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研究进展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标准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标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标准探讨一、引言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中以改善其质地和口感。
然而,关于其用量标准的问题一直是食品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标准,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性质与用途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是一种白色至近白色的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
它具有增稠、稳定和乳化等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中,如冰淇淋、果酱、调味料、汤料、沙拉酱等。
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标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标准主要受到食品安全法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
该标准规定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不同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以确保其安全性。
在实际生产中,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应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工艺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冰淇淋、果酱等需要较高粘度的产品会使用较多的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而调味料、汤料等需要较低粘度的产品则会使用较少的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四、影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用量的因素1.食品安全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法规对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使用量有不同的规定。
生产商应根据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来调整用量。
2.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工艺会影响产品的粘度和口感,从而影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
例如,冰淇淋的生产工艺中,如果使用了高速搅拌器,可能会降低产品的粘度,因此需要增加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3.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也是影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口感,生产商可能会调整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产品质量。
4.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口感和质地有不同的需求,这也会影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用量。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宋骁;王寅;崔波;檀琮萍【摘要】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乙酸酐为酯化剂制备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研究了反应过程中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对沉降积和乙酰度的影响,对各因素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和优化,确定交联反应的最佳工艺:六偏磷酸钠用量1%,温度45℃,反应时间3.5h,pH1l;乙酰化反应最佳工艺:乙酸酐6%,温度45℃,时间2h,pH8.5.【期刊名称】《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7)001【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交联;乙酰化【作者】宋骁;王寅;崔波;檀琮萍【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轻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35.2运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方法对天然原淀粉进行处理,使原淀粉提高或者增加本身不具备的性质,使其具备某种特殊的用途,这样的淀粉称为变性淀粉[1].淀粉改性的方法有很多.交联和乙酰化是常用的淀粉变性手段.交联过程使淀粉在高温和较酸性条件下,仍保持淀粉的黏度稳定性和抗机械剪切的稳定性[2],但对淀粉糊的透明度有一定的影响;乙酰化使淀粉链上添加乙酰基团,降低了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冻融稳定性和淀粉糊的透明度等特点[3],但同时,淀粉的耐热、耐酸和耐剪切的能力下降.因此淀粉经交联和乙酰化的复合变性,结合了两种变性的方式的优点.通常情况下,采用三偏磷酸钠作为交联剂对淀粉进行交联反应,以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的尚不多见.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醋酸酐为酯化剂来制备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并对各反应因素进行了比较、优化,为多方面的研究变性淀粉工艺和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木薯淀粉(越南双龙木薯淀粉);醋酸酐、盐酸、氢氧化钠、六偏磷酸钠,均为分析纯.1.2 仪器与设备Sartorius PB-10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V-722S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DHG-9140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天津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HHS-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阳光实验仪器有限公司;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常州博远分析实验仪器厂;SHB-B95A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1.3 实验方法1.3.1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将绝干木薯原淀粉,配制成40%(w/w)淀粉乳,加入3%(占淀粉干基的质量分数)固体NaCl,在一定反应温度下,以0.5 mol/L的NaOH调节至一定的pH值(NaOH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淀粉的局部糊化).