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颜料性能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油漆和涂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油漆和涂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油漆和涂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摘要】我是做这个行业的,比较熟悉,但对于没有做过的呢,呵呵,就不熟悉了,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油漆的主要成分包括如下五大部分:(1)油料:包括干性油和半干性油,是主要成膜物质之一。

(2)树脂:包括天然树脂和人造树脂,也是主要成膜物质的一部分。

(3)颜料:包括着色颜料、体质颜料和防锈颜料,具体品种相当繁多,为次要成膜物质。

(4)稀料:包括溶剂和稀释剂,用来溶解上述物质和调剂稠度,为辅助成膜物质。

(5)辅料:包括催干剂、固化剂、增塑剂、防潮剂。

也属于辅助成膜物质。

2、装饰涂料的成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主要成膜物质:也称胶粘剂和固着剂,是组成涂料的基础。

(2)次要成膜物质:也是构成涂膜的组成部分,但它不能离开主要成膜物质而单独构成涂膜。

(3)辅助成膜物质:其中包括溶剂和辅助材料。

前者如汽油、烟油、松香水、苯、乙酸乙酯、丙酮等;后者如固化剂、乳化剂、增粘剂、催干剂、湿润剂、分散剂、消泡剂、引发剂、催化剂、稳定剂、防老化剂、防冻剂等。

3、涂料的组成/question/37646117.html?fr=qrl3涂料,在中国传统称为油漆。

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涂料工艺》一书是这样定义的:“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

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

”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被叫做“油漆”。

不论是传统的以天然物质为原料的涂料产品,还是现代发展中的以合成化工产品为原料的涂料产品,都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

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涂料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

成膜物质——是涂料的基础,它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粘结涂料中其它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

酞菁蓝基础知识.doc

酞菁蓝基础知识.doc

瞰菁颜料学习资料猷菁颜料用途广泛。

英品黑很重要。

臥菁蓝具冇多种品型。

a型是带红光的, 色光鲜艳,但它不稳定,在有机溶剂屮结晶会变化,易凝聚,易结晶,在芳香族有机溶剂中会出现针状结晶,使产品力份卜•降50%以上,而且色光变喑。

B型带绿光,色光接近青色,在溶剂屮稳定,色光鲜艳,主要应用在油墨。

瞅菁蓝其它晶型态有Y型、§型(带红光)、£型等,染料索引上有:PB15——a型,屈非稳定型瞅菁蓝PB15:1——a型,抗结品猷菁蓝PB15:2——u型,抗结晶抗絮凝駄菁蓝PB15:3——B型,屈抗结晶瞅菁蓝PB15:4——B型,抗结品抗絮凝啦菁蓝另外15: 6主要应用在光学方而。

駄菁蓝的制造方法1.烘焙法将苯酹、尿素、氯化亚铜、钳酸钱在搅拌的情况下,加热到128〜150°C熔融装盘在200〜210°C烘箱内反应10小时即成干品的块料,一般含量在70〜75%左右。

2.溶剂法溶剂可以是:a.1, 2, 4三氯化苯,但三氯化苯在加热时会生成多氯联苯(PCB), PCB为冇毒物质,滤饼屮含量不得超过50ppm,要用酒精或异丁醇洗涤干净,现在要求更高,在物料中不能含有PCB,所以三氯苯方法基本淘汰。

b.用硝基苯作溶剂,但硝基苯回收比较困难,而在加热时会生成有毒物质联苯胺。

c.用高沸点煤油作溶剂,但收率较低。

d.卬基蔡作溶剂,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溶剂。

3.合成猷菁蓝常用的催化剂目前最常用的催化剂是钳酸钗(NH4)2MOO4,也可以用FeCl3> AICI3、TiCb、ZnCl2o TiCh、ZnCh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用AICI3、NH4C1 的混合物。

