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软件测试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测试技术基础PPT课件

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测试技术基础PPT课件
• 设计测试关注重点:
– 完备性 – 一致性 – 正确性 – 可行性 – 易修改性 – 模块性 – 健壮性 – 易追溯性 – 易测试性和可验证性
3.2 W模型-问题
• W模型未解决V模型中的部分问题:
– 需求、设计、编码串行进行,无法并行工作。 – 未将测试流程的完整性表示出来。
培训内容
• 第一章 软件测试的发展 • 第二章 软件测试的定义 • 第三章 软件测试的模型 • 第四章 质量保证与测试 • 第五章 测试方法 • 第六章 测试策略 • 第七章 测试实施
2.5 软件测试的目的
2. 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还可以帮助发 现当前开发工作所采用的软件过程的缺 陷,以便进行软件过程改进。同时通过 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整理,还可以修正软 件开发规则,并为软件可靠性分析提供 依据。
2.5 软件测试的目的
3. 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 标的一种活动,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 与评估,以验证软件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 求,为用户选择与接受软件提供有力的 依据。
• 评审/审计
– 依据SQA计划进行SQA检查、审计工作,按照规则发布结果报告 – 审计的内容:是否按照过程要求执行了相应活动,是否按照过程要求产生了
相应产品、产品是否符合相应的规程定义
• 问题跟踪
–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项目组改进,并跟进直到解决。 – 提供项目改进的依据
4.5 与测试的区别
– 使用人工或自动化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 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 是发现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2.2 软件测试的概念
• 扩展定义:
–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 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质 量保证的关键步骤。

软件测试概要

软件测试概要

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①软件缺陷定义:(1)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标明的功能;(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3)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虽未指出但应当达到的目标;(4)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的范围;(5)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良。

②软件缺陷的特征:•“看不到”——软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缺陷不易看到•“看到但是抓不到”——发现了缺陷,但不易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所在③软件缺陷产生原因:(1)软件产品说明书(需求)——56%(不专业—专业~~信息传递)(2)设计——27%(设计不规范)(3)编写代码——7%(4)其他——10%(软、硬件设备之间的配备问题)④软件测试发展历程:早期―→测试1957年―→为了确信自己的产品20世纪70年代―→Glenford Myers 《软件测试艺术》——“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一个程序或系统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早期―→软件质量、Bill Hetzel 《软件测试完全指南》——“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

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20世纪90年代―→测试工具盛行2002年―→Rick和Stefan《系统的软件测试》——“测试是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软件的质量,对测试件进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⑤今天的软件测试面临的挑战:•软件在国防现代化、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产生的测试任务越来越繁重•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如何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测试成为难题•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越来越普及,但是面向对象的测试技术却刚刚起步•对于分布式系统整体性能还不能进行很好的测试•对于实时系统来说,缺乏有效的测试手段•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与评估,成为世界性难题⑥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测试与开发各阶段的关系项目规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详细设计和概要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测试与开发的并行性⑦软件测试的发展趋势:•测试工作将进一步前移。

软件测试实施的三个步骤

软件测试实施的三个步骤

软件测试实施的三个步骤概述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软件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软件测试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实施的三个重要步骤,包括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执行。

步骤一:测试计划制定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制定一个清晰的测试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计划是指为了达到测试目标而制定的测试活动的详细计划。

测试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测试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测试的功能和需求。

•资源和时间安排:评估测试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硬件和软件等,并安排合理的时间表。

•测试策略和方法:制定测试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测试的类型、技术和工具等。

•风险评估和管理: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测试环境和数据准备:搭建测试环境并准备测试数据,包括测试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

•测试团队和沟通计划:确定测试团队的组成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沟通计划。

通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可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时也便于测试人员按照计划进行测试工作。

步骤二: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进行软件测试的重要工具,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

良好的测试用例设计可以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有效性,帮助发现更多的问题。

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步骤如下:1.需求分析:仔细分析软件的需求和功能描述,了解软件的设计逻辑和预期功能。

2.测试条件和场景:根据需求分析,确定不同的测试条件和场景,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

