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需如何护理?

慢性胃炎需如何护理?在消化科门诊中,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病情常常反复发作、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又会加重慢性胃炎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倘若不及时予以干预,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情况严重的直接导致胃癌。
为此,本文主要介绍慢性胃炎如何护理,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慢性胃炎以及其临床表现。
1.什么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指的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1]。
临床上,该病比较常见,在胃镜检查病人中大约占比85%[1]。
性别上,男性更多,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增长。
当前,常见的慢性胃炎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这些年来,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2.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临床上,将慢性胃炎分为两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2.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绝大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消化不良症状:上腹痛、不适、上腹胀、嗳气、恶心等,具有非特异性。
2.2慢性萎缩性胃炎一些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闷胀,通常是在餐后比较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等情况。
倘若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糜烂者,可观察到上消化道出血,伴有黑便或呕血。
胃体萎缩性胃炎患者,会有恶性贫血症状,全身表现为疲软、衰弱、隐形黄疸等,这时其消化道症状较少。
3.慢性胃炎的护理3.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分类、临床症状、诱发原因、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度和认知度。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认真仔细的回答和解释。
在口头宣传的同时,配合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组织健康知识讲座等,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主要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3.饮食护理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渣、食醋、浓肉汤、鸡汤。
4.心理护理病人因出现呕血、黑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点,、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原因,给予解释和安慰。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引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是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相关护理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黏膜的损害,会导致消化功能障碍,进而影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营养不良是一个常见的护理诊断。
2. 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分泌减少,食物在胃内消化不充分,导致消化不良。
这可能表现为腹胀、胃痛、恶心等症状。
3. 胃肠功能失调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肠功能常常受到损害,如胃蠕动减弱、肠道菌群失调等。
这可能导致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4. 饮食不当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黏膜的敏感性增加,对某些食物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饮食不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护理诊断。
二、护理措施为了有效地管理慢性胃炎,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供参考:1.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一般而言,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
此外,饮食应分为多餐少量,避免暴饮暴食。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合理使用抗酸药物、抗生素等药物。
抗酸药物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减轻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抗生素可以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改善胃黏膜的炎症。
3. 应激管理应激是慢性胃炎患者容易出现的一个因素,可通过应激管理来减轻其影响。
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学习和实施减压技巧,如放松训练、深呼吸、音乐疗法等。
4. 教育与宣教护理人员应对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饮食禁忌、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教育与宣教,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
针对慢性胃炎,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和日常管理。
下面是慢性胃炎护理的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饮食调理:1. 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饱和暴饮暴食。
每天3餐,定时吃饭,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和消化功能。
2. 忌嘴辣食物: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炎症。
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少食高脂食物:油腻食物容易诱发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
适量减少摄入油脂,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忌烟酒刺激:烟草和酒精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加重胃炎症状。
要戒烟限酒,尽量远离二手烟。
5. 多食纤维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利于胃炎的康复。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
6. 避免饮食过敏:清楚了解自身的过敏食物,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二、生活习惯调整:1. 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易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症状。
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减少压力。
2.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时作息有利于胃部的消化和修复。