4.瞅菁结构中的络合物为铜,一般用氯化亚铜,也可以是Co、Ni、Fe、Al等,钻猷菁可以作催化剂应用在右油脱硫工艺屮。

当然也可以制成金屈猷菁。

目前我国已经工业化生产的有铜瞅菁、钻瞅菁、铝瞅菁。

5.副反应(杂质)猷菁粗品屮主要杂质是无机盐和苯二卬酰亚胺,这些杂质可以用酸碱处理去除,粗品先粉碎再用酸碱处理、过滤、干燥,一般粗品经酸处理后的纯度为93〜94%o (注意,不是化学纯度,指的是93〜94%的组份可以颜料化)。

色母基础知识完整版

色母基础知识完整版

色母基础知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色母色母(ColorMasterBatch)的全称叫,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亦称颜料制备物(PigmentPreparation),主要用在塑料上。

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PigmentConcentration),所以它的高于颜料本身。

专用色母的载体与制品的塑料品种相同,1.颜料或染料颜料又分为与常用的有机颜料有:酞菁红、、、耐晒大红、大分子红、大分子黄、永固黄、、偶氮红等常用的无机颜料有:镉红、镉黄、、炭黑、、等2.载体是色母粒的基体。

专用色母一般选择与制品树脂相同的树脂作为载体,两者的相容性最好,但同时也要考虑载体的流动性。

3.促使颜料均匀分散并不再凝聚,分散剂的熔点应比树脂低,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颜料有较好的亲和力。

最常用的分散剂为:聚乙烯低分子蜡、盐。

4.添加剂如阻燃、增亮、抗菌、抗静电、抗氧化等品种,除非客户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色母中并不含有上述添加剂。

2通用专用专用色母:是根据用户指定的用于制品的塑料品种,选用相同的塑料作为载体所制造的色母。

如PP色母、ABS色母分别选用PP、ABS作为载体。

通用色母:也用某种树脂(往往是低熔点的PE)作为载体,但它可以适用于除其载体树脂之外的其它树脂的着色。

通用色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方便,但缺点较多,建议大家选用专用色母。

为什么许多公司不生产通用色母?国际上绝大多数正规的色母粒公司一般不生产通用色母。

通用色母存在着很多缺点。

事实上,通用色母的'通用'范围很狭小,技术指标、经济效益也较差,具体表现在:1.着色效果的预见性差色母是用来着色的,通用色母的颜料在不同的塑料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着色效果的预见性较差。

2.影响塑料制品的其它性能尤其是影响强度,产品容易变形、扭曲,对工程塑料更为明显。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一)知识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掌握染料的基本知识(染料的分类、命名、牢度、商品化等),了解染料合成的基本反应和方法(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各类染料合成的基本途径和常用反应),掌握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染料结构和颜色的影响,掌握染料结构与性能、牢度(上染速率、上染率、匀染性、色牢度等)的关系,初步具有按纤维性质和染整要求合理选择染料,并能从染料结构角度分析染整加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对新型染料、功能性染料有所了解。
4.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用的活性染料有何要求?宜选用哪些类型?它们的结构特征如何?
5.试写出α—溴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成键过程。
知识单元11:分散染料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基本合成方法;
2.理解分散染料结构与颜色、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分散染料简介
(三)素质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科学学习方法,为以后走上染料生产与应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1:染料基本知识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染料化学》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4.偶合反应
知识要点:偶合反应机理;耦合剂;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
5.偶氮染料的性质
重点:
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机理、基本方法。
分析思考讨论题:
1.试述重氮化反应机理,并讨论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
2.试述偶合反应的pH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识单元3:染料结构与颜色