3.测试目标和优先级:根据需求和测试条件确定测试的目标和优先级,以便更好地分配测试资源。

4.测试数据准备:根据测试条件和场景,准备相应的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

5.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数据,编写详细的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

6.测试技术和工具:根据测试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试技术和工具,如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等。

02软件测试方法1

02软件测试方法1
一经开发就能进入测试以验证是否符合产品需求 帮助引导出高质量的产品需求。 帮助引导出高质量的产品需求。如果没有可能在一开始就弄清楚所有的产品需 它们可以分批取得。对于已提出的产品需求, 求,它们可以分批取得。对于已提出的产品需求,则可根据对现阶段原型的试用 而作出修改 可以在早期就获得项目进程数据, 可以在早期就获得项目进程数据,可据此对后续的开发循环作出比较切实的估 提供机会去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增加项目成功的机率。 算。提供机会去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增加项目成功的机率。 有助于早期建立产品开发的配置管理,产品构建( ),自动化测试 有助于早期建立产品开发的配置管理,产品构建( build),自动化测试,缺陷 ),自动化测试, 跟踪,文档管理。 跟踪,文档管理。均衡整个开发过程的负荷 经验教训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下一个循环过程, 经验教训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下一个循环过程,大大提高质量与效率
4
第2章 软件测试方法 章
2.1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2.1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2.1.2迭代模型 迭代模型
5
第2章 软件测试方法 章
2.1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2.1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优点( 电通智能电网门户项目例子 电通智能电网门户项目例子) 优点(E电通智能电网门户项目例子):
18系 2.1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2.1.4RUP
优点:
提高了团队生产力,在迭代的开发过程、需求管理、基于组件的体系 结构、可视化软件建模、验证软件质量及控制软件变更等方面,针对所 有关键的开发活动为每个开发成员提供了必要的准则、模板和工具指导, 并确保全体成员共享相同的知识基础。
20
第2章 软件测试方法 章
2.2软件测试与质量的关系 2.2软件测试与质量的关系

第02章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第02章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件
2.2.3 按测试阶段分类
4、确认测试 、
确认测试又称验收测试,是软件开发结束后, 确认测试又称验收测试,是软件开发结束后,用户对软件产品投入 实际应用前,进行的最后一次质量检验活动。 实际应用前,进行的最后一次质量检验活动。它要回答开发的软件产品 是否符合预期的各项要求,以及用户能否接受的问题。 是否符合预期的各项要求,以及用户能否接受的问题。 确认测试的目的: 确认测试的目的: 验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需求的符合性。 验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需求的符合性。
2.1 软件测试的概念
本小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小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2.1.1 软件测试的定义 2.1.2 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件
2.1.1 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 年代 软件测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 世纪 年代, 4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什么是软件测试,至今没有统一的 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什么是软件测试, 多年的历史 定义,其中比较权威的是 年给出的定义: 定义,其中比较权威的是IEEE于1983年给出的定义: 于 年给出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和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 的过程, 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楚预 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期结果与实际测试与质量保证》课件
2.2.3 按测试阶段分类
2、集成测试 、 集成测试也称为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也称为组装测试,集成测试按设计要求把通过 单元测试的各个模块组装在一起之后所进行的测试。 单元测试的各个模块组装在一起之后所进行的测试。 集成测试的目的: 集成测试的目的: 检查模块间的接口关系,以便发现与接口有关的各种错误。 检查模块间的接口关系,以便发现与接口有关的各种错误。

软件测试课程设计

软件测试课程设计

软件测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技术和流程。

3. 学生能了解自动化测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软件进行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2. 学生能够编写测试用例,并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

3. 学生能够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简单的测试脚本编写和执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必要性,树立质量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积极参与测试项目。

3. 学生能够关注软件测试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软件测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测试技能,提高软件质量意识。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软件测试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测试目的、测试类型、测试层次。

2. 测试方法与技术: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3. 测试用例设计: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决策表。

4. 测试流程与管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5. 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原理、工具选择、测试脚本编写。

6. 性能测试与兼容性测试:性能指标、测试工具、测试方法;兼容性测试标准、测试环境搭建。

7. 教学案例与实践: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执行及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测试目的和类型。