3.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使胃炎反复发作。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避免使用NSAIDs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有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作用,要避免滥用。
5. 温水泡脚: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20分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胃部血液供应。
三、药物治疗:1. 根据医生指导使用抗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2. 应用胃粘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三维硅胶等,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黏膜受损。
3. 调整胃肠功能药物:如胃动力药、胃肠黏膜保护剂等,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症状。
四、遵循医嘱:1. 定期复诊:慢性胃炎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定期复诊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胃炎病人正确护理方法有哪些

慢性胃炎病人正确护理方法有哪些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胃炎在慢性肠胃疾病患者当中占据了百分之三十的份额,在胃部疾病当中,慢性胃炎是比较难以治愈的一种,但是慢性胃炎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高度重视日常护理工作,这对于治疗慢性胃炎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因此,慢性胃炎病人有哪些正确的护理方法呢?下面对常见慢性胃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1.慢性胃炎的概述1什么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不同病因造成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在各种胃病当中,慢性胃炎有着十分高的发病率,居于榜首的位置。
随着纤维内镜的普遍运用,对慢性胃炎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2诱发慢性胃炎的因素引发慢性胃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性物质、口腔的慢性感染、环境变化等。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说,主要体现在胃黏膜病变得不到有效的治愈,从而引发慢性胃炎。
人们若是长期喝烈性的酒、喝浓茶、喝浓咖啡等,这些刺激的物质,会对胃黏膜造成破坏,使其逐渐失去保护屏障,从而引发慢性胃炎。
有些药物也能损害慢性胃黏膜,比如,保泰松、辛可芬等。
对胃部使用深度X线照射,有可能损害胃黏膜,从而引发胃炎。
当前气候的变化,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人们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就可能引发胃神经紊乱,造成胃液分泌和的不协调,从而引发胃炎。
人们若是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没有规律的生活状况下,也容易引发胃炎。
2.正确护理慢性胃炎的方法1心理护理人们患上慢性胃炎后,会存在着身体不适,进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都会让病人产生焦虑、难过等情绪,对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态度,要注意语气的温和,将情绪的影响要告知患者,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对其内心诉求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尽可能让病人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为病人播放喜欢的音乐,利用多媒体视频等方式,来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胃痛、胃胀等均是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均与慢性胃炎患者的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近些年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为了降低慢性胃炎的危害性,临床上强调应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治疗与护理并行的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日常护理慢性胃炎患者呢?合理饮食。
临床上普遍认为,大部分疾病均需要治疗与护理相结合。
对于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将饮食作为重要环节。
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当更加倾向于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在进食过程中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对于营养不良与贫血的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当增加肝脏、鸡肉、瘦肉等富含铁元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应当更多摄入颜色较深的蔬菜及水果,如红枣、胡萝卜等。
胃酸分泌过多会加重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所以在饮食过程中应当注重酸碱平衡。
患者可通过喝牛奶、吃面条等方式实现胃酸的中和,并在进食过程中避免食用酸性过高的食物。
但若患者胃酸的分泌量过少,则可通过食用酸味水果、酸奶等实现对胃酸分泌的刺激。
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过程中还应当存在一定的禁忌。
过量摄入酒精会严重损伤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且过量酒精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等疾病。
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免酒精服用过量。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人体胃黏膜出现缺氧、缺血症状,同时还会导致人体胃幽门括约肌松弛,进而引发胃黏膜炎症。
与此同时,吸烟还会使得慢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使其胃黏膜损伤程度加重。
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生活中应避免吸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
使用不干净的餐具或者是食用不干净的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
因而慢性胃炎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
当慢性胃炎患者过于饥饿时,患者的胃酸会因没有食物进行中和而增加浓度,患者的胃黏膜会进行自我消化。
浅谈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2 6 0 5- 3 6 1 8 9 21 )1 - 35 0
慢性 胃炎是 由于各种不 同病 因导致的患者 胃部发生 的胃黏膜慢性
先对 其心理状态进行 评估 ,了解患者 的病情发展 、年龄阶段 、社 会背
景 、受 教育程 度 以及 经济条件 等 , 以便 具体 分析 不 同患者 的心理 现 状 ,进行 具有 较强针 对性 的心理 干预 6 _ 】 。在临 床护理 过程 中 ,要 用 和蔼 的态度 、得 体的肢体动作及 温柔的语言与 患者进行有效 的沟通 ,
医药,091(7: 2 2 0 , 1) 1. 8 1
考 核贯 穿于 日常 工作 中。护 士 除了具备 一定 的 医学基 础知识 、专 业 理 论 知 识外 ,还 要 在坚 持 “ 户 至上 ” 、 “ 用 以人 为 本 ” 、的基 础
[】 刘 钰玲 . 化护 理 工作在 健康 体检 中的应用 价值 研究 【 . 8 人性 J 中国 】 中 医药咨 讯, 1, 2 ) . 2 2 8: 00 ( 7
[】 高树 琴 . 化 护理 服 务在 我 院 的应用 体 会 [ . 理管 理,0 0 2 人性 J护 】 2 1,
1( ) 2 03 : . 3
61 .