涂料基础知识培训

涂料基础知识培训
21
2、 流平剂
*流平助剂经过降低涂膜表面张力改善流动方式取得良好旳涂 膜外观,部分特殊旳助剂同步能提供滑爽、增硬、抗划伤、防 粘连旳效果.
* 主要品种有: 有机硅系流平剂:聚醚改性、聚酯改性…. 丙烯酸酯流平剂:氟改性丙烯酸酯流平剂 纯丙烯酸酯流平剂 其他类型流平剂:高沸点溶剂
22
3、消泡剂 *分为抑泡剂和破泡剂。抑泡剂主要是控制泡沫旳产生并将产
7
4、硝基纤维素
*硝基漆:主要成膜物是以硝化棉为主,配合醇酸树脂、 改性松香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等软硬树脂共同 构成。
*优点:是装饰作用很好,施工简便,干燥迅速,对涂装环 境旳要求不高,具有很好旳硬度和亮度,不易出现漆膜 弊病,修补轻易。
*缺陷是固含量较低,需要较多旳施工道数才干到达很好旳 效果;耐久性不太好,尤其是内用硝基漆,其保光保色 性不好,使用时间稍长就轻易出现诸如失光、开裂、变 色等弊病;漆膜保护作用不好,不耐有机溶剂、不耐热、 不耐腐蚀。
*用途:不饱和聚酯漆主要用于家具、木制地板、金属防腐 等方面。
12
9、乙烯树脂、橡胶树脂 *品种:涉及氯醋共聚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
偏氯乙烯、过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漆、氯化 橡胶等品种。
*优点:主要是耐候、耐化学腐蚀、耐水、绝 缘、防霉、柔韧性佳。
*缺陷:主要体现在耐热性一般、不易制成高 固体涂料、机械性能一般,装饰性能差等方面。
*用途:硝基漆主要用于木器及家具旳涂装、家庭装修、一 般装饰涂装、金属涂装、一般水泥涂装等方面。
8
5、环氧树脂 *种类:环氧漆旳主要品种是双组分涂料,由环氧树脂和
固化剂构成。 *优点:是对水泥、金属等无机材料旳附着力很强;涂料本
身非常耐腐蚀;机械性能优良,耐磨,耐冲击;可制成 无溶剂或高固体份涂料;耐有机溶剂,耐热,耐水;涂 膜无毒。 *缺陷:是耐候性不好,日光照射久了有可能出现粉化现象, 因而只能用于底漆或内用漆;装饰性较差,光泽不易保 持;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低温下涂膜固化缓慢,效果 不好;许多品种需要高温固化,涂装设备旳投入较大。

油漆基本知识

油漆基本知识

油漆基本知识目录1. 油漆基础知识介绍 (2)1.1 油漆的定义和分类 (3)1.2 油漆的作用和主要成分 (4)1.3 油漆的附着力及其影响因素 (5)2. 油漆的特点及性能要求 (6)2.1 光泽度和遮盖力 (7)2.2 耐水性、耐擦性和耐候性 (7)2.3 环保标准和健康安全 (8)3. 油漆的涂装方法 (10)3.1 涂装的基本原则 (11)3.2 常用涂装方法概述 (11)3.3 特殊涂装技术的介绍 (13)4. 常用油漆及其应用 (14)4.1 水性漆和非水性漆的比较 (16)4.2 聚氨酯漆、丙烯酸漆等常见油漆介绍 (17)4.3 墙面、木器、金属等不同材质的涂装建议 (18)5. 涂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19)5.1 涂装前的准备工作 (20)5.2 涂装工艺流程 (22)5.3 涂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3)6. 油漆的选购和使用指南 (24)6.1 选购油漆时应考虑的因素 (25)6.2 油漆的储存和运输 (27)6.3 油漆的正确使用和合理储存 (28)7. 油漆的维护和翻新 (29)7.1 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30)7.2 定期维护的步骤和方法 (31)7.3 翻新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32)1. 油漆基础知识介绍油漆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家庭的墙壁、地板到工业设施的防护,再到车辆和船舶的外层装饰和保护,油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正确使用油漆并发挥其最佳效果,我们需要了解油漆的一些基本知识。

