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生平简介 冉闵是怎么死的
魏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古国)—搜狗百科

魏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古国)—搜狗百科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
其先族为晋朝武将。
冉闵的父亲冉良12岁加入乞活军(乞活:意为到有粮食的地方集体讨饭求生,他们中的首领叫乞活帅),后被石勒击败,冉良被俘。
石勒命石虎将冉良收为养子,故改名石瞻。
石瞻在石虎手下作战勇敢,多次立功,迁升为积射将军,封西华县侯。
石虎还为石瞻聘娶了名门之女为妻,生下石闵。
石闵从小反映敏捷,很受石虎宠爱。
长大后,胆识过人的石闵被提拔为将领,石闵352年,前燕帝国灭冉魏帝国,杀冉闵也不负石虎的厚望,在战斗中有勇有谋,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军队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被封为修成侯。
349年,石虎临死前,让他的两个儿子彭城王石遵、燕王石斌和镇卫大将军、吏部尚书张豺共同辅佐太子石世。
4月,石虎病死,石世继位。
石世的母亲、前赵国君刘曜的女儿刘太后怕石斌辅政对石世不利,便与张豺合谋杀死了石斌,由刘太后临朝听制,张豺出任太保、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朝政。
这时的石遵正在外带领石闵、姚戈仲、苻洪等诸将镇压梁犊起义军。
他们是在回师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的,大家非常气愤。
驻扎下来后,大家便鼓动石遵起兵讨伐张豺。
石闵慷慨激昂的对石遵说:“先帝不幸去世,石世这毛孩子登上帝位,刘太后和张豺狼狈为奸,把持朝政。
谁不知道你在先帝的儿子当中才华出众!先帝本想把帝位传给你,只是年老糊涂被张豺蒙蔽才立了石世。
现在女临朝,奸臣当道,你如果起兵讨伐张豺,我想谁都会倒戈欢迎你继位。
我们刚把梁犊平定下来,士气最盛,愿意跟你打回京都去”!石遵当然也愿意当皇帝,于是,下令起兵,由石闵打先锋,向邺城进发。
石遵为了让石闵死心为他卖命,就对石闵许愿说:“你好好干,事成之后,我封你当太子”。
石遵大军来到城下,张豺下令士兵出城迎战,守城的士兵们却说:“天子的儿子回来奔丧,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应当出城迎接才对”。
于是打开城门,纷纷跑到城外。
石遵进城,张豺被迫出城迎接,石遵一见到张豺,二话没说,一声令下把张豺拖到东市杀掉。
冉闵是怎么死的

冉闵是怎么死的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下面店铺分享了关于冉闵的死因,一起来了解。
冉闵的死因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兴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无极东北)、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击灭冉魏的战争。
352年正月冉闵终于攻克了襄国,后赵残余势力至此基本被消灭,从而终于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此前一直无暇顾及的前燕,遂率领部队离襄国北上,活动于北方边境的常山、中山诸郡,一边四处搜集粮食,一边查看地形,准备抵御燕军南下。
4月,已经夺取了幽州的燕王慕容儁决心灭亡冉魏,吞并中原。
他派慕容恪及相国封弈向冀州讨伐冉闵,干系冉魏命运的决战就在安喜首先拉开了序幕。
当时冉闵兵少,全军不过1万人左右,且多步兵,燕军约10万人,尽为骑兵,双方兵力对比极为悬殊,且为野战对决,因而大董闰和车骑张温都劝说道:“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请且避之,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
”,冉闵闻言大怒道:““吾欲以此众平幽州,斩慕容俊;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互说道:“吾君此行,必不还矣,吾等何为坐待戮辱!”于是全部都绝望自杀了。
冉闵遂不纳董闰、张温之言,而率军进驻于同中山近在咫尺的的安喜,准备在此同燕军进行决战,慕容恪也随即率军追至(《资治通鉴》:“闵军于安喜,慕容恪引兵从之。
)(《晋书》:“俊遣慕容恪及相国封弈讨冉闵于安喜”),冉闵率军与燕军在安喜等地的平原上连续激战,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时,燕主慕容俊又率主力南下,进驻中山,准备会同慕容恪军合围冉闵:“俊如中山,为二军声势。
”,冉闵闻讯大惊:“闵惧,奔于常山”。
冉闵随即修改作战计划,而率领部队向常山方向南撤,决意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将燕军引向廉台的临水与多丛林地带交战,企图利用那里的有利地理环境扬长避短,以相对劣势的步卒击败鲜卑铁骑,同时,廉台位于常山方向,常山太守苏彦的部队可前来接应。
慕容恪也紧追不舍,魏军且战且退,一路连续多次击退慕容恪的追击,方才得以顺利撤到泒水南岸的魏昌附近扎营,慕容恪旋即也南渡泒水,和冉闵对峙。
历史趣谈:冉闵是北魏的第几任皇帝?他和石虎是祖孙关系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冉闵是北魏的第几任皇帝?他和石虎是祖孙关系吗导语: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他虽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却只在位短短两年。
是年,他被前燕皇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他虽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却只在位短短两年。
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获,死于遏陉山。
冉闵大帝如昙花一现般,只盛其一时,很快便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冉闵明明是汉人,却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
这到底是怎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呢?原来,冉闵的父亲冉良被后赵明帝石勒所俘获,并被石虎收为义子。
当时十二岁的冉闵也就顺理成章变为石虎的义孙了。
冉闵虽然年幼但是眼光敏锐观察细致,所以深得石虎的宠爱。
成年后的冉闵,身材威武,有胆有识,骁勇善战,并在昌黎之战中表现突出,从此一战成名。
闵冉虽然在战斗方面勇猛有识见,但是真的称不上是有仁心的帝王,这或许就是他最后战败被擒的原因之一。
石虎在位时,曾授封有功之将苻洪为西平郡公。
但是闵冉却劝谏石虎,苻洪才智突出,得到将士的拥护,儿子们也都有才干,应该将他们秘密杀掉,以除后患。
石虎没有采纳。
石虎死后,石世即位。
闵冉帮助石遵夺取了帝王之位。
