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河南大学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完全版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动机、人格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以下是一套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和练习。
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科学。
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3.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是什么?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 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的过程。
5. 思维有哪些类型?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6. 情感和情绪有什么区别?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情绪则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是情感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7. 动机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和内在力量。
8.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性本能和死亡本能等概念。
10. 什么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感。
11.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12. 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在特定年龄阶段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容易习得某些行为或能力。
13. 什么是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运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14.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过程。
15. 什么是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超出自身应对能力的挑战或威胁时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已整理 )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河南大学199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兴趣和爱好(第十章)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六章)3.意识和无意识(第五章)4.能力和智力(第十一章)二、问答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第七章)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心理学导论P670)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的(第六章)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第八章)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第七章)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第十章)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心理学导论p550)河南大学199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第三章)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3.动机和需要(第九章)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第五章)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二、问答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心理学导论P670)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第三章)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第八章)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心理学导论P464--468)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第十章)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三、论述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第十二章)河南大学1999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需要与诱因(第十章,诱因在心理学导论P194)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第三章)3.清晰度和可懂度(心理学导论P494)4.直觉思维和灵感(第七章)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第十一章)二、简答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第三章)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学导论P446)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第九章)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第十一章)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第九章)三、论述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第十章)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第十一章)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导论P663)河南大学200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调节和辐含()2.语言和言语(第八章)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第二章)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第十一章)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第七章)二、问答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第四章)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第十章)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第八章)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第十一章)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第五章)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三、论述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心理学导论P668)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第六章)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河南大学200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第七章)4.练习和高原现象(第十三章)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二、问答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第二章)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第八章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第七章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第六章)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心理学导论P670)三、论述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七章)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十二章)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十一章)河南大学2002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机和驱力(第九章,驱力在心理学导论P195)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第四章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第六章5.道德感与理智感(第十章二、问答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第八章)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二章)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十章)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五章)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七章)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九章)三、论述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十二章)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第十一章)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第六章)河南大学2003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意识和无意识2.定势与功能固着(第七章)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第三章)4.图式与表征(第八章)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第十三章)二、问答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第十章)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十三章)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第七章)三、论述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第十二章)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第六章)河南大学200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表象和想象(第七章)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第十一章)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第六章)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第七章)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第三章)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第九章)二、简答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二章)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第三章)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第四章)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考研试题通常涵盖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以下是一套模拟的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植物学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意识B. 潜意识C. 社会意识D. 集体无意识答案:B4. 下列哪项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情绪B. 感知C. 动机D. 行为答案:B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A. 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B. 感觉期、运动期、运算期、形式期C. 感觉运动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逻辑运算期D. 感觉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7.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主要指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其信念、态度或行为,使之一致。
8. 解释什么是“观察者偏差”。
答案:观察者偏差是指在心理学研究中,观察者由于个人的期望、信念或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的现象。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理论,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答案: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理论是其心理结构理论的核心。
本我代表着原始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则是现实原则的代表,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超我代表道德和理想,是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内化。
FreeKaoYan河南大学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完全版6页word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97-08)97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兴趣和爱好-----彭耽龄《普心》P336、黄老《导论》P210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意识和无意识-----彭耽龄《普心》P1684.能力和智力-----彭耽龄《普心》P390二、问答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彭耽龄《普心》NO.12章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彭耽龄《普心》NO.6章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彭耽龄《普心》NO.8章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彭耽龄《普心》P2、黄老《导论》P1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彭耽龄《普心》NO.10章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98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彭耽龄《普心》NO.3章P98 &P101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同01年一、5)-----彭耽龄《普心》NO.12章P4443.动机和需要-----彭耽龄《普心》NO.9章P315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同05’二、4和02’一、3)----彭耽龄《普心》NO.11章P405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二、问答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三、论述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99年普通心理学1.需要与诱因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3.清晰度和可懂度4.直觉思维和灵感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二、简答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三、论述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000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调节和辐含2.语言和言语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二、问答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三、论述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练习和高原现象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二、问答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三、论述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机和驱力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5.道德感与理智感二、问答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三、论述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意识和无意识2.定势与功能固着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4.图式与表征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二、问答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三、论述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表象和想象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4.辐含思维和发散思维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二、简答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2017 年河南大学心理学真题

2017年河南大学心理学真题回忆版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感觉编码
2、WAI人格测试法
3、认知风格
二、简答
1、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
2、界定清晰与界定模糊的问题
3、大五人格模型理论
4、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三、论述
1、试比较情绪的早期理论
2、什么是应激,分析应激在某些情况下是导致疾病之一
人格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人格心理学
2.生活风格
3.集体潜意识
4.心因性需要
