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共44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 业
农照劳 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农(种植业)、林、牧、渔等部门。其中,种植 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畜牧业不仅指我国在草原上进行放牧活动,而且农耕区以饲养家禽 和家畜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也属于畜牧业。
精确农业 所谓“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连续数据 采集传感器、遥感、变率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 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 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 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分区 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1)“株洲”“满洲里”的“洲”;“徐州”“郑州”“兰州” “广州”“柳州”的“州”,两者易混淆。 (2)“京包线”的“包(包头)”与“宝成线”的“宝(宝鸡)”易混淆。
京哈线、京沪线经过天津,京九线、京广线和京包线不经过天津。 京哈—京广线是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线。 京九线是经过省区最多的铁路线。
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这条举世瞩 目的铁路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1)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2)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3)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 (4)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5)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6)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7)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工业 基地
相同 条件
优势 条件
辽中南 京津唐 均位于我国东
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长江三 部沿海地区,水 角洲 陆交通便利,物
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
珠江三 角洲
资流通方便 邻近港澳、东南亚,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等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ppt优质课件2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世上没有绝旦望的开处境发,只成有对功处境,绝望却的人具。 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世界会向那新些有技目标术和远产见的业人让是路 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的主导技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 业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我们身边的工业产品
工业的概念:
钢材
煤炭
化肥
机械
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 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 行加工、再加工。
汽车生产流程
开采铁矿,为冶 炼钢铁提供原料
冶炼钢铁,为汽车制 造厂提供钢材
生产汽车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京广、京沪、哈大铁路沿线工业地带
哈尔滨
哈长 大春 线
北京
沈
天津
阳 大连
京石家庄 广
京
济 南
沪 线
线郑州
南京
武汉
上海
长沙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成都 重庆
攀枝花
贵阳
宜昌 武汉 合肥 南昌
长沙
黄河沿岸工业地带
兰州
洛阳 济南
西安 郑州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世上没有绝旦望的开处境发,只成有对功处境,绝望却的人具。 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世界会向那新些有技目标术和远产见的业人让是路 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的主导技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 业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我们身边的工业产品
工业的概念:
钢材
煤炭
化肥
机械
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 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 行加工、再加工。
汽车生产流程
开采铁矿,为冶 炼钢铁提供原料
冶炼钢铁,为汽车制 造厂提供钢材
生产汽车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京广、京沪、哈大铁路沿线工业地带
哈尔滨
哈长 大春 线
北京
沈
天津
阳 大连
京石家庄 广
京
济 南
沪 线
线郑州
南京
武汉
上海
长沙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成都 重庆
攀枝花
贵阳
宜昌 武汉 合肥 南昌
长沙
黄河沿岸工业地带
兰州
洛阳 济南
西安 郑州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中国经济贸易地理》课件

东部沿海地区在国际 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与世界各国有着 广泛的经贸往来。
中部地区
详细描述
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基 地和能源基地,农业产值占全国 的较大比重,同时工业也较为发 达,以重工业和轻工业为主。
总结词: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 好、农业发达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 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 湖南等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 滞后,但随着国家对西 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基 础设施建业发达、农业基础雄厚、 面临经济结构调整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面临经济结构调 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加强技术创 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北地区以重工业和农业为基础,拥有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农业基础。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贸易发展
01 总结词
02 政策优势
03 产业特色
04 贸易往来
05 未来展望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 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 开放的政策和创新的氛围 ,经济贸易发展迅速。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 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 开放的政策和创新的氛围 ,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和企业入驻。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制造业 为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 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多 元化的产业结构。
中部地区在交通和物流方面具有 优势,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重要 通道。
西部地区
01
02
总结词:资源丰富、发 展潜力大、生态环境脆 弱
详细描述
03
04
05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 广西、重庆、四川、贵 州、云南、西藏、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和 新疆等省份和自治区, 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区域 。
《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16
五 经济活动与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p33
1 区位和位置的影响因素
区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位置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两者均是体现和 反映事物的所在地。经济学从利润角度出发,对区位进行了深入研 究,地理学相对落后,位置概念没有形成深刻的系统理论。
2 区位因子:
运费因子-—距离、运输方式
成本因子--
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土壤学系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数理地理学地图遥感计量数字地理等等ptp课件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理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各国经济地理学省区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物流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公司跨国联合公司企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提法五花八门其实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在生产或经济的空间差异及与环境的关系几个问题上做文章
前苏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必需要由 地理学家担任。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征。
.