Rational TestManager 测试

Rational TestManager 测试

2.3 测试环境需求
• 操作系统类型版本和补丁版本,被测试软 件的版本和补丁版本、相关支撑软件
• 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主要包括CPU 、内存 和硬盘的相关参数,其它硬件参数
2.5 软件测试的七类风险
设计,编码,相关文档质量不规范,软件质量标准不 清晰 用户的需求发生重大变更或测试计划和设计大幅度地 调整等因素所导致测试时间延长、经费增加 测试初始阶段的软,硬件设备不到位 测试人员的技术不到位 特定的测试环境不能到位 主要的测试人员因故缺席 测试数据准备不充分 质量需求或产品的特性理解不准确,造成测试范围分 析的误差 测试用例设计不到位,执行不完全
2. 指定所有者(Specifying the Owner) :可 指定所有者( Owner)
以在新测试用例(New Test Case)对话框的General General 标签中的Owner Owner列表中选择测试用例的所有者。所有者 Owner 对于计划的编制和目的的跟踪是很重要的。
3. 定义测试的配置:可以使用配置(configurations) 定义测试的配置:
使用Rational TestManager进行测试计划 2.6 使用Rational TestManager进行测试计划
• 2.6.1 TestManage介绍 TestManage介绍 TestManager提供测试管理的核心平台 提供测试管理的核心平台, TestManager提供测试管理的核心平台,它是测试人员的 工作环境。测试人员与团队成员用它来计划、管理、 工作环境。测试人员与团队成员用它来计划、管理、 组织、执行、 组织、执行、评估以及报告个别测试用例或整个测试 计划。通过与需求管理工具RequisitePro 的集成, 计划。通过与需求管理工具RequisitePro 的集成,Te 可以生成关于测试用例的需求覆盖率报告, stManager 可以生成关于测试用例的需求覆盖率报告, 从而保证测试的完备性。 从而保证测试的完备性。利用它可以控制所有类型的 测试活动-从手工回归测试到缺陷跟踪, 测试活动-从手工回归测试到缺陷跟踪,直到扩展的 自动化压力测试。 自动化压力测试。通过集中控制测试流程并轻松共享 测试结果, TestManager提高了整个开 测试结果,IBM Rational TestManager提高了整个开 发生命周期的测试效率。 发生命周期的测试效率。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用例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用例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用例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软件工程是一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学科,其中软件测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软件测试是在开发人员将代码交付给客户之前实施的最后一道关口。

测试用例设计与实现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测试用例设计与实现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第二章:软件测试介绍软件测试是一种针对软件的过程,旨在评估软件是否满足预期的要求和质量标准。

软件测试是通过运行软件来确定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大大减少软件缺陷的数量,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第三章: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在软件测试执行期间要执行的操作序列。

测试用例通常是由软件测试人员编写的,它们包括输入和预期输出,以及其他和测试相关信息。

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软件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基于软件需求和规格说明书。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覆盖软件的所有功能和特征,并且应根据软件的目标受众、用途、目标性能、可扩展性和复杂程度进行调整。

在测试用例设计中,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1.基于需求:测试用例设计应该基于系统或应用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2.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测试用例设计应该考虑未来的需求和扩展性,以便在将来进行变更。

3.表达能力:测试用例应该具有清晰、简洁和明确的表达能力。

4.完整性:测试用例应该触及软件的所有功能和特性,以确保测试的完整。

5.可维护性:测试用例的设计应遵循最佳实践和惯例,以确保长期可维护性。

第四章:测试用例实现测试用例实现是测试用例设计的下一步骤。

在测试用例实现期间,测试人员将测试设计转换为可执行测试脚本或测试装置,以便对软件进行测试。

在测试用例实现中,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1.使用适当的工具:选择适合特定测试类型的测试工具。

2.定义测试数据:在测试用例实现期间,需要定义测试数据以确保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进行测试。