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六偏磷酸钠固体,反应过程保持pH不变,反应一段时间.然后,以0.5 mol/L HCl调节至弱碱性pH值,逐滴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酐,滴加乙酸酐过程中,以0.5 mol/L NaOH始终保持pH值不变化,滴加乙酸酐结束后,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以0.5 mol/L HCl调节pH至中性,抽滤,蒸馏水洗涤3次,烘干,粉碎,100目筛筛分,成品.1.3.2 乙酰基含量的测定[4]准确称取5.00 g绝干样品于250 mL三角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混匀,再加3滴1%酚酞指示剂,混匀后用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至呈微红色不消失为终点,再加入25 mL 0.5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放在40℃摇床振荡,振荡30 min进行皂化.用洗瓶冲洗三角瓶瓶壁,用0.5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碱至红色消失即为终点,体积为V1(mL).以原淀粉为空白.称取5.00 g原淀粉,步骤同上,消耗的HCl的体积为V2(mL).淀粉乙酰基含量的按下式计算:A=(V2-V1)XMX0.043X100/w式中:A---样品中的乙酰基质量分数,%;V1---样品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V2---空白原淀粉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M---盐酸标准解溶液浓度,mol/L;0.043 ---与1 mL浓度为1.000 mol/L盐酸标准溶液所相当的乙酰基的质量g;w---样品质量,g.1.3.3 交联度(沉降积)的测定[5]称取0.5 g变性淀粉样品并置于100 mL的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制成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将烧杯置于82~85℃水浴加热,稍加搅拌,保温3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2只带刻度的离心管分别装入10 mL糊液,以4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取出离心管,将上清液转入同体积的离心管中,读出V值,计算沉降体积,数值越小说明交联度越高,沉降积为:S=10-V式中:S---沉降积,mL;V---清液体积,mL2 结果与分析2.1 试验因素对交联反应的影响2.1.1 六偏磷酸钠的用量对沉降积的影响由图1可知,随着六偏磷酸钠用量的提高,六偏磷酸钠与淀粉链羟基的接触频率增加,反应加强,沉降积呈下降趋势,说明淀粉的交联度随交联剂的用量增加而提高.当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1%,沉降积为2.2 mL,进一步提高用量,沉降积变化不大.图1 交联剂用量与沉降积的关系2.1.2 反应温度对沉降积的影响图2表明,随着温度在一定程度的升高,沉降积逐渐下降.这意味着淀粉交联度不断提高,但如果温度过高有可能会造成淀粉的糊化.而且在工业生产中,温度过高会提高耗能,同时对生产设备也有不利的影响.反应温度在45℃,既可以保证较高的交联度,又不会使淀粉发生糊化,利于生产控制.图2 反应温度与沉降积的关系2.1.3 反应时间对沉降积的影响图3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沉降积逐步下降,淀粉的交联度不断提高,3 h后,沉降积的变化变缓.交联反应的时间如果过长的话,会使淀粉结块,搅拌不均匀,对反应效率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交联反应时间确定为3 h.图3 反应时间与沉降积的关系2.1.4 反应pH对沉降积的影响交联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由图4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变化,沉降积先降低后稍有提高,这说明淀粉的交联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又有降低.pH在11时反应效率最高,反应的pH太低不利于反应的进行,过高有可能会造成淀粉的糊化.所以,以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时,pH值为11时最有利于反应进行.图4 反应pH与沉降的关系2.2 实验因素对乙酰度的影响2.2.1 乙酸酐的用量对乙酰度的影响由图5看出,随着乙酸酐用量的提高,淀粉的乙酰度几乎呈线性提高,当乙酸酐用量达8%时,乙酰度的2.68%.根据我国变性淀粉标准规定,乙酰化变性淀粉的乙酰度要小于2.5%,所以乙酸酐的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同乙酰度的淀粉可应用于不同的食品中,变性淀粉生产企业也可根据不同用途,生产不同乙酰度的变性淀粉.根据文献资料显示,通常情况下,乙酰度达1.5%时(即乙酸酐用量为6%时),可应用于大部分的食品中,如酸奶、果酱等.图5 乙酸酐用量与乙酰度的关系2.2.2 反应温度对乙酰度的影响采用6%乙酸酐用量,控制不同温度来进行乙酰化反应.温度的升高,使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快,增加了反应碰撞的频率[6].乙酰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6,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乙酰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45℃时,乙酰度几乎不再变化.而且温度过高的话容易造成淀粉的糊化.所以,采用45℃最有利.图6 反应温度与乙酰度的关系2.2.3 反应时间对乙酰度的影响采用7%的乙酸酐用量进行乙酰化反应,添加完乙酸酐后,分别控制乙酰化反应进行0.5 h、1 h、1.5 h、2 h、2.5 h,探索反应时间对乙酰度的变化关系.结果如图7所示,随着反应时间在一定的范围的提高,乙酰度表现出先提高,后稍有下降,再提高,在反应2 h时达到最大值.乙酸酐滴加完毕后,为了使乙酰化反应更充分,往往会再反应一段时间,但是反应不能维持太长时间.因为乙酰化反应是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时间过长会使已取代到淀粉链上的乙酰基团发生脱脂水解[7],降低淀粉的乙酰度.所以,乙酰化反应采取2 h.2.2.4 反应pH对乙酰度的影响图7 反应时间与乙酰度的关系在碱性条件下,会活化淀粉链羟基,有利于乙酰化反应的进行,可以提高淀粉的乙酰化取代度.