15
(二)与相关(邻)科学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是地理科学中的第三级分类, 是属于人文地理学中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得到特别重视和重点发展。
2.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理论认识基础(要深) 3.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理论实践根据(要好) 4.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实践手段(要懂) 5.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
②综合性任何空间尺度上的人类经济活动,都是人类与人类生存环 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受 到诸多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的共同作用和制约,因此是一个开放性 的巨系统,是一个极端复杂的有机的生命体,只一个因子的作用被 忽略或考虑不周都会产生不良的耦合作用反馈。
经济地理学ppt课件第1章经济地理学绪论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1 国际经济地理学流派
社会学派 自然学派 应用学派
3.2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态势
国家发展战略 区域综合发展 企业经营
图4:区域各利益群体关系示意图
利益个体 (国民、企业)
利益团体 (行业协会、国
民团体)
利益国家 (政府、议会等)
图5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 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 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 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思考题
1.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 谈谈经济地理学当前研究重点的己
见!
(2) 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 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 开展相应的研究。
图7 世界人口增长
(3)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 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 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 系问题。
(4)贫富差异问题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 之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的东中西部差异)
(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 劳动就业)
(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 权力结构,产业集群)
思考题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图1:经济地理学发展思路示意图
学
规律
科 完 善 程
分析 (前提、边界记)
(过程、成因)
度
描述
(多视角、全面)
游记
(经历、日记)
发展阶段
日常生活需要
第13讲 中国的经济发展 课件(62张PPT)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四大牧区
优良畜种举例
___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_、阿拉善骆驼
______牧区
________、伊犁马
______牧区
______
_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
三河马
三河牛
新疆
细毛羊
青海
牦牛
西藏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4.林业
分布
主要分布在______林区、______林区和______林区
西部非季风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草原地区
种植业
湿润
半湿润
畜牧业
干旱
半干旱
2.种植业 (1)粮食作物
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产区
主要商品粮基地
南方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因地制宜
优质
高产
高效
生态
安全
要点3 中国的工业
1.工业的分布 (1)工业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特点。 (2)工业中心的分布:东部沿海分布密集,中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且分布稀疏。 (3)长江沿江工业带: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和攀枝花为中心,为经济发达地带。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核心主线·思维导图
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续表
优良畜种举例
___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_、阿拉善骆驼
______牧区
________、伊犁马
______牧区
______
______牧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
三河马
三河牛
新疆
细毛羊
青海
牦牛
西藏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4.林业
分布
主要分布在______林区、______林区和______林区
西部非季风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草原地区
种植业
湿润
半湿润
畜牧业
干旱
半干旱
2.种植业 (1)粮食作物
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产区
主要商品粮基地
南方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因地制宜
优质
高产
高效
生态
安全
要点3 中国的工业
1.工业的分布 (1)工业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特点。 (2)工业中心的分布:东部沿海分布密集,中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且分布稀疏。 (3)长江沿江工业带: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和攀枝花为中心,为经济发达地带。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核心主线·思维导图
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续表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PPT教学课件

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首先从东部起步?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三则资料,总结我国干旱
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
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 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 显的差异,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和 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图1.9)。
图1.9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
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 部其次,
西部较落后。
1999年,东部国内生产总 值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相当于 中部的1.9倍、西部的2.4倍。
(表1.1)
Hale Waihona Puke 表1.1 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水平比较(1999年)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人均GDP(元)
东部
59
41.1
10089
中部
27
35.7
5407
西部
13
23.2
4217
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 中部次之, 西部较慢。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东部地带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大于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经 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
原等地。
东部地带的产
业结构相对较优 第二、三产业比 重都在35%以上, 远大于第一产业。
而中西部地带 第一产业比重仍 相对较高,经济 发展相对迟缓。
(图1.11)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从东部 沿海地带开始的。这使得东部地带 得以依据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 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 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图1.12)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三则资料,总结我国干旱
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
