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门诊部诊所标准

门诊部诊所标准

附件一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设置要求

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设置要求

精心整理中医门诊部设置要求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人员:
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

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

精心整理
二、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设备:
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诊所和门诊部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置标准。

下面是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地理位置选择:诊所和门诊部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方便患者就医。

地点应位于市区或居民区附近,距离公共交通站点或车站不远,以便患者能够轻松到达。

2.建筑规划和设计:诊所和门诊部建筑面积应满足日常诊疗和行政办公的需求。

建筑要符合当地建筑法规,具备基本的防火、防盗和安全设施。

室内空间宜分为不同区域,包括候诊区、办公区、医生诊室、检验室、药房等,各个区域应适应医疗工作流程。

3.人员配置和管理:门诊部和诊所应设有合格的医生和医疗技术人员,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合理配置医务人员。

同时,需要有专门负责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

4.设备和器械:医疗机构需要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如检查仪器、治疗设备、监测设备等。

设备要经过合格的验收和日常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5.诊疗流程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和执行科学的诊疗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和管理患者。

包括患者挂号、候诊、就诊、报告领取等各个环节,要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6.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控。

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质量检查和医疗事故报告等,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7.卫生与环境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卫生与环境管理标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医疗机构内外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8.药品和医疗耗材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合理的药品和医疗耗材采购、配送、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

药品和医疗耗材要有合法有效的购进渠道,并进行有效的追踪和管理,确保药品和医疗耗材的品质和安全。

9.应急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预案和责任分工。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二、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西医结合诊所
一、科室设置:至少设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
(二)至少有1名护士。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察床诊察凳药柜血压计压舌板高压灭菌设备方盘洗手盆诊察桌
处置台听诊器诊槌注射器紫外线灯纱布罐往诊包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注射室、消毒供应室。
中医药治疗率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中医治疗率是衡量医院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指标。
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人员:
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中医门诊部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医药治疗率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

中医治疗率是衡量医院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指标。

中医诊所中医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人员:b23657 5C69 屩&30439 76E7 盧24104 5E28 帨28484 6F44 潄30355 7693 皓i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

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二、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中西医结合诊所一、科室设置:至少设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二、人员:(一)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二)至少有1名护士。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诊察床诊察凳药柜血压计压舌板高压灭菌设备方盘洗手盆诊察桌处置台听诊器诊槌注射器紫外线灯纱布罐往诊包(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设施陈旧
部分门诊部、诊所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施陈旧 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要。
3
人才匮乏
一些门诊部、诊所缺乏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导致 医疗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门诊部、诊所将越来越 智能化,如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远程
医疗等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门诊部和诊所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疾病 诊断、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教育 等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诊所定义
诊所是规模较小、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的医疗机构,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医生 坐诊,为患者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
门诊部与诊所的区别
01
02
03
规模与设施
门诊部通常规模较大,设 施较为完善,而诊所规模 较小,设施相对简单。
隙灯等。
专用医疗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医疗 服务的需要,同时要考虑设备的
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如CT、 MRI等,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 进行配置,并充分考虑设备的运
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设备采购、安装与验收流程
采购流程
根据医疗需求和预算,制定采购计划,经过审批后进行招标或议 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合同。
基本医疗设备清单
诊断设备
包括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叩诊锤、检眼镜 、检耳镜等。
治疗设备
包括注射器、输液器、氧气瓶、吸引器、电热毯 、治疗车等。
辅助设备
包括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显微镜、血球计 数仪、尿液分析仪等。
专用医疗设备配置要求
根据门诊部或诊所的专科特点, 配置相应的专用医疗设备,如牙 科治疗椅、妇科检查床、眼科裂
THANKS