,
[】 李 红. 化护 理 服务 的 实践 与效 果 [ . 理研 究 , 0 ,92 ) 3 人性 J护 】 2 51(7: 0
操 作 技能 的训练 ,根据 工作 计划 安排 ,始终 将基 本理论 及基 础操 作
[] 徐 云芳. 院 门诊 开展人 性化护 理服务 的实 践【 . 6 6 我 J护理管 理, 0 , 】 2 5 0
51) 9 (2: . 1
浅谈慢性胃炎的护理

浅谈慢性胃炎的护理慢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饮食、免疫和十二指肠反流等因素。
临床上以药物治疗和护理为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对62例慢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的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共62例。
男29例,女23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5.4岁,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均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
2.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包括解痉止痛、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胆汁反流,减轻临床症状等。
3.护理方法3.1 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根据其思想状况、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进行身心综合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
宣教目的为使患者能做到基本的自我护理,能通过自身调节改善身心状况。
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疾病介绍。
主要包括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病情预后等。
通过系统的讲解使患者对慢性胃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同时对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加以强调,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2)生活调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的原则,可根据患者个人口味酌情加以调整食谱,但总的来说,食物应清淡可口,高蛋白低热,易消化,避免过热、过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人。
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
体质差的患者要适当参加锻炼。
注意气候的变换,及时加减衣服,注意胃部保暖。
3.2 一般护理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缓解期及恢复期的生活要有规律性,注意劳逸结合,生活环境应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避免不良气味及噪声的刺激;鼓励患者晨起、睡前坚持刷牙或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以利于促进食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慢性胃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11-02T15:29:57.9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作者:朱彦[导读]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十三病区慢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饮食、免疫和十二指肠反流等因素。
朱彦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十三病区 2144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71-02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饮食、免疫和十二指肠反流等因素。
临床上以药物治疗和护理为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对62例慢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的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共62例。
男29例,女23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5.4岁,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均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
2.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包括解痉止痛、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胆汁反流,减轻临床症状等。
3.护理方法
3.1 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均根据其思想状况、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进行身心综合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
宣教目的为使患者能做到基本的自我护理,能通过自身调节改善身心状况。
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疾病介绍。
主要包括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病情预后等。
通过系统的讲解使患者对慢性胃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同时对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加以强调,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2)生活调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的原则,可根据患者个人口味酌情加以调整食谱,但总的来说,食物应清淡可口,高蛋白低热,易消化,避免过热、过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人。
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
体质差的患者要适当参加锻炼。
注意气候的变换,及时加减衣服,注意胃部保暖。
3.2 一般护理
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缓解期及恢复期的生活要有规律性,注意劳逸结合,生活环境应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避免不良气味及噪声的刺激;鼓励患者晨起、睡前坚持刷牙或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以利于促进食欲[1]。
3.3 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
疼痛发作时应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方法止痛,如针灸和热敷,以减轻腹痛。
注意每天的饮食情况,包括进食品种及每次进食量;定期监测有关营养指标和体重变化;注意有无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现象;呕吐严重者应记录其出入量,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现象。
3.4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程长,长期感觉不适,同时由于食欲差,营养状况一般也不是太理想,因此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沮丧、悲观、焦躁等。
护理人员要尊重、理解患者,同时发动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并主动关怀患者,使患者能在一个较为融洽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和调理。
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要仔细观察,掌握其情绪波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倾听患者的意见,让患者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和增强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通过转移注意力和参加社会事务,让患者增加自我认同感,从而改善心理状态[2]。
3.5 疼痛护理
慢性胃炎病情迁延,常伴有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不适,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情绪和疾病的康复。
护士应给予腹部按摩,针灸合谷、足三里等穴位督促患者及时准确服用各种杀菌药物及制酸剂等,以缓解症状。
指导患者避免精神紧张,运用“移情”的方法,转移注意力[3]。
如听节奏舒缓轻柔、韵律优美的轻音乐,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解除痉挛,减轻疼痛。
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结果
6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治愈31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为94.44%。
5.讨论
慢性胃炎病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并有癌变的可能性。
临床上除药物治疗治疗以外,护理也十分重要:饮食方面应注意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且要定量和少食多餐;生活上要有规律性,避免晚起或过度劳累;心理上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总之,通过从生活细节、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上进行全面积极的综合护理,可以使患者逐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能规范化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增才.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A):173-174.
[2] 应利园.慢性胃炎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4.
[3] 王小志,刘丽.我国慢性胃炎护理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0,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