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第十批培养学员推选方案

合集下载

点此处查看_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

点此处查看_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
阎申
051
八中
继潮
052
八中
王畅
053
八中
高云旭
054
八中
洪杉
055
八中
黄子雄
056
实验中学
田子由
057
实验中学
江宇
058
实验中学
吕昊润
059
实验中学
郝薇
060
实验中学
徐飞力
061
北师大二附中
费凯伦
062
北师大二附中
芦菁
063
北师大二附中
弓俣
064
北师大二附中
毛舒凡
065
北师大二附中
王爱渌
066
一六一中
傅睿博
067
一六一中
孔繁杰
068
一六一中
雪旸
069
一六一中

070
一六一中
王宜洋
071
西城外国语
王钟
072
西城外国语
昊磊
073
西城外国语
胡雨垚
074
西城外国语
伊君
075
西城外国语
雨璇
076
铁二中
高源
077
铁二中
许以欣
078
铁二中
鞠承一
079
铁二中
承昊
080
三十五中
智行
081
三十五中
齐美林
082
三十五中
郭灏天
083
三十五中
任禹臣
084
三十五中
任喆
085
十三中
王子豪
086
十三中
启晗
087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第八批培养学员推选方案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科技、文化与教育等资源,创设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环境,让学生在参与“微科研”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潜能,培养科研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继续在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培养领域,按照“学生申请(网申)、学校推荐、区县审查、资格初验、网上评审、专家面试、组织认定”相结合的方式推选第八批翱翔培养学员。

一、推选对象热爱科学、学有余力、兴趣浓厚、具有创新意识和培养潜质的北京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以及达到同等学业水平的学生。

二、推荐程序(一)学生申请有意参加翱翔计划的学生进入(北京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资源网,简称“资源网”)首页,点击“学员推选”,注册并如实填写“翱翔计划”第八批培养学员申请表,并以附件形式上传特长证明、科技创新经历及获奖证书等材料。

(二)学校推荐学校网上管理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在全面考察的同时,重点从创新意识、培养潜质、科研兴趣等多方面考察,使真正有特长、有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推荐。

每所示范高中可从网上申报的学生中推荐5名,每所非示范高中可推荐1名。

在此基础上,在翱翔学员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培养基地可再推荐5名以内的学生,翱翔学员培养中发挥支撑作用的课程基地可再推荐3名以内的学生。

学校在网上填写“翱翔计划”第八批培养学员学校推荐表(简称《学校推荐表》,附件2),将《学校推荐表》及《学员申请表》纸质版(签字、加盖公章,1式3份)上报所在区县教委中教科,同时网上提交电子版至所在区县。

(三)区县审查区县教委审查、汇总学校上报的《学校推荐表》及《学员申请表》,在网上填写“翱翔计划”第八批培养学员区县推荐汇总表(简称《区县推荐汇总表》,附件3),将《区县推荐汇总表》《学校推荐表》及《学员申请表》的纸质版(签字盖公章,1式3份)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同时网上提交电子版至创新学院办公室。

翱翔计划工作简报

翱翔计划工作简报

与同学共议新课改11名即将登上北京市第二届高中课程改革学生论坛的翱翔学员,2010年4月20日、23日、30日分别在北京十五中、北京五中、北京四中与相关学校的同学共议新课改。

3次活动均由2名翱翔学员主持。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张毅主任及办公室工作人员,相关学校的领导、教师及部分家长参加了活动。

11名翱翔学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的“翱翔”经历以及在“翱翔计划”提供的丰富背景和条件下,能够有机地结合课内外知识,在自己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丰富知识、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能力的成长过程,并与北京十五中、北京五中、北京二十二中、北京四中的同学进行交流,共话新课改给自己的学习、成长带来的影响。

北师大李亦菲副教授从语言、情感、主题几个角度对学员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希望学员的发言能够表达:谁在参与?做了什么?如何学习?做得怎样?体会是什么?等内容。

学员指导教师、部分家长对学员的发言也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张毅主任鼓励即将登上第二届高中课程改革学生论坛的学员要高水平地呈现对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感悟,发言要力求“三精”:找精华,写精炼,讲精彩。