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 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 显的差异,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和 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图1.9)。
图1.9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
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 部其次,
西部较落后。
1999年,东部国内生产总 值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相当于 中部的1.9倍、西部的2.4倍。
(表1.1)
Hale Waihona Puke 表1.1 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水平比较(1999年)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人均GDP(元)
东部
59
41.1
10089
中部
27
35.7
5407
西部
13
23.2
4217
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 中部次之, 西部较慢。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东部地带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大于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经 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
原等地。
东部地带的产
业结构相对较优 第二、三产业比 重都在35%以上, 远大于第一产业。
而中西部地带 第一产业比重仍 相对较高,经济 发展相对迟缓。
(图1.11)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从东部 沿海地带开始的。这使得东部地带 得以依据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 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 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图1.12)
第二章 农业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PPT课件

2.4 林业
▪ 2.4.1 森林资源的特点 ▪ 1)树种丰富,资源构成独特 ▪ 2)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木材蓄积量少 ▪ 3)森林资源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后备资源不足
▪ 2.4.2 林业生产布局 ▪ 1)东北林区 ▪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在行政区上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和东
北三省。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中温带针 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全区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7%。木 材蓄积量占全国的1/3。 ▪ 2)西南林区 ▪ 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森林主要集中在藏南山地、横断山 脉、滇南、川西及云贵高原地区,行政区涉及云、贵、川、 渝、藏五省区。该区纬度低,山高谷深,植物垂直分布明显, 植被类型齐全,是我国树种最丰富的林区。 ▪ 3)南方林区 ▪ 指秦淮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山地、丘陵区。以人工林 和经济林为主。 ▪ 4)防护林与林业生态建设
2.1.2 农业生产的特点 1) 季节性和周期性 2) 地域性 3) 综合性 4)不稳定性 2.1.3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陆地水、土壤) 2)科学技术条件 3)社会经济因素 2.1.4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2.2 粮食作物
▪ 2.2.1 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 2.2.2 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 ▪ 1)稻谷 ▪ 稻谷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且分散。 ▪ 南方水稻集中产区指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其种植面积约占
▪
▪ 3)水果 ▪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果树多达300多种,1000•多个品种,居世界
首位。水果生产相对集中于三个区域──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 暖温带代表水果是苹果、梨。 ▪ 亚热带代表水果是葡萄、桃、柑桔、枇杷等。 ▪ 亚热带代表水果是荔枝、龙眼 、香蕉、菠萝和椰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二、综合指标体系
1、UNRISD指标体系 2、莫里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识字率指数=实际识字率/识字率标准值; 婴儿死亡率指数=(229-每千个婴儿死亡数)/2.22 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实际期望值-38)/0.39 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指数+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
3
通常,PQLI<60为低素质;60~79为中等素质;>=80为高素 质;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PQLI=82.5
9
(1)预期寿命指数(LEI)1=.(挪LE威-25)/(85-25); (2)成人识字率指数(A2L.I澳)大=(利AL亚R-0)/(100-0); 3(、3人)类综发合展入指学数率(指H数D(I)GEI3).荷=兰(CGER-0)/(100-0); (((124)))健受教康教育状育指况程数,度=用:(2平 成/3均人) •寿受A命教LI4为育+.美(标的1国/准比3)。率• G(E2I/3权重)、各级 教(育5)入G学D率P(指1数/3=权[重log)(实。际5数.新值西)-兰log(100)]/[log(40000)(lo3g)(10生0活)] 标准,以人均GD6P.加为拿尺大度。
3 Qatar[4] 74,422 卡塔尔
3 Singapore 57,238 新加坡
4 Swit(ze二rlan)d 平67均,07指4 瑞标士
4 Norway 52,238 挪威
1、加上“人均”二字反映区域发展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5 Den2m、ar评k 5价5,1区13域丹发麦展水平的常用平均5 B指run标ei有47:,200 文莱
4
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
5
1 Luxembourg 104,390 卢森堡 2 Norway 84,543 挪威
1 Qatar 88,232 卡塔尔 2 Luxembourg 80,304 卢森堡
9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 X i i 1
11
实际应用的结论 若此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0%),则经济成熟区;介 于80%~120%间为经济成长区;小于或等于80%为经 济不发达地区 以上指标均以更大区域为背景,而且每个指标本身 就是综合性指标,故能较好反映区域发展水平。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
(6)HDI= (1/3) •预期寿命7.爱指尔数兰+(1/3) •教育指数+(1/3) • GDP指HD数I=(GDP指数+教育8.指列数支+敦寿3士命登预期指数)
9.德国
10.瑞典
10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1)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GNP指数表示; (2)区域经济增长活力,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表示; (3)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累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4)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5)结构转换条件(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数表示) (6)人口文化素质, (7)技术水平指数, (8)城市化水平, (9)居民生活质量,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6 Aus人tra均lia G5D4P,8、69人澳均大纯利亚收入、人均财政6 U支nit出ed、St人ate均s 4消7,1费23余美额国、
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
7 Sweden 47,667 瑞典
— Hong Kong 45,277 中国香港
8 United Arab Emirates 47,406 阿联酋 7 Switzerland 41,765 瑞士
9 United States 47,132 美国
8 Netherlands 40,777 荷兰
10 Netherlands 46,418 荷兰
9 Australia 39,692 澳大利亚
10 Austria 39,454 奥地利
6
