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范文(5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范文(5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遵循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卫生行业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第三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由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医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第四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全员参与,责任明确、监督有力,宣传教育、培训交流,技术监测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

第六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不断探索创新,大力推行现代化感染防控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第二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组织与职责第七条医院设立感染预防与控制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并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第八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负责对重点病区、科室和手术室的感染监测和管理。

(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报告及疫情防控工作。

(五)协调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六)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七)与相关科室协作,开展感染病例研究和防控方法研究。

第九条各科室负责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根据自身岗位和职责,密切配合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如做好手卫生、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对感染患者坚持隔离措施等。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第十一条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预防为主、标本鉴别、细致检查、无偏无倚、无情无私。

第十二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坚决贯彻中央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定,加强院感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疗器械和设备
04
定期检查和评估 消毒和清洁效果
强化环境清洁和消毒
加强医疗废物的 管理,防止医疗 5
废物污染环境
加强个人卫生管 理,提高医护人 4
员的卫生意识
定期对医院环境 1 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通风,保 2 持室内空气流

定期对医疗设 3 备进行消毒,
确保设备安全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01
02
03
04
预防与控制策略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 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定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持续改进
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医疗废物的定义:指医疗机构在医 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 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
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若处 理不当,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环
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 性质、来源、危害程度等,可分为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
废物、物理性废物等。
D
加强医疗设备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F
加强患者管理,减少院 内感染风险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处理方法: 包括隔离、 消毒、抗生 素治疗等
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感 染率、死亡 率、治疗效 果等指标进 行评估
预防措施: 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加 强环境消毒、 加强医疗设 备消毒等
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人 员培训、加 强感染控制 管理、加强 感染监测等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试题一、解释名词(20分)[1]医院感染[2]清洁[3]消毒[4]灭菌二、填空题(6分)[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和()。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感染和()感染。

[3]紫外线灯管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米,照射时间为()分钟。

三、判断题(5分)[1]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即不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 )[3]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 )[4]已感染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 )四、选择题(10分)[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 )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E、陪护着[2]破伤风病人用过的换药器械的处理:( )A、用水冲洗后消毒B、消毒后清洁C、水泡后消毒D、清洁后消毒E、以上都不对[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新生儿肺炎B、新生儿脐炎C、新生儿腹泻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硬肿症[4]关于高压蒸汽灭菌,不正确的是:( )A、无菌包不宜过大B、放置无菌包不宜太紧C、布类物品放在金属物品之下D、高压锅内物品不能装得太多E、放置时各包之间要有空隙[5]流感病人出院后病室空气消毒,常用消毒剂为:( )A、食醋B、苯扎溴铵C、酒精D、氯胺E、漂白粉五、简答题(9分)[1]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5分)[2]简述医院感染的危害。

(4分)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M:护理本科 隔离技术

M:护理本科 隔离技术
焚烧
28
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须分类进行消毒
病室空间
日光曝晒或送消毒室
家具及地面
消毒后再清洗
被服类
消毒液擦拭
床垫、棉被和枕芯 熏蒸或喷雾消毒
听诊器、手电筒 煮沸30分钟后弃取
剩余食物
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一)传染性隔离
★严密隔离 ★接触隔离 ★呼吸道隔离 ★肠道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昆虫隔离
分泌物、排泄物、 呕吐物
分泌物 灭菌-清洁-
消毒、灭菌
专用痰杯,口鼻 分泌物消毒后丢

空气 家具、地面 探陪
每天1次 每天1次
禁止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每天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31
隔离措施 肠道隔离 棕色
血液-体液隔 引流物-分泌物
离 红色
隔离 绿色
代表病种 伤寒、脊髓灰质炎 乙型肝炎
结膜炎
隔离室 隔离衣 手套
斑疹伤寒、 回归热
流行性出血热

离 措施 蚊 其帐他、防灭蚊蚊设器备、沐晒虱浴被虮、褥更、衣灭、沐 防 灭浴 鼠 蟑、 、 螂更 灭 、衣 鼠 灭、 、 螨
33
隔离种类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肺结核 流脑 急性结膜炎 乙脑 细菌性痢疾 艾滋病 骨髓移植病人 霍乱 气性坏疽病人
▪ 严密隔离
▪ 呼吸道隔离
-穿好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不接触清洁物品;
-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可触及其他物

-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如挂在
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68
69
一、判断题:
1、传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应立即送供应室处理 2、穿隔离衣操作中,在系袖扣时手被污染。 3、脱隔离衣后准备拿去清洗,清洁面向外