同时转达了市教委、教科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领导对学员们的厚望,并对给予活动大力支持的相关学校的领导、教师、家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总结对接工作 研讨布置后续工作 2010年6月9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在紫玉饭店组织部分专家就《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学员研究性学习评价工作方案(初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并形成了评价工作方案的讨论稿。

学员学业评价包括学员自评及学员互评、导师评价、基地评价和学院评价。

导师评价由生源校、基地学校及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三方指导教师的评价构成;基地评价主要涉及学习过程、成果审查与答辩、学员推荐三方面;学院评价包括材料审查、专家书面评审,及以“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的形式进行现场答辩。

6月10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组织20所基地学校在紫玉饭店反馈、总结2010级学员对接工作,研讨2009级学员评价工作,布置近期及暑期工作任务。

点此处查看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定稿版

点此处查看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定稿版
张雨璇
076
铁二中
高源
077
铁二中
许以欣
078
铁二中
鞠承一
079
铁二中
刘承昊
080
三十五中
李智行
081
三十五中
齐美林
082
三十五中
郭灏天
083
三十五中
任禹臣
084
三十五中
任喆
085
十三中
王子豪
086
十三中
刘启晗
087
十三中
王辰星
088
十三中
温新元
089
十三中
李昂
090
三中
李海达
091
三十一中
高鑫
092
106
广渠门中学
王曦
107
广渠门中学
张秋雨
108
十一中
张雪
109
十一中
武昊东
110
十一中
康琦
111
十一中
刘爽
112
十一中
蔡猛
113
五十中
韦雨恒
114
五十中
蒋春毅
115
五十中
吴丹
116
五十中
孙璐
117
五十中
马天娇
118
一〇九中
郗永辰
119
一〇九中
赵轩
120
一〇九中
房文冬
121
一〇九中
宿浩瀚
122
一〇九中
012
五十五中
周晓楠
013
五十五中
安新辰
014
五十五中
黄宇
015
五十五中
王依妮

[精品]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

[精品]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工作动态2008年第1期(总第1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2008年6月18日刊首语:2008年3月31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成立,并启动翱翔计划以来,各项工作按部就班、紧锣密鼓地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使各位领导及时了解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经研究决定,创办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工作动态,就有关工作动态及时整理、上报有关领导。

名誉院长2008年5月23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院长罗洁,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杨德军,北京市教委基教处挂职副处长张毅等赴北京大学拜访并商请陈佳洱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

罗洁同志向陈院士详细讲述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成立及翱翔计划的启动缘由、工作方式、程序、规划,及目前的进展情况。

陈院士对此十分感兴趣,他特别提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阶段,此时,必须要有正向的、积极的引导,创新学院所提出的“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十分重要,给中学生创设必要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摆脱浮夸的思想和习气,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要做事,先做人。

逐步引导学生将对科研的兴趣和爱好变为参与研究的驱动力,立足长远打算,切忌急功近利,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最后,陈院士欣然接收聘书,答应担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名誉院长,并表示将尽力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聘请王绶琯院士等担任创新学院顾问2008年5月28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院长罗洁,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副院长张铁道,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杨德军,北京市教委基教处挂职副处长张毅等拜会王绶琯院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常务副主任季延寿、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秘书长周琳等人,并商请三人担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顾问。

罗洁、张铁道同志首先详细介绍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及翱翔计划的有关部署、安排和进展情况。

点此处查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

点此处查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
铁远
030
东直门
刘謌
031
景山
燕煦承
032
景山
陈宇阳
033
景山
杨露鸣
034
景山
戴浩宇
035
景山
王俊卿
036
一中
何东明
037
二十一中
王恒怿
038
二十二中
孟昭文
039
二十五中
庞逸辉
040
二十七中
刘子豪
041
五十四中
卢彬
042
六十五中
王帅
043
宏志
张天
044
一六五中
李唯佳
045
工美附中
西城区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214
拔萃学校
侯立伟
215
新亚中学
丁增拉珍
216
西藏中学
海淀区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所在学校
胡子章
217
人大附中
卢嘉瑞
218
人大附中
范林波
219
人大附中
薛博元
220
人大附中
方嘉雯
221
人大附中
陈子聪
222
北大附中
陈翀尧
223
北大附中
张骁懿
224
北大附中
朱江
225
北大附中
刘衎
226
北大附中
张成章
227
清华附中
房诗玮
243
十一学校
李伟喆
244
十一学校
马知遥
245
十一学校
藏世博
246
十一学校
费玄同
247

