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PPT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材《原子结构》优秀课件1

人教版教材《原子结构》优秀课件1
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故⑥正确;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
值越大,能级越高。 D.羧基、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羧基、酚羟基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aHCO3只能与羧基发生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
、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D正确。
3d54S1 d区
3S1
S区
3d104S1 ds区
根据某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指出元素所处区
+1价 3S23P6
S区
+2价 3S23P63d5 d区
例4:某元素为金属,最高氧化数为+6,原子半径 是同族中最小的。请写出:
(1) 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 原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 (3) +3 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 (4) 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元素名称。
注意对于过渡金属离子: 如 Fe2+:3d6 ( ╳ ) 应该将电子层写完整:3s23p63d6
(4)例外:并不是所有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满 足以上规则。根据光谱实验的结果,发现 Ru,Nb,Rh,Pd,W,Pt及镧系和锕系的一些元 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并不符合以上规则。
如:
41: 铌,Nb: 4d45s1 44:钌,Ru: 4d75s1 45: 铑,Rh: 4d85s1 74: 钨, W: 5d46s2 78: 铂, Pt: 5d96s1 注意:不需要掌握以上内容
D. KW/c(H+)=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4+、CH3COO-、HCO3-
过渡元素:写出(n-1)d ns轨道的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9.【解答】解: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金金属箔
[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本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原子内有较大的间隙。

[2]有小部分改变本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 α粒子受到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作用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极少数被弹射了回来,原因是: α粒子撞击到了带正电荷、质量大、体积很小的核。 。
自从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了金属箔后,使人 们对原子内部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 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更接近了它的本质。
2.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汤姆生模型 (西瓜模型)
探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 α粒子源 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 后仍保持本来的运动方向,但有 少量的α粒子产生了较大的偏转。
金金属箔
探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 α粒子源 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 后仍保持本来的运动方向,但有 少量的α粒子产生了较大的偏转。 问题思考: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B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 们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D.物质在产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产生了变化, 在产生化学变化时,原子产生了变化
原 子
原子核 (+)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 —)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说一说:以氧原子为例解说原子的结构
电子:8个,带8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13.关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氯离子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个C. 离子是带电粒子,所有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14.下列关于、 两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比 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A
B
C
1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B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若 ,则该粒子是阴离子B. 若 ,则该粒子是原子C. 若 ,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 若 ,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
5、相同的原子层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相同的原子层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数相同,切每层上电子数相等
条件:最外层电子数认为最终的结果是( )A.Na原子与Cl原子都无法构成相对稳定结构B.Na原子与Cl原子都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C.Na原子与Cl原子只有一方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小练习:试着写出下面的离子示意图代表什么
Al3+
S2-
5、离子符号的意义
Al3+
3Al3+
表示一个铝离子
表示3个铝离子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6、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离子保存
如:NaCl由Na+和Cl-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由 Na+和Cl-保持。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ppt课件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ppt课件

(1)共价键的定义 ➢ 有些同类原子,例如周期表IVA,VA,VIA族中大多数元
素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之间不产生 电子的转移,此时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
(2)共价键的特点 ➢ 共价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核外电子云达到最大的重叠,形
成“共用电子对”,有确定的方位,且配位数较小。
由于金属键即无饱和性又无方向 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 的原子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 的密堆结构,当金属受力变形而 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 于破坏金属键,这就使金属具有 良好的延展性。
金属变形时,由金属键结 合的原子可变换相对位置
(3)金属键型晶体的特征 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在热场作 用下)导热。
金属键模型
电子气 金属离子
图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 2003 Brooks/Cole Publishing / Thomson Learning™
图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图 金属键、金属的导电性和金属的变形
问题1:金属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能的原因? (自由电子的存在)
问题2:金属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原因?
Pauli不相容原理(Pauli principle) 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 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Hund规则(Hund ’s rule) 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 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 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IA
1 H IIA 2 Li Be
碱金属
碱土金属 过渡元素
主族金属
第一节 原子结构
1.1.1 物质的组成
一切物质都是由无数微粒按一定 的方式聚集而成的。这些微粒可能 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ppt课件