3.编写高质量的测试代码:编写高质量的测试代码可以避免测试误报,确保对软件进行正确的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软件测试环境
三、搭建测试环境 第一步:明确8项问题 第二步:确定解决办法 第三步:整理问题检查表
2.3 软件测试环境
四、维护测试环境 1、设置测试环境管理员 2、明确测试环境管理所需的文档 3、管理测试环境的访问权限 4、管理测试环境的变更 5、备份和恢复
2.4 软件测试用例
一、什么是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输入+输出+测试环境 2、测试用例包含的信息(15项)
目录
1、测试计划标识符 2、简要介绍 3、测试项目 4、测试对象 5、不需要测试的对象 6、测试方法(策略) 7、测试项通过/失败的标准 8、中断测试和恢复测试的判断标准 9、测试完成所提交的材料 10、测试任务 11、测试所需的资源 12、职责 13、人员安排与培训需求 14、测试进度表 15、风险及应急措施 16、审批
叶镇城 詹前欣 第五组 余炳均 黎震宇 胡诚敏 邹 亮
张 林 肖雨雄 戴 熠 程鸿伟
2.2 软件测试计划
二、制定测试计划面对的问题 1、与开发者的意见不一致 2、缺乏测试工具 3、培训不够 4、管理部门缺乏对测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缺乏用户的参与 6、测试时间不足 7、过分依赖测试人员 8、测试人员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 9、不得不说“不”
2.2 软件测试计划
三、制定测试计划 文档模板: IEEE829-1998软件 测试文档编制标准
2.4 软件测试用例
二、编写测试用例的注意事项 4个“W” 为什么写测试用例(Why) 什么时候写测试用例 (When) 谁来写测试用例 (Who) 根据什么写测试用例(What)
2.4 软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用例
三、测试用例的组织和跟踪 8个步骤: 1、整理模块需求 2、撰写测试计划 3、设计测试思路 4、编写测试用例 5、评审测试用例 6、修改更新测试用例 7、执行测试用例 8、分析评估测试用例质量
第四组 严国隆 谢锦浩 刘宇扬 林晓文 曾利宏 杨克都 黄 磊 余建明
实训小组(08游戏3-2)
第一组 罗如茵 徐翠珊 林伟森 戴 鑫 韦皓元 廖永明 李培浩 李灿煜
第二组 陈志鑫 钟晓林 吴佛阳 李盛武 吴安俊 李文豪 张举燎
第三组 黄培源 李文良 邹 富 张 珏 第四组 郭邵伟 郑英杰 赖子健 欧阳乾
2.3 软件测试环境
一、什么是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 硬件+软件+网络+历史数据+测试工具
2.3 软件测试环境
二、软件环境的分类 软件的环境可以分为软件开发环境和软
件生产运行环境两种。 软件开发环境是指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使
用的环境,一般包括JAVA、VB、VC等一些 开发工具。
软件生产运行环境是指最终用户使用的 环境。
2.4 软件测试用例
四、测试用案例 表2-1 Windows计算器加法测试用例表 表2-2 测试用例评审检查单
能力拓展与训练
1、在同学中自愿组合,组成一个人数在4-6人的 测试小组,并在小组中讨论,确定一个模拟测试 的软件项目。
2、通过查找有关组织的测试计划模板,结合自己 小组拟定的项目,设计并编写出自己小组的测试 计划。
第二章 软件测试设计与实施
2.1 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流程 1、制定测试计划(2.2节) 2、编制测试大纲 3、设计测试方案( 2.4节) 4、准备测试及搭建测试环境 (2.3节) 5、执行测试( 3.1节) 6、评估测试 7、总结测试
2.2 软件测试计划
一、制定测试计划的原则 1、尽早开始 2、保持灵活 3、简洁易读 4、多方评审 5、计算投入
3、根据自己小组的测试计划,搭建出符合项目要 求的测试环境。
4、根据测试项目及环境,每人写出项目的三个测 试用例。
实训小组(08游戏3-1)
第一组 徐宝棠 谢远庭 郑伟新 黄启裕 廖玉宏 冯 蔚 卓兴明 王征宾
第二组 陈思哲 邓梓恒 李智勇 余昌泉 袁 智 刘嘉伦 胡伟杰
第三组 岑宇峰 黄炳群 张燕红 刘 煜 林 淼 王 翠 李欣如 刘晶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