基础护理学_练习题7.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基础护理学_练习题7.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选择题一、选择题1.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哪项不妥A.加强组织管理B.健全各种制度C.大量使用抗生素D.严格消毒灭菌E. 医院环境布局合理2.下列哪项不属医院感染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B. 家属在医院发生的感染C.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D.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E.患者在门诊发生的感染3.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是A.病毒感染B.真菌感染C. 细菌感染D.支原体感染E.原虫感染4.无菌操作过程中持物钳被污染,首先应A.更换另一把无菌持物钳B.用煮锅煮沸C.高压蒸气灭菌D.消毒液浸泡E.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继续使用 5.物理灭菌法中,灭菌效果最佳的是A.燃烧灭菌法B.日光曝晒法C.煮沸消毒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紫外线消毒灭菌法6.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A.200-250 nmB.150-250 nmC.200-275nmD.250-270 nmE.250-290 nm7.下列哪项不对A.湿热消毒灭菌所需时间较干热消毒灭菌短B.煮沸消毒时将水配成含碳酸氢钠1-2%的浓度可增强杀菌作用C.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时装载不得超过柜室容量的90%D.紫外线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E.生物监测法是用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作为指示剂8.高压蒸气灭菌时,错误的做法是A.包不宜太大B.装锅不宜太挤C.打包不宜过紧D.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下E.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9.保护性隔离不适用于A.严重烧伤B.白血病C. 破伤风D.早产儿E.脏器移植10.戊二醛常用的灭菌浓度和时间是A.2%,10小时B.2%,1小时C. 20%,1小时D.1%,10小时E.2%,5小时11.下列哪项不是Ⅱ类环境A.普通手术室B.产房C. 婴儿室D. 烧伤病房E.注射室12.紫外线照射消毒时灯亮多长时间开始计时A.立即B. 2~3分钟C.3~5分钟D. 5~7分钟E. 8~10分钟13.不属于高效消毒剂的药物是A.过氧乙酸B. 戊二醛C.环氧乙烷D.酒精E.甲醛1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8小时15.使用酒精消毒哪项不正确A.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手术器械的消毒D.使用浓度不超过80%C.加盖保存D.定期测定,保持有效浓度E.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16.光学仪器最理想的灭菌方法是A.煮沸法B.浸泡法C.擦拭法D.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法E.擦拭法17.无菌包外指示胶带为什么颜色时表示灭菌合格A.黑色B.黄色C.橙色D.紫色E.红色18.使用无菌包应做到A.近期灭菌的先用B.疑被污染重新灭菌C.被水浸湿后烤干再用D.先打开近侧再打开对侧E.已打开的无菌包有效期为48小时19.下列哪项不需严密隔离A.SARSB.霍乱C.鼠疫D.禽流感E.艾滋病20.艾滋病的职业防护哪项不正确A.采取严密隔离措施B.不慎被污染针头刺伤应立即尽可能挤出受伤局部血液C.受伤部位用肥皂液和流水冲洗D.消毒液消毒伤口后包扎伤口E.最好在受伤后4小时内使用预防性用药21.未用完的无菌包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有效使用期为A.2 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2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隔离疾病A.流脑B.乙脑C.麻疹D.百日咳E.腮腺炎23.取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A. 由他人传递B.洗手后取C.页面上抓取D.掀页撕取E.以上都不对24.病区的半污染区是A.值班室B.病室C.走廊D.更衣室E.浴室25.接触传染病患者后的隔离衣应A.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在外B.挂在半污染区,污染面在外C.挂在污染区清洁面在外D.挂在清洁区,污染面在外E.以上都不对26.穿隔离衣时,从哪一步骤开始手被污染A.手伸入袖内B.扣领扣C.扣袖扣D.后背对齐E.解腰带27.患者用过的导尿管应A.立即送供应室处理B.用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处理C.用清水冲洗后送供应室处理D.煮沸后送供应室处理E.擦拭后送供应室处理28.炭疽病人传染的途径是A.昆虫叮咬B.病人排泄物C.呼吸道分泌物D.伤口分泌物E.消化道分泌物二.多选题多选题1.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有A.合理使用抗生素B.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C.做好.清洁、消毒、灭菌及其效果监测D.加强医院污水、污物的处理E.加强自我防护2.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A.实施侵入性操作前 B.接触血液体液后C.护理肝炎病人后 D.护理新生儿前E.进入和离开病房前3.取用无菌溶液须检查核对内容包括A.瓶签、药名 B.瓶口有无松动C.溶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 D.瓶口有无裂缝E.浓度、有效期4.下列哪些属高度危险品A.注射器B.输液器C.膀胱镜D.呼吸机管道E.胃镜5.有关无菌操作原则哪些是正确的A.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B. 操作环境必须清洁、宽敞、定期消毒C. 已打开的无菌包未用完,在48h内有效D.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使用E.手臂应保持在腰部和治疗台面以上填空题三、填空题1.引起医院感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 。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E.陪护者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A.新生儿肺炎B.新生儿脐炎C.新生儿腹泻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硬肿症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E.6分钟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A.凡士林B.滑石粉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6.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搪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A.燃烧法B.干烤法C.煮沸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A.253.7nmB.210 nmC.328 nmD.270.7 nmE.312 nm9.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乙醇E.碘伏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E.压舌板11.产房属于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A.100cfu/cm³B.200 cfu/cm³C.500 cfu/cm³D.50 cfu/cm³E.5 cfu/cm³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E.碘伏13.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14.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C.去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16.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C.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以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首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7.护士王某,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A.加戴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用胶布粘帖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立即更换18.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2小时19.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项可被视为清洁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CA.病房B.值班室C.医护办公室D.治疗室E.库房21.无菌溶液按要求打开后,如未用完,此溶液的有效期为BA.12小时B.24小时C.3天D.7天E.2周22.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A.疟疾B.破伤风C.新生儿脓疱疮D.霍乱E.肺结核23.患儿,8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E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血液-体液隔离D.接触隔离E.肠道隔离24.戴帽子、口罩是不正确的做法是D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口罩应罩住口鼻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E.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25.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DA.血液B.阴道分泌物C.胸膜液D.汗液E.羊水(二)A3/A4型题(26~2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收入院。