油漆是一种涂料,它是由连续相(基料)和分散相(颜料、填充剂)组成的混合液体。

油漆的基本功能是保护表面,防止物体被腐蚀、破坏,以及提供特定的功能性,比如防火、防潮、绝缘等。

在油漆的世界里,不同类型的油漆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个人需求。

溶剂型油漆:使用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干燥过程通常涉及到挥发性溶剂的蒸发。

水性油漆:使用水作为稀释剂,干燥过程通常是水分的挥发,更加环保。

染色打样基础知识

染色打样基础知识

染色打样基础知识东莞市天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料的选择常用的染料有十多种类,染色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染料是染色成败的关键,在选择染料时除了要考虑所染纤维的种类、被染物的用途、色泽要求、价格成本、货源供应、质量好坏、染色方法等因素外,不必须考虑同拼色、近拼色、少拼色的原则,以达到同步上色改进色泽重演性,提高小样正确率的目的。

一、同拼色由于染料品种繁多,同类染料中的各染料的性能也有差异,拼色时,必须尽量选用各项染色性能(直接性、扩散性、反应性、染色牢度等)相似的染料。

例如:活性染料染色时,要尽量K型之间拼混,X型之间拼混,而尽量避免K 型与X型之间的拼混;又如: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宜低温型染料之间拼混,这样才能保证染色时色泽重演性好,小样的正确性高。

二、近拼色近拼色就是说拼色时要尽量选用与标样色泽相近的染料作主色,再选择拼混染料。

三、少拼色少拼色就是相拼的染料只数越少越好,能二拼色的不要三拼色,要尽量避免四拼色,同时要注意,有些商品染料本身已是拼混而成,当用这种染料作主色时,选用拼色的染料应尽可能是染料混拼的成分,以减少拼用染料只数。

因为染料越多,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越差,色泽鲜艳度越差。

此外,拼色染料越多,上染的同步性越差,染色时对工艺条件的依附性越强,工艺条件略有变化,就可能影响到色泽的重演性,从而降低小样的正确率。

活性染料一、何谓染料?能使纤维或织物染成一定坚牢度和鲜艳度颜色的有色物质。

作为染料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能溶于水或分散于水或用化学法使它溶解于水。

(2)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

(3)染着后在纤维上具有一定的坚牢度。

(4)染料必须具有颜色。

二、何谓颜料?是指一种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机械粘附作用,使物体表面着色的物质,称为颜料。

三、染料和颜料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两者都可以使纺织品着色。

2、区别:(1)染料可溶于水和溶剂,而颜料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色母粒基础知识

色母粒基础知识

聚乙烯
聚乙烯 (PE) • 单体:乙烯——石油提炼一种气体 • 按合成工艺不同分为三大类:
LDPE—低密度聚乙烯(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优良,低 温仍有韧性 )
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柔软而且有韧性,但比 LDPE略硬 )
HDPE—高密度聚乙烯(机械强度比LDPE 低,接近于PP ,表面光洁度低于PP ) • 用途:薄膜,电缆,低档外壳,容器瓶子。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谢谢
颜料的性能指标
• 3、耐光性 :指着色塑料在光照条件下引起颜色
变化的程度,主要是紫外线的破坏。国际标准分 为1-8级,8级最优;
• 4、耐热性:着色剂的耐热性是指在高温下会改
变颜色的深浅,即不同的温度和暴露在该温度下 的时间着色剂的色光变化;
• 5、耐候性:大自然的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 • 6、分散性; • 7、毒性 。
PU ----聚氨酯树脂
• GPPS ----通用级聚苯乙烯
PVC ----聚氯乙烯
•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SAN ----丙烯腈-苯乙烯
• POM ----聚甲醛
塑料的性能指标
• A、物理性能 • B、成型加工性能 • C、力学性能 • D、电性能、 • E、热性能、 • F、耐化学腐蚀性能 • G、其它(光学性能、燃烧及发烟性能等)
• 低级色母
– 用于制造对颜色品质要求不高的低级产品,如垃圾桶、低级容器等。
色母粒分类
• 专用色母:是根据用户指定的用于制品的塑料品种,选用 相同的塑料作为载体所制造的色母。如PP 色母、ABS 色 母分别选用PP、ABS 作为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颜料的基础知识和新产品简介一、几个基本概念1. 着色剂:顾名思义,从实用意义上来说,就是能够给被着色的物质赋予人们需要的颜色的物质。

