统、国际资源循环、循环技术系统、资源优化处理技术、废弃物试验评价 和物质管理研究。
装物循环利用法》、《家电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 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汽车循环利用法》、《特定 产业废弃物特别措施法》等。
第7页/共12页
日本循环社会建设启示
1、建立起完备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第一层次是基本法,即《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第二层次是两部综合性的法律,即《废弃物处理法》和《促进
资源有效利用法》; 第三层次是关于具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规,包括《容器和包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 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 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 复的垃圾。
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第3页/共12页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
第4页/共12页
5、环境教育倡导,形成了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
在经历了公害之苦的日本民众,形成了强烈的环境与资源的危机意识,在这 种意识的引领下,追求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废弃物、垃圾的分类投放等成 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成立儿童环保俱乐部、编制通俗环保教材、成立民 间环保志愿者组织、倡导绿色消费等
第10页/共12页
第9页/共12页
3、企业示范先导,带头贯彻落实循环型社会建设 。
从丰田汽车公司到新日铁,从东曹株式会社到中央防波堤废弃物处理厂,无 论是从公司经营管理,到产品的绿色计划,还是从原料使用,到废弃物的 处理,无不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
4、科学研究辅导,构成个分别进行循环型社会系 统、国际资源循环、循环技术系统、资源优化处理技术、废弃物试验评价 和物质管理研究。
装物循环利用法》、《家电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 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汽车循环利用法》、《特定 产业废弃物特别措施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 消费系统 利
用
循环使用
物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应放在首位 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从摇篮到坟墓—— 从摇篮到摇篮
城市是新的矿藏 Mining the Cities
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 与世界人均值的比较
• 水资源 • 耕地 • 石油 • 天然气 •铜 •铝
25% 40%弱 8.3% 4.1% 25.5% 9.7%
环境和健康的产品和包装;
• 倡导回收利用家庭用品和废物,反对无节制
地制造垃圾。
发展经济应如何入手?
• 从上而下与从下而上相结合
政府
企业、团体
个人
•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人民的日常工作、生活
结合起来:
从我做起,发展循环经济人人有责;
从小事做起,且莫因利小而不为;
从现在做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建立了社会高层的 政策对话和经验交流平台;
• 根据胡锦涛主席的指示,已经开始”循环
经济促进法“的立法研究及起草工作。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3月中央人口、 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
•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环
境友好型社会,
• 要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制订循环
经济促进法,
我国建筑用能状况(仅指建成后运行耗能)
• 城镇建筑能耗占总的商品能的
22%~25%
• 采暖地区采暖能耗是北欧国家的2~3倍 • 高档公共建筑速增加
• 建筑能耗对我国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和能
源供求关系重大
我国用水效率低下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 的水平;
• 行:汽车效率的改进被汽车的消费扩展所抵消 • 住:住房效率的改进被住房的消费扩张所抵消 • 用:家电效率的改进被家电数量的扩张所抵消 • 食:食品质量的提高被食品浪费的数量所抵消
消费观念和方式需要革命
• 倡导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高水平的生活; • 倡导节水、节电,反对浪费资源、能源; • 倡导选择绿色产品、适度包装,反对有害于
[indexed, 1980 = 10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GDP at constant prices of 1995 Material efficiency [EURO GDP/t] Popula tion
通过法规、政策推动,并支持技术进步提 高其效益;
• 环境效益虽好,但需要很大的成本,应加
强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其可行性。
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意识;
• 制订法律、标准和政策,促进循环经
济的发展;
• 支持科技开发,提倡技术创新,提高
循环经济的科学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环境伦理观
• 尊重与善待自然:一切物种;
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顺应自然的生活。
• 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正义原则,公正原则,
权利平等原则,合作原则。
• 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责任原则,节约原则,
慎行原则。
全国人大环资委 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 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组建了
DMC [t] DMC per capita [t/cap]
从世界各国比较看提高生态效率的潜力
可持续发展呼唤 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功例子
• 清洁生产; • 绿色制造; • 绿色化学; • 生态工业园区; • 工业生态学; • 以提供服务代替出售产品; • Factor 4-----Factor 10
以一半的消耗创造双倍或五倍的财富。
发展循环经济.
消费问题在循环经济中的意义 (下游效应)
• 在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消耗,
就可以在系统上游减少10个单位 的投入.
• 首先应该在系统的下游实施减物质
化的节约措施。
反弹效应的含义 (rebound effect)
节省材料的每一步小小努力都被尾随而来的数 量上的扩展所淹没
环境影响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把资源、能源和其他 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1997年,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
我国经济发展 对环境影响的情景分析
800% 400%
单位GDP的环境影响 资源生产率 环境影响
100% 2000年
2020年 情景I
2020年 情景II
2020年 情景III
欧盟15国的人口/GDP/国内物质消耗及物质效率
农业生产采用原始、粗放的漫灌和渠灌用水方式,比 国外的喷灌和滴灌分别多消耗水30~70%;
城市给水管网漏泄率高达20-40%,水的浪费现象 到处可见;
纺织工业用水: 我国 > 200 立方米/吨布 美国 120 欧洲 < 100
环境影响控制方程
I:环境影响 P:人口 A:人均GDP T:单位GDP所产生的
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途径
适应时代需要、人民利益的决策和战略
• 贯彻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
学发展观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的形势
▲领导重视,反复强调; ▲一些省、市已经行动起来,制订了发展循环经济
的规划,并开始了实践; ▲还存在一些疑虑:
• 工厂、企业内部----清洁生产; • 一组(群)工厂和企业----生态工业园; • 生产与消费大系统----社区、城市、地区。
工厂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是基础; 每个层次的循环经济都要贯彻3R原则。
如何提高循环经济的效益
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对策:
•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项目,应尽快
大力推广;
• 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却不显著的,应
循环经济是理念,实施很困难; 循环经济可能不经济; 希望有操作规范和实施样板; -----
• 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实质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
途径
• 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该
注意的几个问题
传统的线性经济
能量 资源
经济社会系统
废
生产系统
弃
消费系统 物
能量 资源
21世纪的循环经济
再使用 经济社会系统
不
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