后来,石遵越来越疏远闵冉,并对他产生了猜疑,于是闵冉在石遵杀掉他之前,先下手为强,在琨华殿杀死了石遵。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狼子野心的人,大肆屠杀胡人,血洗城池,灭掉石姓的人,称帝于南郊,改年号为永兴,国号为大魏。
冉闵,又名染闵,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被称为冉闵大生活常识分享。
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冉闵

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冉闵历史如何评价冉闵慕容恪:①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②闵性轻锐。
《晋书》:①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
无德不报,斯之谓乎!②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③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司马光:闵骁勇善战,多策略。
虎爱之,比于诸孙。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张大龄:当勒追越柩於苦县时,十万晋兵无一脱者,冉闵竟足以报之。
古之建国者,深仁厚泽,累数十世,犹力守臣节,不得已而后取,盖杀一不辜而有天下,所不为,此三代所以长久也。
司马氏手刃其主,夺之寡妇之怀,安得不生此凶残以鱼肉之耶!假令宁馨之计得行,杀一勒,生一勒,况徐光辈乃欲阴翦中山以安石氏,不亦愚乎?然而早见预防,不失为人臣子之道矣。
王夫之: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
”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
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
呜呼!蔡东藩:冉闵乘石氏之敝,起灭石氏,扫尽羯胡,僭帝号,复原姓,说者谓其志不忘晋,临江呼助,设晋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亚。
吾意不然。
段匹磾之害刘琨,吾犹恨其昧公徇私,不能以厌次数言,遂为之恕。
彼闵蒙乃父之余廕,受石氏之豢养,予以高官,给以厚禄,大马犹知报主,闵犹人耳,何竟不顾私恩,对宠我荣我者而反噬之?况羯虽异族,远系从同,必欲尽歼无遗,设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谓其能顾祖国,必无是理。
吕思勉: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所遭之不幸也。
范文澜:①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
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
慕容隽致祭赠諡,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冉闵

冉闵百科名片冉闵画像冉闵(约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
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
公元350年,建立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政权。
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
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公元352年,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
中文名:冉闵别名:染闵,永曾,棘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 出生日期:322年左右逝世日期:352年6月1日职业:十六国时期冉魏君主目录[隐藏]简介英雄事迹生平事迹冉闵的家族背景冉闵崛起的背景和过程冉闵杀胡人的原因杀胡令冉闵的年龄简介英雄事迹生平事迹冉闵的家族背景冉闵崛起的背景和过程冉闵杀胡人的原因杀胡令冉闵的年龄∙冉闵被误读的原因∙历史意义∙事迹总结∙关于冉闵的作品∙家庭∙贴吧相册[编辑本段]简介冉闵(rǎn mǐn)(约322年-352年)冉闵(约生于西元322年左右,卒于西元352年6月1日),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
民族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
冉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
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这位将军异常英勇,正如晋史对他的描述“身高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每次临战冲锋在前,骑朱龙马(难得一见的千里马),他左手使双刃长矛(两头施刃,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连钩戟。
其勇猛令五胡军队无人能挡,每战杀敌无数。
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朱龙马,每战冲锋在前,杀敌数百人。
如《后赵录九·石虎传》载:三个胡酋趁冉闵率大军进攻其它胡酋的机会,率骑七万袭击邺城,冉闵得知后,急率一千余骑兵回来救援,刚好与胡骑在邺城北面相遇,冉闵一马当先,所部千余骑都跟着奋勇冲杀。
武悼天王

武悼天王——冉闵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至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
而互联网上对他的评价则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论述,可以说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
屠胡令是其最有争议之处,那么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冉闵其人,冉闵(又作染闵)(?-公元352),汉族,字永曾,小字棘奴,父亲冉瞻,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祖先是汉朝黎阳骑督都,世代的牙门将。
冉闵是中国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后来冉魏的开国皇帝(公元350-352在位)。
死后被当时的燕国追封为武悼天王。
《晋书.载记七.石季龙下》中记载:“(石)勒破陈午,获(其父)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
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
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
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