它们本身具有特定的颜色,包括各种彩色,还包括黑色、白色,以及黑白之间的灰色。

着色剂分为染料和颜料。

2. 颜料与染料: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溶解性,在使用过程中,染料是溶解的(有些染料也不是完全溶解,例如分散染料),颜料是不溶解的,或者说溶解度非常低。

溶解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决定了颜料的很多性能,例如渗色、迁移等。

有时为了提高某些使用性能,颜料在使用介质中需要增加一定的溶解度。

某些颜料化的方法,也是利用颜料的溶解性。

(2)颜料在使用过程中是有晶型和粒子形态的,并且对颜料的颜色性能及应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染料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3)颜料的颜色基本代表了在使用介质中的颜色,只是随着冲淡比例的变化产生色光上不同的变化,但是根本颜色不会改变,也就是说,颜料在介质中的颜色就是颜料颗粒本身的颜色。

染料在使用时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本身色粉的颜色与染色后的颜色会不同。

3. 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概念上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了,主要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二、颜料的性能指标(一)颜料作为商品,需要表述的性能指标1.1 着色性能(1)颜色的色光(色相)很久以来,视觉判断一直是基本的有优势的颜色评价方法,依靠专业的色彩人员个人训练过的眼睛。

什么人的眼睛可以作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很难界定。

颜色评价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较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使用测试仪,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的用数据来描述颜色。

一个颜色的定义,靠口头是不能描述清楚的,例如,“红色”,什么叫做红色,即使你使用再多的修饰词,例如“洋红”、“砖红”、“波尔多红”,也并不准确。

要制作出一个颜色的样品,例如色卡,就比较直观的定义了一个颜色。

对于实际应用来说,人们更习惯于根据需要的颜色,确定一个标准的颜料,然后根据特定的分散体系,将待测的样品与标准样品,分别制作成一定颜色深度的着色样品,然后比较试样与标准样的色差。

常用的颜色系统有CIE*LAB系统,和XYZ三刺激值系统,可以相互转换。

(2)着色力着色力的概念,有绝对着色力和相对着色力。

绝对着色力,是基于颜料的吸光性,即在最大吸收波长或在整个可见光谱的总体吸光系数(后者可以按照不同光谱的分量)。

相对着色力,是样品与标准品之间,吸光系数进行比较得到的相对值。

在达到相同色深时,样品颜料的数量与标准颜料数量相匹配的比值。

不是总能找到精确的匹配,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色光的固有差异,这种差异不能仅靠数量来消除,其颜色差异可以通过CIE*LAB系统表述出来。

颜料的色力根据颜料的应用条件,即展色方法不同,以及测定方法、评价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3)遮盖力或透明度是指颜料介质层隐藏底材颜色差异的能力,定义是一个确定数量的颜料着色的涂料,完全遮盖的面积,也可以指遮盖一个底材需要的图层的最小厚度。

一个涂层要有效的遮盖底材,必须要散射,散射的数量与涂层的厚度、涂层内光的吸收、底材的颜色差异的大小有关。

1.2 耐溶剂性和各种应用牢度按照颜料的定义,应该在应用介质中不溶,但是绝对不溶是不可能的,根据介质不同或加工条件不同,或多或少会有些可溶性,因此在载体中的溶剂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会出现重结晶、渗色、喷溢等,阻止颜料的溶解非常重要。

控制颜料在介质中溶解性的因素包括:溶剂的选择、颜料的化学结构、粒子尺寸,加工温度。

检测颜料抗某种溶剂的一个试验方法:将颜料色粉用一片滤纸卷起,放在一个试管中,加入溶剂,颜料和溶剂的重量要确定。

室温放置24小时,溶剂被染色的程度用来评价颜料的耐溶剂性。

这个方法不能完全代表实际应用,但是可以判定趋势,有指导性。

如果颜料有明显的溶解,颜料用在含有这种溶剂的介质中,就会发生颜色、流变性、牢度等的问题。

1.2.1 耐水性、耐皂洗、耐碱、耐酸: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在这些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第二个是在这些介质中的溶解性。

