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关键词:农民; 生活收入; 消费支出; 线性回归分析

Rural per capit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alysis of life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problems,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the key to our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analysis on China's farmers income and consumer spending for a variety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Key words: farmers;living income;consumption expenditure;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前言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一、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

1.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项目1990 1995 2000 2006 2007

平均每人年收入(元)

总收入990.38 2337.87 3146.21 5025.08 5791.12

现金收入676.67 1595.56 2381.60 4301.93 4958.40

工资性收入136.43 352.88 700.41 1373.76 1595.30

家庭经营收入481.19 1116.73 1498.81 2609.41 2978.28

财产性收入59.05 38.19 38.89 83.80 100.95

转移性收入87.76 143.49 234.96 283.88

平均每人年支出(元)

总支出903.47 2138.33 2652.42 4485.44 5137.68

现金支出639.06 1545.81 2140.37 3931.76 4533.13

2. 2010年2季度农村居民家庭个人现金收入统计(分地区)

三、家庭总收入分析

1. 农村家庭总收入单线图,农村家庭总收入逐年增加。

二零零七

二零零六二零零零一九九五一九九零

M e a n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2. 农村家庭现金收入条形图分析,现金收入自一九九零年到现在逐年稳步增加。

二零零七

二零零六

二零零零

一九九五

一九九零

M e a n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3. 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移性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财产性收入中间期间还有所下降。

项目

转移

工资

家庭

财产

M e a n

4000

3000

2000

1000

一九九零一九九五

二零零零

二零零六

二零零七

4. 分析家庭人口与家庭总收入关系。下表各民工收入与家庭情况表示的是各民工月收入、家庭情况总表。其中,家庭总收入一般根据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所得。

序号

家庭

家庭总收入

序号

家庭 家庭总收入 人口

元/年 人口 元/年 1 5 13500 19 3 30000 2 4 10500 20 3 16500 3 12 50000 21 4 8750 4 4 8500 22 5 5000 5 3 3000 23 5 10000 6 4 4500 24 4 17000 7 4 2000 25 4 1000 8 4 3900 26 4 1500 9 5 3000 27 4 5000 10

3

25000

28

4

1875

11 7 8000 29 5 4500 12 5 7500 30 4 5000 13 5 20000 31 5 8550 14 8 6250 32 4 20000 15 3 10000 33 5 30000 16 4 5000 34 6 7000 17 4 13000 35 3 4800 18

4

2000

36

6

4800

家庭总收入与家庭总人口关系:总人口与家庭总收入的散点图,从中可以看出家庭总收入大致分布的位置(家庭总人口状况)。

总收入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家庭人口

14

12

10

8

6

4

2

四、农民总支出分析

1. 如条形如所示分析,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二零零七

二零零六二零零零一九九五一九九零

M e a n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2. 全国各地农民2007年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折线图分析,消费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收入高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高;收入少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弱。因此,要继续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地区

浙 江

新 疆

天 津

上 海

山 西

全 国

宁 夏

辽 宁

江 苏

湖 南

黑龙江

河 北

贵 州

广 东

福 建

安 徽

M e a n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消费支出

人均收入

五、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民人均收入状况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农民消费支出方面有很多,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农民消费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所得预测结果不可能与生活完全一致,但是对增进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结构有很大的意义。

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的费结构,基本上还是在食品、医疗等生活必需品上消费较多,而花在衣着装饰上的较少,但比起过去农民在家庭设备上的支出有了明显提高。而制约农民消费的关键还是农民收入不足。

因此,国家应该调整相应的农业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消费的经济基础,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消费的增加。此外还应培育农村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加快形成积极的消费观念,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要克服“只知道买价格低、便宜的商品,养儿防身防老”等片面观念。

六、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特点

(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

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

(2)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各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长。今后5—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3)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住房与轿车消费同时升温,可望提前成为消费热点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

(4)以教育为龙头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继续攀升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仍会保持增长。目前从子女教育在人们储蓄目的位居前列的情况看,对教育及教育产品的投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政府长期坚持和倡导的。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应做到:

1.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4.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来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收入阶层差距。

5.对不动产、金融资产收益以及财产的继承与赠与,要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税率,征收房产税、利息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税种来进行调节。

参考文献:

[1] 刘子君,赵维波.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瑞玲,李东.SPSS措施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05).

[3]李谷成,冯中朝.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06).

[4]孙颖郑春梅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01).