第7章预防与院感

第7章预防与院感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习题 ]一、选择题(一)A1/A2 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A. 门诊患者B. 急诊患者C. 住院患者D. 探视者E. 陪护者2. 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 新生儿肺炎B. 新生儿脐炎C. 新生儿腹泻D. 新生儿败血症E. 新生儿硬肿症3. 煮沸消毒时, 海拔每增加300m, 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 2分钟B. 3分钟C. 4分钟D. 5分钟E. 6分钟4. 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A. 甲醛B. 环氧乙烷C. 过氧乙酸D. 乙醇E. 戊二醛5. 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A. 凡士林B. 滑石粉C. 玻璃器皿D. 金属制品E. 纤维织物6. 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 油剂B. 搪瓷物品C. 玻璃器皿D. 金属制品E. 纤维织物7. 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 燃烧法B. 干烤法C. 煮沸法D. 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8. 杀菌作用最长的紫外线波长是A. 253.7nmB. 210nmC. 328nmD. 270.7nmE. 312nm9. 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A. 过氧乙酸B. 戊二酸C. 环氧乙烷D. 乙醇E. 碘伏10. 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A. 肠镜B. 体温计C. 手术刀片D. 血压计袖带E. 压舌板11. 产房属于Ⅱ类环境, 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A. 100cfu/cm³B. 200cfu/cm³C. 500cfu/cm³ D. 50cfu/cm³ E. 5cfu/cm³12. 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A. 过氧乙酸B. 戊二酸C. 环氧乙烷D. 甲醛 D. 碘伏13. 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 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 可加入A. 氧化钠B. 硫酸镁C. 亚硝酸钠D. 碳酸氢钠E. 稀盐酸14. 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A. 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 始终保持钳端向上, 不可跨越无菌区C. 取放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壁D. 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 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 取用无菌溶液时, 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 冲洗凭口B. 检查溶液的颜色C. 冲洗无菌容器D. 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 检查溶液有无浑浊16. 带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 戴手套前, 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 戴手套前, 可不必洗手, 但一定要修剪指甲C. 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内面D. 已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 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7. 护士王某, 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 她应A. 加戴一副手套B. 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 用胶布粘贴破损处D. 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 立即更换手套18. 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A. 2小时B. 4小时C. 6小时D. 8小时E. 12小时19. 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项可被视为清洁A. 衣领B. 袖口C. 腰部以上D. 腰部以下E. 胸部以上20. 属于半污染区的是A. 病房B. 值班室C. 医护办公室D. 治疗室E. 库房21. 无菌溶液按要求打开后, 如未用完, 此溶液的有效期为A. 12小时B. 24小时C. 3天D. 7天E. 2周22. 下列疾病许采取严密隔离的是A. 疟疾B. 破伤风C. 新生儿脓疱疮D. 霍乱E. 肺结核23. 患儿, 8岁, 诊断为脊髓灰质炎, 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A. 严密隔离B. 呼吸道隔离C. 血液-体液隔离D. 接触隔离E. 肠道隔离24. 戴帽子、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 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 口罩应罩住口鼻部C. 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D. 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E. 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25. 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A. 血液B. 阴道分泌液C. 胸膜液D. 汗液E. 羊水(二)A3/A4型题(26~2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 43岁, 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收住入院26. 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是A. 严密隔离B. 接触隔离C. 呼吸道隔离D, 肠道隔离 E. 保护性隔离27. 护士为其发药时, 用避污纸接取药杯. 