图8显示了淀粉乙酰度与pH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关系.在一定pH范围内,随之pH的升高,乙酰度也随着提高,在pH 8.5时达到最大值,随后,pH的升高,乙酰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在较大的pH值时,酯键的水解加剧,使得乙酰基团脱离淀粉链.所以,淀粉乙酰化反应在滴加乙酸酐时,控制pH值为8.5.图8 反应pH与乙酰度的关系3 结论以乙酸酐为酯化剂,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对木薯淀粉进行变性处理,制备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通过测定乙酰度和沉降积来探讨各反应因素对制备变性淀粉的影响.通过比较各因素对反应效率和生产操作实际,得出生产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两步反应中,交联反应的最佳工艺为:六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5 h,反应pH11;乙酰化反应的最佳工艺为:乙酸酐用量为淀粉的6%,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 h,反应pH8.5.参考文献:[1] 刘东亚,金征宇.变性淀粉在我国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5(10):7-8.[2] 高群玉,王凯,吴磊.交联和乙酰化改性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J].华工理工大学学报,2010(38):90.[3] 王宏雁,吴平格.己二酸交联木薯醋酸酯淀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2006(4):17-19.[4] 邓宇.淀粉化学品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 张力田.变性淀粉[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 杨光,杨波,钱大均.己二酸交联淀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技,2008(3):71-75.[7] 张友松.变性淀粉生产与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营养成分表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营养成分表篇一:乙酰化二淀粉磷酸(ASAP)是一种膳食补充剂,常被用作提高骨骼健康和增强肌肉力量。
以下是SAP的主要营养成分表及其相关信息:| 成分 | 含量 || ---- | ---- || SAP | 200毫克/千克 || 钙 | 100毫克/千克 || 磷 | 50毫克/千克 || 镁 | 50毫克/千克 || 钾 | 200毫克/千克 || 钠 | 20毫克/千克 |SAP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骨密度来减少骨折风险。
此外,SAP还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力量,提高运动表现。
除了提供SAP之外,膳食补充剂应该包含足够的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根据美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300毫克的钙、500毫克的磷和200毫克的镁。
SAP的摄入量应该根据个人体重、性别、年龄和活动水平进行调整。
SAP可以与食物一起食用,也可以单独食用。
通常,它被添加到燕麦片、谷物、豆类、坚果、蔬菜和水果中。
使用SAP时,应该注意遵循正确的剂量和使用说明,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了SAP本身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正在探讨与SAP相关的其他营养素和药物。
例如,钙和维生素D被认为是提高骨密度的关键因素,而维生素K有助于血液凝固。
因此,在使用SAP时,应该与医生或营养师咨询,以了解最适合个人需求的营养素和药物。
篇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磷酸盐,具有许多营养成分。
以下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的营养成分表及其相关信息的拓展:乙酰化二淀粉磷酸(D-Alanine 磷酸酯)的营养成分表如下:| 项 | 值 || --- | --- || 总氮(克/千克) | 14.0 || 蛋白质(克/千克) | 2.7 || 脂肪(克/千克) | 0.2 || 碳水化合物(克/千克) | 6.7 || 灰分(克/千克) | 0.5 || 磷(克/千克) | 58.0 ||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毫克/千克) | 180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磷酸盐,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淀粉质、豆类、坚果和种子等。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是两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它们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还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观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首先,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E1414)是由淀粉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的。
它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水溶性,可用于食品的稠化剂和增稠剂。
在加工过程中,E1414可以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使之更具筋度和口感。
同时,E1414还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够增加食品的均匀性和吸附性,使食品更加美观和诱人。
此外,E1414还能够提高食品的保水性和保湿性,保持食品的湿润和储存稳定性。
其次,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E1412)是由淀粉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
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增稠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增稠剂和稳定剂。
E1412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和稳定性,使食品更加浓稠和口感丰富。
同时,E1412还能够增加食品的体积和凝胶性质,使得食品更加有质感和弹性。
此外,E1412还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能够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保持性。