概念不用过多的解释。

主要是针对颜料的加工环境以及应用环境而言,例如滤饼的挤水转相过程,需要颜料要耐水,油墨印刷时要求颜料耐水,或碱水。

再如,外墙涂料要求耐水泥或石灰的碱性,汽车洗涤要求汽车漆耐碱水和洗涤剂等。

一些色淀颜料,或颜料上含有游离的酸或碱性基团,在酸或碱中会形成盐,发生颜色的改变等。

这些性能的检测,都有标准的检测方法,对其评价是按照级别1—5级,5级最好。

要根据应用确定适当的检测方法,颜料直接暴露在酸碱等材料中,比颜料和漆料制作成图层,然后再接触酸碱等,得到的结果会很不同。

1.2.2包装物的印刷根据包装材料和所包装的物品,要求的各种牢度很多,如耐奶酪、耐油、耐蜡、耐药品、耐消毒剂、耐蒸煮、热封口(包括印层颜色变化及对印膜的物理损坏、粘到仪器上)、耐覆膜和碾印等等,都要进行专项的检测。

1.2.3 纺织牢度主要指染色的纤维丝,或印染的纺织物,在加工过程或应用中保持颜色的能力。

如缝纫、洗涤耐水、耐过氧化剂、耐次氯酸漂白、耐排汗(含酶)、摩擦、熨烫、干洗、溶剂、酸碱、耐保险粉、热压试验等。

1.3 迁移性是指发生渗色和起霜现象。

起霜是指溶解的颜料从应用的介质中迁移到表面,擦去后,还会出现。

渗色是指,类似的材质接触时转移过去颜色。

迁移的程度与颜料的化学结构和粒子分布、含量有关。

迁移是与被着色全部组分都有关系,如增塑剂、聚合物、稳定剂。

1.4 对颜料应用时的加工过程的影响1.4.1 Plate-out(延展性):混炼或碾压时,颜料在加工设备表面或本体系表面沉积颜料,一旦颜料膜擦掉,不会再出现。

原因是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等与PVC介质之间相容性差,迁移到体系表面,把颜料粒子也带出来。

(避免的办法是降低加工温度和颜料含量,以及加入硬化剂。

)1.4.2 Overpigmenrtation/Chalking(粉化或颜料溢出):主要指颜料载体不能把颜料完全包裹住,颜料超过临界体积浓度,颜料跑到漆膜的表面。

原因:(1)颜料含量过高,或树脂含量过少,(2) 加工过程有问题,没有将颜料包裹进去,(3)颜料比表面积较大,同原因(1),(4)树脂载体耐光耐候差。

(5)颜料耐光耐候差。

粉化:含二氧化钛的着色涂料发生风化。

机理是在潮湿条件下,对光敏感的二氧化钛在颜料和漆料之间发生作用,加大了在日光UV辐射下的漆料损坏。

随着风化时间增加,颜料与介质分离,损坏了漆膜表面,以前分散好的颜料跑到涂膜的表面。

颜料或载体材料耐候不好,促进发生粉化。

1.4.3 扭曲变形/聚合物中的成核作用在聚合物冷却的过程中,颜料成为聚合物的结晶核心,使聚合物发生结晶,从而造成变形。

颜料粒子的形状也对成核效果有影响。

1.5 耐光和耐候1.5.1 耐光:颜料经过日光曝晒后,保持起初颜色的固有能力,测定要将颜料结合分散体系,不能仅曝晒颜料。

大多数无机颜料和所有有机颜料,光照后都会变色。

着色的体系对光敏感的因素包括:颜料的化学结构、物理参数(粒子分布、晶型)、体系中其他组分的性质。

耐光的检测已经使用氙灯作光源的标准仪器,评价也有色差评价替代了兰卡标准。

漆料、底材、颜料体积浓度、图层厚度、添加剂对检测结果都有影响。

1.5.2 耐候:光不是使颜料改变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如大气中水(甚至微量的)、气体、工业排放物、气候的改变等,这些因素结合,比仅有光照造成的破坏性要大。