5.范型
二、简答
1.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简述凯丽关于人格构建的基本假设
三、论述
1.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2.述评弗洛伊德的三因素人格结构说。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改变物理现象答案:D2.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A. 心理二元论B. 心理一元论C. 心理多元论D. 心理实证论答案:B3. 以下哪种心理过程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A. 情感过程B. 意志过程C. 认知过程D. 生理过程答案:C4. 以下哪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A. 喜悦B. 愤怒C. 悲伤D. 惊讶答案:C5. 以下哪种记忆过程与大脑皮层兴奋灶的形成有关?A. 编码B. 保持C. 提取D. 遗忘答案:A6. 以下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知觉?A. 视觉B. 听觉C. 味觉D. 知觉对象的整体性答案:D7. 以下哪种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B. 荣格的人格理论C.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D. 克莱顿的人格理论答案:C8. 以下哪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A. 驱力理论B. 激励理论C. 需要层次理论D. 期望理论答案:D9. 以下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生理心理D. 认知心理答案:B10. 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潜意识?A. 精神分析疗法B. 认知疗法C. 行为疗法D. 人类主义疗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两大分支是______心理学和______心理学。
答案: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2.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知觉、记忆、思维3.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理基础、心理体验、社会功能4.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编码、保持、提取、遗忘5. 人格理论主要包括______人格理论、______人格理论和______人格理论。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学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化学科学答案:D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过程?A. 感知B. 记忆C. 情绪D. 思维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A. 条件反射B. 遗传C. 环境D.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实验法和________。
答案:观察法;案例研究法7. 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9.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费斯汀格10.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________。
答案:超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内容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12. 解释什么是条件反射,并举例说明。
答案:条件反射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应,它将原本不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与自然反应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的配对,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也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后会分泌唾液,即使铃声与食物的配对不再出现,狗仍然会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
1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其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对于考研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普通心理学的考研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A 情绪B 意志C 思维D 能力答案:C思维是认知过程的核心成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情绪属于情感过程,意志属于意志过程,能力则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对数关系D 常数值答案:B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二者呈反比关系。
3、遗忘的进程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D 不均衡答案:A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遗忘的数量逐渐减少。
4、想象的基本材料是()A 表象B 知觉C 记忆D 思维答案:A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
二、简答题1、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区别:(1)情绪通常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情绪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联系:(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2、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在个体之间有高低之分,大致呈正态分布。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称为“早慧”;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称为“大器晚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97-08)
97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兴趣和爱好 -----彭耽龄《普心》P336、黄老《导论》P210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3.意识和无意识 -----彭耽龄《普心》P168
4.能力和智力 -----彭耽龄《普心》P390
二、问答
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
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 -----彭耽龄《普心》NO.12章
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 -----彭耽龄《普心》NO.6章
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彭耽龄《普心》NO.8章
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
三、论述
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彭耽龄《普心》P2、黄老《导论》P1
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彭耽龄《普心》NO.10章
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
98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 -----彭耽龄《普心》NO.3章P98 &P101
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同01年一、5) -----彭耽龄《普心》NO.12章P444
3.动机和需要 -----彭耽龄《普心》NO.9章P315
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同05’二、4和02’一、3)----彭耽龄《普心》NO.11章P405
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
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
二、问答
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
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
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
三、论述
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
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
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
99年普通心理学
1.需要与诱因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3.清晰度和可懂度
4.直觉思维和灵感
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二、简答
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
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
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
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
三、论述
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
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
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000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调节和辐含
2.语言和言语
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
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二、问答
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
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
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
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
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
三、论述
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
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
2001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
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练习和高原现象
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
二、问答
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
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
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
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
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
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
三、论述
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
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2002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动机和驱力
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5.道德感与理智感
二、问答
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
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
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三、论述
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
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
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
2003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意识和无意识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
4.图式与表征
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
二、问答
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
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
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
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
三、论述
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
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
2004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表象和想象
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4.辐含思维和发散思维
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二、简答
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
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
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
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5.试说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
6.说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基础
三、论述
1.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
2.评述智力的三元理论及其意义
3.什么是动作技能?试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
2005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
2.视觉对比和马赫带
3.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4.表象和想象
5.接受性失语症与运动性失语症
6.动机与需要
二、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研究内容
2.简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简述什么是无意识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5.简述练习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6.比较继时性认知风格和同时性认知风格
三、论述题
1.智力理论
2.心理状态理论
3.评述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
2006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语意记忆和情景记忆
2.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4.最小依附策略和最晚终止策略
5.情绪的三维理论和四维理论
6.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二、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类型
2.两种色觉理论
3.注意的生理机制
4.遗忘的原因
5.动机的认知理论
6.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论述题
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四种注意选择功能理论
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成因
2007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同化与顺应
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3.马赫带与侧抑制
4.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
5.问题空间与心理旋转
二、简答题
1.说明什么是创造性及其心理成分。
2.结合实际谈谈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3.试述实验室“问题解决”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5.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6.举例说明概念结构的理论。
三、论述题
1.试分析人格的心理结构,并说明人格与认知和情绪的关系。
2.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008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条件反射
2、差别感觉阈限
3、创造性思维
4、关联效应
5、驱避冲突
6、诱导规律
二、简答
1、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生活的意义
2、感觉的规律及其对生活的作用
3、记忆的规律及其对生活的作用
4、情绪对生活的效应
5、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6、注意与创造活动的联系
三、论述
1、试述心理学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作用
2、试述心理学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智力的PASS模型
2手段--目的分析
3双加工理论
4系列位置效应
5情绪智力
二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2想象的功能
3动机的归因理论
4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
5举例说明意志的基本品质
6如果理解人类加工的两种形式
三分析题:
1结合自己的实例说明采取哪些情绪调节过程来维护身心健康
2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及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