使用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A. 应从页面抓取B. 随意撕取C. 污染的手可以掀开撕取D. 第二页撕取E. 清洁的手不可以接触避污纸28. 消毒患者的食具、便器常用的方法是A. 高压蒸汽灭菌B. 消毒剂擦拭C. 紫外线消毒D. 消毒液浸泡E. 消毒液喷洒(29~31题共用题干)在急诊观察室内住有患者男,67岁, 无自主呼吸,29. 呼吸机管道属于A. 高度危险性物品B. 中度危险性物品C. 低度危险性物品D. 无任何危险性物品E. 无菌物品30. 呼吸机的湿化器应定期消毒, 常用的方法是A. 高度危险性物品B. 中度危险性物品C. 低度危险性物品D. 无任何危险性物品E. 无菌物品31.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应确保手的菌落总数不超过A. 5cfu/cm³B. 10cfu/cm³C. 15cfu/cm³D. 20cfu/cm³E. 25cfu/cm³(32~34题共用题干)一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现采用预真空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对手术器械(不带孔物品)进行灭菌32. 其灭菌时间是A. 3分钟B. 4分钟C. 5分钟D. 10分钟E. 20分钟33. 灭菌时的正确做法是A. 由于时间紧急, 物品可不必清洗B. 灭菌物品体积不可超过30cm*30cm*25cmC. 灭菌器的装载重量不小于柜室容量的10%, 但不得超过90%D. 灭菌后迅速取出使用E. 从灭菌器达到要求温度5分钟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34. 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指示卡121℃、20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B. 化学指示胶带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C. 化学指示卡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D. 化学指示胶带在121℃、20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E. 全部菌片(每片含105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均无细菌生长则表明灭菌合格(35~36题共用题干)患者王某,孕24周后早产一男婴,重135g,出生后住在隔离病室35. 对患儿应采取隔离是A. 接触隔离B. 严密隔离C. 保护性隔离D. 呼吸道隔离E. 血液-体液隔离36. 隔离措施中错误的是A. 患儿应住单间病室隔离B. 隔离室内空气保持正压通风C. 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D. 带人隔离区的物品保持清洁即可E. 如产妇无呼吸道感染,允许探视(三)B型题(37~40题共用备选答案)A. 严密隔离B. 接触隔离C. 呼吸道隔离D. 消化道隔离E. 保护性隔离37. 百日咳采用的隔离是38. 霍乱采用的隔离是39. 气性坏疽采用的隔离是4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采用的隔离是(41~42题共用备选答案)A. 福尔马林B. 乙醇C. 戊二酸D. 漂白粉E. 过氧乙酸41. 对芽孢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42. 用于固定病理标本的消毒剂是(43~44题共用备选答案)A. 治疗室B. 病区走廊C. 配餐间D. 药房E. 患者浴室43. 属于感染病区半污染区的是44. 属于感染病区污染区的是(45~47题共用备选答案)A. 鼠疫B. 艾滋病C. 肺结核D. 伤寒E. 新生儿脓疱病45. 采用严密隔离的是46. 采用肠道隔离的是47. 采用血液-体液隔离的是(四)X型题48. 适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 玻璃制品B. 金属制品C. 搪瓷类物品D. 塑料制品E. 干粉制品49. 无菌持物钳不可以夹取A. 无菌纱布B. 油纱布C. 碘酊棉球D. 手术刀片E. 治疗碗50. 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易感宿主有A. 大面积烧伤患者B. 肝脏移植患者C.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D. 长期放化疗患者E. 早产儿51. 影响电离辐射法杀菌效果的因素有A. 有氧环境B. 无氧环境C. 适度D. 温度E. 空气中的微粒数52.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原因有A. 灯管表面污垢B. 温度C. 湿度D. 使用时间E. 空气洁净度53. 脱手套时应注意A. 不管有无污迹,直接脱下B. 自手套口翻转脱下C. 先将手指部分拉下D. 将脱下的手套放在黄色垃圾内E. 已脱手套的手不能直接拉另一手套的外面54. 能杀灭芽疱的化学消毒剂是A. 环氧乙烷B. 碘伏C. 过氧乙酸D. 乙醇E. 戊二酸55. 属于高水平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A. 碘伏B. 过氧乙烷C. 二溴海因D. 甲醛E. 乙醇56. 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方法正确是A. 浸泡的物品应先洗净擦干B. 消毒液应定期监测浓度C. 物品必须浸泡30分钟D. 玻璃器械应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消毒液内E. 物品使用前须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57. 属于直接接触传播的医院感染有A. 母婴间疱疹病毒感染B. 沙眼衣原体感染C. 甲型肝炎D.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D. 疟疾58.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A. 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B. 玻璃器皿和橡胶制品应冷水放入C. 橡胶制品应用纱布包好再放入D. 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E. 加入碳酸氢钠可增强杀菌作用59. 属于低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A. 导尿管B. 体温计C. 口罩D.血压计袖带E. 注射器60. 打开后若未被污染有效期为24小时的有A. 无菌容器B. 无菌包C. 无菌溶液D. 无菌手套E. 无菌持物钳61. 下列区域属于清洁区的是A. 库房B. 治疗室C. 走廊D. 检验室E. 病房62. 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A. 库房B. 治疗室C. 走廊D. 检验室E. 医护办公室二、填空题1. 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和()。

