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训练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设计与评价人教实验版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设计与评价人教实验版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实验设计与评价【探究目标】1. 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2. 能评价化学实验方案。

3.能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4. 能用书面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5.反思评价过程,评价探究结果。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7.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2)会检验碳酸盐、铵盐;(3)会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三、全面突破:——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设计与评价是中考的热点题型。

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实验现象及结论。

(2)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可信。

实验设计题包括实验仪器的设计和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装置组装设计,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连接等等。

解答此类试题时一是要遵循上述原则,二是要有创新意识,三是围绕目标理清思路,制定步骤。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1)理论正确。

设计方案一定要符合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2)操作可行;(3)经济合理;(4)推理严密;(5)保护环境。

【典型例题】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例2:用实验证明一包黑色粉末是由氧化铜和炭粉混合而成的。

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甲:黑色粉末观察现象乙:黑色粉末观察现象试回答:(1)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2.已知Na2CO₃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₃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 g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正确的是()A.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气体B.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C.与足量 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 g固体D.与少量 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3 g固体3.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目的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检验氯离子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检验长期露置的氧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方案一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加稀盐酸方案二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加澄清石灰水二、填空题4.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这套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他想用这套装置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老师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科学,请你指出存在的错误(任写一点)。

5.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催化剂实验三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了区别O2和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分别倒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后各倒入约1/5容积的水,盖紧瓶塞振荡2.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B.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低于倒置漏斗的边缘C.此装置防止点燃不纯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的气体直接接触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3.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B. ZnSO4溶液中加人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D.根据 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4.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MnO2来区别水和双氧水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5.(四川)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6.(福建)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常识的是()A 可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B 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 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可在积雪的道路上撒盐以促进冰雪融化二、填空题7.甲、乙两同学想通过实验鉴别炭粉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各设计如下方案:甲: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在空气中灼烧,有火星出现且黑色粉末逐渐减少的是炭粉。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专题3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全国通用)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专题3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全国通用)

题型集训3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2015·山东理综,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2015·课标全国Ⅱ,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 )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系的是( )5.(2014·课标全国Ⅰ,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题型集训3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东北四市模拟)利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2015·岳阳质检)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2015·广州摸底)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它受热易分解,为了验证其气态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若实验中,观察到B、E中的溶液均变浑浊,则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其气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另一种气态产物,应在A、B之间增加的装置为____________。

(2)为了使实验更安全、更严密,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需要如何改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3价形式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科学研究之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中考导航仪】①学会依照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择仪器、药品、控制技术条件,并对仪器装置进行科学的连结。

中考说明②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和改良。

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以下要点:①能依照所要研究的详细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②能讨论化学实验方案,反思讨论过程,讨论研究结果。

解读考纲③能对所获取的事实与凭证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④能用书面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⑤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物质的查验与鉴别:会查验氧气、二氧化碳;会查验碳酸盐、铵盐;会依照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实验设计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是近来几年来中考取较难的一种型题。

主要察看有关基本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的问题;依照供应的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依照题目的要求设计实验对某物质进行鉴别、判断、除杂、分别和提纯。

中考察看的热点:一是联系生命题展望活实质设计实验对某些物质进行鉴别和提纯;二是依照实验目的和有关实验仪器装置,设计实验组装仪器,进行定性分析。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

中考的命题趋势: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描绘实验现象,归纳出实验结论;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给出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并改良实验方案等。

【教材放大镜】知识点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定)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凭证】⑹讲解与结论⑺反思与讨论⑻表达与沟通(迁移与知识的拓展)。