(三)相对指标 1、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率; 2、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如 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等; 3、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 4、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5、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数。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前言 构建合理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注意区域发展观念的转变
2
一、单一指标
(一)总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与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
课外小知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 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7年,我国农村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为36.3%。
7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
实际运用中,GNP与GDP可通用,但常用人均GDP; 既要考虑GNP或GDP总值,又要注意人均值和相对值; 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比较时应注意其可比性; GNP或GDP仅考虑的是市场领域,故可能较实际偏小; 应注意分析绿色GD 区域竞争力评价 一、竞争力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辨析 GD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形态等于国 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GN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初 次)收入总和价值。 GDP为国土或生产概念;GNP为国民或收入概念。 二者的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3
2、关于绿色GDP (1)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 (2)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的构建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3)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 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 按市场价格,但有的项目环境成本难以科学估算。
二、综合指标体系
1、UNRISD指标体系 2、莫里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识字率指数=实际识字率/识字率标准值; 婴儿死亡率指数=(229-每千个婴儿死亡数)/2.22 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实际期望值-38)/0.39 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指数+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
3
通常,PQLI<60为低素质;60~79为中等素质;>=80为高素 质;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PQLI=82.5
9
(1)预期寿命指数(LEI)1=.(挪LE威-25)/(85-25); (2)成人识字率指数(A2L.I澳)大=(利AL亚R-0)/(100-0); 3(、3人)类综发合展入指学数率(指H数D(I)GEI3).荷=兰(CGER-0)/(100-0); (((124)))健受教康教育状育指况程数,度=用:(2平 成/3均人) •寿受A命教LI4为育+.美(标的1国/准比3)。率• G(E2I/3权重)、各级 教(育5)入G学D率P(指1数/3=权[重log)(实。际5数.新值西)-兰log(100)]/[log(40000)(lo3g)(10生0活)] 标准,以人均GD6P.加为拿尺大度。
3 Qatar[4] 74,422 卡塔尔
3 Singapore 57,238 新加坡
4 Swit(ze二rlan)d 平67均,07指4 瑞标士
4 Norway 52,238 挪威
1、加上“人均”二字反映区域发展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5 Den2m、ar评k 5价5,1区13域丹发麦展水平的常用平均5 B指run标ei有47:,200 文莱
4
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
5
1 Luxembourg 104,390 卢森堡 2 Norway 84,543 挪威
1 Qatar 88,232 卡塔尔 2 Luxembourg 80,304 卢森堡
9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 X i i 1
11
实际应用的结论 若此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0%),则经济成熟区;介 于80%~120%间为经济成长区;小于或等于80%为经 济不发达地区 以上指标均以更大区域为背景,而且每个指标本身 就是综合性指标,故能较好反映区域发展水平。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
(6)HDI= (1/3) •预期寿命7.爱指尔数兰+(1/3) •教育指数+(1/3) • GDP指HD数I=(GDP指数+教育8.指列数支+敦寿3士命登预期指数)
9.德国
10.瑞典
10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1)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GNP指数表示; (2)区域经济增长活力,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表示; (3)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累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4)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5)结构转换条件(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数表示) (6)人口文化素质, (7)技术水平指数, (8)城市化水平, (9)居民生活质量,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6 Aus人tra均lia G5D4P,8、69人澳均大纯利亚收入、人均财政6 U支nit出ed、St人ate均s 4消7,1费23余美额国、
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
7 Sweden 47,667 瑞典
— Hong Kong 45,277 中国香港
8 United Arab Emirates 47,406 阿联酋 7 Switzerland 41,765 瑞士
9 United States 47,132 美国
8 Netherlands 40,777 荷兰
10 Netherlands 46,418 荷兰
9 Australia 39,692 澳大利亚
10 Austria 39,454 奥地利
6
(三)相对指标 1、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率; 2、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如 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等; 3、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 4、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5、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数。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前言 构建合理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注意区域发展观念的转变
2
一、单一指标
(一)总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与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
课外小知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 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7年,我国农村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为36.3%。
7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
实际运用中,GNP与GDP可通用,但常用人均GDP; 既要考虑GNP或GDP总值,又要注意人均值和相对值; 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比较时应注意其可比性; GNP或GDP仅考虑的是市场领域,故可能较实际偏小; 应注意分析绿色GD 区域竞争力评价 一、竞争力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辨析 GD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形态等于国 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GN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初 次)收入总和价值。 GDP为国土或生产概念;GNP为国民或收入概念。 二者的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3
2、关于绿色GDP (1)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 (2)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的构建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3)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 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 按市场价格,但有的项目环境成本难以科学估算。