医院管理感染工作制度(3篇)

医院管理感染工作制度(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3. 责任明确,奖惩分明;4.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2.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3. 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情况;4. 分析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措施;5. 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第六条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 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2. 收集、整理和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数据;3. 跟踪调查和处理医院感染事件;4.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5. 指导各部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章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八条医院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报告和处理。

第九条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内容包括:1. 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率、死亡率和治愈率;2. 医院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病原体种类、感染途径等;3. 医院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措施。

第十条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程序:1. 医务人员在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确认是否为医院感染病例;3. 医院感染病例确诊后,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

第十一条医院感染病例的处理措施:1. 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播;2. 对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3. 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健康监测和预防性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的类型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
-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 人体外
-预防措施:消毒、灭菌、隔离、屏障护理等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5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
-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病人体内的正 常菌通过移位或活动造成的感染。

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没有明确的感染源存在情况下, 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所做的消毒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9
灭菌
灭菌是绝对概念 无菌物品:经灭菌处理的物品
类型 清洁 消毒 灭菌
病原微生物 +
+(芽孢) -
致病可能性 + -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20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目的 是使消毒的对象达到无害化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 及细菌芽孢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7
清洁
常用方法: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适用范围:医院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
-预防措施: (1)避免扰乱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生素 (3)治疗潜在病灶和带菌状态 (4)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措施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6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
-时间:有潜伏期的:住院日>潜伏期 无潜伏期的: >48小时
-部位:不同部位 -病原体:新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热力消毒灭菌
干热:燃烧、干烤 湿热:压力蒸汽、低温 蒸汽、流通蒸汽
物理消毒灭菌法
光照消毒法
日光曝晒 紫外线消毒法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微波消毒灭菌法 机械除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拭法、熏蒸法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21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1
热力消毒灭菌法
-概念: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酶、细胞壁和细胞膜等,从而杀灭微生物的方 法 -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感染链
-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 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 源
-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 的途径和方式
-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 感染的人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0
感染源
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病人自身正常菌群
周围的病人 病人家属及探视者 医院工作人员
燃烧法注意事项
用具等物体表面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 特点: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而花钱少、无化学
污染的基本措施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8
消毒
消毒的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受多因素影响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感染源的
场所进行消毒,以杀灭或清除感染源排出的病原菌
-随时消毒:在病人或带菌者周围随时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在感染疾病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对隔离室的消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3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
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
的感染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4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二、洗手与手消毒 三、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6
有关概念
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 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
7-12
幻灯片7-4
易感宿主
严重慢性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损害;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接受介入性检查、器官移植的病人; 休克、昏迷、术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
产妇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3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点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高 -多数细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细菌
7-22
干热消毒法和湿热消毒法效果比较
导热速度 穿透力 消毒时间 所需温度 破坏性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23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2
燃烧法(burning sterilization)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破坏性大 -适用:耐高温物品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4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
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15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条件致病菌
动物感染源 医院环境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老鼠、蟑螂
设备、食品、垃圾 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 血液制品、药物
7-11
幻灯片7-3
传播途径
内源性感染:移位
外源性感染: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水和食物
-共同媒介传播
污染的血液、血制品
-生物媒介传播
输液制品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7
常见的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感染
病毒性肝炎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8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侵入性诊治机会增加 抗生素滥用 医院卫生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9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基础护理学》第四版配套课件
主编 尚少梅 李小寒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7-1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7-2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