[5]2008年统计年鉴.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 2.数学模型推倒 Y=C+BX (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说 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 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 四、结果与检验 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散点图: 通过E-VIEWS做回归得出结论:

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 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 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 方程及回归解释 1、方程为: Y=1503.229+0.371067X 2、回归解释: 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回归解释 Y=1503.229+0.371067X t= (1.656900) (9.515547) P value =(0.0000)(0.0000) P接近于0,说明变量X显著,几乎100%解释了Y的变异。 F值为90.54563,P(F)=0.0000说明方程整体显著。 R-squared为0.783635,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中美两国人均年消费支出比较

1、中美两国的消费 美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主编的国际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3],美国2008年居民消费支出高达10.1万亿美元,当年美国人口约3.01亿,等于美国人均消费3.36万美元,按照当年年平均汇率1美元合6.95元人民币计算,约合人民币23.32万元。由于美国政府补贴,美国失业人员最低年收入也高达1.6万美元,超过人民币10万元,使得美国不存在贫困人口和营养不良人口。与此相比,当年中国人口约13.256亿,居民消费支出总计为11.06万亿元人民币[3],人均消费支出约8343.4元,合美元约1200。与美国相比,美国人均消费支出是中国消费人均支出的28倍。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是按2005年美元购买力统计的,2012年美国人均消费支出30903美元,中国人均消费支出1221美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均消费支出约5400美元[4],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不到世界平均四分之一,不到美国1/2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按照购买力评价汇率计算,中国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到2009年仍然高达27.2%[5],等于全国贫困人口超过3.6亿。如果按照实际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832元人民币计算,中国占人口约一半的农民,平均年收入仅有3505元,折合日均收入仅有1.406美元,都不足2美元,如果根据美元购买力修正到2005年美元,则1美元都不到,比世界银行极端贫困人口日均消费支出1.25美元还低。由于收入严重不足,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库公布的资料,直到2012年,我国人口中还有11%营养不良[6],等于全国超过1.45亿人营养不良。图1、中美两国人均年消费支出比较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4] 如图1所示,最近30多年来,两国老百姓消费支出的差距一直很大,美国居民享用的商品远超过中国居民。美国每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量还远大于中国,常常是中国增量的数十倍,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在人均年消费商品方面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4],1978年,两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是1.5万美元/年,10年后,两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已超过2万美元/年,再过20年后,其差距已经接近3万美元/年了,等于每过10年,两国年人均消费商品的差距增大5000美元,美国居民平均每年增加的消费支出差不多等于中国老百姓一年的平均消费。即使此后因2008年底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人均消费一度下降,但仅仅过了一年,消费又迅速增加,仅过了3年,消费水平就超过了危机前,又开始拉大与中国的差距。表1 中美年消费的几种主要工业消费品量 (台)年份产品中国年消费量美国年消费量中国人均美国人均美国/中国 2010电视机51,070,300[7] 46,141,530[8] 0.0381 0.1492 3.92 2010计算机67,800,000[9] 86,701,498[8] 0.0506 0.2803 5.54 2010小汽车9,379,553[7] 11,588,783[10] 0.0070 0.0375 5.36 2009鞋(双)2,145,456,0002,258,109,0001.6[11] 7.3[11] 4.56 2010成衣(件)11,719,553,400[12]20,242,697,000[8]8.7465.44 7.49 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中美统计局数据库,部分来自公开报道图2 美国和中国人均消费商品之比 (数据见表1) 从人均消费的工业消费品来看,虽然差距没有收入那么大,但也非常大,如表1和图2所示,美国人均消费是中国人均消费的4-7.5倍。其中2010年美国人均消费的成衣达到了惊人的65件,等于一个人每5-6天买入一件新衣服,同时扔掉一件“旧衣服”。网上有人介绍,有的美国人买来很多衬衣,只穿一次就扔掉,因为拿去洗太麻烦了,虽然美国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从没有手工洗衣的。这里我们没有分析美国和中国工业基础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这是因为很多工业基础产品都是工业消费品的原料,很大部分的实际最终消费者是消费工业消费品的消费者。例如,钢铁是生产家用电器,计算机和小汽车的主要原料之一。 2、中美两国的生产