颜料着色的涂料体系抵抗气候中各种化学和物理因素(也包括光在内)的性质。

耐候的检测要求特定的环境,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沉淀物、氧气含量、空气组成等条件,会随着每天、每个季节在变化,在地球上的经纬度、高度,与工业区的接近程度等都有影响。

因此在几个国家形成了工业标准。

加速老化仪,模仿户外环境,但是对于颜色相似,化学结构不同的颜料,在氙灯下和日光下,曝晒得到的结果不同,原因是颜料对光谱的敏感差异,特别是在UV区域。

1.6 热稳定性主要是塑胶行业、纤维原浆着色的加工行业,一般要260—320℃,对有机颜料来说,是个致命的天生缺陷。

仅有少数可以耐这个温度。

大多有机颜料耐温仅100多度到200℃以下。

颜料的热稳定性有系统依赖性,不仅指介质的化学组成,还包括加工条件、分散程度、颜料含量。

在一个着色系统中,热变色的原因有:颜料热分解颜料与介质的化学反应颜料溶解在介质中颜料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如结晶转变,粒子尺寸1.7 流动性一个体系的粘度,是整个组分决定的,包括各种组分之间的作用、成分的选择、分散条件,其中重点强调颜料的分散条件,如团聚体的打开、应用介质的润湿、分散程度、表面关系。

颜料的影响因素包括:浓度、比表面积、颗粒形状、表面结构。

1.8 粒子分布与着色介质的应用性能1.8.1 色力: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发生颜料的自身散射时,即浓度低,或有TiO2冲淡)随着颜料粒子的减小,色力提高,但是达到半透明点以后,色力不会继续提高。

(在透明体系中,有不按照这个规律的现象)。

1.8.2 色调:粒子尺寸的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黄色红移,橙色红移,黄光红色蓝移,蓝光红色黄移,棕色红移,紫色蓝移,蓝色红移。

1.8.3 遮盖力、透明性相关因素:颜料的吸光系数(色力高的颜料,遮盖也高)、颜料与漆料的相对折射率、颜料分散程度、颜料散射系数。

散射率跟颜料粒子的关系,在某个粒子尺寸,遮盖力有一个最大值,这个值要根据实际经验检测得到。

这个尺寸往往与色力最高值的粒子尺寸不同。

λ2.1 ×(n p—n b)1.8.4 耐光、耐候性:颜料粒子越大,耐光耐候越好。

1.8.5 分散性:颜料粒子分布窄的比分布宽的易于分散,颜料粒子大的易于分散,不是这么简单,分散是个复杂的过程。

颜料粒子的大小与分散过程、再团聚、絮凝(浮色、发花)等有影响。

1.8.6 光泽:与颜料分散和尺寸分布有关。

粗粒子的光泽暗。

1.8.7 耐溶剂和耐迁移性:粒子增大,溶解性降低,耐迁移增强。

1.8.8 流动性:粒子增大,提高流动性,降低粘度。

1.9 颜料的分散颜料粉的分散能力与很多因素相关:与颜料特征相关的因素:化学组成、结晶形态、粒子分布、粒子形状、表面结构、制作颜料粉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干燥和研磨过程。

漆料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极性、分子量、粘度、各个组分之间的相容性。

固体或液体添加剂的物化性质颜料—漆料的界面关系生产商要提供给颜料使用商产品质检单,其中着重描述的项目是关于颜色方面的指标。

实际上作为使用者,只能将直接由生产商移交过来的有关颜料的着色,甚至是颜色的测定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能否直接使用的依据,都应该进行检测,即经过跟使用过程类似的检测过程,特定应用条件下测试的结果,不能够应用于其他条件。

作为颜料供应商,有必要跟客户说明这一点,不能以客户没有检测能力为由,就将可能的责任归于颜料制造商,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免除不必要的事故,而且是不公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