作为研究题,一般其实不需要完满具备以上八个步骤,平时因题目的需要而选择其中重要的步骤表现。

2.考试要求(源自《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素目标⑴提出问题1.能从平时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示发现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A.可能是所用盐酸浓度太大,使生成的 CO2 中混有较多氯化氢气体 B.可能是所用盐酸浓度太小,且加入量太少,生成 CO2 气体太少 C.可能是所用石灰水存放太久,石灰水完全变质了 D.可能是所取澄清石灰水太少,导致生成 CaCO3 沉淀太少
提分微专项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3.(2021·泰安)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
提分微专项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目的。 (2)确定实验原理。 (3)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 (4)提出改进建议。
提分微专项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典例剖析】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实验室制取 CO2:用燃烧木炭的方法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气体的集气瓶 C.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将固体浸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CO 和 H2: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氧化铜粉末的玻 璃管并加热
提分微专项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3.(2021·张家界)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
C 区分 KOH 溶液和 Ca(OH)2 溶 取样,分别通入 CO2 液
D 除去 N2 中少量的 O2
提分微专项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实验设计的一般流程 ①根据某一主题,“发现问题”“提出猜想”“确定假设”; ②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③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或实验现象; ④作出假设是否成立的结论; ⑤对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

2016年化学中考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6年化学中考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课后巩固提升(二十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1(2015•株洲)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D)操作分析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B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C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D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A.A B.B C.C D.D2(2015年佛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3 “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的化学探究活动。

若利用食盐、食醋、纯碱、肥皂等物质,能完成的“家庭小实验”是( C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④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5(2015武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二实验与探究题6(2015•烟台)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AlCuCr【实验和探究】(1)小娟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分别取三支试管,铝片表面产生的猜想二成立.向其中入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 后将铝、铬、铜三种金属分 别插入三支试管中.气泡较快;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缓慢, 溶液变蓝色;铜片无明显现象.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 4)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r+H 2SO 4=CrSO 4+H 2↑ .(2)小涛的实验: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 Al 、CrSO 4溶液、Cu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比较;②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 .7(2015 宜宾)Mg 与NH4Cl 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

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3)实验 C: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
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__放__出__热__量____,根据图中实验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_P_+_5_O_2_=_=_8=0_=_=℃_=_=__2_P_2_O_5_____。反 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
检验氢氧化钠与盐酸是 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观
否恰好完全反应
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滴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杂质碳酸钠
过滤
D
将100 g 98%的浓硫酸 稀释成40%的稀硫酸
将100 g 98%的浓硫酸缓慢 倒入装有245 mL水的烧杯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N_a_+_、__C_a_2_+ (填离子符号)。 (4)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a__(填字母)。 a.向溶液M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果有沉淀,则过量 b.向溶液M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有沉淀,则过量 (5)若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会导致计算的
Na2CO3的质量分数___偏__大_____(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如图乙)
(6)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N_a_2C_O_3_+_H_2_S_O_4 _=_=__N_a_2_S_O_4_+_H_2O_+_C_O_2____。盛稀硫酸的仪 器名称为___分__液__漏__斗_____。
3.如图T6-2所示,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 D ) A.用方案甲 探究同种物 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015·黑龙江大庆)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B.
钢铁腐蚀条件的探究
C.
电解水实验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2015·湖北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
①浓氨水出现红色,说明分子很小且是不断运动的
②既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又能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2015·湖北荆门)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4.(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5.(2015·山东泰安)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5·浙江丽水)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

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7.(2015·湖南郴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

他们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理由是。

(2)标签破损的原因是。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8.(2015·山东泰安)“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袋装食品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

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的固体样品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32
②碳酸钠溶液可以和氯化钙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有Fe2O3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探究2】取3 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 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的名称是。

(2)固体Ⅰ的成分是(填物质的化学式,下同)。

(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进行计算,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实验反思】
下列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NaOH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产生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B
6.答案:(1)红
(2)稀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7.答案:(1)NaHCO3化学式中Na的右下方没有2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或标签腐蚀、撕破等合理即可)
(3)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产生
(4)用试管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原溶液是碳酸钠溶液(用pH试纸、酸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等试剂检验,答案合理即可)
8.答案:【实验探究1】稀盐酸Fe、CaCO3
CaO、Ca(OH)2或其中的一种
【实验质疑】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
【实验探究2】(1)过滤(2)CaCO3、Fe2O3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Fe、Fe2O3、CaCO3、CaO、Ca(OH)2
【实验反思】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