北京“翱翔计划”高中生可进大学重点实验室研修

北京“翱翔计划”高中生可进大学重点实验室研修

北京“翱翔计划”高中生可进大学重点实验室研修
全国首个面向高中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构--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近日正式宣告成立。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是在高中课改的背景下,针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机制而开展的开拓性改革探索。

它以高中阶段学生为主要对象,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北京市68所示范高中择优推荐出的130多名高一学生,成为这一“小小科学院”首个培养计划--“翱翔计划”的首批学员。

这些学生将可直接接受大学老师的单独指导,并可以进入国家级实验室实地研修学习。

目前已有北大、清华等若干高校提供了50个重点实验室参与该计划。

每个实验室预计将接收3~4名学员。

中学将设立若干翱翔计划高中基地校,并可打破界限接收学员,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组织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对小研究员们进行通识性教育。

北京市教委表示,“翱翔计划”的学习时间将利用高中课改中研究性学习的课时。

学习时间将从高一年级第三学段持续到高二年级末,原则上学员每周要在实验室学习3课时,每月安排一次专家报告,并参加基地学校组织的相关领域的学习。

学员采取“双导师”制,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学校各派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探索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

根据学员的选拔标准,入选翱翔计划的学员被要求在数、理、化、天、地、生等某一门类的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知识上,具有超越同龄人的较高水平。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表示,目前没有制定参与学员在高考中享受优惠的有关政策,但学员的这段学习经历,未来可能会在他们进入大学时折抵部分学分。

创新管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 翱翔计划

创新管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 翱翔计划
付雅 彭万超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 “翱翔计划”第五批学员录取名单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第五批学员推选工作 经“学生申请、学校推荐、区县审查、资格初验、专家面试、组 织认定”等环节,确定学员录取名单如下:
东城区 学生姓名
甄雯琢 王子一 倪晨阳 马彦宁 张越 于博洋 孙绮雯 曹宇梁 庞旭 宋月琦 刘东子 王宇祥 安稳 米岩 尹佳重 吴昊 文廷玉 崔健宁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北京市八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沐可欣 康思腾 孔煜也 罗杨程
11204263 11204270 11204272 1120427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淀区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北京市第六十三中学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所在学校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北京市日坛中学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北京市团结湖第三中学
所在学校
陈仲熠 王肖玄 刘子渊 杨泽 李冠杰 高盟 张仲奇 汤子毅 马健 韩岳海 于露 孙汉祺 辛琦 张梦瑾 谢慧阳 柴瑞樱 王华 郄宇辰 朱泽钜 兰天宇 管修晨 崔明阳 涂金正 张墨涵 陈紫薇 王雨桐 王笑妃
所在学校 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 北京市第一〇九中学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彭乃大 刘思民 刘益宁 魏芸强 龚浩岳 吴昊宇 田耕硕 邱天 徐帅 田逸然 辛艺 孙浩硕 胡啸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第十批培养学员推选方案市教委决定面向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在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培养领域,按照“学生申请(网上申报)、学校推荐、区审查、资格初验、网上评审、专家面试、组织认定”相结合的方式推选第十批翱翔培养学员。

一、推选对象学有余力、兴趣浓厚、具有创新意识和培养潜质的北京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以及达到同等学业水平的学生。

各培养基地、课程基地可结合本校、本区域实际情况,将经历“小创客”培育、雏鹰建言行动、雏鹰爱心行动、模拟政协等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探索的中小学生纳入到培养序列。

二、推荐程序(一)学生申请有意愿参加“翱翔计划”的学生进入“北京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资源网”(,以下简称“资源网”)首页,点击“学员推选”,注册并如实填写《“翱翔计划”第十批培养学员申请表》(以下简称《学员申请表》,见附件1),以附件形式上传特长证明、科技创新经历及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