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可见其父子都年少有为,而冉闵本人也是很早就有所建树并成长为“莫不惮之”的猛将。
冉闵是胡人政权后赵羯族人石虎的养孙,后乘乱篡权,挟石鉴揽权,多次以少胜多打败各路叛军并最终灭亡石氏,建立冉魏政权自立为帝,350年,石虎庶子石祗于襄国称帝,四月,石祗两次派兵攻打邺城,被冉闵打得大败,冉魏进入全盛《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记为“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
”351年,冉闵围攻襄国,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冉闵逃回邺城,石祗乘机再次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冉闵击败《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记为“(冉闵)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
显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
”后刘显杀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但不久刘显复率众伐邺,闵击败之。
武悼天王冉闵叙述

晋惠帝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可见其为人。
但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把皇位传给愚蠢糊涂的晋惠帝司马衷呢?只因司马衷有一个聪明的儿子,爷爷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就把皇位给了司马衷,希望他把皇位到时传给孙子。
弱智的司马衷非常信任他的贾南风皇后。
贾后专政后铲除异己,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大内讧。
八王之乱开始,将西晋带入了混乱当中。
令晋室国力大减,胡人遂有机可乘。
(东汉末年的大战乱几乎使整个社会毁灭,而被破坏的大多是中原富庶地区,相反对少数民族的杀伤力没有那么大。
为了解决劳动力减少的问题,统治者开始有意识的引进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入塞,充当劳动力。
少数民族开始迁入中原地带,到西晋时期,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入驻中原。
)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入主中原。
五胡乱华时期处于中国被外族侵占,北方沦陷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他是首次外族入侵中国北方沦陷。
幸得有民族英雄冉闵屠胡挽救了中国。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在中国的“五胡乱华”这一中国与人类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却有许多人被大规模地宰杀烹食。
在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几乎所有的胡人都没有自己的文字。
十分野蛮,许多胡人还保留着食人的兽性。
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慕容鲜卑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
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
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
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
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
易水为之断流。
羯族他们行军作战没有粮草,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
夜间奸淫。
白天则宰杀烹食。
羯族对汉族的血债实在太多,在他们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
历史趣闻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冉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冉
闵
导语: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以勇猛著称。
350
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以勇猛著称。
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皇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历史如何评价冉闵
慕容恪:①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②闵性轻锐。
《晋书》:①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
无德不报,斯之谓乎!②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③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司马光:闵骁勇善战,多策略。
虎爱之,比于诸孙。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张大龄:当勒追越柩於苦县时,十万晋兵无一脱者,冉闵竟足以报之。
古之建国者,深仁厚泽,累数十世,犹力守臣节,不得已而后取,盖杀一不辜而有天下,所不为,此三代所以长久也。
司马氏手刃其主,夺之寡妇之怀,安得不生此凶残以鱼肉之耶!假令宁馨之计得行,杀一勒,生一勒,况徐光辈乃欲阴翦中山以安石氏,不亦愚乎?然而早见预防,不失为人臣子之道矣。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生平简介冉闵是怎么死的冉闵生平简介一战成名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
冉闵的父亲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
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
后赵明帝石勒击败陈午,俘获冉良,当时冉闵十二岁,石勒命石虎收他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
冉良勇猛多力,攻战无敌。
历任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年幼时就果断敏锐,石虎很宠爱他,如同对待自己孙子们一样抚养他。
冉闵成年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多计谋。
授任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