这两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稠化剂、凝胶、乳化剂和稳定剂。
在酱料、面点、糕点、果冻和饮料等食品中,它们可以提供所需的黏稠度和口感,并能保持食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然而,尽管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我们在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使用过量的添加剂可能会对食品的口感和储存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添加剂的用量。
其次,对于某些人群如过敏体质者或有特殊病史者,可能存在过敏或者不良反应,应谨慎使用。
总之,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改善食品的质地、稳定性和口感,为我们带来更美味、更吸引人的食品。
然而,在使用时要合理控制用量,注意有关人群的适用性,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Pre-gelatinized 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是一种改性淀粉,经过
预糊化和乙酰化处理的淀粉磷酸酯。
以下是对其的简要解释:
- 预糊化(Pre-gelatinization):预糊化是将淀粉在
高温和高湿条件下处理,使其在无需烹饪的情况下形成胶状物质。
预糊化处理破坏了淀粉颗粒的结构,使其更易于溶解和吸水,提高了淀粉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 乙酰化(Acetylation):乙酰化是指将乙酰基(CH3CO)引入分子中的化学反应。
在淀粉的情况下,乙酰化通常是通过在淀粉颗粒上引入乙酰基来进行的。
乙酰化可以改变淀粉的特性,使其更耐热、耐酸和耐冷冻,并增强其稳定性和胶凝能力。
- 淀粉磷酸酯(Starch Phosphate):淀粉磷酸酯是淀
粉与磷酸酯化合物的产物。
磷酸酯化改变了淀粉的性质,使其在高温条件下更稳定,并提高了其黏性和凝胶能力。
淀粉磷酸酯通常用作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结合了预糊化和乙酰化的处理,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胶凝性和稳定性。
它常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质地、稳定性和口感。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对酪蛋白酸凝胶理化特性的影响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对酪蛋白酸凝胶理化特性的影响郑罗燕打于滨V,崔波V,刘鹏飞V(1.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食'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摘要: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是重要的酸奶添加剂,通过研究不同浓度ADSP对酪蛋白酸凝胶特性的影响,阐述ADSP影响酸奶'质的机制。
动态流变学(频率扫描)研究表明,当ADSP添加量为1.5%时的酪蛋白凝胶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最高。
低场核磁研究结果表明,ADSP增加了混合凝胶对水分的束缚力。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DSP增加了单位体积内的酪蛋白颗粒密度。
红外光谱分析中发现复合物中酪蛋白与ADSP存在着明显的氢键作用,在1159cm"处C—0和C—C的振动峰发生位移&微观结构显示酪蛋白网络孔隙减小,ADSP提高了凝胶强度和对水分的束缚作用。
关键词:酪蛋白酸凝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水分分布;微观结构;相互作用Effech of acetylated distarch phosshate on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asein acin gelZHENG Luo-yan1,YU Bin1’2,CUI Bo1’2,LIU Peng-fet2(1・School of Food Scieecc and Engineering,Qile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eces),Jinan Shandong250353,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baseC Material and Greee Papermaking,Qile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Scnences),JnnanShandong250353,Chnna) Abstract: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ADSP)is an impoVant additive in yoguV.The effect of dOfer-entconcenteatoonso;ADSPon thegeapeopeetoeso;caseon and the mechan osm o;ADSP a ect ong the qua a-ity of yoguV was studied.Dynamic iValogy(frequence scanning)showed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viscosity modulus of casein gel with1.5%ADSP had the highest vvlue.The results of LF-NMR showed that ADSP increased the binding of mixed gel on water.SEM results showed that ADSP increased casein particle density at per unit velume.FTIR showed that casein in the complex had obvious hydroyen bond with ADSP,and the peak of C—0and C—C were shifted at1159cm_1was shifted.The microstructure showed that the porosity of casein netuork decreased and ADSP increased the gel's strength and moisture bondong.Key wois:casein acin gel;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moisture distribution;microstructure;in-Uraction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578(2021)01-0059-04酸奶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乳制品,因为它富含蛋白质、钙、核黄素、维生素_6和维生素B1[1]。
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的添加剂。