SPSS数据分析——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资料

题目: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Title: Rural per capita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alysis of life 论文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Abstract: spss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problems,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the key to our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analysis on China's farmers income and consumer spending for a variety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关键词:农民生活收入消费支出线性回归分析 Key words: farmers, living incom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正文: 一、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 1、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项目1990 1995 2000 2006 2007 平均每人年收入(元) 总收入990.38 2337.87 3146.21 5025.08 5791.12 现金收入676.67 1595.56 2381.60 4301.93 4958.40 工资性收入136.43 352.88 700.41 1373.76 1595.30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关因 素的回归分析 论文关键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 论文摘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 内需的关键,本文通过运用SPSS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消费进行了回归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 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 Key words: farmer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life; linear regress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bstract: The increase in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is the key to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n China,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consumption of the peasants in our country regression analys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a‘s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consumer behavior.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 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 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 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 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 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doc 8页)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分析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y 1,x 1 分别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中 的估计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可以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三)协整检验 对数消费支出2阶差分的ADF检验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1-6月单位:元 注:由于北京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所涉及农村居民样本数量减少,代表性降低,故自2018年起,北京市不再对社会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调查对象按照常住地确定,既包括户口在本地的住户,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以上的住户。城镇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城镇”的区域,农村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乡村”的区域。 二、采集渠道 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品拥有量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食品烟酒:指用于各种食品和烟草、酒类的支出。 衣着:指与居民穿着有关的之支出,包括服装、服装材料、鞋类、其他衣类及配件、衣着相关加工服务的支出。 居住:指与居住相关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由住房折算租金。 生活用品及服务:指家庭及个人的各类生活品及家庭服务。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用品和家庭服务。 交通和通信: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和车辆保险等支出。 教育、文化娱乐: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 医疗保健: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包括医疗器具及药品,以及医疗服务。 其他用品及服务:指无法直接归入上述各类支出的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809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09.154 df 28 Sig. .000 kmo接近于1,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即适合做因子分析。 只有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1,且累计占80.625%,因此提取前两个作为主因子

通过图可以看出,主因子的斜率较陡,剩余因子较为平缓,因此选择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 食品 1.000 .828 衣着 1.000 .84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0 .723 医疗保健 1.000 .683 交通和通讯 1.000 .839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000 .841 居住 1.000 .875 杂项商品和服务 1.000 .813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主成分分析提取信息,可以看出居住的最多,医疗保健的损失率最低。 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食品.905 -.090 衣着.298 .87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47 .076 医疗保健.722 .401 交通和通讯.876 -.270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916 .032 居住.737 -.577 杂项商品和服务.895 .112 提取方法 :主成份。 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 第一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401*食品+0.131*衣着+0.375*家庭+0.319*医疗+0.388*交通+0.406*娱乐 +0.326*居住+0.396*杂项 第二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077*食品+0.749*衣着+0.065*家庭+0.345*医疗-0.232*交通+0.028*娱乐 -0.496*居住+0.096*杂项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 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比重统计.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比上年增长8.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413元,增长7.6%,是平均数的9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066元,增长9.2%,是平均数的89.4%。 图1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按收入来源分,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人均经营净收入4852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2%;人均财产净收入2379元,增长12.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人均转移净收入5168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631元,比上年增长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4%;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89元,增长4.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647元,增长1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23元,增长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675元,增长7.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5%;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26元,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2%;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685元,增长16.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5%;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77元,增长6.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图2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表12018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

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实行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农村居民要达到小康水平,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和全国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因变量y往往与多个变量x1、x2…xn有关。在本文中只选取农民人均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作为解释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年鉴》。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 单位: 元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2011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根据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水平很不平衡,消费结构差异也较大。本文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法等方法,对2011年我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以期反映消费水平与结构上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各地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 其次,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住房、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利用三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与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二、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的选择 (1)评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九个指标,分别为: y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人); x人均食品支出(元/人);x2人均衣着支 1 出(元/人); x3人均居住支出(元/人);x4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元/人);x5人均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未成)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李智鹏 一、前言 一,统计学及其方法在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农业研究、生物制药技术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领域以及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二、相关背景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我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反映了全社会居民物质和文化消费的基本水平,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近年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国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均有了显著性提高,但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却没有缩小,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很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将通过运用SPSS软件(常用统计软件)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二、前人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徐会奇、李敬强(2009)利用1978~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研究了各种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消费函数在收入来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变化前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有较高的影响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在变化后降低,而财产性收入和专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则随着其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而发生根本转变。 本文拟利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的农村居民数据,研究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补充和改进:首先,部分学者对模型的适用性了解不过深入,存在误用或者造成误差较大的情况;其次,普遍缺乏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验证;最后本文利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和论证,对模型的科学选择、验证和误差分析。 三、正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