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带领的一支军队未遭创伤,由此冉闵威名大显。
石虎回到邺城后,任命刘群为中书令、卢谌为中书侍郎。
苻洪因功授任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为西平郡公。
冉闵对石虎说:“苻洪才智杰出,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他的儿子们又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拥有强兵五万人,驻屯在都城近处,应当秘密地除掉他们,以安定国家。
”石虎说:“我正倚仗他们父子攻取东吴和巴蜀,为何要杀死他们!”便没有除掉苻洪,反而给苻洪的待遇愈加优厚。
咸康五年(后赵建武五年,339年)八月,当时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峻戍守邾城。
石虎憎恶,任用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冉闵、李农、张貉、李菟五位将军,兵众共五万人侵犯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另派二万骑兵进攻邾城。
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
九月,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东晋将军蔡怀。
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军,杀死东晋郑豹等五位将军。
张貉攻下邾城,邾城战死者有六千人。
毛宝和樊峻突围出逃,渡江时溺水而死。
冉闵后来打败梁犊,威望更高,胡、汉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
拘杀石遵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
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虎第九子石遵废石世自立为帝。
当初,石遵从李城出发时,曾对冉闵说:“努力吧!事情成功后,让你做太子。
”不久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自认为功高一时,企图掌握朝政,石遵顾忌这一点而不能任用他。
冉闵担任都督后,总管内外兵权,便安抚殿中将士和原东宫的高力一万余人,把他们都申报为殿中员外将军,进爵为关外侯,赐给他们宫女,树立自己的恩德。
石遵并不惧怕他,而更改了题名及其褒贬评价来抑制冉闵的势力,很多人都产生了怨气。
又采取了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的计策,对冉闵有几分疑惧,渐渐夺取他的兵权。
冉闵更加流露出不满,孟准等人都劝谏石遵杀掉冉闵。
同年(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进宫,在郑太后面前议论此事,都请求杀冉闵。
郑太后说:“从李城回师进京,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骄纵,不可动辄杀他。
”石鉴出宫后,派宦官杨环驰马报告冉闵,冉闵旋即劫持了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黜石遵。
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观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杀死石遵。
石遵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
当月(349年十一月),石鉴派遣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深夜在琨华殿杀掉冉闵、李农,未能成功,宫中惊扰混乱。
石鉴恐怕冉闵叛乱,假装不知此事,连夜在西中华门斩了李松、张才,同时杀了石苞。
此时石虎另一子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友好往来,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李农。
石鉴任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骑兵分几路讨伐石祗等人。
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划诛杀冉闵、李农,冉闵、李农把他们杀害。
屠胡灭石当时,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也想杀掉冉闵等人。
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余人想登台挟持石鉴而发起进攻。
石鉴见孙伏都在破坏阁道,询问原因。
孙伏都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我带领着卫士,谨先告知你。
”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官效力。
我从台上观望着你,无须考虑尚未向我报告。
”于是孙伏都及刘铢带领士众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驻兵凤阳门。
冉闵、李农带着数千士卒毁坏了金明门而入宫。
石鉴害怕冉闵会杀了自己,迅速招来冉闵、李农,打开宫门接纳他们,对他们说:“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
”冉闵、李农进攻杀了孙伏都等,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
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
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士卒,在御龙观看守石鉴,食物都悬吊着给他吃。
在城内发令称:“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命城门不再戒严。
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来,离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满了城门。
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颁布命令告知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
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
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
集居在四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依照冉闵的命令杀了他们,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有一半因滥杀而死。
永和六年(后赵青龙元年,350年)正月,冉闵想彻底消除石氏,以谶文中有“继赵李”的字样为托辞,便更改国号为卫,改姓李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