它具有一系列的特性和功能,可以改善食品质地、稳定性和口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进行概述,并详细介绍其定义、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整体概述;接下来,我们将阐述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定义与特性,并讨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随后,我们将介绍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与处理、乙酰化反应条件和参数控制以及二淀粉磷酸盐的合成与反应机理分析等内容;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效果,包括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与法规要求介绍、作用机制解析以及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最后,我们将进行总结和回顾研究内容,并展望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它在食品工业中推广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介绍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这一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其定义、特性、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以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清晰而又全面的了解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并促进该领域更多有益的研究。
2. 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定义与特性:2.1 定义: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是一种由玉米淀粉经过乙酰化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同时含有乙酰基和磷酸基团。
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增稠剂、安定剂和乳化剂等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
2.2 特性:(1)水溶性: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够在水中迅速分散并形成胶体稳定液。
这使得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提供所需的黏度和流动性。
(2)温度稳定: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也能保持其形态和功能特性。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性质的研究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性质的研究
周世英;顾正彪
【期刊名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4
【总页数】1页(P36)
【作者】周世英;顾正彪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36.9
【相关文献】
1.影响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因素研究 [J], 郭振福;李永才;何绍凯;刘文娟;曹余;杨继安;田映良
2.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何绍凯;刘文娟;曹余;孙琛;方东平;田映良;史琦云
3.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J], 宋骁;王寅;崔波;檀琮萍
4.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J], 徐忠;赵丹;王铎;刘楠;王慧;车春波;杨萍
5.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研究进展 [J], FENG Lin;LAN Huan-shi;HU Hua-
yu;HUANG Ai-mi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019年第32卷第7期 粮食与油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研究进展冯 琳1, 2,蓝焕师1,胡华宇1,黄爱民1(1.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 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226)摘 要:综述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ADSP 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交联;酯化Research progress on 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sFENG Lin 1,2, LAN Huan-shi 1, HU Hua-yu 1, HUANG Ai-min 1(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2. Guangxi State Farms Mingyang Biochemical Group,INC, Nanning 530226, Guangxi, China)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 (ADSP) wer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ADSP was prospected,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its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 crosslinking; esterify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9)07-0013-03收稿日期:2018-01-05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能1598020-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GXNSFAA380210,2017GXNSFEA198001);南宁市青秀区科技攻关项目(2014G03);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冯琳(1976—),女,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淀粉衍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通信作者:胡华宇(1972—),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高分子改性与深加工。