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调查

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调查 (1)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群体在消费上支出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大学周边商业、餐饮、娱乐业发达。大学生消费群体正在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主要方面。所以,对此我想调查一下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支出。 (2)调查对象: 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 (3)调查项目: (1)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 (2)在校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 (3)在校大学生在娱乐方面的消费 (4)在校大学生在网络方面的消费 (4)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网上问卷形式) (5)调查实施时间:

2012年4月1日——5月31日 大学生日常消费支出调查问卷 姓名:班级:性别: 单项选择(多选不计) (1)你日均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是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以内C101-150元以内D150元以上(2)你一个月花费在日用品上的支出是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以内C101-150元以内D150元以上(3)你一个月需要交纳多少电费?() A20元以下B20-50元以内C51-100元以内D100元以上(4)你花费在购买文具方面月支出是多少?() A不支出B1-10元以内C11-20元以内D20元以上 (5)你一般购买书籍月支出是多少?() A不支出B1-20元以内C21-50元以内D50元以上 (6)你去酒吧、KTV、网吧、游乐场等公共娱乐场所月支出是多少?() A50元以下B51-100元以内C101-200元以内D200元以上(7)你在网络游戏上的月支出是多少(包括QQ等聊天工具)?() A不支出B1-20元以内C21-50元以内D50元以上

家庭消费支出变化

从个人家庭收入支出透析中国人民生活变化 ——家庭收入支出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 自1997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飞速发展状态,我国的DDP总量已经仅此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使中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在整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居民以及农民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调查我自己家庭收入支出的变法从小的方面来反映中国居民整体的收入支出的变化。 调查对象:我的家庭 调查方式:口头调查 调查内容:家庭收入结构变迁,家庭各项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家庭财产结构等方面 第二部分 调查数据呈现: 一、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弟弟、我 二、2004年至2011年收入、支出以及具体的收入的来源支出项目 1、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工人,所以我们家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家庭总收入就是有 2、我们家一共有四口人,我们家庭主要的支出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日常生活支出、我 和弟弟的教育支出、人情往来支出、银行储蓄支出、社保等保险类支出。其中有些支出项目不能包含所有,省略了部分占比例比较小的支出

第三部分对家庭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即所占比例的仔细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家的家庭收入在逐年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家庭支出也在增长。1、食物支出。食物支出占我家的总收入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虽然我家的收入 (主要由爸妈的工资及奖金组成)在不断增长,但是近几年的我国物价也在飞涨,例如:猪肉由2004年的七至八块钱涨到现在的十五块钱左右。 食物支出在总支出的分析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分析。

中国整体的恩格尔系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持续下降的,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中国的恩格尔系数2008年为37.11%,基本维持在37左右。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由此可以看见,中国城镇居民总体是远远谈不上富裕的。进入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接近40%,幸福指数大幅降低。所以,如果从中国的整天情况来说,我们应该还是处于小康阶段。 我家的恩格尔系数一直都在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家庭属于富裕的层面。我家是在宿迁市的城区,家庭经济状况属于中等水平。 由图中的城镇恩格尔系数与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差距看出我国仍然存在贫富城乡差距。 2、教育支出的变化。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比较重,我表中的教育支出仅是 我和弟弟的学费支出,其他像图书、补习班等方面的支出都没计算在其中。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消费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速为年均20%左右。我们家所在的城市的学费包括升学所需的费用也在逐渐的增加,教育仍占家庭较大的支出项目。所以就目前教育收费越来越大的形式下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必须肩负起管理和规范的责任,让大多数群众能够承受得起教育消费,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 3、医疗保健支出。中国人民的看病难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民生问题中很重要的一块,我 家一直都有城镇医疗保险,所以看病难的问题在我家还不太严重。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家也会多出一些买保健品的支出。 4、其他理财支出。随着我国居民理财方式越来越丰富,我家也会进行一些除了储蓄意 外的投资项目,比如分红型保险、以及银行代理的基金等。 5、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支出在我的表里没有体现支出,那就是住房的消费。我家因为在 2004年之前就买好了住房,那时的房价还没有现在这么高,也就是买房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没有这么高,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没有这么大。但是这个方面的支出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也是导致人民生活变化中极其重要的方面。 第四部分总结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给我们每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感受到了这些年来身边的种种巨变,真切地感受到改革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实惠。中国目前已实现了全面小康,中国人民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了。但在这一切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不能忘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一起努力,比如城乡差距、房价问题、看病难问题等等。我们要在实现居民家庭收入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去解决所有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