(二)学校推荐学校网上管理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在全面考察的同时,重点从创新意识、培养潜质、科研兴趣等多方面考察,使真正有特长、有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推荐。

每所示范高中学校可从网上申报的学生中推荐5名学生,每所非示范高中学校可推荐1名学生。

在此基础上,在翱翔学员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培养基地可再推荐5名以内的学生,翱翔学员培养中发挥支撑作用的课程基地可再推荐3名以内的学生。

学校在网上填写《“翱翔计划”第十批培养学员学校推荐表》(简称《学校推荐表》,见附件2),将《学校推荐表》及《学员申请表》纸质版(签字、加盖公章,1式2份)上报所在区教委中教科,同时网上提交电子版至所在区。

(三)区审查区教委审查、汇总学校上报的《学校推荐表》及《学员申请表》,在网上填写《“翱翔计划”第十批培养学员区推荐汇总表》(简称《区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将《区推荐汇总表》《学校推荐表》及《学员申请表》的纸质版(签字、加盖公章,1式3份)报送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同时网上点击提交电子版。

三、推选安排(一)学生申报:有申报意愿的学生于2016年10月8日至10月16日网上申报。

(二)材料初验: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于10月17日至19日组织对网上申报材料进行初步核验。

(三)区审查:学校将推荐材料提交至所在区教委,区教委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并于10月19日前将材料纸质版提交至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

(四)综合评审1.资格审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于10月20至21日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2.网上评审:10月22日至28日对所有网上申报的学生材料进行网上评审。

3.专家面试:对于通过区推荐、网上评审的学生,组织专家进行面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五)结果公布:推选结果在面试结束两周内公布。

(六)对于在网上提出申请,未得到区、学校推荐,或入选的学生,各区、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将其纳入后备培养,做好过程性记录;对于经历翱翔培养过程的学生,经校、区推荐,可与翱翔培养学员共同参与市级评价。

“翱翔计划”第十批培养学员申请表“雏鹰建言行动”建言主题列表历年来,“雏鹰建言行动”建言主题在不断丰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

一、雏鹰建言主题包括:1.健康娃娃2 .水滴娃娃3.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4.人文北京5.科技北京6.绿色北京7.发热与健康8.本草与我们的健康9.降解塑料与我们的环境10. 建筑材料与低碳生活11. 科学探案12. 科学用眼13. 航天梦•中国梦14. 保护水资源,珍惜身边“水”15. 未来小侦探16. 营养与我们的健康17. 中国茶•华夏韵18. 食品安全与健康19.书香校园二、雏鹰建言提交方式:1.学生登陆北京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资源网(网址),点击首页“雏鹰建言行动”,网络上传主题建言内容,网站具体使用方法见网站内使用说明;2.学生网上注册填写“主题建言学生信息表”,打印填写完整的“主题建言学生信息表”并签字(手签字);3.学校汇总本校学生建言,网上填写“主题建言学校汇总表”,下载打印填写完整的“主题建言学校汇总表”并签字(手签字),加盖学校公章;4.各学校将汇总后学生建言相关材料(纸质版)一并提交至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

提交纸质材料包括:(1)“主题建言学生信息表”纸质版原件一份(签字原件);(2)“主题建言学校汇总表”纸质版原件一份(签字盖章原件)。

5. 项目征集将持续开展,结合本学期工作安排,本次项目提交时间为:2016年11月18日;纸质版材料提交时间为2016年11月14日-11月18日,上午8:30-下午4:00前。

关于征集“雏鹰爱心行动”特色实施创意项目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推动“雏鹰爱心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关爱他人、友善待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征集“雏鹰爱心行动”特色实施创意项目方案。

“雏鹰爱心行动”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

自2015年启动以来,得到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翱翔基地、雏鹰基地等中小学校还积极探索了跨校联动、跨区互动等实践模式,甚至走出京外,走到京津冀,走到大西北奉献他们的爱心。

为收集、整理、推广雏鹰爱心行动经验,凝聚爱心力量,弘扬善行善举,增强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激励中小学校广泛参与,特发布此征集通知。