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带领千余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
冉闵手执两刃矛,飞驰进攻,对手应刃而败,斩杀首级三千。
冉闵与李农带领三万骑兵到石渎讨伐张贺度。
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张沈等,让他们乘虚袭击邺城。
宦官把此事报告给冉闵、李农,冉闵、李农驰马速归,废黜石鉴并杀了他,又杀害石虎孙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
建立冉魏同年(350年),冉闵杀死石鉴后,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冉闵执意让给李农,李农以死来坚决请求冉闵为帝,于是冉闵于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
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
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诸子都封为县公。
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
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
派人持节赦免各地聚众闹事者,都不归从。
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僭位称帝,各夷据守州郡拥有兵力的头领纷纷响应。
冉闵派遣使者到长江岸边报告东晋说:“叛逆的胡人扰乱了中原,如今已消灭了他们。
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话,可以派遣军队前来。
”朝廷没有答覆。
冉闵诛杀李农及其三子,同时被杀的还有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
东晋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蛮校尉桑坦,把百姓迁离而返回。
大败而回四月,石祗派其相国石琨带领十万士众攻打邺城,进兵据守邯郸。
石祗的镇南将军刘国从繁阳前来与石琨会合。
冉闵于邯郸大败石琨,死者数以万计。
刘国退驻繁阳。
苻健从枋头入关。
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在昌城会合,将要进攻邺城。
冉闵派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任行台都督,派他的部将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领十二万步骑在黄城宿营,冉闵亲自统率精兵八万作为他们的后继,在苍亭展开激战。
张贺度等部大败,死者达两万八千,靳豚被追击并斩杀于阴安,冉闵部将悉数俘虏了靳豚的士众,整军而归。
冉闵拥有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延百余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时期也没有这般威势。
冉闵自苍亭回到邺宫,行饮至之礼,整顿核定九流,依据才能授予职任,儒学后人多数得到显赫的官职,一时境内安宁和顺,可比作魏、晋之初。
十一月,冉闵带领十万步骑到襄国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把一千名归降的胡人分配到他麾下。
光禄大夫韦謏呈上言辞激切的谏书,冉闵阅后大怒,杀了韦謏及其子孙。
永和七年(冉魏永兴二年,351年)二月,冉闵攻打襄国长达百余日,挖地道、垒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
石祗非常恐惧,除去自封的皇帝之号,称为赵王,派出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里请求援军。
适逢石琨自冀州前来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干骑兵自滆头前来,慕容儁派遣将军悦绾率领三万甲卒自龙城赶到,三方强劲的士卒共计十余万。
冉闵遣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抵挡姚襄,将军孙威在黄丘防守石琨,都被敌方打败,士卒几乎被消灭尽净,胡睦、孙威单枪匹马逃回。
石琨等部即将来到,冉闵打算出兵进击,卫将军王泰劝谏说:“陷于困境之敌顽固,寄希望于外援。
眼下强大的救兵四方云集,想引诱我们出兵交战,以便从腹背两个方向攻打我们。
我们应该加固营垒不出兵,静观态势而行动,用这种战术挫败他们的计谋。
现在陛下亲自临战,一旦没有万全之策,我们的宏业就会丧失。
请谨慎勿出,我请求率诸将为陛下去消灭他们。
”冉闵想要听从他的谏言,道士法饶进言说:“太白星行经昴宿,当杀胡王,一战百胜,不能失去这个时机。
”冉闵捋起衣袖高声宣布:“我出战已定,谁再敢进谏就杀了他!”于是集合起全部士众出战。
姚襄、悦绾、石琨等部三面夹击,石祗猛攻其后,冉闵军大败。
冉闵潜伏在襄国行宫,舆十余名骑士逃往邺城。
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给石祗,石祗把他们全都杀了。
死者共十余万人,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及诸将士,一时人尽物绝。
贼盗蜂拥而起,司、冀二州饥荒严重,人人相食。
自石虎末年起,冉闵已把仓库积储散发净尽,用以树立自己的恩德。
此时与羌胡作战,没有一个月不交锋。
青、雍、幽、荆各州迁徙百姓及诸氐、羌、胡、蛮共数百余万人,各自归回本土,在道路上相遇,互相杀害劫掠,加之因饥饿、疾病等死亡,能够抵达家乡的仅有十分之二三。
中原各地一片混乱,无人再从事农耕。
冉闵对此感到懊悔,杀了法饶父子,肢解其尸体,追赠韦诐为大司徒。
焚首叛逃石祗派刘显带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
当时冉闵潜还邺城,无人知晓,内外议论纷纷,都以为冉闵已死。
射声校尉张艾劝冉闵亲出郊祀,以此安定众心,冉闵听从了这个建议,讹传才止息了。
刘显到明光宫,距离邺城二十三里。
冉闵心中恐惧,召来卫将军王泰商议此事。
王泰怨恨当初冉闵不听从自己的计谋,以患疮不愈而推辞。
冉闵亲临探望,王泰执意声称疾病严重。
冉闵大怒,返回宫中,对左右的人说:“巴奴,我难道要你救命吗!关键要先灭群胡,退而斩掉王泰。
”于是带领全部兵马去作战,大败刘显,追击到阳平,斩首三万余级。
刘显畏惧,秘密派出使者请求投降,请求杀了石祗来作为报效,冉闵整顿师旅而返回。
适逢有人禀报王泰招集秦人,将逃往关中,冉闵大怒,杀王泰,灭他三族。
刘显果然杀了石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把石祗的首级传送到邺城,送来人质请求冉闵保全生命。
骠骑将军石宁逃往柏人。
冉闵下令在大路口焚烧石祗首级。
五月(351年),石祗的兖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顺东晋。
七月,刘显又率领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击败了他们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