原子结构示意图ppt课件
(3)、次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1---8--个---------
(4)、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电子数--3---2--个-------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10
失去电子
+12 2 8 2
+12 2 8
Mg
Mg2+
得到电子
+8 2 6
+8 2 8
O
O2-
11
钠离子的形成
钠原子
钠离子
失一个电子
(1)、第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n指的是电子层数)
2n 个 --------------2-----------。1→ 2 → 3→ 4→ 5 → 6
K→L → M→N → O → P 2→ 8 →18→32→50→ 2n2
(2)、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8---个-------。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2---个-----)
2、活泼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变为带负电 荷的阴离子
O 得 2e-
O2- (带2个单位负电荷)
15
Mg
+12
Mg2+
+12
O2-
O
+8
+8
结论: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8个时,在
化学反应中总是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达到
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16
⒈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Cl2反应 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这些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 学式。
-1
7
1 17
问题解决
①金属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失去电子
原子
(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
②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得到电子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电子的能级
电子在原子中具有不同的能级,每个 能级对应不同的电子轨道和能量状态。
电子的运动
电子在原子核外以极高的速度运动, 形成“电子云”或“概率分布”。
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
电荷平衡
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 相互平衡,使得整个原子呈电中
性。
引力与斥力
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引力使得电子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 斥力则使得电子不会塌缩到原子核 中。
电负性是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 相对大小的标度,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 属性越强。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根据已知元素的性质和周期律, 可以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指导新材料的研发
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 可以指导新材料的研发,如超导 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指导化学反应
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 可以指导化学反应的进行,如选 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条件等。
3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发现电子后,提出原子由带正电的“面包”和嵌 在其中的带负电的“葡萄干”(电子)组成。
原子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理解物质本质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 元,研究其结构有助于理 解物质的本质属性。
推动科技发展
原子结构的深入研究为量 子力学、核能利用、材料 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原子半径
电离能
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电离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 度,电离能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元 素的金属性越强。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工业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材料 检测、无损探伤、辐射加 工等。
其他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还可用于科 学研究、环境保护、农业 生产等领域。
放射性同位素对环境影响及安全防护措施
对环境影响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如污 染空气、水源和土壤等。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如合 理选址、屏蔽防护、废物处理等。
放射性同位素概念及来源
放射性同位素定义
0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位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
并转变为另一种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来源
02
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类型
03
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等领域应用
医学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诊断 和治疗疾病,如放射性碘 治疗甲状腺疾病、PET扫 描等。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间部分, 包括3~12列的元素。它们具有 多种氧化态和丰富的化学性质, 是构成众多合金和催化剂的重要
成分。
稀有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周期表的最右 侧,它们具有稳定的8电子构型 (氦为2电子构型),化学性质 极不活泼,一般不易与其他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
04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 力
化学键类型及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点 、沸点越高,密度越大,硬度也越大。例如,氢键的存在使得水的熔沸点异常高,范德华力则主要影响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的物理性质。
05
原子光谱与能级跃迁

原子结构微课获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原子结构微课获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2. 下列半径最大的微粒是 ( C )
• A. F D. Ca2+
B. Mg2+
C. Cl-
• 3 .A和B是前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 A2+和B3+含有相似的核外电子层构造,下 列说法对的的是 A (C )
• A. 原子半径:A>B
• B. 原子序数:A>B
• C. 离子半径:A2+>B3+
• D. 质量数:A>B
4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每一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步削弱, 非金属性逐步增强。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单质与水反映的难易程度 单质与酸反映的激烈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碱性强弱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 的难易程度 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3)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 子核电荷数递增引发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 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发质 变的规律性。
• 1.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 (1)与水反映最激烈的金属是____K_________;
• (2)与水反映最激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F2_________;
• (3)在室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_F_2_C_i2________;
• (4)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的单质名称是__白_磷_____;
• (5)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N_a____; • (6)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H___________;
• (7)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N_____;
构造
反映
决定
性质
(1)构造决定位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质量数: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
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等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层的划分
①核外电子的能量及运动区域。
-7-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②电子层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序号(n)
1 234567
-4-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镁、铝、硫、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4.什么样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是稳定的结构? 提示:最外层达到8电子(只有1层电子时是2电子)结构。
-5-
课前篇素养初探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2.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 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提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除第ⅡA族元素外,还有He元 素和过渡元素中的许多元素,如Fe等,而He属于0族元素,Fe属于第Ⅷ 族元素。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16-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正误判断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课前篇素养初探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12-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知识铺垫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
①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
②相对质量约为1
中子 ①中子不带电 ②相对质量约为1
①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核外电子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③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
1
1 836
-6-
课前篇素养初探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2.质量数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14-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知识铺垫
③分类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族(除H外):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 元素。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15-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微思考4】依据现行元素周期表讨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 元素是否一定为第ⅡA族元素?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3-
1.回顾初中所学原子结构知识,结合电子层模型示意图,了解 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依据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思考并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学会 书写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培养微观探析、证 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意识和习惯。 2.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归纳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及结构,并能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培 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3.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元素周 期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增强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5.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道尔顿模型→汤姆孙 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等。
-11-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各电子层 符号
K L MN O P Q
(由内到外) 与原子核的距离 由近到远
能量
由低到高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 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能超过32。
-8-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4.电子层的表示方法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
-9-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前篇素养初探
【微思考1】构成原子或离子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提示:(1)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3)阴离子: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
【微思考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一定相同吗? 提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同位素 之间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Na+与Ne、F-与Mg2+化学性质不同。 【微思考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是否一定为金属元素?
提示:否,如氢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10-
知识铺垫
-13-
4.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59 张PPT)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课前篇素养初探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横行)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3短4长) 短周期:包括一、二、三周期(3短)。 长周期:包括四、五、六、七周期(4长)。 (2)族(纵列)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列,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