一、征集范围全市中小学校、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以及教师、学生等群体。

二、征集内容征集内容包括学校组织方案、教师指导案例和学生创意项目。

其中重点是学生自主设计的特色实施创意项目方案,亦可由学校组织教师指导或社会力量支持学生设计提交项目方案。

项目方案应重点关注支持推动欠发达落后地区教育进步、创新发展;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如孤残儿童等更好地自主生活;救助患重大疾病或有其他突出困难群体。

由中小学生提出的尚未进行、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爱心行动项目方案均可参与提交。

项目方案应注重创新性、可行性、有效性、持续性。

三、相关要求(一)材料要求1.项目申报表学校填写《学校组织方案申报表》、教师填写《教师指导案例申报表》、学生填写《学生创意项目申报表》2.支撑材料可包括项目设计方案、调查报告、实施报告、总结反思等。

可提供相关照片及影音资料辅助说明项目设计方案意义和价值。

(二)提交要求材料应图文并茂。

具体要求如下:1.文字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语句通顺,逻辑性强。

2.照片要求:照片需提供原片,完整、清晰,数量不限。

3.视频要求视频时间请控制在8—10分钟内,格式可以是avi、wmv、mpg等,分辨率在720P或以上。

视频文件请刻录DVD光盘提交,并确保DVD中视频可以正常播放,图像、声音清晰。

纸质版材料(《申报表》原件)请交至指定地点;电子版材料请以“单位+项目方案名称”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

(三)时间要求项目征集将持续开展,结合后续工作安排,本次项目提交时间为2016年10月21日(周五)前。

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意市集活动”的通知各基地学校、各任务团队: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大翱翔”培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多种方式呈现各基地学校、任务团队在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拟开展“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意市集活动”,相关事宜如下。

一、活动范围全市中小学生均可参加。

各基地学校、各任务团队在广泛征集的同时,要激励学生主动自荐、单位重点推荐优秀作品参与。

二、创意作品类别按照作品功能,将创意作品分为趣味创意、益智创意、科普创新、发明创造四种类型。

(一)趣味创意作品是以放松心情、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为目的的创意作品,可以是手工制作作品、3D打印作品、智能硬件作品、数字媒体作品等。

(二)益智创意作品是以长智慧、增本领、强能力为目的的创意作品,主要包括益智玩具、益智魔术、数学运算方法、益智学具等。

(三)科普创新作品是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的创新作品,主要包括科普实物展品、科普数媒作品(如H5、flash、视频、游戏等)、科普文学作品、科普表演剧等。

(四)发明创造作品是以有效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实用新型作品,包括教具/学具、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

三、对申报作品的要求(一)申报的作品可以由个人完成,也可以由一个团队完成。

每件团队作品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

(二)作品必须是申报者在2015年11月1日后完成的,一件作品只能归于一种作品类型参加申报。

(三)每件申报作品需准备以下材料:1.作品的实物照片或图片(1幅);2.作品信息表,提供作品名称、类别、组别、作者信息、指导教师信息等(参见附件1);3.作品说明书,包括作品的设计意图、工具与材料、制作过程、遇到的困难与克服的办法、作品优点、作品不足与改进设想等(附件2);4.作品使用方法或功能的演示视频;对于数字媒体作品,需要提供程序的源文件或其他格式的数字文件。

(四)申报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

四、活动过程(一)各基地校和任务团队接到通知后,组织本单位的学生登录“北京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资源网”(网址:),点击首页的“‘小创客’培育”入注册页面进行注册,并完善基础信息。

(二)在成功注册并完善信息后,申报者可以在网上填写作品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

(三)申报者应于2016年10月17日(周一)前完成作品上传。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将对上传作品进行形式审查。

(四)通过形式审查的作品将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并接受公众评论、分享、收藏、投票。

公众反馈将作为是否能够参加现场展示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参加现场展示的作品名单。

“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意市集活动”参展作品信息表注:1.“作品类别”包括趣味创意、益智创新、科普创新、发明创造;2.“作品组别”包括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意市集活动”参展作品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