医学专题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汇总

医学专题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汇总

•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 不少于15 平方米。

• 二、室内净高要求,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 1、诊察室2.6米 • 2、医技科室2.8米 • 3、公共走道高度2.3米。 • 三、厕所 •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
小于1.1米*1.4米,门朝外开. • 2、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 • 3、应设无障碍厕所,或设无障碍隔件间厕
• 3、所有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均 需设置紫外线消毒等,紫外线灯可采用时 间开关统一的控制。
• 4、设有牙科的门诊排水管应适当加大,管 径需大于DN75.
• 5、门诊部污水排放需设置化粪池,经投药 消毒后统一排放。
• 6、诊室、治疗室等应尽量设计自然通风及 采光,如无法保证自然通风,必须采用机械 通风。放射机房因是密闭房间,所以必须设 置排气扇,且排气口设在天花上高度。
• 2、建有放射机房的门诊部,设备确定,编制设计 图纸,包括平面布局,防辐射设计等,报市疾控 中心进行预评价,符合要求进行施工,设备投入 使用尽快报市疾控中心进行终评,评价合格才能 正常使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7、抢救室和手术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米.
五、门诊部、诊所给排水、电气、 消防、通风要求
• 1、所有诊室、治疗室等都需设洗手盆,且 安装感应水龙头,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 自闭冲洗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建有放射机房的门诊部,设备确定,编制设计 图纸,包括平面布局,防辐射设计等,报市疾控 中心进行预评价,符合要求进行施工,设备投入 使用尽快报市疾控中心进行终评,评价合格才能 正常使用。
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门诊部设计要求
• 1、关于门诊部有关说明 门诊部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 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可设10张以下观察床。 门诊部不开展技术复杂、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 医疗服务,不开展全麻手术。按诊疗活动范围不 同,门诊部分为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普通 专科门诊部、口腔门诊部、医疗美容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和民族医门诊部。
手术室、消毒室、污洗间贴1.5米高瓷片防止污染。 洗手池背面需贴局部瓷片防治水渍。
• 5、天花可选用石膏板、埃特板(刷涂料), 也可以选铝扣板(最好不带网眼的),手术 室等卫生要求较高的地方需选用铝扣板。
• 6、自天津爆炸案后,消防安全更是引起高 度重视,装饰材料的选择必须严格按照消防 规范的要求选择,否则根本无法使用,例如, 天花和隔墙尽量避免选择彩钢板,市面上的 彩钢板很难达到消防等级。
位。 • 4卫生间应设输液吊钓。
四、诊所的设计要求
1、关于诊所的有关说明: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 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只开展简单局麻手术。
2、科室设计 ㈠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 室。 ㈡可选设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药房。 ㈢开展简单局麻手术项目的还需设手术室、换药室。
• 3、建筑要求 • 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80 平方米。每增设一个诊疗科
目增加10平方米。 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 面积: ㈠ 、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均不少于10 平方米; • ㈡ 2、观察室不少于15平方米。 ㈢ 、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换药室 均不少于10平方米; ㈣、如需设置手术室;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 其中手术室(间)不少于20平方米。手术室必须严格按 照三通道设置,病人通道、医务通道、污物通道。 • ㈤、消毒室不少于4平方米。
• 7、门诊部和诊所一般面积都不会超过5000 平方米,所以只需设置消火栓而不需设喷淋 系统,消火拴的布置应包拯股水柱同时到达 任何位置,消火栓首选位置是楼梯出口附近。
六、需重点注意的建设程序
• 不论新建改建都必须按规定进行申报,以下两点 尤应引起重视。
• 1、门诊部、诊所改造(改变布局)应由有资质的 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图纸,上报市消防局,必须获 得消防审批,方可进行施工。竣工后也必须消防 局验收。
• 7、抢救室和手术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米.
五、门诊部、诊所给排水、电气、 消防、通风要求
• 1、所有诊室、治疗室等都需设洗手盆,且 安装感应水龙头,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 自闭冲洗阀.
• 2、手术室的医护通道需设刷手池,污物通 道设洗涤池。医护通道进手术室的门应为 双向开启门,不需用手开启。
•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平面尺寸不宜小于3.6*4.8米。手术室必须 严格按照三通道设置,病人通道、医务通道、污物 通道。
• 4、X光检查区域不少于60平方米 ,包括放 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X光检查 室不少于24平方米。X光检查室做好射线防 护。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 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 不少于15 平方米。

• 二、室内净高要求,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 1、诊察室2.6米 • 2、医技科室2.8米 • 3、公共走道高度2.3米。 • 三、厕所 •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
小于1.1米*1.4米,门朝外开. • 2、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 • 3、应设无障碍厕所,或设无障碍隔件间厕
门诊部、诊所建筑装饰
• 1、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 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不污染环境,其阴阳 角宜做成圆角。
• 2、建筑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 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 3、地面材料可选用地砖、天然石材、地板胶等 • 4、墙面可选用防霉防潮的涂料,抢救室、治疗室、
• 3、所有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均 需设置紫外线消毒等,紫外线灯可采用时 间开关统一的控制。
• 4、设有牙科的门诊排水管应适当加大,管 径需大于DN75.
• 5、门诊部污水排放需设置化粪池,经投药 消毒后统一排放。
• 6、诊室、治疗室等应尽量设计自然通风及 采光,如无法保证自然通风,必须采用机械 通风。放射机房因是密闭房间,所以必须设 置排气扇,且排气口设在天花上高度。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 标准及设计要点
拟稿人:刘文芳
目录
• 1、门诊部、诊所设置依据。 • 2、门诊部建设要求 • 3、诊所建设要求 • 4、门诊部及诊所装饰要求. • 5、给排水、电气、消防、通风要求。 • 6、重点注意的建设程序 • 7、人民医院横琴门诊部案例
一、门诊部、诊所设计依据
1、卫生部颁发的门诊部、诊所基本 标准
• 2、科室设置 ㈠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 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 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 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 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 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 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 (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 3、房屋建筑要求:
• 综合门诊部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专科门诊 部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 一、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单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6米,进深净尺 寸不应小于3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