淀粉分子是由若干个葡萄糖残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葡萄糖残基上的羟基直接影响到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
天然淀粉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随着技术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限于淀粉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天然淀粉已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各种性能需求[1]。
因此,根据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开发淀粉的变性技术,使它具有适用于某种特殊用途或加工方式的性质,这类产品称之为变性淀粉。
根据淀粉的处理方式分类为化学变性、物理变性、酶法变性、天然变性等淀粉[2],其中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是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化学变性淀粉。
用某些单官能团试剂取代淀粉分子的部分羟基,或者用多官能团试剂使淀粉的分子间或分子内架桥,会使淀粉分子量增加,如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接枝淀粉等,而转化淀粉会使淀粉分子量下降,如氧化淀粉、酸处理淀粉、糊精等。
利用2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对原淀粉改性而得到的淀粉衍生物统称为复合变性淀粉,通过调节淀粉原料种类、变性处理方式、加工方式等可以得到种类繁多的变性淀粉,如酯化氧化淀粉、羟丙基交联淀粉、预糊化氧化淀粉等。
复合变性淀粉具有多官能团共有的优点,但性质又不简单表现为各类变性方式的叠加,同时也可克服单一变性在性质上的缺点,通过对比可知,复合变性淀粉比原淀粉拥有更为特殊的性质,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喜爱。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 )是将原淀粉经乙酰化反应和磷酸盐反应得到的一种酯化交联复合变性淀粉,具有成膜性好、流动性好、热稳定性高、耐酸性强等特点[3]。
1 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对ADSP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基本性质和应用研究。
刘少明等[4]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交联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得出最优的制备工艺,通过对比发现透明度、抗老化性、冻融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高。
郭振福等[5]研究了不同木薯淀粉、交联剂用量、酯化程度、电导率等因素对ADSP 黏度特性的影响,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于学萍等[6]研究ADSP 对豪猪肝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豪猪肝酱的保水性、流变特性、质构特性等均大幅提高,感官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孙慢慢等[7]研究了3种淀粉原料制备的ADSP 在搅拌型酸奶上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淀粉来源和变性程度会造成14粮食与油脂 2019年第32卷第7期膨胀平均粒径和吸水能力的不同,进而影响应用效果。
陈渊等[8]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ADSP,可以显著提高淀粉糊的冷黏度,黏度稳定性、抗酸性、抗老化性亦显著提高。
王晓艳等[9]研究ADSP等3种变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及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可有效提高冷冻面团的抗冻稳定性。
胡家应等[10]研究了不同木薯变性淀粉对熏煮香肠产品出品率、保水保油率、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ADSP对产品的保水率、保油率影响显著,并可提高产品的硬度、脆性和黏着性。
LIU等[11]研究了淀粉的颗粒大小对交联酯化作用的影响,并对比了冻融稳定性和糊液黏度,发现复合变性后的淀粉冻融稳定性显著提高,这是因为交联作用可以增加淀粉分子链间的相互连接作用,限制分子链的运动。
RAINA等[12]研究了3种不同变性方式对淀粉的影响,发现交联酯化大米淀粉的物理性质优于原淀粉,因为交联作用减少了淀粉分子间运动而使淀粉结构更稳定。
HUANG 等[13]研究表明交联作用可以降低淀粉的溶胀性、沉降值和凝胶弹性,增加淀粉的凝胶强度和黏着性。
GALKOWSKA等[14]研究了变性淀粉对果胶、蔗糖制作浆糊以及凝胶时糊化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了RV A、稳态剪切、振荡流变学等测定。
2 合成机理淀粉可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别由α-D-1,4-糖苷键和α-D-1,6-糖苷键所组成,淀粉分子中葡萄糖单元上的C2、C3和C6键都有游离羟基,作为活性反应单元。
在碱性条件下淀粉分子上的羟基被活化,可通过磷酸盐基团实现桥接,双官能团或者多官能团试剂的引入,在淀粉颗粒中2个不同分子的羟基上发生反应生成醚化或者酯化交联键。
添加0.005 %~0.1 %的交联剂,淀粉溶胀性和糊化性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为糊的稳定性提高、抗剪切性增强、抗酸性增强、膜强度显著上升[15-16]。
淀粉交联后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高,糊化温度和糊黏度升高,分子粒度变大。
最常见的磷酸化试剂有三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三氯氧磷等。
淀粉或交联淀粉很容易与酯化剂发生取代反应,由于空间位阻或离子作用,淀粉经酯化后可阻止或减少直链分子间氢键的缔合,从而提高淀粉分子稳定性,延缓其老化进程[17]。
最常见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烯酯和冰醋酸等。
根据化学试剂的反应特性, ADSP的反应顺序应是先交联再酯化。
当ADSP应用于食品工业时,应遵循GB29929—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规定,允许使用的乙酰化试剂为乙酸酐和乙酸乙烯酯,磷酸化试剂为三偏磷酸钠和三氯氧磷,并对化学试剂添加量和残留量进行了限量规定。
3 应用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作为食品添加剂起到增稠、稳定、乳化、黏结、填充、赋型等作用,并能节约成本、改善食品加工性能、延长货架期,大大提高食品品质。
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约为27 %,老化性质明显,经ADSP反应后性能更加优良,其中老化性改善最为突出,直接表现为冻融稳定性大幅提高,其溶解度、膨润力、透明度、抗剪切性亦明显提高,淀粉结构更紧密,聚合度提高[18]。
ADSP具有较好的凝胶性,与木薯磷酸酯淀粉复配使用在提高鱼丸产品凝胶性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9],具有较好的黏度稳定性、抗酸性和凝沉性,在面条、果酱、果冻、酸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较好的结合肉蛋白质-脂肪-水体系结构的作用,在低温乳化香肠中得到较高的感官评价[20]。
ADSP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速冻调理食品,其次是面制品、酱料制品、休闲食品等。
在鱼糜制品中作为保水剂、增稠剂和组织赋形剂,改善产品的多汁性、冻融稳定性和保水性。
在肉制品中作为凝胶剂,改善制品的弹性、咬劲和稳定性。
在点心馅料中作为保水剂和填充剂,坚固组织、改善制品冻融稳定性,提供较好的外观。
在硬胶和软胶糖果中作为凝胶剂,替代部分阿拉伯胶,提供凝胶结构,并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透明度;作为抛光剂,形成具有光泽和透明的膜,并能降低制品的破裂性。
在饮料中作为稳定剂和填充剂,改善制品口感与形态,遮盖干涩味道,提高固含量。
在酸奶中作为胶凝剂、稳定剂、增稠剂,增加制品的稠度15 2019年第32卷第7期 粮食与油脂和口感,减少乳清分离。
在乳酪制品中作为胶凝剂,减少部分酪朊酸盐的用量,降低产品成本。
在乳化饮料中作为乳化香精的包埋剂。
在冷冻甜品中作为品质改良剂,赋予制品奶油状特性如黏稠性、奶油感及短丝性,增加制品的储存稳定性。
在高温杀菌布丁中作为胶凝剂,提高制品加工黏度,使制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口感。
4 展望目前对于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不管采用何种强化反应措施,其交联酯化反应过程均是在水或有机溶剂中进行,而鲜见在固相改性方面的研究。
液相法的优缺点显而易见,溶剂法需要大量的溶剂,存在溶剂回收、环境污染、催化剂残留、工艺复杂和成本较高等缺点,水相法仅能制备低取代度产品。
因此,寻找更有效的处理方法,使交联酯化反应过程简单化、无污染化,低价高效合成交联酯化淀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CHANG L T. The greatly developing uses of starch[J]. Joumal of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98, 26(6): 68-74.[2] 刘文营, 林海龙, 车夏宁, 等. 变性淀粉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上), 2017(1): 97-100.[3] 张友松. 变性淀粉生产与应用手册[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4] 刘少明, 曹龙奎. 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糊化特性[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 31 (4): 92-96.[5] 郭振福, 李永才, 何绍凯, 等. 影响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因素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6(7): 53-58.[6] 于学萍, 童群义.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对豪猪肝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 288-292.[7] 孙慢慢, 顾正彪, 洪雁, 等. 三种搅拌型酸奶用变性淀粉的特性及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11): 86-90.[8] 陈渊, 杨家添, 谢祖芳, 等. 机械活化木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27(12): 33-40.[9] 王晓艳, 荐桂茹, 田颖. 变性淀粉对冷冻面团面包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4 (1): 192-197.[10] 胡家应, 赵改名, 田玮, 等. 不同木薯变性淀粉对熏煮香肠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18): 305-309.[11] LIU H J, RAMSDEN L, CORKE H. Physical properties ofcross-linked and acetylated normal and waxy rice starch[J].Starch -Starke, 1999, 51(7): 249-252.[12] RAINA C S, SINGH S, BAWA A S,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of Indian rich starches using different modification model solutions[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0(5): 885-892.[13] HUANG J R, ZHANG P, CHEN Z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remaining granules of acetylated starch after chemical surface gelatinization[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 80(1): 215-221. [14] GALKOWSKA D, DLUGOSZ M, JUSZCZAK L. Effect of highmethoxy pectin and sucrose on pasting, rheological,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starch systems[J]. Starch/Starke, 2013, 65(5/6): 499-508.[15] KASEMSUWAN T, JANE J. Location of amylose in normal starchgranules Ⅱ. Loeation of phospodiester cross-linking revealed by phosphorus-31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J]. Cereal Chemistry, 1994, 71(3): 282-287.[16] 张佳艳, 张英, 熊建文, 等.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7, 30(3): 8-12.[17] 赵凯. 淀粉非化学改性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18] 胡国华. 功能性食品胶(第2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9] 裴绍林, 陈景鑫. 复配变性淀粉对鱼丸凝胶性的影响研究[J].肉类工业, 2017 (7): 45-46.[20] 孙建清, 徐宝才, 余忠, 等. 淀粉类对低温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11, 25(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